中国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 世卫提出道德关切

2021-03-11 星期四

3月8日,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但由于目前全球疫苗供应短缺,世界卫生组织不支持会员国实施“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政策,担心发展中国家会因此陷入非常不利的处境。 

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

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外长记者会上宣布推出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

这是一种综合性证明,展示持有人的核酸、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及疫苗接种情况等。该健康证明内含加密二维码,以供各国相关部门验真并读取个人相关信息。除电子化展示外,还可以打印生成纸质版。

中国官方表示,该健康证明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跨境人员往来便利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王毅表示中国希望能推进健康码国际互认,在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实现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信息的相互验证,助力安全有序的人员交往。

世卫组织提出道德关切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说,“全世界目前没有实现足够的疫苗接种,而且疫苗接种并没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迈克尔·瑞安说:“全世界目前没有实现足够的疫苗接种,而且疫苗接种并没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Reuters: Denis Balibouse

)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并不支持会员国实施所谓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或“疫苗护照”(vaccination passport),称由于目前全球疫苗供应短缺,称这种做法会将发展国家的民众置于非常不利的处境。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Mike Ryan)在本周一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考虑将疫苗接种证明作为旅行条件的国家,要有“切实的实操和道德考量”。

他还指出,这一策略可能对因某些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士不公平,要求“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可能会让“不平等和不公正进一步烙印于这一系统之中”。

多国或愿与中国达成疫苗接种互认协议

中国民族主义官媒小报《环球时报》对世卫这一关切做出报道,称中国专家指出,中国可以通过与世卫组织分享经验和提供技术支持来帮助展开,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卫生规范系统最有经验的国家”。

中国专家表示,技术不是问题,并指出,如果国际社会团结起来推动这项工作,一个平台可以在2-3个月内建立,乐观地说,可以用于定于7月23日至8月8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批准中国疫苗的国家达成疫苗接种互认协议是非常有可能和切实可行的。

此外,以色列新任驻华大使潘绮瑞(Irit Ben-Abba Vitale)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我们乐于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实现疫苗接种互认的国家”,并称这将是她任上的优先议题,并希望在未来几周内达成这一合作。

“健康证明”对澳大利亚来说没有必要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桑佳亚·塞纳亚克表示,澳大利亚目前没有必要实施类似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政策。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桑佳亚·塞纳亚克表示,澳大利亚目前没有必要实施类似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政策。(

7.30 Report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桑佳亚·塞纳亚克(Sanjaya Senanayake)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目前没有必要实施类似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政策。

他认为,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接种疫苗可能对于防止病毒传播有一定效果,但尚无法确定接种者就一定不会传播病毒。所以,即使持有“旅行健康证明”也不能保证接种者就不会传播病毒。

其次,澳大利亚境内目前没有社区传染病例,因此实施“旅行健康证明”政策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

澳呼吁欧盟停止“疫苗保护主义”

日前,澳大利亚政府呼吁其他国家向欧盟施压,要求其按计划交付所有新冠疫苗,并停止所谓的“疫苗保护主义”。

澳大利亚政府表示,希望建立一个“国家联盟”,迫使欧盟按计划交付新冠疫苗。

贸易部长丹·特汉(DanTehan)称,他对意大利上周晚些时候决定阻止向澳大利亚出口25万剂阿斯利康疫苗的行为表示“非常失望”。

贸易部长丹·特汉(DanTehan)称,他对意大利上周晚些时候决定阻止向澳大利亚出口25万剂阿斯利康疫苗的行为表示“非常失望”。
贸易部长丹·特汉称,他对意大利上周阻止向澳大利亚出口25万剂阿斯利康疫苗的行为表示“非常失望”。(

ABC News: Matt Roberts

)

日前,塞纳亚克博士在堪培拉的全国新闻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发表讲话称,要改善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接种推广,认为“疫苗利他主义”要优先于“疫苗民族主义”。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