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自制1200+晶体管阵列芯片,类似英特尔4004 CPU

2021-08-18 星期三



日前,国外大四学生@Sam Zeloof 制作了他的第二个自制硅集成电路Z2,单个芯片上有 1200 个晶体管,使用的技术与英特尔在 1970 年代制作第一批 CPU 时使用的技术相同。换而言之,他一个人在家完成了在 1970 年代需要整个公司才能完成的工作……

日前,国外大四学生@Sam Zeloof  却证实了自制小型集成电的可能性,他制作了他的第二个自制硅集成电路,具有 1200 个晶体管,使用的技术与英特尔在 1970 年代制作第一批 CPU 时使用的技术相同。


Zeloof 发文称表示2018 年,还是高中生的他在车库工厂制作了第一批自制集成电路。

现在,在 2021 年,成为大四学生的Zeloof 创造了他的第二台计算机,名为 Z2 的芯片。该芯片比 Z1 大几个数量级,单个芯片上有 1200 个晶体管,而 Z1 上只有 6 个。

与 Zeloof 的第一个设计相比,Z2 的效率也更高。通过从金属栅极工艺切换到多晶硅栅极工艺,他能够将芯片所需的电压输入从 10v 降低到仅 1v,从而显着降低了功耗。

相比之下,Intel 的 4004 CPU 有 2200 个晶体管,而 Z2 有 1200 个,并且采用相同的工艺构建。在 1970 年代需要整个公司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由一个人在自己的家中完成。

他的收益率并不完美,这是家庭实验室可以预料的。在他制造的 12 台 Z2 中,只有一台功能齐全,其余的功能约为 80%。所以还有更多的调整和优化要做。

Zeloof 已经证明,只要掌握了适量的知识,就可以在家中构建自己的集成电路,至少与1970 年代最好的一样,一个人在2021年做到了只有 1970 年代的整个公司才能做的事。

接下来看看他在制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又做出了哪些思考与改良:

以前,我用金属栅极工艺制作芯片。

铝栅极与其下方的硅沟道有很大的功函数差异,从而导致高阈值电压 (>10V)。我在一些有趣的项目中使用了这些金属栅极晶体管,例如吉他失真踏板 和环形振荡器 LED 闪光灯, 但由于 Vth 高,这两个项目都需要一到两节 9V 电池来运行电路。通过切换到多晶硅栅极工艺,我获得了大量的性能优势(自对准栅极意味着更低的重叠电容),包括更低的 Vth,这使得这些芯片与 2.5V 和 3.3V 逻辑电平兼容。新型 FET 具有出色的特性:

NMOS 电气特性:

Vth = 1.1V

Vgs MAX = 8 V

Cgs = <0.9 pF

上升/下降时间 = <10 ns

开/关比 = 4.3e6

漏电流 = 932 pA (Vds=2.5V)

超低的漏电流让我特别惊讶。该值在室内环境照明中上升约 100 倍。

现在我们知道可以用不纯的化学品、没有洁净室和自制设备制造出真正好的晶体管。当然,产量和工艺可重复性会降低。我将进行更多测试以收集有关 FET 属性的统计数据和可变性的数据,但看起来不错!

该芯片很小,大约是我以前的 IC (2.4mm^2) 芯片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使得它难以探测。每个芯片上都有一个简单的 10×10 N 沟道 FET 阵列,这将为我提供大量特性数据。由于它是如此简单的设计,我能够使用 Photoshop 进行布局。10 个晶体管的列共享一个公共栅极连接,每行与相邻的晶体管串联在一起,共享一个源极/漏极端子。它类似于 NAND 闪存,但我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金属焊盘足够大,以便我可以合理地探测它们,如果每个 FET 都有 3 个焊盘,它们就太小了。

下面可以看到单个 10µm NMOS 晶体管,金属层有轻微的未对准(左侧触点的一部分未覆盖)。红色轮廓是多晶硅,蓝色是源极漏极。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制作了一个运算放大器(Z1)和一个类似内存的阵列(Z2)。即使晶体管密度如此低,更有趣的电路肯定是可能的。这个过程需要一些调整,但现在我能够始终如一地制造高质量的晶体管,我应该能够设计更复杂的数字和模拟电路。测试每个芯片非常乏味,所以我试图自动化这个过程,然后我会发布更多数据。我已经制作了 15 个芯片(1,500 个晶体管)并且知道至少有一个功能齐全的芯片和至少两个“主要功能”的芯片,这意味着大约 80% 的晶体管工作而不是 100%。还没有合适的产量数据。最常见的缺陷是与体硅沟道短路的漏极或源极,而不是像我的 Z1 工艺那样的泄漏或短路栅极。

栅极层的轮廓仪扫描(y 轴为埃,x 轴为微米)

我之前说过,栅极曾经是由铝制成的,现在是硅,这使芯片工作得更好。我们关心的硅分为三种:非晶、多晶和单晶。从左到右,它们变得更导电,但也更难沉积。事实上,单晶硅不能沉积,你只能在与另一个单晶硅层接触的情况下生长它作为种子(外延)。由于栅极必须沉积在绝缘电介质的顶部,因此多晶硅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方法。我们无论如何都可以对多晶硅进行大量掺杂,以使其更具导电性。

2 个 FET 共享栅极 相邻共享源极漏极

典型的自对准多晶硅栅极工艺需要硅烷(一种有毒且易爆的气体)来沉积多晶硅层。也可以通过溅射或蒸发非晶硅并用激光退火. 这种 DIY 硅工艺的一个主要主题是规避昂贵、困难或危险的步骤。所以,我想出了一个修改过的流程。它是标准自对准方法的一种变体,允许通过高温扩散而不是离子注入进行掺杂。结果是,我可以购买一块硅晶片,上面已经从工厂沉积了多晶硅,并对其进行图案化以制造晶体管,而不是在过程中途将我自己的多晶硅放下。这是一个不错的短期解决方法,但最好使用上述激光退火方法设计多晶硅沉积工艺。

晶圆上已经沉积了各种材料,所以我只需要找到一个带有一层薄薄的 SiO2(栅极氧化物,~10nm),然后是更厚的多晶硅(300nm)。我在 eBay 上以 45 美元的价格找到了很多 25 200 毫米(EPI、prime、[1-0-0]、p 型)晶圆,这基本上是终身供应,所以如果你想要一个,请给我发电子邮件。栅极氧化物是最脆弱的层,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最小心。由于我购买的晶圆上已经带有优质的氧化物,并被厚多晶硅层覆盖并保持清洁,因此我能够从过程中消除所有腐蚀性清洁化学品(硫酸等),并且仍然保持良好状态晶体管。下面列出了最少的过程化学品和工具。

家用多晶栅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

-水

-酒精

-丙酮

-磷酸

-光刻胶

-显影剂 (2% KOH) -N 型掺杂剂(filmtronics P509)

-HF (1%) 或 CF4/CHF3 RIE -HNO3 用于多晶蚀刻或 SF6 RIE

家用poly-gate工艺所用设备:

-电炉

-管式炉

-光刻设备

- 显微镜

-用于沉积金属的真空室

Z2“门先”工艺:

 

这里提到了一些过程的微妙之处,阅读这个推特线程。

 

这个过程并不理想,我想进行一些更改,使其与 CMOS 兼容,但它简化了制造并使其能够使用最少的工具集。1μm 介电层(橙色)理想情况下是 CVD SiO2(可以在家中构建 TEOS 氧化物反应器),但我使用了光刻胶。大多数光刻胶可以在 250°C 左右烘烤以形成坚硬的永久介电层,这是 CVD 或 PECVD 氧化物的简单替代品。这里也可以使用旋涂玻璃/溶胶凝胶。

巨大的复合材料缝模图像:


参考链接:

http://sam.zeloof.xyz/second-ic/

来源:EDN电子技术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为您发布产品,请点击“阅读原文”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