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国20家电视台拒播,他终于宣布回归!

2022-02-10 星期四

本文由最有爱的公众号 Pinterest 原创出品 

(ID:pintchina)

大家还记得小IN早年写过的《寻找手艺》纪录片吗?


曾经,导演张景卖掉了北京的一套房,

 

第一部记录中国传统手艺人的纪录片,才得以面世。

 

 

如今5年过去,在女演员万茜自发的资助下,《寻找手艺4》,回归了

 

它依旧是悄无声息的上线,在庞大而浮躁的互联网上,没能掀起多大波澜。

 

 

可影片中记载的部分手艺人,却再也等不了了…年迈的他们,已陆续带着技艺后继无人的遗憾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都死掉了,都失传了...”

 

 

《寻找手艺》就如一座碑,伫立于历史的洪流中。

 

正在消失的他们,应该被我们看见,更值得被世界留住。

 


 

01

 

毛毡制作技艺,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手工艺。

 

一张绵软厚实的羊毛毯,要经过弹羊毛、擀羊毛、毡化、整形、清洗....等多道繁杂工序。

 

 

擀羊毛前,先要用一把骆驼皮制的弓,弹羊毛;

 

手艺人杜家父子四人,他们手里的骆驼皮弓是现存最后一件;

 

 

专做这个工具的人,已经去世了,这把弓,用坏了就没了

 

 

其实一开始,杜家父子拒绝了拍摄请求;

 

他们说,此前也有人来拍过,之后却了无下文。

 

直到张导说起,这部纪录片,或许能在以后成为申遗的佐证

 

手艺人沉默了,眼里突然闪着光,点点头便答应了拍摄。

  

若传承已无望,那至少,也要让世人得知,这是曾属于中国的传统手艺

 

 

数十年前,在湖南邵阳一个叫燕窝岭的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演一种“布袋戏”。

 

 

布袋戏又称木偶戏、掌中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的中国民间戏曲艺术

 

手艺人刘永安,是村里仅存的国家级非遗传人

 

 

虽已80高龄,可老人家演起戏来丝毫不含糊吹:

 

他直接在家中,架起印花彩布套着的戏台;

 

 

一个“叫子”(类似口哨),能拟音万物,时而似鸟啼时而如犬吠;

 

一场戏一个人,吹拉弹唱奏,分饰生旦净末丑,持续演了70分钟。

 

 

一曲闭,老爷爷浑身发汗,坐在边上抽着卷烟。

 

“去年戏多,一年二十多场,今年的演出还没有来...”

 

他眼神恍惚,似是回想到了从前的某种盛况。

 

 

在时代变迁下,曾经布袋戏极其灿烂的燕窝岭,逐渐没落;

 

只剩下80岁的他,独自一人坚持着这门艺术,抵抗着时间的洪流。

 

 

同样抵不过时间的,还有墨厂最后一位做墨的老师傅,张洪昌

 

张师傅在镜头前演示了做墨的工序:

 

用熬煮了两天的牛皮,加入松树烧出来的烟灰,“松烟”,揉搓成团;

 

再经过繁琐的人力捶打过程,耗时数个小时;

 

 

最后风干一个月,手工研磨的好墨,才由此诞生。

 

用它描绘的墨色,颜色质感是有丰富层次的,浓墨通透,淡墨浑厚

 

 

制墨的工序,是很费力气的,年入花甲的张师傅,累出了一身汗。

 

 

张师傅所在的村庄,曾经是一个有做墨传统的村子。

 

可制作“松烟”的窑子,可能已经失传,没有人会建造了;

 

 

加上原材料稀缺、销路不畅、手艺人年事已高...

 

各种不可抗的因素,让这家制墨的作坊,已经停摆了40年。

 


 

02

 

不过,也有一群固执的人,不问销路,也不问前程,

 

在时代的洪流中背对人潮:“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停下。”

 

74岁的刘孔钟,是一位老党员,也是从业50多年的老锡匠。

 

用高温融化掉金属锡,再用传统的石板浇筑工艺,将锡水定格成锡板;

 

 

待锡板成型,便用铜锤、铁锤,手工打磨成壶状。

 

 

新出炉的锡酒壶银光闪闪,如诗词中华丽的“夜光杯”。

 

 

老人的屋子塞满了林林总总的锡器,虽经过岁月的积淀,有些已暗淡铺尘;

 

但他守着它们,像守着自己一生锻造的宝藏。


 

还有江西新干县的铁匠杨桂根,老人15岁当学徒,如今68岁,

 

他每天都要打10小时的铁,就这样打了一辈子。


 

民间有俗语——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可镜头前,老人凝视着打铁迸溅出的星火,眼神里是涌动不止的热爱

 

 

叮叮当当的电光火石间,铁块烧得通红,他问:“拍到了吗?这个光火好看!

 

 

匠心,无非是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

 

纪录片中的主角,他们就如我们都遇见过的,童年时坐在村口巷尾的民间匠人:

 

或是织布鞋的,或是做些木偶、鸽哨等小玩意儿...

 

 

他们似乎一直存在于我们某段遥远的记忆里,温暖又熟悉;

 

可如今再寻,只剩下模糊的残影。

 


 

03

 

纷忙岁月下,有的手艺人,走出了我们的生活;

 

也有的,则另辟蹊径,只求让传统的手艺“活下去”。

 

 

“皮影戏”, 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传说。

 

皮影戏曾经是民间大众热爱的娱乐活动,可如今开一场戏,到场观众不过十余人

 

 

幸好,一方手机屏幕,让皮影戏拥有了更大的舞台。


通过直播,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可以一同观赏这出戏曲,也让皮影戏,走出小小的山村,面向更大的世界。

 

 

还有一种叫“神码”的民间艺术,鲜有人知,它衍生于中国古老的印刷术与神话传说。

 

手艺人魏进军,手工绘制出各色神像,再用木板纂刻,复印在纸上。

 

 

从常见的门神、财神、土地爷,到各种你想象不到的“摩托神”、“梯神”、“机车神”...

 

 

只要老百姓需要,一切“神仙”都有存在的理由。

 

 

千百年来人们对自然的想象,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被刻画在木板上,印成斑斓的寄愿与想象

 

 

可机械印刷术出现后,手工绘制的弊端,就显现了。

 

手工制作的神码10块钱一张,机械印刷的,2毛钱一张。

 

 

巨大的差价与成本的悬殊,让魏大叔在现实面前,选择了用机械生产“神码”。

 

起码,这样它还能再存在久一些...


 

04

 

传承不易,一些手艺以廉价的方式,或投入机械化生产,得以存活。

 

而有一位央美毕业的年轻艺术家,沈泳岌,

 

则选择用昂贵的方式,复活了2000多千年的手艺——错金银

 

 

错金银曾是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古代顶级工艺

 

在技艺手法上穷极工巧,在图案纹饰上也是精美绝伦。

 

匠人将黄金和白银,砸到青铜里,让两种金属紧密镶嵌

 

不同的光泽和花纹交相辉映,呈现出熠熠生辉的器物。

 

 

沈泳岌坚持古法,沿用纯金和纯银打造“错金银”雕塑,

 

为了极致还原,他还跑到博物馆里,观摩错金银古物的残件

 

残件中露出来的,银丝和铜镶嵌的细节,就成为了沈泳岌复刻的线索。

 

 

将金银铜镶嵌入雕塑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打磨。

 

通常一小个细节部位,就要打磨花上3个小时。

 

直到不仅肉眼看不见接口,手摸上去,也完全光滑;

 

金属彼此严丝合缝地融合,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完工后,沈泳岌的工作室中,静静躺着一尊错金银雕像。

 

恍若古今交错,千年前的灿烂重现。

 

这件雕塑,光是原材料成本,沈泳岌就自费掏了几十万。

 

 

导演问他:“有人预定这件作品了吗?”

 

沈泳岌摇摇头,但眼神中毫无失落之意,只注视着眼前的作品。

 

或许,它存在的意义,远比它实际的价值,深重得多

 

 

 

05

 

时代如白驹过隙,眨眼就是千年。

 

在《寻找手艺4》中,传承”二字,衍变出了有了多面的诠释。

 

我们能看见这些中国传统手艺人们,拥有一人与时代变迁抵抗的恒心与决绝

 

 

有如苦行憎一般,穷极一生,守护一项艺术的使命感

 

 

也有绝境缝生,以现代科技、潮流,为传统注入新生命力的智慧

 

 

就连导演张景,也破釜沉舟地脱离了原本顺坦的生活轨迹。

 

哪怕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有专业的团队,所有拍摄用具靠淘二手货,配音剪辑全靠自己完成...

 

 

甚至为了让做墨师傅张洪昌能再做一次墨,不远千里去寻找原料,还自掏腰包买下了所有成品

 

 

正是所有的平凡人,愿意去做这件不平凡事业的决心,

 

让中华文化精粹拥有传承千年,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在拍摄时,其实许多手艺人并不好奇这部纪录片,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转变。

 

他们只是反复追问:“都照到了吗?”、“全拍下来了吗”...

 

若“传承”这两个字,如今看来似乎太难,能被更多人“看见”,就已是意义非凡。

 

 

时代的记忆被岁月的滚滚风尘吹过,光华消蚀;


幸好,还有影像可以留存流传。


100位中国传统手艺人,100项中国传统手艺,

 

总有人用有限的生命,探索着它们无限的光阴。

 

 

撰文、编辑  / 猫南北
责任编辑 / 蜜糖
图片来源 / B站纪录片《寻找手艺4》

END

「喜欢就点赞」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