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块钱就能在华西看病?这波大三甲们学不会

2021-11-15 星期一
本文作者:关麟
 
最近在微博上关注到一个新奇玩意儿,华西口腔医院的 3 块钱教学号。分别找了华西的朋友、华西的患者和其他医院的口腔科朋友打听发现,隔行如隔山,原来这玩意儿早几年就已经出现了,不仅在华西,在北大口腔和上海九院的口腔也早有分布。

图片来源:华西口腔医院
 
运行原理很简单,挂号的时候,教学门诊的价格和普通号相比会明显低廉许多,号源也更加充裕。实际操作上,一般由学生进行,老师则带一到两组学生(每组 5~6 个人),主要在关键部分进行把控,遇到重点难点,则会召集学生进行讲解。
 
而在临床上,其他科室也常常碰到号源不足、患者不愿配合教学的情况,早些年,各大论坛里也有医生呼吁推出教学号。
 
——那么,3 块钱的教学号,如果放诸普通医院,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
 
 

规范化的第一步

 
事实上,对于口腔科而言,教学号的出现,更像是迈出了规范化的第一步。
 
在许多医院的口腔科,「花了大几百块钱挂专家科的号,最后却是由学生来操作」几乎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默契。而患者一旦提出质疑,那么免不了又是一番争论,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不足,但最后却导致医患双方都受伤。
 
只是,从来如此,这样的做法便合理吗?
 
教学号的出现,无疑是对这种问题的一种提前规避。
 
医院通过加量、减价的方式,与患者做好了事前的约定,患者在提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交易。高水平医院提供医疗资源;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学生收获大量实践操作能力,减少医患纠纷的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来看,为什么教学门诊的模式能够在口腔科成功。以华西口腔医院为例,其细分临床科室足有 26 个,而其中如修复、种植、正畸等科室,往往涉及大量实际操作。
 
而对于在这类科室学习的学生来说,需要大量操作、进行诊疗判断的要求相对较少(特别强调只是相对)、医院有门诊开设、患者需求量大——就已经具备了教学号的产生条件。
 
我特别查看了华西口腔医院的规培细则,以口腔正畸科为例,其不仅对接诊病例数量有要求,更对操作技术及例数做出了相关规定,因此,大量教学号无论对于嗷嗷待看(却挂不上专家号)的患者,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属于双赢的操作。
 
 图片来源:华西口腔医院
 
据我对多名(5 位)成都居民的尽力抽样调查后发现,当地居民对华西口腔教学号的知名度与认可度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大家普遍认为该医院教学号物超所值,学生的水平与其他三甲医院不相上下,甚至还有英国牙医在华西补牙后,被华西的技术深深折服。
 
至于价格,则不在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再回到我们最开始抛出的问题来,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到普通的教学医院呢?即有固定患者需求,工作内容以操作为主、需要进行单独判断的场合相对减少,单独开设门诊的科室又有哪些?
 
让我们照着这些问题,刨除一个大内科、刨除一个大外科——答案显然是否定的:3 块钱的教学号,解决不了临床教学的矛盾。

 

教学需求,该怎么被填补?

 
临床教学上,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
 
各个科室对教学的需求始终存在,对于医学来说,这样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然需要通过临床教学的形式进行传承。但即便在教学医院里,患者也并不总是配合教学,而这种不配合不仅经常表现在涉及隐私的科室里,更表现在所有关乎医疗质量的场景当中。
 
而从另一头来看,患者对医院的临床教学也感到十分抗拒。从患者的心理来理解,自己到医院来,只是单纯「解决困难」——而在病痛缠身的过程中,还要承担起成为教材的使命,这是他们所没有意识到的。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双方对于诊疗过程的定义与期望值并不相同:医生这一方除了工作之外,希望获取的还有经验,患者只希望通过诊疗来解除自身病痛。
 
我们不妨进行一次换位思考。
 
虽然我们常说「在医生眼里,患者是没有性别的。」
 
事实上,在医生的成长之路上,医生一直接受着「去性化」的教育。即便医疗是「去性别」的,但医生的性别却是客观存在。患者需要面对的不仅是「无性别」的医疗过程,还有「有性别」的医生。
 
另一方面,也有患者不希望自己成为「练手」的工具,因此拒绝年轻医生来为自己诊疗。
 
在与毫无医学背景的朋友的聊天过程中,我获取了更让我感到震惊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的区别,只在于是否有大学附属的牌牌,而「进入教学医院,就默认同意接受教学」这样的规则,在普通患者眼里,是毫无约束力的。
 
那么,要解决临床教学需求上的问题,则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认知的重新「对齐」。
 
在绝大多数教学医院(截图为安定医院)入院知情同意书中,已经有了这么一条「您对以下事项具有知情同意权:符合法律规定的教学活动。」
 
 图片来源:北京安定医院

但在门诊中,这一条的告知仍做得不足。正如在外行人看来「贴个教学医院的牌牌不过是大学附属医院的意思」——在没有建立在双方明确、对等基础上的信息交流,我们基本可以认为是在耍流氓。
 
那么,为了摘掉这口天降大锅,三甲医院不如从明明白白的门诊告知开始做起。反过来看,以三甲医院的过硬水平,与当今医疗资源的分布状况,说破临床教学这个本以有之的现象,似乎还不足以对使其的工作过程产生什么大范围变动。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那个3块钱的教学号。
 
在查资料的时候,我甚至收获了一些比较意外的边角料:华西口腔医院除了教学号意外,还有针对初次看牙儿童的「儿童初诊号」,通过温馨的布置与格外轻柔的操作来消除儿童对口腔科的恐惧,以免一不小心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童年阴影。
 
有需求,就迎合需求;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而这在我看来,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三甲医院们所要去探索的态度。(策划:Leu.)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丁香园招聘

1. 新媒体运营(丁香园)
独立完成原创内容策划
协助运营丁香园公众号 微博等
工作地点:杭州
点此直接投递简历

2. 线上主笔(兼职)
独立完成医疗相关原创内容生产
工作地点:远程不限
点此直接投递简历

也可将简历投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投递岗位名称-姓名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