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的机弦——二战中的牵引式反坦克炮(一)

2021-04-09 星期五
收听本文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大众记忆留下深刻印象的无疑是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力量的广泛应用。德国的闪电战、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无一不是以装甲力量为核心而形成的战役战术理论,突袭波兰、横扫法兰西、巴巴罗萨狂飙、莫斯科铁壁、斯大林围城等等一系列战役中坦克都是耀眼的明星,它们凭借坚实的装甲,灵活的机动,凶猛的火力成为了战场的主宰,让它的敌人恐惧不已。可以说坦克/装甲部队这一兵种的出现对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兵种——步兵提出了挑战,特别是二战后期当德国人放出了动物园里的动物,苏联人将领袖推上了前线,步兵所面对的钢铁巨兽愈发狰狞可怕。
上帝在创造出歌利亚巨人的同时也会给大卫以挑战巨人的机弦,军事科技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初露锋芒时,各国的军队就开始考虑为步兵研发和配备反坦克武器,小到步枪子弹,大到攻城巨炮都被尝试用来对付坦克。以彼时的军事科技水平而言,对于步兵来说最好的防坦克武器无疑就是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火炮,用火炮发射的高速弹丸来撕破坚固的钢铁外皮以摧毁坦克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正因如此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开发形形色色的反坦克炮。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反坦克炮技术趋于成熟,步兵可以依托反坦克炮有效地遏制坦克装甲部队的进攻,甚至在有些进攻战役中反坦克炮也能成为消灭敌方坦克的中坚。苏德战争战场上苏联军队骇人听闻的坦克损失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拜德军反坦克炮所赐,北非战场上88炮的威名更是让美英部队闻风丧胆。可以说反坦克炮在奔涌的钢铁洪流面前为步兵浇筑了一道坚固的大坝,不管这滚滚奔流是红色还是黑色。
在二战相关的游戏中,玩家经常会看到反坦克炮的身影,无论是FPS类的《战地》、《使命召唤》、《荣誉勋章》,还是RTT/RTS类的《突袭》、《战争之人》、《英雄连》,抑或是SLG类的《钢铁雄心》、《创造历史》、《装甲元帅》中,反坦克炮既是本方手中的天使之刃,也是敌方手中的魔鬼之镰。当玩家们操纵反坦克炮击毁一辆又一辆敌方坦克时,心中的雀跃无以言表;而当玩家们被敌方反坦克炮压制得无法动弹时,口中的咒骂不绝于耳。
那么游戏中出现的这些反坦克炮在真实历史中的技术路线,性能表现究竟如何呢?为了系统性地解答这一问题,笔者开始查阅相关资料,但二战时期各个国家的反坦克炮技术不尽相同,发展路线也风格迥异,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本文在笔者能够查询到资料范围内,为玩家概要性地介绍二战时期各国的反坦克炮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对一些武器装备进行简要地描述,希望更多玩家能以此为契机了解一下游戏中的这些伙伴。由于笔者自身水平十分低劣,加之收集的材料有限,文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错误,希望玩家们能积极指正讨论,笔者会竭尽全力地更正和完善。
本文所讨论的反坦克炮主要是指步兵部队中使用的牵引式反坦克炮,这种类型的火炮一般配属给步兵部队中的专门的反坦克/坦克歼击部队,此类火炮一般由多人组成的炮组进行操作,当需要转移发射阵地时需要使用牵引车辆(或畜力)来牵引火炮行动(极短距离的转移可以依靠人力),火炮自身一般不能自主行驶。
本文计划分七章进行叙述,第一章为反坦克炮发展历史概述,第二章为德国牵引式反坦克炮,第三章为苏联牵引式反坦克炮,第四章为英国牵引式反坦克炮,第五章为美国牵引式反坦克炮,第六章为其他主要参战国的牵引式反坦克炮,第七章为附录与参考文献。各章将按照单独的一篇文章来放出,请玩家们持续关注笔者的更新。

第一章 反坦克炮发展历史概述

炮兵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欧洲,早期的火炮出现于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期,一般认为火炮和火药技术是借由阿拉伯人从东方传到欧洲。欧洲的火炮及弹药技术从前装滑膛炮发射石制或铁制实心弹,到后装线膛炮发射带有爆炸物的榴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六世纪时期,炮兵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炮兵科学也蓬勃发展。
到十八世纪时,炮兵已经成为各国正规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火炮生产过程逐渐标准化、规格化,炮兵的建制也更加完善,有了不同种类的炮兵,如:野战炮兵、攻城炮兵等,采用了制式的牵引工具并编入团和旅之中。
随着十九世纪中叶线膛炮转逐渐取代滑膛炮,火炮的发展迎来一次变革。线膛炮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历次战争中,线膛炮都展现了良好的性能,各国也都陆陆续续换装了后装线膛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烟火药,炮瞄镜等技术投入实战使得炮兵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炮兵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和提高。到战争爆发前,主要交战国家的炮兵共有2.6多万门火炮,分为:轻野战炮兵、乘骑炮兵、山地炮兵、重野战炮兵和重炮兵(攻城炮兵)等类型。装备火炮的口径从65mm的加农炮到155mm以上的重型攻城炮,火炮类型涵盖了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等可谓是不一而足。
伴随着炮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快速进步,一种划时代的兵器—坦克也初露锋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逐渐演变为血肉磨坊的堑壕战时,各个交战国都想打破这种无法承受的消耗战局面。因此,英国人率先开发出了坦克,并在索姆河战役中小试牛刀。当英军的坦克出现在战场上时,对面的德军官兵都被这种怪异的车辆所震撼,英军的坦克隆隆地碾过战壕,德军士兵只能用手中的步枪来徒劳地与这些钢铁巨兽搏斗。
坦克作战的威力自然也震动了德军高层,作为世界上第一支需要应对坦克的军队,德军的军械库中的现有武器并不适合反坦克作战。机枪和步枪子弹难以穿透坦克厚重的装甲,而使用笨重的野战炮很难应对坦克的快速机动,德军急需要高效经济的专用步兵反坦克武器。
首先登场的是反坦克枪,德国人开发了毛瑟1918 T-Gewehr反坦克枪,该枪口径13.2mm,长度为169.1cm ,重量为15.9(?)kg。从数据可见,反坦克枪又长又重,难于在狭窄的战壕内操作,并且其后坐力非常巨大,稍有操作不当就会伤及射手的锁骨或者使肩膀脱臼。与困难的操作和使用相比,其反坦克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可以在远距离上击穿当时坦克的装甲,但是由于子弹没有爆炸效果使其很难对坦克造成致命毁伤,也不能有效地杀伤坦克乘员组。
正是由于反坦克枪这种难堪大用的表现让德国人想到了一个更为简单粗暴的方式——使用直瞄火炮!正是从此刻开始反坦克炮进入了历史舞台。
世界上第一种专用反坦克炮就是莱因金属公司于1918年研制的37mm TAK 1918牵引式反坦克炮,发射穿甲弹时可在500m距离上穿透15mm厚的表面硬化装甲。虽然TAK 1918小批量地在部队服役,但也不能阻止德国的战败。
一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开发任何形式的反坦克炮,魏玛共和国只好偷偷摸摸地让莱茵金属公司于1928年完成研制37mm Pak L/45型牵引式反坦克炮,该型火炮成为了日后德国Pak 36反坦克炮的雏形。类似于37mm Pak L/45型的牵引式反坦克炮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各国军队中是唯一的专用反坦克武器。具有深远影响的反坦克炮设计在这一时期也层出不穷,到了30年代末期,德国、奥地利、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英国、丹麦和瑞典的军火企业都生产了反坦克炮。其他一些国家,如苏联也可以通过购买外国武器生产许可的方式生产反坦克炮。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军队装备的反坦克炮主要是像37mm口径反坦克炮这样的小口径轻型反坦克炮。这类反坦克炮一般被安装在两轮炮架上,可以由牵引工具(车辆或骡马)牵引至发射阵地,在发射阵地前卸下火炮进入发射阵地展开即可以进行射击。这些火炮的装卸和转移阵地的过程可以非常迅速地完成。当然,鉴于轻型反坦克炮较低的重量,炮组人员也可以通过人力牵引来转移阵地。
火炮的炮尾大架一般是分离式的,并配有驻锄,大部分的火炮也配有防盾以对炮组成员提供一定的防护。这类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大约在500m左右,可发射高爆弹和实芯穿甲弹。典型的如Pak 35/36反坦克炮使用钨芯穿甲弹时在500m的最大穿深可达31mm。
Pak 36在战斗
Pak 36在战斗
Pak 36战斗的画作
Pak 36战斗的画作
在战争爆发的头两年,面对大部分的轻型坦克,小口径的轻型反坦克炮是完全有能力应付,甚至对一些侧面装甲较薄弱的中型坦克也可通过攻击其装甲薄弱处获得一些战果。但是到了1940年面对战场上新出现的具有更厚装甲的新型坦克,小口径反坦克炮就无能为力了,就算通过改进弹药或提高炮口初速的方式暂时提升一定的性能也挽救不了其注定要淘汰的命运。
与此同时,中等口径反坦克炮开始活跃在战场上,这类中型反坦克炮的口径一般在40-50mm左右,整体火炮结构与轻型反坦克炮类似,只是个头和重量都有所增大。中型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典型的如Pak38使用普通穿甲弹可以在500m距离上击穿79mm厚的装甲,在1000m距离上击穿60mm,如果使用了钨芯穿甲弹则对应的穿深为108mm和72mm。
在突尼斯战斗的Pak 38
在突尼斯战斗的Pak 38
然而,随着战场上出现的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实,中口径的反坦克炮也被证明有些过时了,尤其是应对倾斜式装甲时,其反甲能力大打折扣。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反坦克炮手多次遇到明明好几发甚至几十发炮弹都击中了T-34的装甲却愣是没有摧毁它,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蹒跚返回自己的防线。也许是为了体现德国人还有幽默的一面,德军反坦克炮手给它们的Pak 35/36取了个“陆军敲门砖”的诨名,以调侃他们疯狂发射弹药打击目标却只落得和扔板砖一样效果的窘境。
逼不得已的反坦克炮手们只好苦练自己的射击技巧,尽量瞄准履带传动装置或者炮塔座圈与火炮防盾周围的空隙进行射击,以求瘫痪或摧毁目标。这也催生出破甲弹和脱壳穿甲弹这些新型反甲弹药。中型反坦克炮虽然难以发挥作用,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使用到了战争结束。
博物馆里的Pak 43
博物馆里的Pak 43
到了战争的后期,坦克的装甲防护向着只求更厚的方向狂奔,虎王坦克的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100mm以上。如此强度的装甲防护也迫使大口径重型反坦克炮快速发展,这些重型反坦克炮的口径一般在57-100mm左右,尺寸和重量也更重,这也使得其需要牵引力更大的车辆,其装卸和转移也更为迟缓与笨拙,过大的外形也难以有效地隐蔽。此时的重型牵引式反坦克炮基本上丧失了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防守时必须依托预设阵地,而进攻时又会严重拖延进攻速度。
虽然有这些缺点,但这些重型反坦克炮的核心技能还是值得信赖的,以Pak 43 88mm牵引式反坦克炮为例,在使用钨芯穿甲弹的情况下其在500 m的距离上可以捅穿217 mm厚装甲,1000 m上为193 mm,1500 m上为171 mm,2000 m上为153 mm,这样恐怖的数据足以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摧毁战争末期的任何一种坦克。为了解决重型反坦克炮的机动性问题,各国纷纷把反坦克炮架到了自行底盘上改成自行反坦克炮以伴随机械化部队作战。重型反坦克炮的生产成本也十分可观,其产量和装备数量相对于轻型和中型反坦克炮而言是较少的。
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出现使得单兵携带的高效反坦克武器成为可能,巴祖卡、铁拳等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出现也让步兵部队有了跟坦克相抗衡的“匕首”。移动不便的牵引式反坦克炮逐步推出了历史舞台,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将牵引式反坦克炮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反坦克火箭筒、无后座力炮以及威力巨大的反坦克导弹。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种制式牵引式反坦克炮是中国的86式100mm牵引式反坦克炮,该型火炮也逐渐退出一线部队。中国军队的装备序列中还有一种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该自行火炮在中国的新型主战坦克形成战斗力前填补了陆军地面反甲力量的不足,随着中国地面装甲力量体系的完善,它也逐步退出了现役。在战后的历次局部冲突中也不乏牵引式反坦克炮的身影,尤其是苏联解体以后大量武器装备流出,牵引式反坦克也落到了形形色色的武装组织手中成为对付政府军等敌对势力装甲力量的利器。
纵观反坦克炮的发展历程,这种为应对一种新型兵器而出现的兵器与它的主要对手—坦克在此消彼长中不断地进化。利用高速炮弹击穿坦克的装甲这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最初非常有效,还一定程度上迫使坦克的装甲向厚重的方向发展,更厚的装甲就意味着需要更具威力的反坦克炮才能击穿,反过来使反坦克炮朝着更大口径,更大重量方向发展。这样一种矛盾的关系,使它们螺旋式地发展,然而装甲的厚度不是无限增加的,火炮的口径也不是无限增大的,像鼠式超重型坦克和Pak 44反坦克炮这样的终极武器,其实战意义却极为有限,并不实用。武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武器的种类增多,效能也提高不少,尤其是反坦克导弹这种大威力、高精度、高机动性的武器使得反坦克作战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坦克也不再一味地增加装甲的厚度,转而考虑多种反制技术,如爆炸式反应装甲,复合装甲等。
笨重且操作复杂的反坦克炮则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正如投石索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一样,在人类武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后来者取代前人,但历史会记住大卫手中的机弦是如何战胜巨人,也同样会记住反坦克炮抛出的利刃是如何击穿钢铁巨兽的坚甲。
I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