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马达轰鸣,蟾鱼的情歌无鱼倾听

2021-06-09 星期三

每年春季,在葡萄牙的塔古斯河口,一种浅水鱼会在夜间唱起歌来。这种名为腋孔蟾鱼(英文Lusitanian toadfish,拉丁文Halobatrachus didactylus)的雄性会震动鱼鳔,发出如同手机震动一般的声音,可以吸引雌性交配,并驱散其它雄性,当地人称之为“船笛”。在1985年,美国旧金山的蟾鱼曾在索萨利托的水下齐鸣,被误认为是苏联军方的无人机或潜水艇,带来了数个慌乱的无眠夏夜。

蟾鱼总是躲在岩石下,以至于很少有人能见到它们——事实上蟾鱼的外形并不迷人,它们长着粘稠而柔软的皮肤,巨大而突出的眼睛,以及肥厚的、挂满倒钩的嘴。从19世纪以来,这种鱼类一直为科学家们所关心,到现在,它们帮助人类研究包括胰岛素分泌、内耳生理学和声学通讯等话题,还两次被放上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并成功活着归来。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到来,蟾鱼或许就是幸存的物种之一。

但末日还未来,这种小动物的春季音乐会先被打断了。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生物学研究者们发现,来自人类交通和其它海底活动的噪音污染让蟾鱼的繁殖活动面临考验,蟾鱼们的合唱中断了,个体的繁殖成功率下降,而种群数目随之受到影响。

腋孔蟾鱼分布在大西洋和西欧及西非的地中海沿岸,栖息在沙泥底或者岩缝中,繁殖期由雌鱼负责孵卵,雄鱼负责守护,有毒性。(图源:Wikimedia)
腋孔蟾鱼分布在大西洋和西欧及西非的地中海沿岸,栖息在沙泥底或者岩缝中,繁殖期由雌鱼负责孵卵,雄鱼负责守护,有毒性。(图源:Wikimedia)

研究者丹尼尔·阿尔维斯(Daniel Alves)和他的同事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从塔古斯河口收集了几十条蟾鱼,并将它们送到里斯本大学的水族馆里。

在实验室,研究者们播放了带着发动机的渔船声,以及渡船的声音,然后对鱼的脑部进行扫描。结果显示,船只的声音干扰了鱼类辨别自己叫声的能力。

蟾鱼的声音频率与船只噪音的频率范围有重叠,在水族馆里,渔船的发动机的噪音遮住了蟾鱼的叫声,使得它们能辨别声音的距离缩短了75%,而渡船的噪音使鱼的辨别距离下降了40%。

接下来,阿尔维斯放生了这些鱼类,然后和同事们穿过塔古斯河,来到一个安静的蟾鱼繁殖地,为夜曲的歌唱者们定制了12个巢穴,并在其中放置了水下麦克风,以记录它们与邻居的对唱。

栖息在沙泥里的腋孔蟾鱼(图源:dosits.org)
栖息在沙泥里的腋孔蟾鱼(图源:dosits.org)

在平静的水域里,雄性蟾鱼的歌声平稳而有节奏,歌声由两个基本音符组成,分别是鱼鳔发出的砰砰声和咕哝声,交错响起,彼此应和。

但当船声响起,协奏曲就彻底乱了,交流的节奏不复存在,对于蟾鱼来说,沟通的距离和方式都被嘈杂的人类水上交通搅乱。它们其实可以通过加大音量来维持沟通,当船只经过繁殖地,蟾鱼的平均发声增加了8.5分贝——但大多数经过繁殖地的船只带来的噪音峰值可以到14分贝,这意味着蟾鱼就算大声歌唱,也可能并无用处。

在以往的研究中,雄性蟾鱼的歌声质量与它们得到的交配机会有直接的关联,这也意味着人类的噪音污染会直接影响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尽管没有明确的数据,但研究者们已经发现那些靠近繁忙船道的蟾鱼产生的胚胎数更少。

幸运的是,噪音还没有把蟾鱼推到濒临灭绝的境地,而研究人员已经计划在现在的结果上进一步观察雌性的行为,包括噪音污染下与雄性的互动以及鱼卵的存活率。

然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那些依靠声音交流的海洋动物究竟受到多大影响,还没人知道,“如果船只噪音对鳕鱼和黑线鳕(两种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类)的影响也这么大,人类或许就要付出很高昂的代价了,”阿尔维斯说。

参考资料:

https://www.vice.com/en/article/5dbdba/everybody-be-quiet-please-these-weird-fish-are-trying-to-bone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6/tcob-slt060321.php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