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愚蠢的红蓝选择问题,全世界网友都吵翻了天

2023-09-01 星期五


怪物马戏团 | 文


上周,有谁拿红蓝胶囊的问题问你了吗?


这几天前,提到红蓝胶囊,最出名的讨论还是《黑客帝国》里的两颗药。但时代变了,一个奇怪的思想实验突然席卷全球,热度甚至超过“蜗牛追杀”。



但和蜗牛问题不同的是,这次讨论的火药味要浓得多,已经到了把讨论者分成两批,且互相恶毒攻击的地步。许多人说,因为这问题,自己已经和熟人互相拉黑了。



红蓝胶囊问题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奇怪的思想实验,内容如下所示:



大致是说:所有人都要在红蓝胶囊中二选一,而假如超过一半人选蓝,每个人都会活下来;但如果选蓝的人不到一半,则只有选红的人会活下来。而在做出选择前,所有人不可交流。


你可以先仔细看看两个选择。


这时你应该会发现,问题很蠢,对吧?但你觉得很蠢的方向可能有两个,其一是,选红色不论如何都没有代价,一定能活下来;其二是,这问题只是单纯关于自私与否,选蓝可能死,然而是无私的,选红则正好相反。



于是不难预料,许多做出选择的人,都陷入了我们每天要经历十亿次的网络互喷环节。选红的认为选蓝的是白痴,选蓝的则痛骂选红的自私……


既然我们要继续说这事,就得先把前提条件拿出来了:这只是一个和现实毫无关联的思想实验,选什么颜色,都无法展示任何人的智商、人品;唯一能展示智商和人品的方式,可能就是有没有相信真能靠它看出一个人的本性,有没有拿它去攻击他人。


这问题莫名吸引了全世界网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大家都在投票。光微博,就能找到许多大型投票,NGA、贴吧等各平台也都在热议,海外,推特和reddit上同样满是投票,经常近十万人参与。



那投票的结果呢?你可以猜一下。


不知道有没有让你意外,但绝大部分投票,都是蓝色占主导,不论中外,而且蓝方的胜势还有点一边倒的感觉。



然而也有例外,在NGA,投票和论坛的声望值绑定了,假如选蓝的人不到一半,所有选蓝的人都要被扣150声望。而在NGA的投票结果里,3000多个回复,只有150多个选蓝。



不过,NGA的投票真是最拟真的吗?


我们先别就此下结论说,选蓝的人都是伪君子;今天我们单纯以剖析游戏的方式去讨论这实验,它可能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首先,这个实验能火起来,本身就很有意思。它火,是因为被误传了。


实验中,选红的一方没有任何代价,除了一点所谓的名誉损失。这设计听着就很蠢,因为它确实不对,实际上这实验最初,在最后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假如选红的人达到100%,那所有人都会死。


国内有些是原版


听起来合理一些了,对吧,要是不合理,那只要把概率往下调,那它总能变成一个相对公平的两难选择的。可这样一个看似公平的问题,太平庸了,我们每天都会见到无数变体。


当它去掉最后一句话,变成一个明显有缺陷的实验后,得到的投票结果反而很反直觉,才成了热议话题。


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投票里,会选蓝色?


首先,因为题目描述有问题,而且是各种问题。它在全方位引导人选择蓝色,所以当说到选蓝时,它强调“活下来”,但当说到选红时,强调的却是“去世”。



实际上它也根本没在说蓝与红,仔细看看,你会发现两个描述都是在说蓝,且引导是:选蓝的多,全都会活下来,选蓝的少,有人会去世。


然后,它把蓝色的选项,放到了红色前面。


试想一下,把描述变成:如果选红,所有选红的人都能活下来,不论占比;如果不到一半人选蓝,所有选蓝的人都会死,超过一半则所有人都能活——是不是感觉不同了?


这就是为何,许多选红色的人,会认为选蓝的人理解能力糟糕,压根没仔细看题。这也是为何许多人决定跳出盒子,把出题者痛骂一顿,怒斥其心怀不轨。


险恶啊


但今天我们往别的方向跳一下盒子,你可以记一下上面描述诡计的特征,之后会再提到。


可假如你去看选蓝的人给出的理由,又会发现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最常见的,是有人仔细思考后,反而发现假如所有人都面临选择,且必须独立决定,那一定会有难辨是非的婴幼儿与老年人选蓝,而且以高龄+婴幼儿在总人口的占比来说,这数量还不会低。



比如,有网民说,因为他的女儿现在根本没有是非分辨能力,为了增加她的存活概率,他会选蓝。


这一点很容易想到,但它还能更深入。譬如,现在试想一下你的父母、爱人或兄弟姐妹,任何对你好的人,他们在做决定时无法和你沟通。


算了,这时候用“你”来称呼,就有点冒犯了,我们暂时说“我”吧。假如我选了红色,结果发现父母都选了蓝,而他们告诉我,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会选什么,如果我选红,那反正我可以活下去,但如果我选蓝,那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两票,让我多一点存活的几率,所以对他们来说,选蓝比选红的意义更大。而这时,我的那票“红”,却已经削弱了我父母幸存的概率。


如果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决策还有之前那么简单吗?是不是已经开始有一点博弈论里囚徒困境的感觉了?


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在和平中思考战争时,把伤亡数看作抽象数字的思维?


又或者,一些人说,自己选蓝,是因为哪怕能选红活下来,也不愿活在一个只有选红的人存活的世界里,活下来的会全是利己主义者。


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言论,但很多人一定觉得这是个冒犯性暴论,而且被冒犯很正常。不过我们还是抛开浅层的愤怒,来思考这种可能性,你会发现它依旧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愤世嫉俗。


首先偏题说两个实际上没偏题的东西。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是怎么诞生的?马丁曾回答,自己创作这故事的初衷之一,是因为他看到的故事,都在主角打败反派后结束,可他总是会想,那之后要发生什么?


选完之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可以看出,权游的结局,其实就是这个想法的实施,只不过两个编剧笔力太烂搞砸了。


然后我读过一本互动小说,这种文字游戏以前在Steam上有很多。它有一段剧情,大致是:你要管理一个被丧尸围攻的幸存者聚集地,这里物资匮乏,危险遍地。而突然间,来了群难民,你要选择接纳他们,还是把他们赶走。


随后的剧情里,你会充分体验到这个两难选择的重量:接纳他们,当问题加剧后,你真能忍受所有后果吗,你确定这些难民里不会有人害死你在意的NPC?而如果赶走,那你真的能接受之后的惨状吗?如果能,那要是有人幸存,且彻底黑化,饱含怨气向你复仇呢?



我相信,许多经过这些剧情的人,都体会到了自己选择的真正重量,它们或多或少和预期中是不同的。而这段剧情最天才的地方就在于,当它把读者折腾得死去活来,终于让事情完结时,你发现,另一批难民又来了,你得再做一次同样的选择。


这一次,你还会延续自己之前的决定吗?


在红蓝胶囊事件完结的宇宙里,时间继续流动。那现在想一下,假如这个事件结束后的一年,所有愿意选蓝色胶囊的人暴毙后,第二次选择突然降临了,这次所有之前的规则都保留,唯独加了一句:超过70%的人选红胶囊,所有人都死。


如果是60%、50%呢?


如果第二次选择不是在一年后开始,而是在半小时后,甚至一分钟后降临呢?



我只是随便挑了两个常见的争论点,来稍微深入讨论一下,这个选择就已经不那么简单了。而这几天,还诞生了数不清的争议点。


比如大多数人选蓝色,会不会只是因为我们最近活在一个偏红色选项的环境里,大家发着“嘲笑他人命运,关我屁事”的梗图,躲避街上摔倒老人,所以我们在渴望另一种环境?


再强调一下,我不是在评判对错


在一种环境里,人们总是倾向于美化和向往这个环境外的可能性,不论这些可能性是否真实——钱钟书的《围城》写的就是这问题。


仔细去看这个思想实验,你还能想到一堆问题。但现在,我要拿自己完全不靠谱的经济学知识,去解释一下这实验的本质了。



不废话:它是博弈论中,协调博弈(coordination games)的变体,而你看到的投票结果,是行为经济学(behavioural economics)的内容。


词有点装逼,但理解起来不难。协调博弈有无数种变体,而它的核心,是和陌生人协调,以获取利益,或避开危险。比如两辆相向行驶的车,如果都变道,或都不变,它们就会相撞,但其中一辆车变道,则能存活。



一般来说,协调博弈里,是依靠外在力量让参与者达到纳什均衡,比如法规和沟通。制定交规,或让两个司机打电话,都能让他们存活。


或者


而在红蓝实验里,法规和沟通被消除了,唯一的协调力,是人们所谓的“价值与道德观”,这种改动,让这个博弈,变成了一个思想实验,其背后,就是行为经济学。


在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中,人是被当成理性人来考虑的,他们会合理规避风险,在高低价的同种商品中选低价,于是形成看不见的“市场之手”。然而21世纪,有人提出:人一定是非理性的,会被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判断,经济学必须和心理学结合,这个看法就是行为经济学。


该理论让理查德·泰勒和卡尼曼分别获得了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


比如,给A与B 100万元,由A决定分钱方案,B决定是否接受,假如B不接受,两人都得不到钱。实际上理智地说,不论A给出什么方案,对B而言,只要不是10:0开,都应该接受,然而在实验中,一旦A的方案低于55开,B同意的概率就越来越低。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讨厌损失,且厌恶损失的程度,比喜欢收益的程度高了2到3倍。所以得到50元,和得到100元,再损失50元,感受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何铜牌得主有时比银牌得主开心。



而红蓝实验,正是把问题建立在损失上。它的前提不是大家要死了,而是大家本来是好的,但现在吃红药一定会死人,蓝药则可能救全部(不考虑100%自发性选一色的情况)。


试想一下:大家都要死了,这时吃红药自己可以活,吃蓝药没效果,只有吃蓝药的人超过50%时,蓝药才能生效,但可以全体生效——这种建立在“收益”上的选项,得到的结果还会一样吗?



另外,每个人在做决定前,有一个心理预期值,实际获得比它低时,冒险的倾向会大幅上升,反之会大幅下降。所以给原本想得到70元和120元的两人100元,然后让他们选择,是否愿意50%概率再拿50元,50%概率失去50元,两人愿意接受的概率是不同。


而红蓝实验,则打破了很多人的心理预期值。它的代价是“身边人的死亡”,而不是损失多少钱,或损失几年寿命。在这种极端的代价下,许多人是会为了保护所爱的人,把冒险倾向拉满的——大量的蓝色选项。



所以,NGA的调查也不一定最拟真。因为它把死亡变成了扣分,把受影响者从全世界变成一个小论坛,我们对论坛里其他人是否被扣分是全然不关心的,它激不起任何冒险倾向。


这也是为何,很多思维实验都以“死亡”做卖点,比如电车难题,因为这能最大化激发人的冒险倾向,让人处于最难理性思考的状态。



然后还记得之前让你注意的,红蓝实验描述方面的问题吗?


行为经济学下,有个衍生理论叫助推理论(nudge theory),它认为,人的消费决策很大程度上不是被质量与价格决定的,而是各种误导性的细节,这些细节背后是人对风险和价值的非理性评估。



所以999元比1000元售价更易让人接受;“1000人里1人中奖”比“999人不会中奖”更吸引人;自助餐里,放在前排和亮处的便宜菜比后排暗处的高档菜受欢迎……


助推理论塑造了我们熟悉的社会里,众多商品的销售模式,而它的各种“小花招”都能在这次的红蓝实验里寻见。结合行为经济学来看,这个实验和投票结果,都会合理很多。


思想实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有三种答案,一种玩世不恭,一种学术性,还有一种很蠢。


蠢答案是:它是一种心理测试,靠不现实的情景,来给人归类,以方便大家互喷拉黑。



玩世不恭的答案是:它就是游戏,闲着没事做的消遣,一种全民参与的跑团。所以很多思想实验都很猎奇,有时还触摸社会底线:比如洞穴奇案和定时炸弹困境。这其实是我最喜欢的答案。



学术性的答案则为:思想实验,是为了让你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去深入思考看似理所当然的问题,对约定俗成的事提出质疑,并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宝贵的经验——不要急着下结论,也别老当二极管。


著名的思想实验“帕斯卡的赌注”,大致是说,越是理性的人,反而越该相信神的存在,因为如果神不存在,这样顶多只有信仰破灭的痛苦;但假如神存在,那可能就要下地狱永恒受难了。


17世纪物理学家帕斯卡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无神论者,那可能第一反应是破口大骂,没事,伏尔泰和我们一样。但思想实验存在的意义,不在激发第一反应的表层;数百年来,帕斯卡的赌注激发了无数人对信仰、理性、恐惧、宗教和科学的本质的思考,这才是它留名历史的原因。


很可惜,红蓝实验好像离蠢答案走得比较近,但好在它也确实激发了很多人走向另两个答案,引一些人学到了新知识,这么一想,它也的确完成了一个思想实验的使命。一个热搜,假如能激发我们真正思考的话,也算不亏了。


假如争吵的人太多,让你实在不想看这个问题,那也没关系,家人们还是可以看看远方的后天的,在那里,《星空》马上就要发售了。



-END-



往期推荐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