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年轻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

2021-05-22 星期六

内卷这个话题我一直避开了,因为这个话题基本上都是煽情,自媒体在没有热点的时候,启动一下这个话题,可以维持流量。这个公众号不需要流量,所以一直没写。


今天想写一下,是因为这两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是这两天看到一篇清华硕士的集体逃离!中科院科研人员自白:我为什么离开北京,跟朋友们讨论了一番;二是关于目前的房价和房产税问题,也讨论了一番;三是家门口一家餐馆的变化,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本篇从小人物的视角来看待当前和未来,我们都是小人物,大人物不会关注这个公众号,思维方式跟小人物也完全不一样。


当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尤其是今年深圳的房价,已经到了白手起家的年轻人不需要考虑留下的地步了。今天在一线城市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如果你不是在跨国金融机构或者仅有的那几家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作,并且能够坚持以身体换未来,那我的建议是,把目前这份工作看作一次人生经历就好了。当你来到这几个城市开始就业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基本不可能是在这里落地生根,你可以认为自己是来学本事的、长见识的,因此你没有必要焦虑,也不用太早躺平,实际上你也躺不平。


为什么不需要焦虑呢?有可能性的人才会焦虑,都没可能还焦虑什么呢?你根本买不起房,绝大部分年轻人,无论家庭怎样帮助,都不可能买得起。你可能看到一些价格比较低、但地方很偏远的房子,或者有人对你讲,说可以在旁边一个小城市“便宜的居住”,然后每天跨地域来大城市“奋斗”,你认为自己还有一丝机会,于是给父母施压,让他们掏出“六个钱包”,帮你“上车”。


你上的车其实就是大篷车,如果你在30岁之前就已经决定不结婚、不生子、拼命赚钱还房贷,或者你跟另一半决定不生子、拼命赚钱还房贷,你的人生可能还有一丝亮色。一旦你认为自己还是需要生育下一代,或者你一开始本来都准备丁克,后来竟然突然想要小朋友了(这种情况非常多,许多人都是在32岁之后突然想要小孩的),那你焦虑的人生就真正开始了。


首先,你曾经买的大蓬车不是学区房,于是你开始研究,差异有多大。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天上地下那么大。一线城市的学区房分了许多档次,价格都是公开透明、童叟无欺的,一线城市的学区房,大概就是在10万-20万元/平这个区间,你也不用看高点了,就看10万元这个区间吧,自己拿app的房贷计算器算一下,看看首付需要多少,月供需要多少,当然,要看你想住多大的。本来你还在努力奋斗认为自己的人生有个不错的开端,虽然累,但还是会有美好的未来,但当你看到学区房的价格后,我保证你的幻想基本也就到头了。我强烈建议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你们实践造人计划之前,一定要全面了解今天一线城市的育儿成本,这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生育下一代千万不要冲动,千万不要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是生娃当猪养的时代才有的观念。


那你讲,为什么以前的人,收入还没有你高,却没有那么焦虑呢?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以前房价低。2009年北京东四环的房价还有不到1.5万元/平的,2012年北京昌平、丰台的房价还有不到1.5万元/平的。2015年京沪深三地房价还有3万元/平的,远是远点,但当时买到之后,后面的增值足以抵销换学区房时所需的首付部分。更不用说,当时的房租,比现在的一半还要低。


所以很多二手房交易获益者(包括各类交易平台),过去几年一直以来的话术是,抓紧上车,时不再来。但当你抓紧上了大蓬车之后,你发现大蓬车是没法生娃养娃的。于是到了生育高峰后,第二波话术来了,赶紧换学区房,抓紧上车,时不再来。说实话,这波打工的中年人(尽管看起来还比较高级),如果站在未来看,可能是比较惨的一群人。一是老破小都高位套现给他们了,二是他们要陪孩子长期居住在条件不佳的房子里去获得“优质教育机会”,这个教育机会也就是上一本的机率比一些外省大一些,985、211的机率其实跟许多二线城市没有什么差异,总体来讲比他们小时候曾经在其他城市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好不到哪里去。那这样的生活要持续多久呢,要持续到小朋友考上大学,也就是这一代中年人从30岁到50岁的区间,也就是小朋友从出生到20岁的区间。这是整整两代人生命的黄金期。第三,也是最惨的是,这些老破小未来真的可能没有接盘的人。


三年前,我父母的一对朋友夫妇,他们的孩子从一所外地985大学毕业,学的是金融,这所学校非常好,并且研究生阶段赴英国留学,学校也很好。这对夫妇在一个二线城市(今天叫新一线)的两所医院任职,丈夫是一所本地公立医院的院长,妻子是一所全国极其知名的当地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这样的搭配,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当时他们的孩子在上海实习结束,想来北京实习,并且有意愿留在北京工作,咨询我的意见,也希望我能推荐一下。


通常这种情况下,帮个顺手忙是最直接的,毕竟路都是自己选的,推荐者不用负责。但由于这对夫妇是看我从小长大的,曾经也帮过我父母不少忙,所以我忍不住还是说了心里话。其实很简单,我也就分析了一下,这位小伙子来北京的各方面成本。如果他来北京,他的父母需要准备2,000万元现金,才能让他在北京享受他在当地的“硬件条件”,也就是带同等学区条件的居住条件。此外,他在北京举目无亲,顶多有些校友资源,来了之后就是标准的打工人,他父母一生的人脉积累,与他毫无关系。十年之后,他如果在北京结婚生子,那么他的父母就要面临是否要来北京照顾孙子辈的选择。上述种种,都是一线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所以很快,在一场家庭会议之后,小伙子决定留在当地发展,同样是全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在当地生活,显得自信满满、游刃有余。


有人讲自己的父母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是否还是常驻一线城市更好呢?毕竟,看起来机会更多。其实,对很多人来讲,之所以一线城市机会更多,只是因为自己学了某个专业,这个专业在一线城市之外的就业机会(或者比较好的就业机会)比较少导致的,这种情况会一直存在下去,有些专业,的确只适合在特定城市就业,但只能在一线城市就业的专业,还是很少的,最终都是个体选择。


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教会年轻人如何去对人生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大多数人是进入社会之后才开始切身体会。由于城市化之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初次就业的年龄越来越大,所以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少,往往工作两三年后,就已经30出头,选择余地已经非常小了。


这个公众号有一大半时间都在提策略建议,或者为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提供最基础的分析,这些文章都是有相当研究深度的,也影响过一些政策的出台。但外部环境的变化有赖于社会共识的达成和有效的执行,这都是个体不可等、不可求的。


例如,假设我们希望解决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也就是将一线城市房价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应该采取哪种策略呢?最近关于房产税的立法再次加速,很多年轻人认为,这将有助于解决一线城市房价问题,狠狠多收那些可恶的房东们一笔税,逼他们把房子都交出来,这是最好的办法。


事实上,房产税不但不能解决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反而会让年轻租房者承担更重的租金负担。道理非常简单。一线城市大多数房产,都是在房价并不高的时候购入的,持有多套房的房东,如果被征收房产税,他们的直接反应是,通过提高租金来弥补征税的损失。有人讲,你再提高租金,那年轻人租不起,就不租了,大家就走了,这也有道理。所以征收房产税,对一线城市房价的影响是什么呢?是极少数承受大额负债、拥有多套房的房东可能出售非常少部分的房产,其他人继续持有并加租。因为一线城市的限购非常早,北京上海在2016年信贷宽松之前已经只能购买两套了,事实上,两套房的持有者绝大部分都是自住需求,如果自己不住,出租的那一套,也是为未来父母晚年可能要来居住,或者留给下一代的。由于购置时间较早,大部分的两套房产负债并不高,因此在被征房产税之后,一定会有冲动去提高租金弥补损失。


租房的年轻人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房租逐渐升高时,会挤出部分行业的人群,他们的收入无力负担。最后直到达到一个平衡,也就是房租在房产税的驱动下,很快达到一个当地租金的市场上限,也即在年轻租房者能够承受的最高价格达到一个平衡,房东不会再加租。但这会导致房东出售房产进而加大房产供给从而使房价下降吗?没有可能。因为这些房产最终的目的还是自用。


因此有效的降低一线城市房价的策略应当是什么呢?应当是增加有效的低价供给。什么是有效的低价供给?就是地段好、带学区、价格低的房产供给,这会非常自然的把区域内的房价压低下来。有人讲,这怎么可能?你都没想过就说不可能,那还说什么呢?


现在的方案是替代性的。例如,加大限价房或者共有产权房供给,一线城市地段不好、学区不好的限价房或者共有产权房供给,价格并不比二线城市的商品房低。商品房是全产权,那么非全产权的房产,地段也非常差,还要大量资金投入,又没有资产属性,图什么呢?我实在想不出原因。如果是祖上几代都在一线城市居住,年轻一代选择这样的房产,还情有可愿,毕竟自己家乡,但对那些本来就是把一线城市作为打工地的人来讲,这样的选择是图什么呢?


为什么将一线城市的房价降下来是重要的?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不降,各城市又都自行限购,相互不能买对方,那么二线城市的人就会想,凭什么一线城市的房价那么高,那些人什么都没有做,随着房价上涨,他们的身家就不断上涨,难道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力不是从我们这里虹吸过去的吗?于是二线城市的人们不甘心,看着自己的城市最近几年在硬件条件上与一线城市相比,已经毫不逊色,所以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城市也产生增值呢?难道这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吗?一线城市10万、20万一平,那二线城市怎么也得6、7万一平,否则,让在这个城市奋斗的人们,感受不到自己财富的增值,他们怎么可能留下来呢?有人讲一线城市房价下降就会导致金融崩溃,那么具体分析在哪里呢?事实上,我认为恢复到2016年的价格就是合理的,而几年各大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束后,公开表态是可以承受房价30%的下跌。


有人讲,你跌下去,一定马上就会抢完,马上就会买上去。讲这些话的人,认为中国的房产是在跟白菜一样交易。参与讨论房价的人,有多少了解中国房价的形成机制呢?在目前的一线城市,房价早就是一个边际定价决定机制。影响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只有新楼盘和二手房交易的个别房产,这类似于一个毫无流动性的股票市场,仅靠少数交易就可以决定价格的涨跌。涨好理解,基于学区房的二手房交易就会看涨;那跌怎么出现呢?很显然需要新供给定价去冲击。


这不是我编的故事。十几年来,我每到一处,都会非常细心的了解房产价格变动情况和收入情况,这是多年以来的习惯。上面讲述的情况,都是过去十几年来我在各地聊到、听到的。你不能讲完全没有道理。于是,在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时候,二线城市一定也会加涨,这种波及效应是存在的。于是房价的上涨成为一种周期现象,跟信贷周期有关,也跟升学周期也有关。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经济学者哈定讲的“公地悲剧”。房价的持续上涨对产业有极强的挤出作用,你没看见华为都被挤到松山湖去了吗?人人都在为自己的时候,房价上涨到各行各业的收入都难以承受的地步,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呢?


年轻人是否就应该躺平?


我认为不应该。尽管你在一线根本没有站立的可能,那你就要抱有到此一游的心态。你就把来一线念书当作留学,你就把来一线工作当作实习。如果你能念得上北京上海中等以上的高校,那你完全有足够的能力,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计算出你未来的生活成本,你再考虑一下自己可能奋斗到的阶段,这里你最欠缺的可能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过于自信,因此我建议你多阅读关于身体健康方面的资料,看看自己的承受力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这样,在一个下午之后,你应当有足够的数据,为自己的未来提供坚实的参考依据。所以你在一线仍然是可奋斗的,但你的未来很可能不在一线,你需要做好这二者之间的衔接。你最应该做的,是趁着每次出差、休假的机会,去到各个你未来可能安家的城市,去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了解那里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成本,了解那里的教育资源。当然你更需要的是,找一个跟你一样头脑清醒的,而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另一半。


前几天在家门口一个餐馆吃饭,十几年了,这家餐馆的老板都是重庆人,所有服务员都是重庆来的年轻人。今年突然发现,老板已经换成东北的,并且服务员都是50多岁的阿姨。突然有一种日本老龄化的感觉。这可能会是一个趋势。不要讲只有那些念完书留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会做选择,其实服务业从业者也在做选择。当南方的都市圈逐渐兴起的时候,本地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业就业需求,很多人不需要再跑到一线城市去辛苦劳作。同样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在家门口就业更好,还是背井离乡、一年只能回一次家乡更好呢?


我每年都有习惯去到不同的地方观察,不止去大城市,还会专门去中小城市。身处一线城市的人可能也逐渐了解到,许多三线以下城市,都已经有非常现代化的商业设施,普通人的生活方式逐渐与大城市相差无己,甚至在地方会有更多的时间。所以工厂为什么更难招到人了呢?因为许多人不止可以到一二线城市当骑手、送快递,他们还可以去三线、四线城市从事各类服务业工作。一些曾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开发出自己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机会。至少在5年前这个公众号最初的文章里,我们就看到了这一点。很显然,黄铮和张一鸣们,也看到了这一点。


一线城市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美好的预期,但大部分人在尝试过之后,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现在每年北大清华留京工作的学生占比持续下降,硕士以上学历留京工作占比已经不到50%。从我最近两年的观察来看,在北京念书后仍然坚持留京的普通学生,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家乡在南方的学生越来越少。为什么今天大家感觉到南方的活力要远远好于北方?因为南方提供的诸多机会,及其成本比较,的确要比北方好很多。这就是市场经济,这也是市场经济下人的迁徙自由来决定的。我的建议是,不要考虑什么离家近,北方普通家庭的学生,要有勇气去南方,要么去念书,要么去工作。如果你下不了决心,就拿出计算器算账,看看你白手起家留在北京最终会过上怎样的生活。不但你自己算,也算给你的父母看,如果他们逼你留下来,你就让他们拿出养老金给你凑首付。


个体都是有选择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是难以选择的?我认为是有的。一开始讲的中科院研究人员离京的故事,事实上,类似的故事,这几年我听到、看到不只几起了。尽管大部分就业岗位是市场化的,但的确中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的基础科研、某些领域的重点科研,一直属于非市场化领域,我们曾经称之为体制优势或者举国优势。与欧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以企业市场化收入来保障这些重点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同,我们的这部分就业岗位是目前没有、未来也基本不可能企业化、市场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工作岗位极其重要、人才极其重要,甚至比任何市场化企业的生死都要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国家实力的根基,但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保障呢?当这部分职业者在收入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再没有基本的住房和下一代教育保障,凭什么要他们继续付出呢?


当国家贫困的时候,一些科研人员隐姓埋名几十年,去到大山里打造国家的基础实力,那个时代大家有的是情怀,更有的是大家都不富裕的现实。但在今天,如何让这类科研人员靠情怀生存呢?一线城市留不下来,作为个体,当然可以选择去二线城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但中国的现实是,某些基础科研的确只能在一线城市才有开展的可能,地方高校是做不了的。


我们在过去四十年人口优势的情况下,吃了四十年的人口红利,这个红利,到今天已经基本到尽头了。未来,将逐渐是一个需要珍惜每一个优秀人力的时代,劳动力的议价能力将空前提高。市场化的企业往往是短视的,但对国家的未来却无论如何是不能短视的。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讲,美国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无论专业,最近许多年有一半以上都去华尔街就职,这是导致美国科技实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美国两党刚刚推动通过的《无尽前沿法案》,更是将美国科技实力的恢复,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问题,中国在未来不应该再只重视科研硬件投入,而更应该重视科研人才投入。不要讲有什么完美的制度能够自动识别人才,要趁着我们老一辈优秀的科学家还健在的时候,让他们去识别那些真正的人才,而不是靠论文数量去评比出大量伪人才。不要讲那么多理论,要去直接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其实比西方国要多得多。

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果继续如此,那挤出到二线以下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二线城市的竞争其实早已展开。这涉及中国未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策略。今天某些学者关于“大国大城”、一线城市应当规划5,000万人口的声音越来越强,坦率的讲,这些学者很明显是在决策者那里混淆Metropolian Area和City的概念。中国的行政城市规模其实早已远远超过了全球其他城市(city)的规模,主要国家的大型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与我国的城市(City)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先发国家的大型都市圈类似我国以一线城市为核心、覆盖一定半径的城市化区域,这些都市圈的规划是可以突破单一行政城市的,我国宣扬建设超大城市的某些学者,是希望进一步扩张我国的个别大城市,是在为某些城市的利益做代言人。在2018年的《大都市与小城镇——从东京的人口说起》和《大都市与小城镇——都市圈的真相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指出扩大单一城市的问题,并提出均衡发展才是版图巨大的中国应该选择的方向。


站在今天的人口趋势下,我们更想强调,超大单一都市的发展模式,将继续虹吸人口,在大都市生育率必然低下的前提下,再去增加流动人口,必将进一步降低生育率,而流动人口增多是我国生育率持续向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老龄化二百年——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问题)。


这个公众号在大多数时候都在写类似学术论文的研究型文章,但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用今天这样的大白话告诉大家,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影响政策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要认为每个看起来美好的政策对自己是最美好的。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从这篇文章的视角出发去思考或者反思,在外部环境改变还需要时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以上。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