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 德国能够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吗?

2022-10-11 星期二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为了让德国来宾免受中国严苛防疫措施之苦,肖尔茨总理及其随行人员将会享受"闭环泡泡"待遇,只有中国高层官员才可以自由进出。此前,只有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才享受过这种"闭环"待遇。这篇题为《来自中国的绳索》的文章写道:

"(德国企业在中国大举投资)正和中国人的心意。但鉴于中国极具侵略性的新外交政策,德国政府却更希望结束对中国的依赖。至于如何才能摆脱对华依赖,各方则莫衷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化工巨头巴斯夫相信,不久的将来,该企业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二将归功于中国。

然而,巴斯夫在中国市场的豪赌要想成功,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中国不会像俄罗斯一样行事。也就是说,习近平不会下令攻打台湾。今年夏季的事态发展足以说明台海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后,习近平立即下令在台湾周边举行了历时数周的军事演习。

一旦台湾遭到攻击,而其保护国美国也像俄乌战争爆发后一样,敦促各盟友发起制裁,那么中国将有可能陷入饥荒。更有甚者,中国的经济体量是俄罗斯的十一倍,一旦发生战争,中国经济将会萎缩四分之一。因此,对巴斯夫等德国企业来说,台海战争的后果将要比俄乌战争严重得多。

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并不仅局限与中国市场。事实上,中国早已成为德国不可或缺的供应商。德国工业所需的稀土和其他金属,有70%来自中国,此外,中国还为德国提供一系列基础性的前期产品。 Ifo研究所前不久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德国企业依赖于来自中国供货商。换句话说,一旦中国停止供货,德国将有半数企业不得不停产。"

一旦中国停止供货,德国半数企业将面临停产。

一旦中国停止供货,德国半数企业将面临停产。

除化工企业之外,德国的汽车工业也同样对中国产生了高度依赖。大众汽车40%的销量归功于中国市场。《法兰克福汇报》写道,德国无视各方的警告,对俄罗斯能源形成高度依赖,并正在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同样的错误也会在对华政策方面重演吗?

"今年二月四日,也就是普京发动侵乌战争前夕,中国站在了俄罗斯一方。至迟从那一刻起,中国对欧盟来说,就不再只是'伙伴'和'竞争者',而同时也是像俄罗斯一样希望改变世界秩序的'对手'。正因为如此,德国红黄绿执政联盟在其联合执政协定中已经就制定新的中国战略达成了共识。不过,这一新的对华战略目前外界知之甚少,原因之一也是执政联盟内部在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

《商报》采访了"中国战略"的项目协调人-德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西格蒙德(Petra Sigmund)。《商报》写道,"中国战略"有望在明年第一季度正式发布:

"中国战略将包含三个主要部分。首先,德国政界将重新定义对华关系。包括强化投资领域的互惠性,迄今为止的在华投资规定,多数情况下对德国企业极为不利。其次,在德国境内的对华关系也应有所改变,这主要涉及中国对德国的影响渗透,以及受政府补贴的中国企业在欧洲运营时应受到哪些规范。第三,德国应改变(经贸活动)过度集中于中国的问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1972年10月11日,德中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宣布将互派大使。图为联邦德国外长谢尔(Walter Scheel)和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后互换文本。同年,双方签订贸易协议。但最初,贸易规模还很小:1973年,即建交后首年,双边商品贸易额仅为100万德国马克。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72年:签署建交公报

    1972年10月11日,德中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宣布将互派大使。图为联邦德国外长谢尔(Walter Scheel)和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后互换文本。同年,双方签订贸易协议。但最初,贸易规模还很小:1973年,即建交后首年,双边商品贸易额仅为100万德国马克。

  • 1975年,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访问中国,负责接待他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施密特是德中两国建交后首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卸任后,他也一直十分重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施密特后来被中国官媒称为“帮助西方了解中国的老朋友”。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75年:施密特访华

    1975年,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访问中国,负责接待他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施密特是德中两国建交后首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卸任后,他也一直十分重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施密特后来被中国官媒称为“帮助西方了解中国的老朋友”。

  • 1980年,来自成都的一对大熊猫“宝宝”和“天天”作为中国的“礼物”来到德国柏林动物园,成为德国公众的宠儿。其实,踏上德意志土地的第一只熊猫是“琪琪”,1958年就来到了东柏林。“天天”到西柏林两年后病亡,“宝宝”一直在柏林动物园生活到2012年,以34岁“高龄”去世。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80年:熊猫外交

    1980年,来自成都的一对大熊猫“宝宝”和“天天”作为中国的“礼物”来到德国柏林动物园,成为德国公众的宠儿。其实,踏上德意志土地的第一只熊猫是“琪琪”,1958年就来到了东柏林。“天天”到西柏林两年后病亡,“宝宝”一直在柏林动物园生活到2012年,以34岁“高龄”去世。

  • 1981年,当时中国和联邦德国是对外新闻机构新华社和德国之声签署协议,决定互派记者交流。后来,德国之声的中文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德语节目长年保持人员交换项目。图为1980年代德国之声在科隆的办公楼。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81年:新闻机构记者交流

    1981年,当时中国和联邦德国是对外新闻机构新华社和德国之声签署协议,决定互派记者交流。后来,德国之声的中文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德语节目长年保持人员交换项目。图为1980年代德国之声在科隆的办公楼。

  • Deutschland | Chinesischer Garten im Duisburger Zoo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82年:友好城市

    1982年,中国武汉市和德国杜伊斯堡市结成友好城市。这是德中之间的第一对友好城市。1988年,杜伊斯堡动物园内修建了一座中式园林——郢趣园。这是武汉送给友好城市的礼物,建筑材料和施工队都来自武汉。

  • 1982年,中国向大众购买100套桑塔纳(Santana)散装料在上海汽车厂进行试装,第一台大众桑塔纳于1983年出厂。大众汽车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合资工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85年正式成立,中国副总理李鹏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出席了奠基典礼。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83年:上海的第一辆大众桑塔纳

    1982年,中国向大众购买100套桑塔纳(Santana)散装料在上海汽车厂进行试装,第一台大众桑塔纳于1983年出厂。大众汽车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合资工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85年正式成立,中国副总理李鹏和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出席了奠基典礼。

  • 1988年,德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机构歌德学院在北京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分院,当时设址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校园内。自那时起,歌德学院就成为中国年轻人学习德语的首选。除了语言课程,歌德学院举办的各种德国文化活动一直吸引大批中国学子。2018年,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庆祝成立30周年(图)。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88年:歌德学院落户北京

    1988年,德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机构歌德学院在北京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分院,当时设址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校园内。自那时起,歌德学院就成为中国年轻人学习德语的首选。除了语言课程,歌德学院举办的各种德国文化活动一直吸引大批中国学子。2018年,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庆祝成立30周年(图)。

  • 1989年,六四学生运动遭到血腥镇压后,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对中国实施制裁,德国也不例外。联邦德国政府对中国动用军队镇压抗议者提出了抗议,并宣布冻结高层往来、暂停贷款和发展援助等制裁。双边关系因此跌入低谷。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89年:天安门事件

    1989年,六四学生运动遭到血腥镇压后,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对中国实施制裁,德国也不例外。联邦德国政府对中国动用军队镇压抗议者提出了抗议,并宣布冻结高层往来、暂停贷款和发展援助等制裁。双边关系因此跌入低谷。

  • 1990年,东西两个德国实现重新统一。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设在当时的首都波恩,中国驻东德使馆遂改为驻波恩使馆的分部。在德国政府决定迁都柏林后,中国大使馆在柏林物色到了一处新馆舍——原东德的工会联盟总部(图),1999年,中国使馆迁入新址。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90年:统一后的德国

    1990年,东西两个德国实现重新统一。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设在当时的首都波恩,中国驻东德使馆遂改为驻波恩使馆的分部。在德国政府决定迁都柏林后,中国大使馆在柏林物色到了一处新馆舍——原东德的工会联盟总部(图),1999年,中国使馆迁入新址。

  • 1992年,德国联邦议院决议与中国的关系恢复正常化。此后,政治、经济制裁逐步取消,但武器禁运仍保留。次年德国总理科尔访问中国,期间双方签署了价值63亿马克的经贸协议。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上)

    1993年:科尔访华、关系正常化

    1992年,德国联邦议院决议与中国的关系恢复正常化。此后,政治、经济制裁逐步取消,但武器禁运仍保留。次年德国总理科尔访问中国,期间双方签署了价值63亿马克的经贸协议。


  • 引进德国技术修建的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线,2002年12月31日首航。正在上海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与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乘坐了首次列车。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02年:上海磁悬浮亮相

    引进德国技术修建的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线,2002年12月31日首航。正在上海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与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乘坐了首次列车。

  • 2003年非典(SARS)疫情在中国广东爆发后,德国向中国提供了1000万欧元资金用于抗疫。西门子和Dräger公司赠送了呼吸机,巴斯夫公司捐款10万元人民币。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03年:抗击SARS

    2003年非典(SARS)疫情在中国广东爆发后,德国向中国提供了1000万欧元资金用于抗疫。西门子和Dräger公司赠送了呼吸机,巴斯夫公司捐款10万元人民币。

  • 2005年,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与中国石化联合修建的南京一体化基地建成投产。两家合作伙伴共投资 29 亿美元。自90年代以来,巴斯夫还在上海、湛江、重庆等地建设了生产基地。大中华区是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2022年9月,巴斯夫宣布在湛江启动规模高达100亿欧元的投资项目。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05年:巴斯夫-扬子石化

    2005年,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与中国石化联合修建的南京一体化基地建成投产。两家合作伙伴共投资 29 亿美元。自90年代以来,巴斯夫还在上海、湛江、重庆等地建设了生产基地。大中华区是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2022年9月,巴斯夫宣布在湛江启动规模高达100亿欧元的投资项目。

  • 德国最早的孔子学院2006年在柏林和埃尔朗根大学揭幕。孔子学院(资料图)一般与德国当地大学合办,参与大学的汉语教学和公共学术活动。德国共开设过19家孔子学院。近几年来,德国各界对中国政府通过这一文化机构对涉及中国的学术活动施加影响的担忧增加。已有多个德国大学终止或暂停与孔子学院的合作。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06年:德国首家孔子学院

    德国最早的孔子学院2006年在柏林和埃尔朗根大学揭幕。孔子学院(资料图)一般与德国当地大学合办,参与大学的汉语教学和公共学术活动。德国共开设过19家孔子学院。近几年来,德国各界对中国政府通过这一文化机构对涉及中国的学术活动施加影响的担忧增加。已有多个德国大学终止或暂停与孔子学院的合作。

  • 名为“德中同行”的合作交流活动历时三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主题,足迹遍及南京、重庆、成都、广州、武汉、上海等六座中国城市,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德中同行之家”,活动在世博会期间落下帷幕。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07年:德中同行

    名为“德中同行”的合作交流活动历时三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主题,足迹遍及南京、重庆、成都、广州、武汉、上海等六座中国城市,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德中同行之家”,活动在世博会期间落下帷幕。

  •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是中国。法兰克福书展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博览会。中国作为主宾国举办上百场专业出版活动和论坛。“中国文学之夜”、“小人书——中国连环画选展”等专题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09年:作客法兰克福书展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是中国。法兰克福书展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博览会。中国作为主宾国举办上百场专业出版活动和论坛。“中国文学之夜”、“小人书——中国连环画选展”等专题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

  • 2011年,德国与中国举行了第一轮政府间磋商。图为她与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这一机制下,两国内阁成员在政府总理的带领下,轮流前往对方国家进行对话和部长级的磋商。2021年的视频会谈,是默克尔任内最后一次磋商。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11年:德中政府磋商

    2011年,德国与中国举行了第一轮政府间磋商。图为她与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柏林。在这一机制下,两国内阁成员在政府总理的带领下,轮流前往对方国家进行对话和部长级的磋商。2021年的视频会谈,是默克尔任内最后一次磋商。

  • 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访问德国。图为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在柏林总统府受到联邦总统高克及其伴侣沙德的欢迎。据中国媒体报道,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两国关系由2010年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习近平再次访德。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14年:习近平访德

    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访问德国。图为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在柏林总统府受到联邦总统高克及其伴侣沙德的欢迎。据中国媒体报道,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两国关系由2010年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习近平再次访德。

  • 2019年9月,默克尔最后一次作为德国总理访问中国。在12次的访华行程中,几乎每一次默克尔都提出前往北京之外的省市访问。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她还访问过南京、西安、广州、天津、成都、合肥、杭州、沈阳、深圳、武汉。图为2019年默克尔考察“中德友好医院”武汉同济医院。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19年:默克尔的最后一次访问

    2019年9月,默克尔最后一次作为德国总理访问中国。在12次的访华行程中,几乎每一次默克尔都提出前往北京之外的省市访问。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她还访问过南京、西安、广州、天津、成都、合肥、杭州、沈阳、深圳、武汉。图为2019年默克尔考察“中德友好医院”武汉同济医院。

  •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权遭侵犯,2021年3月,欧盟宣布对中国4名当事官员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实施制裁。中国随即对欧洲10名个人和4个实体制裁施行反制裁,其中包括多位德国欧洲议会议员、德国学者及智库研究机构等。不久,欧盟冻结了已谈判多年的欧中投资协定。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21年:人权争议与制裁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权遭侵犯,2021年3月,欧盟宣布对中国4名当事官员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实施制裁。中国随即对欧洲10名个人和4个实体制裁施行反制裁,其中包括多位德国欧洲议会议员、德国学者及智库研究机构等。不久,欧盟冻结了已谈判多年的欧中投资协定。

  • Deutschland Robert Habeck und Olaf Scholz

    回眸建交50年:德中交往记事(下)

    2022年:告别天真

    2022年上任的德国“交通灯”政府相较于默克尔政府采取了更强硬的对华立场。9月,经济部长哈贝克(左)证实正在制定新的对华贸易政策,确保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电池和半导体产品的依赖性,承诺在与北京的贸易往来中德国不会再“天真”。社民党籍总理肖尔茨(右)上任后一直没有确定访华日程。消息人士透露,今年11月的访问计划已被推迟。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