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者的育儿观丨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是我们获取快乐最好的方式

2022-07-23 星期六
游戏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但是一提到孩子玩游戏,大部分家长都本能的排斥或者有所顾忌。如何在获取快乐的同时还不会让孩子沉迷其中是很多家长的苦恼?本期我们将对话独立游戏制作人,初始之部工作室的创始人李建新,听听他是如何带孩子一起玩游戏的。
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下自己吧,为什么会选择做独立游戏?
李建新:我05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开始做游戏,然后工作了7、8年。我选择自己做游戏的时候是在12年夏天,开始的时候是在公司里做游戏。后来选择自己做独立游戏的原因可能跟很多人一样,大家在选择游戏行业的时候其实是有些想法的,想要表达一些内容,但是在工作中很难有这个空间和机会。
我当时在读书时就有想做游戏的目标,而我工作之后发现这件事很难实现。我当时是32岁,所以我就决定自己做要不然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那会儿其实就想自己做一个游戏了个心愿。
独立游戏我觉得吸引人就是可以把你擅长并喜欢的内容放在同一个游戏里集中体现,对于个人和小团队是比较合适的,不用顾及很多。做商业游戏或者公司里的商业项目,对我来说乐趣和成就感不是很大,自己个人感受上来讲,没有太大的提升。所以这也是我选择做独立游戏的原因。
作为一个独立游戏开发者,你认为做游戏会对抚养孩子这件事有什么影响吗?
李建新:刚开始做独立游戏的时候是对我影响挺大的,我当时辞职准备自己做游戏的时候正好赶上我老婆怀孕。我当时就对她说,看看是你先生出来还是我先做出来,结果她效率比我高,先生出来了。后来我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影响比较大,那时候我刚刚成立了公司,事情比较多,所以在家陪孩子的时间会比较少。
当时我们做的第一个游戏题材跟我的现实情况很相似,讲的是一个貌似不成熟的爸爸带着一堆小孩去历险的事儿。玩家要培养这些小孩儿,当初设定的是免费玩家需要培养孩子照顾孩子,他就能帮助你战斗;而氪金玩家就可以直接买技能,买大招,孩子就相当于一个小宠物。这其实就跟我的心态是一样的,想挣钱就得去公司呆着,要陪孩子的话,就得花时间在孩子身上。我就是在游戏里用不同的玩家体验呈现了出来。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影响倒是没那么明显了。我的生活和孩子已经结合在一起,所以不管是思考还是做事情都会往这个方面考虑。就比如说《战神4》中加了一个角色:奎爷的儿子阿特柔斯,其实这跟制作人也有一定关系,他当时也有一个儿子。孩子会变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影响你的人生轨迹。
(战神4制作人Cory Barlog与儿子的合影)
孩子的成长是很快的,我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有趣的内容。有时候觉得自己变得很无趣,忽然会发现他变得很有意思,然后我就会去问他原因。我们公司招了一些00后,我们在讨论游戏概念的时候,比如魔幻,克苏鲁,恐怖题材等等,他们的理解会不太一样。我会从中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和原因,就很容易代入自己。我跟我儿子聊天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他为什么会喜欢一件事情。这两件事其实是共通的。
孩子对“爸爸是做游戏的”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李建新:一开始是没有什么认识,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父母都是干什么的?他说我爸是做游戏的,然后他就发现,哦,原来没有那么多人是做这个职业的。一年级的时候他开始玩《荒野之息》,发现班里能玩这个游戏的同学几乎没有,周围邻居也只有几个小朋友在玩。他很开心能找到一起玩同样游戏的朋友,然后他们就互相借游戏卡,我儿子说:你们要玩什么游戏,我们家都有。然后家里就买了很多游戏卡,暑假的时候他就借给大家玩,很有成就感。
我儿子学校有一个家委会,可以选择一些家长参加帮助学校组织一些学生活动。然后我就报名,我说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帮助孩子们开发智力。但是最后让我儿子很失望,我没有被学校选中,可能学校觉得让孩子们玩游戏这个方式不是特别好。我问过我儿子爸爸做游戏的事对你到底有什么帮助吗?他说你做游戏可以把我玩儿这件事儿照顾的很好,比其他人照顾的都好。他觉得我可以陪他玩,我提供的游戏,以及玩的内容会比较丰富。
他现在在上一个乐高班,学了2年现在开始学编程,就是用带电机组件的乐高模块拼在一起,电机组件可以用代码进行控制,然后演变到了模块化拼图但是不用写代码的这么一个玩意儿。他还做过一些打坦克,小解谜的一些游戏给我看。他对这件事的理解就比较快,他认为这就是跟我爸做的一样,就是在做游戏。
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游戏有哪些?你是怎么看待这些游戏的?
李建新:我认为游戏确实是一个娱乐产品,说的再简单一点,它其实是浪费时间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还会喜欢玩游戏,就是大家玩完一些游戏后会有所感悟,这种感受就像你去看电影之后产生了共鸣是一样的。最后在某一认知上增加了新的一点点认知,你就会觉得没有白玩这几个小时。我觉得给小朋友玩的游戏,就是希望在这个方向让他们有些好的认识。所以我觉得一些单机游戏,或者以优质内容为主的游戏会好一些,而手游相对来说消遣娱乐的比例比较大我会不建议他玩。
任天堂的游戏他都基本都接触过,最喜欢玩的应该是《荒野之息》,玩了很多遍。第一遍的时候17年他4岁,他看我打通了一遍,后来到了5、6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尝试自己打打,他至少自己打通了两遍。还有一些多人游戏,体感类的游戏都玩过。他玩游戏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他妈妈给他规定每周是俩小时,然后自己分配。
因为我是做游戏的,所以能够感受到孩子从游戏中获取到一些知识。比如对于美术,规则和体验的设计,他能相对更快的感知到。有时候我在家跟同事打电话,聊美术,交互对象和场景设计,他就会跑过来说:爸爸,你是不是在和一个美术说话?有时候我也会把他带到公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扫卫生,帮同事订饭什么的。他都特别积极,很有参与感。
你觉得玩游戏这件事对孩子有哪些影响?作为家长你是如何应对的
李建新:现在的孩子和我小时候对游戏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小时候玩游戏很费劲,家长不同意,想找一个游戏也挺难,可能只有假期的时候才能出去借游戏卡玩一玩。但是对我儿子来说他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他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游戏。
我觉得让他多接触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他建立一个逐渐脱敏的过程。让他能很快的辨别游戏的好坏差别,以及对他来说是不是有趣。现在吸引孩子的东西也很多,游戏只是其中一个相对平常的娱乐方式。我有时候问他说你是愿意在家玩游戏还是跟爸爸出去玩,他肯定说出去玩。要我小时候肯定会选择在家玩游戏。所以限制我觉得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最好让他能够尽早地认清这个内容,发现游戏能带给他什么,他能够有一个经验判断,我觉得是更好的。这个也是跟我做游戏有关,大部分家长们可能不会给孩子有这样一个开放的条件。
家长的应对方式最简单的就是和孩子一起玩,你能判断游戏对他会有什么影响,比如纯粹是解闷,还是让他动脑,或者有一些暴力的,不好的影响。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去陪孩子一起玩,但是玩了之后我的感受是,其实孩子对玩游戏和你陪他来讲,他更喜欢你陪他。
比如说我们家现在switch游戏很多,我儿子会问,爸爸你陪我玩,我们玩哪个游戏?而不是说,爸爸,我想玩哪个游戏。所以我们家可以本地联机的游戏是玩的最多的,比如《Switch Sports》、《马里奥疯兔》、还有那种小游戏合集。很多游戏他后来玩的比我都厉害,也是因为我的参与让他对这件事又了更多的投入。我觉得这个跟学习有点像,我儿子之前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后来发现学习好会得到他喜欢的老师表扬,就突然对学习有了兴趣。孩子其实更在乎周围人对他的反馈,而不是这件事本身。
在玩游戏中和家长的交流会对孩子更有吸引力,这其实和我们玩《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是一样,因为你也是和真人玩家在交流。那其实家长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玩,帮助优化他的游戏体验。
对家长们关于孩子的游戏教育有什么分享?
李建新: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在干什么。比如我们给他买的绘本、小说、或者英文读物,这些都是你会关注并且了解内容是不是合适。游戏也是一样的,它只是一个不同的媒介而已。
对于教育,我们经常说用游戏化的方式来教孩子很多事情,其实就是寓教于乐。我之前经常给我儿子玩一款解谜游戏《雷顿教授》。我儿子就觉得就是数学题,解决每一个小谜题就跟他做的数学思维扩展题差不多,但是游戏中会有剧情,他做起来就很有意思。他最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也是因为一个《数学王国历险记》的动画片,所以我觉得游戏在他成长过程中可以成为一个辅助,帮助我们解决教育上的一些问题。
家长对游戏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孩子,有些家长对游戏本身比较排斥孩子可能也不会从中获得乐趣,就不玩了。但是也有可能有反效果,导致一些孩子容易沉迷。我本身是一个很难沉迷游戏的人,对我来说游戏就和看电影一样,是一个消遣娱乐的方式。有些好游戏确实能从中获得感悟和收获,所以我希望把这个概念传递到我孩子身上。
推荐几款适合孩子玩的游戏
《Nintendo Switch 运动》:体感游戏,和儿子组队一起干掉最强排球双打组合的快乐,确实可以健身。
《马力欧 + 疯狂兔子 王国之战》:战棋游戏,自从教会了儿子就再也没有赢过他,他成了我的终极挑战。
《集合啦!动物森友会》:模拟生活,可一起合作建设一个小岛,我的任务就是每天种菜、捕鱼、买家具、捡垃圾,等着儿子周末上岛进行挥霍~
《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开放探索,我负责解锁神庙,儿子负责干掉黄金半人马,完美配合。
《世界游戏大全51》:桌面游戏,收录了世界上流行的51个游戏,很多都可以随时随地和儿子对战一局。
往期采访:
关注CiGA独立游戏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内容
I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