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新冠  人体需有多少抗体? 

2021-08-03 星期二

(德国之声中文网)感染冠状病毒或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棘突蛋白抗体。新冠SARS-CoV-2正是假手这种蛋白与细胞对接并穿透它们。经由棘突蛋白,抗体能够识别并附着于病毒,使其成为免疫细胞的攻击对象。     

有了BioNTech/辉瑞公司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这样的疫苗后,科学家们曾相信,接种疫苗者对冠状病毒的免疫力远远超过90%。但是,这一效力并不适用于新的Delta变异毒株。与所谓的原生态病毒相比,这一变体的传染性要强得多。而它现正在世界各地蔓延。     

Delta变异毒株尤其能感染第一次接种疫苗者。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TU Dortmund )莱布尼兹研究所免疫学家瓦茨尔(Carsten Watzl)估计,BioNTech/辉瑞公司疫苗的有效性因此从原初型病毒那里的90%降至88%,而阿斯利康载体疫苗的有效性则从66%降至60%。   

来自以色列的数据甚至显示,BioNTech/辉瑞疫苗对Delta变异毒株的有效率只有约64%。不过,对避免发生严重病程,该疫苗有效率依旧很高,达93%。以色列卫生部已呼吁人们施打第三剂疫苗。 

  • Two people with face masks and backpacks climb a steep incline, snow in the background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医生需要爬山

    想要为土耳其东南部山区的居民接种疫苗,医务人员自己必须身体健康,能爬山。确保山里人接种上疫苗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通常住得很近,一旦出现感染,会迅速蔓延。另外,人们不喜欢去医院,所以医生得拜访他们。

  • Medical worker wearing a face mask walks past a small altar in the snow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冰雪难挡接种步伐

    许多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前往疫苗中心。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西部靠近法国边境的山谷里,医生们挨家挨户为80岁以上的居民接种新冠疫苗。路边圣母玛利亚的祝福,也许是一种奖励。

  • Woman wearing a face mask looks out of a plane window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

    这名护士携带着疫苗正在前往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居民以原住民为主的小镇,该镇居民不足100人。在美国许多免疫项目中,原住民都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 A small white building in the mountains, with a man washing his hands as two people sit on chairs and watch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需要做许多说服工作

    每天,这位49岁的医护巡回在哥伦比亚西南部的山区,用当地语言告诉人们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他是米萨克族群(Misak)的一员,该族群中许多人对疫苗接种持怀疑态度,他们往往更信赖传统医学和宗教领袖的祈祷。

  • Men and women wearing face masks sit in white plastic chairs, holding cotton swabs to their left upper arm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为接种疫苗他们走了4小时

    他们走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路,来接种新冠疫苗。这些居住在墨西哥中部Nueva Colonia村的人们属于原住民维萨里卡人(Wixarica)。

  • One person giving shot to another person, both in boats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别动,坐稳了

    奥尔加-皮门特尔这位72岁的巴西老人摇着小船来接种,而接种医生也是乘船而来。巴西一些地方只通水路。“太好了,一点都不疼!” 她对巴西的公共卫生服务大加赞赏!

  • Small blue house, two people in the doorway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烛光下的那一针

    右翼民粹总统博尔索纳罗在巴西反对接种疫苗。但与此同时,疫苗支持者也开始行动。原住民和非裔是第一批疫苗接种者。70岁的诺纳塔(Raimunda Nonata)住在一个尚未通电的地方,因此她是借着烛光注射疫苗的。

  • A dugout and a small boat on a lake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乌干达政府在努力

    接种疫苗后,这位乌干达老妈妈和她的女儿正要划船离开。位于非洲中部的乌干达政府正在努力为偏远地区提供疫苗。

  • White vehicle with red cross drives through flooded area, dry road ahead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路被冲垮了

    又是水路?是的,大水淹没了道路。津巴布韦,在前往一个村落的路上,这支疫苗接种小组正在涉水前行。根据非盟卫生机构的数据,迄今为止,津巴布韦只有不到1%的人口得到了疫苗接种。

  • Three people kneeling in a room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医生上门

    日本虽然有着像东京这类巨型大都市,但生活在偏僻地区的人也不少,像这个只有几百名居民小村庄北相木村,仿佛与世隔绝。但他们没有被医生忘却,这不,接种疫苗的医生来了!

  • Several men walk down a gangway to a boat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保安一路护航

    印尼,这个有着数千岛屿的国家,于今年1月启动了疫苗接种计划。医疗队组织了大批船只前往偏远的岛屿。蓝色冷藏箱中的疫苗非常珍贵,所以安保人员一路护航。

  • Women in saris crowd around a table

    再远,再难,再偏僻,也要接种!

    印度,如果那时

    3月份时,印度医务人员来到布拉马普特拉河边的一个村落,为当地妇女登记接种新冠疫苗。看到吧,到场的人中,除了医护人员,没有人戴口罩,也没有对社交距离设限。一个月之后,疫情在印度全面爆发,全国缺氧,医疗系统整体瘫痪。

    作者: Uta Steinwehr


情况尚不明了   

Delta变异毒株对科学家们构成新的重大挑战。接种两次疫苗后,大多数人对迄今已知的病毒变体一般都该获得相关免疫力。但瓦茨尔教授指出,这并不适用于所有接种者。他表示:"仅靠接种疫苗并不能保证具有免疫力。决定性因素是,人体建起足够的免疫保护。可我们目前还无法测量。"   

破伤风疫苗的接种效果便就不同了。若你不知是否仍有足够的保护,便可测试。疫苗接种滴度可在实验室通过血液确定。抗体数量超过一定界值,便表示,当事人对破伤风病毒具备了免疫力;如果滴度过低,医生便一定会要求再接种一次。    

瓦茨尔解释说,"面对新冠,我们尚未达到这一阶段。我们还不知道到底要测量什么,以能真正确定某人是否拥有了免疫力。在这方面,中和抗体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它们与病毒连为一体,使其不能再感染任何细胞。但这些抗体的数量应有多少仍不清楚。" 

T细胞的作用   

涉及对抗感染,单有抗体不够。一旦病毒进入细胞,抗体便徒唤奈何,无法进入细胞。由此,病毒仍能繁殖。瓦茨尔解释说,"为能应对此局面,我们的免疫系统本身有T细胞,它们能杀死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这意味着:我们宁可牺牲自身一些细胞,即被感染的细胞,也不给病毒提供繁殖机会。"  

瓦茨尔指出,这两者都可测出,在实践中,要确定T细胞的数量要困难些,过程相对复杂,但相当有用。他强调,"抗体本身不一定能告诉你真正获得了多大保护,很可能是,体内几乎没有任何抗体,换言之:我仍可能感染病毒,但T细胞反应如此强烈,导致我不会罹患重疾。"  

这位免疫学家明确指出,抗体多的人很可能能有效抵抗冠状病毒,但不能就此得出反向结论说,抗体少便意味着不受保护。

 

界值问题    

围绕冠状病毒抗体测试,仍有不同的测量方法。通常情况下,实验室测试有明晰标准,从最低值到最高值不等,让医生能确认相关数值是否属于正常范围。但对冠状病毒本身,尚无明确标准。 

于是,人们只能估摸。测出的抗体数值会从一百以下到几千个不等。瓦茨尔解释说,若数值位于上部三分之一或一半以上,则当事人可能已具良好免疫保护。但他表示,他无法说出切实的界值。    

至于抗体水平下降速度如何亦未明了,人们只知道,它随时间的推移而趋弱。按瓦茨尔的解释,它分两波显示:如看接种疫苗后的当下数值,抗体水平则最高;此后数月,这一水平会相对快速下降,然后,到一定时间,值度相对稳定,并极缓慢下降。这位病毒学专家指出,专家们从其它疫苗接种情况中了解到这一点,冠状疫苗接种情况似乎亦然,——但尚未得到科学证明。 

抗体多多益善 

一些人已接种两次,但并未能形成或几乎未形成针对冠状病毒的抗体。瓦茨尔教授警告说,这些人就可能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  

可导致抗体水平低的因素众多。年龄是其中之一;或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像健康人那样发挥作用,有效抵御入侵者。由此,很多情况下,须施打第三剂疫苗种,方能使机体真正产生抗体。  

要考虑的范畴很大,似乎难以完全把握:从 "抗体多保护好 "、 "抗体少保护糟 "到 "抗体虽少保护仍好",不一而足。 

迄今为止的结论:没有确切的标准,人们便无所适从。不过,免疫学家瓦茨尔持乐观态度。他强调,数量越多便越有帮助:“目前还不能确定界值在哪儿,不知从哪个值度起,就能提供真正的保护。但我们早晚会得到相关知识。"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