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2022-02-27 星期日


1月11日,2022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年度TDC奖公布获奖,备受关注的全场大奖由日本设计师大西景太夺得,他凭借着为NHK音乐节目「NHK名曲+アルバム」制作的「Requiem / Manuel Cardoso」映像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这件作品与以往的获奖作品风格大为不同,兼具着音乐性、观赏性和专业性,通过极简的手绘线条将乐曲可视化,用视觉编排构建音乐中的层次与空间感。这样的设计颠覆了人们对全场大奖的想象,背后的巧妙心思更是令人好奇。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0 / 0

00:00 / 04:59
转载
,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进度条,百分之0
00:00
/
04:59
04:59
全屏

倍速播放中

继续观看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Requiem / Manuel Cardoso」2021


「Requiem / Manuel Cardoso」是对16世纪音乐家Manuel Cardoso创作的无伴奏合唱作品Requiem(安魂曲)的可视化呈现。多声部合唱是乐曲本身的特色,同时也给可视化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这首乐曲由多种以不同高音和节奏演奏的曲调组成。在六人或四人的男女混声合唱中,每一个声部所随着的旋律都由一个动画线条来表达。随着旋律的变化,每一种线条不断延长、起伏再交织,速度或缓或急。该动画旨在提供对复调音乐视觉及听觉上的理解。



在音乐上,大西通过乐谱解构分析六种不同层次的音乐;视觉呈现上,他用手绘线条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来传达核心旋律。这样的方式一融合,复古的多声部音乐便显得更具趣味和观赏性,独特且清晰的信息与情绪传达或也是其获最高赞的关键之一。


「Requiem / Manuel Cardoso」2021


如此巧妙与严谨的作品并不是大西景太的偶然之作。大西于2006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自2010以来,还担任东京工科大学设计学部讲师。他专攻映像和音乐共存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视频装置作品,同时还参与电视广告、概念影片和动效等方向的制作。


本次Design360°联合atama与大西进行深入对话,从本届东京TDC大奖设计理念切入,带大家了解这位神秘又勇于跨界的设计师片刻人生。





大西景太:习惯于将音乐拆分解析,通过装置、动画发掘视听新形态



大西景太1980年出生于日本镰仓,于2006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非映像相关专业出身的他,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与对设计的追求,在映像制作的上开辟了自己的道路。面对他人的赞誉,他却无奈地说道:“我不是好学生的类型”。


大西景太


作为“浪人”,复读一年才进入大学的他表示,周围有很多厉害的“三浪”“四浪”(复读了三、四年的)学生,对于学业任务,大西表示当时“都没有时间思考想法”,总是只能尽量赶着最后努力做到最好,但结果也可能会无法完成。



毕业于设计系,自学三维技术,靠音乐兴趣发展出的职业道路



大西回忆道,毕业项目可能是他大学期间唯一顺利的事情。毕业设计没有形式限制,而大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大学期间没有学习3D或者CG之类的技术课程,他自学了Flash,首次尝试视频与音乐结合的装置形式——将音乐用时间轴来表达。大西的毕设作品「Polyphon」是一个由2米大屏幕、三个投影仪以及一个扬声器组成的简易装置,当三种声音混合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一套整体的音乐装置。


「Polyphon」

keitaonishi.com/oldworks


毕设中的尝试开启了大西对映像制作的想象,2010年他所创作的「Forest and Trees」即是当年毕设的延续,更是他在创作上的一次重大转机。「Forest and Trees」由12个不同的部分的数码相框组成,展示着不同的影像与声音。


「Polyphon」2006


观众通过走动感受到不同方位、不同类型的音乐。“我们平时总是把音乐当做一个完整体去听,但是乐队演奏的时候,需要在听整体的效果和听单个乐器的细节之间不断切换”,大西解释道。之后的几年里,「Forest and Trees」仍在各类展出中不断迭代,包括展览形式、AR映像的视听装置等。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0 / 0

00:00 / 03:12
转载
,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进度条,百分之0
00:00
/
03:12
03:12
全屏

倍速播放中

继续观看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Forest and Trees」2011-16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0 / 0

00:00 / 01:32
转载
,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进度条,百分之0
00:00
/
01:32
01:32
全屏

倍速播放中

继续观看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Forest and Trees AR」2020 可以一边听声音一边通过ipad观看AR映像的视听装置。相关AR app正在开发中


在完成自主项目后,大西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包括给「啊!设计」制作有关地下铁的映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则是他乐曲可视化系列的首件作品。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亮点之一便是音符的几何化。在大西搭建的框架中,每一个声音都被一个三维图形所替代。考虑到旋律时而舒缓或强烈的节奏,大西认为动态圆形和三棱锥等形状能很好地表达出起伏的旋律。这不仅是视听之间的转换,还加入了大西对听觉与触觉关系的思考。


Symphony No.5 by Beethoven 进度条 00:00 / 05:00


大西的可视化作品精妙之处就在于,用一种可阅读的视觉信息处理复调音乐中的多样性,即解构与重生。“信息交给眼睛,这样耳朵才不会被分散注意力”,这是大西景太在采访中提到的创作方式。学会处理音乐、文字、情绪、节奏、视觉表达等多重元素,寻求音乐与视觉设计之间的平衡感,同时构建空间感的创新。当我们仔细品读他的作品时,就会发现其中细微又奇妙的地方。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0 / 0

00:00 / 05:00
转载
,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Design360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进度条,百分之0
00:00
/
05:00
05:00
全屏

倍速播放中

继续观看

东京TDC2022全场大奖作品全解析!他在声音可视化中构建全新设计视听体验|大西景太直播预约开启

「Symphony No.5 by Beethoven」2015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视觉化



乐队贝斯手、演出VJ...学会感悟生活与激发兴趣,设计师的灵感远不止于视觉层面


当过乐队贝斯手,在演出现场做VJ......大西对音乐的理解源于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丰厚的兴趣。谈到音乐经历,大西大学毕业后曾在一个叫“クリスタル”(水晶)的乐队玩了10年的贝斯,小时候学过钢琴,在2021年时还担任了古典音乐会的VJ。“如果不是因为我本来就喜欢音乐的话,做出来的作品应该会很无聊吧。“大西提到。



他的工作大多围绕兴趣来进行,对音乐极强的感悟也塑造了他作品中的灵性与魅力。此外,作为大学讲师的大西在生活中还是三个孩子的“奶爸”,从孩子的立场思考、感受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大西看来,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让他能够反思和大学里学生们的沟通,这是一种延长线的感觉。


「Nr.14 fis-moll BWV 883」2021


回到东京TDC大奖公布时刻,大西的可视化乐谱在众多平面视觉中格外吸睛,这种在艺术与设计边界模糊的作品常常引发人们质疑的声音。而在大西看来,艺术家与设计师的思考方式有时候是一致的,区别则在于产出不同。“做设计的时候,就会更注重‘传达’这一目的性”,面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大西会主动在两者之间进行角色切换。因此,在他众多可视化作品之中,我们总能强烈的观看到音乐的框架与律动。






对谈大西景太:可视化乐曲——信息交给眼睛,这样耳朵才不会被分散注意力




接触音乐多年,专注于个人喜好发展,在商业与自主项目之间反复尝试,大西对于音乐与映像有着不同视角的考量与见解。本次,atama与大西景西就东京TDC奖获奖作品「Requiem / Manuel Cardoso」的创作理念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大西景太


atama:在这次获奖的作品中您利用了复调音乐来做映像作品,将这么复杂的乐曲视觉化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


大西:其实听的方法对作品是有帮助的。因为我做乐队的经验,听音乐的方式和和分析复调音乐的方式是很像的,就像贝斯手会听贝斯部分的音乐一样。这个作品是以教大家去感受复调音乐的方式制作的,我想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概念。


这种复调音乐风格的创作在今天已经很少了,而在古典音乐中仍然存在。比如说当现在的偶像唱歌时,不会在同一时间唱出不同的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我想说,古典乐中的复调可以很有趣。



atama:在获奖作品里您将音乐,文字,情感,节奏等等这些信息和动画融合在一起,使这些元素共存。我想这是非常困难的。您是如何处理和平衡这些大量的信息的? 


大西:但就这首歌而言,光是音乐就有很多复杂的信息,有六个相互交织的乐谱,我必须把信息交给眼睛,这样耳朵的信息才不会分散注意力。这些信息不是我可以控制的,因为音乐是第一位的。我做的就是稍微强调一下,比如 "看这里 "或 "听这里"。


Requiem / Manuel Cardoso 进度条 00:00 / 04:59

作品制作过程原稿


具体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分析原本的乐谱,我把六种不同的音用颜色区分。然后分析不同层次的音乐。然后在乐谱以外我加了一些方向性的变化,如果是整齐排列的可能没法吸引人们的视线,所以让文字随着音乐以不同的速度动了起来,有急促的也有缓慢的。


作品制作过程原稿


atama:那这些线条是电脑制作的吗?


大西:都是我手绘的。


atama:竟然都是手绘的!真的画得很好很流畅呢!


大西:真的吗,那太好了,因为我用软件的笔刷画的,可以反复修改。比较麻烦的是后期的细节处理。


「Requiem / Manuel Cardoso」2021


atama:在作品「NHK名曲アルバム+」系列中,我们发现您都选择了16世纪的古典乐,这是您平时的兴趣所致吗?


大西:倒也不是喜好。我平时听的也不是古典音乐,完全没有。平时比较喜欢朋克之类的音乐。


不过仔细听16、17世纪的巴洛克音乐的时候,能感觉到是有结构的,从那以后的浪漫主义,就变成情绪化的复杂的和弦,情感的表现就来了。然后像巴赫的作品比较有体系,或者说是在一个结构,机制下的作品。我选择了这些和自己投缘的作品,然后很偶然的被nhk拜托制作了这一系列的作品。


「Requiem / Manuel Cardoso」2021

曼努埃尔·卡多索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安魂曲》的视觉化


J.S.Bach 14 Canons BWV 1087 进度条 00:00 / 04:56

「J.S.Bach:14 Canons,BWV 1087」2020

巴赫作曲《14首卡农》中7首的视觉化

keitaonishi.com/14canons


Pachelbel‘s Canon 进度条 00:00 / 02:35

「Pachelbel's Canon」2018 约翰·帕赫贝尔的《卡农》

三个旋律之间追逐的视觉化

keitaonishi.com/pachelbel



上述内容仅是大西设计思考中的一些截取。为了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本届东京TDC全场大奖获奖者和他的声音可视化世界,Design360°与atama共同策划了一场直播。本次直播邀请大西景太以“声音的可视化与设计”为主题进行一场讲座分享,他将会更详细地阐述2021东京TDC获奖作品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的在音乐领域中的可能性。





此前发表的东京TDC 2022大赏中,大西景太凭借为「NHK名曲+アルバム」制作的「Requiem / Manuel Cardoso」影像作品获奖。该作品兼具音乐性,观赏性,专业性。


大西景太擅长可视化表达,在设计中探索音乐表现的多样性,展现复调音乐的魅力。在本次分享中,大西景太想谈谈如何思考将音乐的结构可视化,并促进大众对设计的理解。同时他将就个人作品,和大家讨论如何利用声音和图像来同步表现设计的可能性。





 免费观看直播 

扫码添加小编号

加入直播交流群

获取本场直播链接


 如何观看回放?

本系列仅实时直播可免费观看

成为360°设计实验场年度会员

即可不限次数观看回放 



 已是会员的朋友 

※ 确认会员身份后入群,即可实时获得所有直播活动的观看链接及开播提醒!




活动策划

Design360°、atama


活动支持

Tokyo TDC


直播平台

Design360°


直播翻译

atama ruru

文章采访

atama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