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小编,不是我想放飞自我,都是你们逼的!

2021-03-12 星期五

作为一个航空自媒体,小语一直以来都关注这几大航空公司的微博,比如画风一向比较正常互动也积极的东航。


直到前天三八妇女节都还画风很正常,保持热度发布相关热点


然鹅,就是从昨天开始,东航小编有点“放飞自我”了,不仅发的频率更高互动更积极,甚至还开始飚起上海话说出“虾虾侬”了,一时间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出小编们爆表的战斗力。





一时间东航小编是为何画风突变,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亦或是是人性的扭曲?小语来帮大家解答一下。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几天前民航圈内流传的东海航空机长和乘务员机上互殴的消息说起,本来只是条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但因为事关整个社会最关心的飞行安全,所以这条消息迅速出圈并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报道。


这才是涉事主角,主基地位于深圳的东海航空,这是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和我们熟悉的大型国企,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东方航空也就是“东航”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图源:波音)


事情到这里都还处于正常可控的状态,毕竟在这时发稿的正规媒体从业者都还是有着比较良好的职业素养,知道东海航空和东航是两家公司,东海航空也不能缩写成东航。


像这样才是正规媒体应该有的水准


直到......不知道哪位不懂航空也不去核实就随意发稿的摸鱼小编开始在新闻中指鹿为马,把“东海航空”直接简称为“东航”。


更糟糕的是这个说法还偏偏就被各路媒体素养参差不齐的营销号盯上了,开始在网络上疯狂流转,于是乎很多人再看到这条新闻就变成了“东航两名机组人员飞行过程中在飞机上互殴”等说法,微博上如此,内容自净能力稍差的微信和头条就更是如此。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还是个能砸死人的大锅,你说谁遇上这种倒霉事不会血压升高青筋暴起呢?要知道“东航”是东方航空的注册商标,这样追着维权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而这种航空专业领域报道出偏差的事,各路媒体早就已经是惯犯了,每年总会出现几次。在这种事件发生时不顾社会影响,只为短时流量就不求证不核实,将这种不客观的描述作为新闻来发就很有问题了,毫无社会责任感。


比如去年国航某次飞机正常下降高度被某大V一夸张描述后,各大媒体就迅速跟进硬生生制造出一个“飞机突降”的热搜。


说到底,就像一位东方长者说的:有些媒体人只想搞大新闻,流(量)欲熏心蒙蔽了双眼只顾着抢头条,抢新闻而忘了一名新闻人该遵守的基本底线:真实性!


而且,不光是航空类,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很多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比如:铁路、医疗、科技等等,报道的不专业,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普通人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那这样一来我们需要这些媒体的意义在哪呢?小语认为要改变这一点,记者就必须要变得专而精,不要依靠专家,而是要自己成为专家,不要再当传统记者那类什么都懂又什么都只懂一点点的“百科”。



但反过来咱也要因为现实环境替媒体朋友喊个“冤”,国内很少有记者专职只跑某一具体条线,可能上午还在采访新菜市场开市这样的民生新闻,下午就来报道某款机型首航。跑的口多了,自然事情多也杂,哪怕是自己想钻研这一领域的精力也会跟着变少。这一点,在专业性上真的不能和国外某些一辈子只跟一个条线的资深记者比。


咱们记者干的活又累又杂、流动性还特高,所在条线划分上是不是有问题呢?有没有什么改变可以让他们更专业也不那么累呢?


好了,批判了一番,再把话说回来,大家对“暴躁的”东航小编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嘛?评论区呼声最大的建议就是直接拿起法律的武器,直接对顽固不改的媒体律师函警告⚠️自己不用那么累,还说不定一战成名,东航从此多出一个和深圳某科技企业类似的“虹桥必胜客”称号!



当然,网友的脑洞总是更大,比如上图这位,不仅建议收购东海航还建议收购海航,从根本上消除“东海航”被误称为“东航”的可能性,因为那样只有东航了。


这么一说,小语还真是替海航小编捏一把汗,万一那位摸鱼记者把"东海航空"名字里“东”字漏看,这名字缩写就真变成海航了,那躺枪的就是你了!


海航灵魂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会在这?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