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天下长河》:康熙乾隆都重视,清朝治理黄河为何还失败?

2023-01-12 星期四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

字数:5694,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从古至今,水利工程永远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统治基础的根本。而黄河水患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到了定都北京的元代。因为此后大量的钱粮都是要走隋唐时期开凿的京杭运河。所以一旦运河遇有水患,漕运便会中断,到时国家便有存亡之险。而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天下长河》即是以清康熙初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段治水的史诗。而这段治河的结果,基本形成了我们现代的北方水系格局。本文就从水利工程的角度简单描述下清初的治水。



元代之前的黄河中下游 





对于黄河中下游最早的记载应该是来自于半神话的史料《山海经》,此古籍中的黄河中下游河道经朝歌向东北,经今河南浚县以西至河北曲周县东南合并漳水,再向北流过巨鹿县合大陆泽,再向流至滹沱水,继续向北过燕水、易水后转东北入海。因为这条河道载于《山海经》所以称为“山经河”。


而第一次被史家记录则是在《尚书·禹贡》里。因此被称为禹贡大河:当时的黄河在龙门(今龙门石窟)堵塞不能过,经过大禹治水之后,龙门疏通,黄河边向南经华山北峦向东沿底柱山、孟津后从大分伾山脚下的洛河向北经漳水到达大陆泽。再向北通过多条支流,流入渤海。

此后黄河河道的改道都被历朝记录了下来。而大规模的改道在元代以前有以下几次:

1.《汉书·沟洫志》引《周谱》记载: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于宿胥口(今河南浚县)决口,河道向东南方向改道,由浚县长寿津折转向北,经今濮阳县再向北入河北大名县境,而后北过馆陶县东,经山东临清市南、高唐县南,北流后从东北入海。但是宿胥口决口之后禹河并未完全枯竭,二河并存了一段时间。而此河道直至西汉末年才荒废,因此也被称为汉志河道。

2.《后汉书·明帝本纪》《后汉书·循吏列传六十六·王景列传》记载:王莽篡汉时期,黄河决口于河北大名县东。此后黄河东流至东郡(今濮阳)后经济南、过千乘县(今高青县)东北入海。此次决口较大,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水利专家王景筑起了自荥阳至千乘的堤坝,实施了至汉代为止的最大大规模的治理。因此新河道也被称为王景河。也就是这条王景河道从东汉起直至北宋,相继维持了数百年,是黄河史上使用最久的一条河道。

3.《宋史·河渠志》记载:北宋景祐元年7月(1034年),澶州(今濮阳)横陇埽河岸决口,宋廷只得在汉黄河北岸开出一条新河道,宋史中将其称之为横陇河。到了14年后的庆历八年(1048年)横陇河的商胡(今濮阳)段再次决口。宋廷只得在横陇河北再开新河道:北经大名县、馆陶县后向东并入葫芦河(今滏阳河)经献县(今沧州)后东北至静海县(今天津)海河入海。此河道也被称为“北流”。但此河道在元符二年(1099年)再次决口,“北流”下游只得再从御河下游入海河,并分流出一支“东流”,此“东流”自馆陶经巨鹿、平乡东处,至新河县(今邢台)西入葫芦河(今滏阳河),至衡水(今衡水)入独流口(今天津)入海。

4.《宋史·高宗本纪》记载: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开封)留守使杜充为阻止金军南下,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掘开“东流”(此次人为决口堪比国军的花园口)。此后黄河下游河道只能经菏水以东入泗水。合流后再入淮河往东出海。

由此原先的黄河从海河入渤海,变成了从淮河入东海。




元代的黄河入淮 





黄河下游的水患从南宋时期的“黄河夺淮”就开始了。而黄河入淮又破坏了原生态的淮河水系。使得泗、颖、雎等水系都成为黄、淮的支流。因此一旦有河堤决口,泛滥的河水也会以几何倍增的祸患民间。

元至正4年(1344年),黄河下游北岸决口,河南、山东等地区饱受水患,而且更使得京杭运河北端堵塞,南方的钱粮无法运至北岸。

到了至正9年(1349年)元廷设立在水患各处都水监。贾鲁则在山东济宁上任,此后贾鲁在水患各处考察地形,并绘制成图,提出了两种方案:一在黄河北岸修筑堤岸,以截断溃流,二是恢复黄河故道的同时引水东向。最后元廷采用了后一种。

历代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

至正11年(1351年)四月初四日,元廷诏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充总治河防使,进秩二品,授以银印。征发民工15万,军士2万。命其治理水患。

而贾鲁也不负众望,仅用八个月时间就同时完成了任务,使黄河南流到徐州进入泗水,再沿泗水入淮河,最后从淮河东入大海。后世便将这条河道称为“贾鲁河”。




明代治黄河




明代的京杭运河是从徐州往南,使用泗水河道通航。但是从明洪武24年(1391年)开始,黄河河道开始偏离贾鲁河,逐渐与颍水相交,于是此后的黄河便在清口(今淮阴市)与淮河、京杭运河相交。但黄河水量远大于淮河,再加上黄河的水流带有泥沙,这样便使得大量泥沙被带往了运河。而更坏的结果则是淮河之水难以从清口流出之后又抬高了淮河下游洪泽湖的水位。于是淮河之水只得向东溢入京杭运河。

到了永乐皇迁都北京之后,如何使三河交汇处的清口保持畅通的同时防止淮河之水过多的溢入京杭运河便成为了后世明清两朝的重中之重。

明代治河史上最为著名的治河专家是嘉靖、万历时期的潘季驯。其治理河道主要用的是“束水攻沙”的方法。意思就是加固堤防来限制河道宽度,然后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泥沙冲走。为此,潘季驯建造了各种堤防。

如上图所示:“缕堤”主要用来控制河道宽度,以利于水流冲沙。后面的“遥堤”则是用来做“缕堤”的纵深,这样就能保障“缕堤”如果被冲垮,也不至于殃及两岸百姓。旁边的外“月堤”则是在容易泛滥的河道弯曲处再添一道平行堤坝,使缕堤再加一道“防线”。而连接遥、缕二堤的“格堤”是既能给“缕堤”提供物理支撑点。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洪泽湖大堤(高家堰),从武家墩至阜陵湖,计长10870丈。

但是潘季驯的这种防水工程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建立在黄河中下游两岸,这样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黄河的泥沙是从上游至中游,再从中游至下游。因此,“束水攻沙”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的河务局势 





整个明末清初,华夏大地生灵涂炭,河防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崇祯十五年九月,开封的黄河口的决口,造成了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直至清顺治元年清廷才将决口重修。

而在顺治在位的18年间,清廷忙于战事,无暇顾及黄河,因此黄河决口了20次之多,使得黄河水开始侵入淮河,这样洪泽湖水位也随之上升,最终让洪泽湖大堤多次决口,水患也随着侵入了华夏的命脉:京杭运河。

如此一来三河的同时泛滥也加大了治理难度。

到了康熙继位后,黄河决口次数依然居高不下,因此康熙从继位之初就开始了治理水患。但一开始的目标仍然只是针对运河。具体过程依然是沿用了“束水攻沙”的策略。

这样的策略虽然能起到清理河道淤泥,减缓河床提高的速度。保证京杭运河的通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束水攻沙”的效果就没那么明显。因此康熙年间治理黄河的必要性与难度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

▲天下长河剧照:治水

而且康熙十一年还爆发了三藩之乱,吴三桂的叛军几乎席卷了整个南方。但是平叛大军的粮道又要靠漕运,这一切都让登基不久的康熙非常的忧虑。于是《天下长河》的两位主角:陈潢、靳辅也迎来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治河。

靳辅此人祖籍山东历城,其先祖早在洪武年间就在辽东军中因军功被封为百户。以后靳氏一族便世居辽东。直到明末辽东易手之后,靳辅被编入八旗汉军镶黄旗。顺治年间任内阁中书,康熙十年升任安徽巡抚。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科举失意的陈潢。

▲天下长河剧照:陈潢

陈潢祖籍浙江钱塘。早年多次科考落第之后,前往甘肃、宁夏等偏远地区充作地方师爷。用此机会,陈潢考察了多个黄河上游河道。康熙十年再次赶考时偶遇靳辅,便出任了靳辅的师爷。

到了康熙十六年四月在清初重臣明珠的推荐下,靳辅被举荐为河道总督。

▲天下长河剧照:陈潢、靳辅

而此时的黄河河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北岸多处决口,从宿迁(今江苏宿迁)到安东(今江苏涟水)等州县境内多处泛滥。南岸则更糟:洪泽湖决口后泛滥,使得湖东州县成了“汪洋大海”,而且淮河的清水无法流入黄河,使得黄河的流沙堆积。这种结果使得河床日益增高。而黄河河床的增高也使运河的河床也被一同被迫增高。这样一来,运河的河床居然高过了运河沿岸的几座城市的城墙。

而最糟糕的局面是如果黄、淮决口增多,总体水流就会慢,水流一旦慢下来,那么泥沙就更容易沉淀,泥沙沉淀了河床就会进一步增高。黄、淮河道的河床增高,势必会冲击运河。那么运河一旦溃流,就会淹没沿岸的城市,而如果三大河道一起溃流,那么水患将殃及整个华夏。

由此可以得知:河道治理不仅不可再拖,而且还要将黄、淮、运三河道一起整修。





陈潢、靳辅的治河工程 





由此靳辅在康熙十六年7月初六日上奏了《河道敝坏已极疏》和《经理河工八疏》,

《河道敝坏已极疏》主要阐述了治理河道的重要性和治河不可分治的必要性。以及造成河道毁坏的根本原因:治河只治漕运所过的运河,黄、淮决口处则不管不问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经理河工八疏》则是以下八条:

1.疏通黄河下游:重修清江浦(今淮安清河、清浦两区)到云梯关(今盐城滨海县以东)再到入海处的三百里河道上,清理淤沙,并在两岸驻堤。

2.疏通洪泽湖:重修洪泽湖大堤到清口淮水下游,引淮河清水从清口溢入黄河冲沙。

3.重修洪泽湖的高家堰。

4.整修洪泽湖以南的各处决口,使黄河回归故道。

5.黄河归道后,即可整修运河各处决口,保证运河通行。

6.筹划治河经费。

7.重新选拔河务官。

8.设河道兵。以保证河道安全施工。

天下长河剧照:靳辅

《经理河工八疏》上奏之后,康熙于次年正月正式批复:命户部拨银并限期完工。

靳辅上任后至康熙22年,疏通了黄、淮各处决口,修筑堤防使黄、运两河复归故道。黄、淮两河的下游河道开始平流,各河道至出海口的水路也畅通无阻。这是自从明末以来的首次。

康熙27年,治河工程已经开始转往黄河中游。但是康熙27年,靳辅居然被罢官,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治河不利,而是党争。





康熙年间的治河案与明珠案 





清初河务工程量巨大,康熙命户部立即拨款,而款项从一开始就由靳辅全权负责。因此,治河工程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各种非议。

▲天下长河剧照:康熙

率先发难的是候补布政使崔维雅,总共参了靳辅24条大罪,但是此人虽然当过河务官,才学却明显不如陈潢,所以,他的意见康熙并没有采纳。

但是到了康熙21年,君臣的矛盾开始显现了出来。

起因是下游地区靠近入海口的州县是地势最低的地区与运河并不连接,因此附近高邮湖、宝应湖等湖水便无法流入大海而淤积。而靳辅治河的初始阶段中,为了保住洪泽湖大堤而设立的减水坝又将相应的河水冲入了高邮湖等处。这样一来,高邮附近就形成了水患。而这样的水患又恰巧在康熙第一次南巡的时候被康熙本人碰上了。

当年年底,康熙派于成龙治理该地区水患,本意是以免靳辅在治理中游的时候,两头不能相顾。但由此激烈的党争开始上演。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在于于成龙虽然是个好官,但治河却不行。他跑去高邮地区在实地测量、走访民间后便不顾靳辅的反对,直接开始开挖河道。

▲清初名臣于成龙

因为靳辅觉得运河以东的州县地势低于海平面,如果在当地开挖河道,好不容易完成的“引河入海”工程就将演变成“河海交攻”。那么在河水势远不如海水势的情况下将会出现海水倒灌的局面。到时候,河海交界处将会生灵涂炭。

只不过贪恋治河工程款项的官员太多。其中江南御史郭绣在康熙27年正月23日参了靳辅的本。此后,就连漕运总督慕天颜也参了靳辅(此二人其实有门第关系)。而且靳辅还被卷入了重臣明珠的贪腐案。

这样一来,本来双方只是单纯的“技术”不一致变成了党争。再加上,靳、陈在任上的时候,丈量土地,得罪不少当地豪族。因此明珠案案后靳辅被革职,陈潢入狱。康熙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于成龙的方案。河务总督则被福建浙江总督王新命接任。

但是这个王新命不仅不会治河,还将工程款项用于放高利贷。到了康熙31年2月被人弹劾。康熙只得重新命靳辅治河。

重新上任的靳辅仍然兢兢业业,其死后康熙为了表彰其功劳,命子孙世袭其位。到了雍正5年(1727年),追赠工部尚书头衔。雍正7年为其建祠。

而且,靳辅还留下了传于后世的名作:《治河方略》。





对后世的影响 





清前期的水利工程给后世留下了足够多的成功经验,但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值得反思。

首先,治理水患不能只考虑黄河、淮河或者运河,应将整个华夏的水利格局做整体的筹划,不能只从官员个人或某个官僚集团的政绩出发。但由于清代的官僚体系制约,党争的矛盾日益尖锐,给水利工程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靳辅在治理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当时漕运的畅通,有效支援了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事,而且也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效率。给清廷在前期的财政带来了很大收入。

对于河道的治理算得上是非常成功。因此从康熙开始的清朝皇帝对靳辅治河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但是康熙经常更换治河大臣的操作也造成了治河权的分散,这给以后的治河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比如1697年(康熙36年),清廷在于噶尔丹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康熙亲自制定了治河方案。当时靳辅早已去世,康熙先后任命了数任河务大臣均未有靳辅之功绩。因此到了1700年(康熙39年),康熙只得任命素有清廉之名的张鹏翮总管河务。

而张鹏翮治河不仅在治河技术上遵循靳辅的做法,甚至还吸取了靳辅在治河的教训:减免因治河权分散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耗。

但是康熙第六次南巡时对其评价确实比较低:“靳辅善于治河……张鹏翮遵旧守成而已。”由此可见,靳辅的治河理论与实践到了康熙晚年仍有实效,但是靳辅其后的水利工程却未有突破。

那是为何呢?

其实清朝的水利工程都是受清廷高度重视。比如康熙六次南巡以及乾隆帝六次下江南,其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考察河道的治理。

但到了乾隆晚年国事日衰。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河道的治理上。

特别是乾隆朝的吏治,已经腐败到了极点。朝堂之上贿赂成风。治河经费大多未用于实处,尽入贪腐官僚之手。而河政上的贪污,也一直延伸到了清代的灭亡,最终祸及近代,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

《长水集上册》

《水畅河清:治河专家靳辅、陈潢》

《黄河史》

《靳辅治河研究》

《京杭运河史》

《康熙治河之争研究》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