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十周年,新系列将于7月开启: “我想讲一讲父辈的故事”

2022-05-02 星期一

一点也不八卦的SHOW一点 陈新怡

2012年,一位来自安徽的法医,在博客上开始了他的连载。他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法医秦明。

“我们很感谢秦明老师,现在法医能够被大家这么熟知、热爱,您功不可没。”实习生屈轶龄说。

法医职场纪实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正在热播,包括她在内的5位实习生在导师刘良、周亦武的带领下,参与了各种模拟案件的实践考核,呈现出法医工作者们面对多重压力寻求真相的工作状态。

在节目中,作为案件委托人助力模拟考核的秦明一出现,几位实习生便纷纷化身“迷妹”、“迷弟”,他们中有人追过他的小说、作品及各种采访,有人因为他进入法医行业实现梦想……

参加《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的录制,在秦明看来,与他从事写作的初衷相契合。

自2012年开始在博客上连载《法医秦明》系列至今,写书、拍剧、录制播客,匆匆忙忙走过10个年头的秦明,真的像当初自己承诺的那样: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法医这个职业。

他开启的新系列《燃烧的蜂鸟》第一卷,也将在7月份出版,对于接下来的十年,他又有了新的规划。

2012年版本的《尸语者》,老秦的第一本书

参加综艺,和10年前写小说目的一致

和其他的电视节目邀约一样,当《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组发来邀请函时,秦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关于拒绝的原因,他半开玩笑:“一来镜头显胖,二来我总觉得自己是严肃派。”

但热情的导演组并没有放弃,一天一个电话游说他:秦老师,这个节目真的很适合你。

他的老师,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工作的主刀、法医界“天花板”——刘良教授也打电话来邀请他,还发动他的亲师父一起劝。架不住的秦明在仔细翻看了节目材料后,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参与节目录制。

最后让他动摇的,是节目组的制作初衷,节目里所有的案件筛选、环节设计以及想表达和输出的内容,最终都指明了一个方向——让更多人了解、关注法医群体,学习法医学知识,让更多青年加入法医队伍。

在《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出版十周年的节点,秦明遇上了和自己想法不谋而合的节目。

老秦在芒果综艺里

作为拍摄真人秀的小白,本以为有剧本的秦明却发现在面对诸多疑难案件时,这群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实习生们,是硬着头皮自行破解:“原来大家都没有剧本,就是真来,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与委托人沟通不畅,遗漏案件关键细节,对主要死因判断错误……实习生们一边犯错,一边成长。

这让秦明回忆起当年那个初入职场的小法医:“我师父也就现在我这个岁数,看上去很随和,特别爱讲冷笑话,但一工作就特别严肃认真。徒弟们如果做不好,他就会严厉地批评一顿。不仅是我们,连侦察员哪个地方没做好,他也会凶人家。”

谈及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医所要具备的品质,作为“过来人”的秦明强调了八个字:心地善良,求真务实。

《初入职场的我们》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法医行业,当实习生们面对推理举证一次次被推翻否定时,嘉宾周雨彤感慨:在纷繁的现象中去寻找一个真相,是多么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而这种绝望,是法医时常要面对的。如何在绝处逢生,秦明说:“在面临各种各样压力时,眼里必须只有真相。或许周围的群众不理解你,但你必须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

除了参与节目录制,秦明还经常通过微博、短视频向大家科普节目中各类案件的相关法医知识。百草枯中毒、干性溺死、尸体“叹气”……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搭配有趣的玩偶模型,秦明给大家开了一堂又一堂的“小课”,有热心的书迷在底下留言:这个我熟,老秦的书里有类似的案子!

不论是《法医秦明》系列还是《初入职场的我们》的科普视频,秦明想要传达的很简单,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大家的关注,为法医行业为谣言祛魅:“通过科普一些法医学知识,等到舆论热点事件出来以后,大家可以擦亮眼睛,不被谣言带跑。”

但有时他也会遇到不理解和指责,甚至有人用谣言作为依据到他账号下留言谩骂,他曾经愤怒“为什么要往兢兢业业的人身上泼脏水”,而后又想明白了:这说明科普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老秦在芒果综艺里

将父辈的故事写出来,《燃烧的蜂鸟》要来了

最近的秦明刚完成了全新系列《燃烧的蜂鸟》第一本,据他介绍,这个系列的灵感来自于他父亲的工作笔记。

曾在公安机关担任痕迹检验专家的父亲,在秦明成为法医的道路上影响颇多。

填高考志愿前,母亲动员他当医生,父亲则想让他当警察,一番纠结下,还是父亲拍板让他当了法医。秦明笑称:“我当时都不知道法医是干什么的,反正就是把我忽悠来了。”

在没有DNA技术和监控录像的年代,痕迹检验和法医是侦破案件的关键所在,父亲常常和秦明开玩笑:“咱们父子俩可以出勘一个命案现场了。”

工作后的秦明也常常将自己遇到的棘手案子和父亲讨论。有次他遇到一个毫无头绪的案子,将现场照片给父亲看后,父亲一语点醒他:这是个小偷从盗窃转化为抢劫的案件。

父亲让他注意床头柜内侧的血迹:“如果正常杀人的话,会把床头柜打开吗?有一种可能是小偷在翻动床头柜的时候把主人弄醒了然后才杀人,血才溅到了打开的床头柜里。”

父亲于细节处的入微带给正在侦破案件的秦明不少帮助,后在《法医秦明》系列中,主人公秦明的老搭档林涛,负责的就是痕迹检验和现场勘查。

最近,当了36年警察的父亲脱下警服,退休了。因为工作时间冲突平时不常见面的父子俩,现在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

退休后的父亲迷上了做船模,为此还专门跑到老船厂参观各种古船,拍下各种角度的照片研究,后用网购来的木头做成类似的模型。空闲之余,父亲还将自己100多本工作笔记找了出来,边翻边看,并整理了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和感悟。

在一旁的秦明拾起了一本笔记,本没当回事,看完后被那个年代警察的坚持深深感动,他决定:要将父辈的故事写出来。

父亲有自己的顾虑:“我个人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要写,得找出能代表群体的一批人。”

所以,除了日常翻阅父亲的笔记,秦明跑去找了父亲的战友们,很多都是他在公安机关的前辈,从他们的聊天中获取更多的素材。

在科学技术还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侦破案件比起物证更注重口供,而总有一批年轻人意识到了物证的重要性,为留存物证侦破真相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就是《燃烧的蜂鸟》系列。

秦明说,《燃烧的蜂鸟》系列可能会出三本书,围绕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警察身边发生的故事。

《法医秦明》这十年,从故事到人性

今年是《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出版十周年,从万象卷写到众生卷,《法医秦明》系列从对个体个案的刻画扩展到了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以及案件背后的思考。

在重新出版时,秦明也在不断反思:“当时更注重讲故事,不太注重人物的成长线,并没有对凶手背后的动机多做分析。”

所以,在最近新出的《幸存者》的典藏版里,他多加了对人物形象的补充情节,并附上了新增的番外和后记。在后记中,他回忆起18岁那年被同学用一把刀架在脖子上的恐惧,他想告诉读者:所谓的幸存者,并不一定是要经过大灾大难,在经历人生低谷后坦然处之的,也是人生中的幸存者。

除了《燃烧的蜂鸟》系列外,《法医秦明》系列的新书《白卷》也在马不停蹄地赶工中。

从策划到定稿,花费大半年的《白卷》可以说是秦明最耗费精力的一本书:“不敢说几十次,推翻十几次的大纲肯定是有的。”

自从《玩偶》之后,秦明和团队愈发地谨慎,每次秦明写完万字大纲后,常常会被“挑刺”:人物够不够饱满?主线凶手为什么会这样作案?他的心理变化是什么样的?

推翻之后,秦明和团队重新聚在一起开会,将案件的逻辑理顺,提高故事的精彩程度,一版不行,再来一版。每次的从头再来都让秦明倍感头疼,但事实证明,精雕细琢下的《玩偶》得到了读者的肯定。

读者“关小白”在豆瓣读书中留言:“比起重复其他案例,这本的死亡更加出人意料,内容也比较紧跟时事,三观很正。”

秦明也保证:花了更多心思策划的《白卷》,会比《玩偶》更精彩。

除了《法医秦明》以及《燃烧的蜂鸟》系列的更新外,秦明还着手对自己曾经的科普书《逝者证言》进行一定的修正和重写,打算以《法医之书》的名字重新出版,“我和读者承诺过,哪怕只有一个读者,我也会继续写。”

作为他最坚定的支持者,读者“芹菜”们一直陪伴在秦明的身边。秦明笑谈,当时作家们在群里开玩笑,讨论作者最怕读者说的两句话,第一句是“您好,我是看着您的书长大的”,第二句是“您好,我奶奶是您的粉丝”。不少年轻的“小芹菜”看《法医秦明》系列时还是初中生,如今已大学毕业,有人至今还活跃在老秦的微博评论区中,还有人在义务管理“法医秦明”的超话,时常有人通过私信给他留言鼓励。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读书,在这个网络爆炸的时代中平静下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秦明说。

10年对比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