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日托米尔坦克厂被炸毁,新型战车在厂房内被抹去

2022-03-09 星期三

转一篇好友CPQ的友情文章

      当地时间2022年3月5日,俄罗斯空军不惜冒险密集轰炸,付出包括至少有一架苏-34和苏-30SM被击落的代价,空袭摧毁了基辅郊区的日托米尔坦克厂(原修理厂),将厂房设备和新近完成的新型战车样车付之一炬。把那些堪称俄罗斯次世代战车的“兄弟”的乌克兰次世代战车样车,全部从地球上抹掉了。

2014年东乌克兰内战中,乌克兰失去了对于顿涅茨克冶金厂的控制权,于是唯一能独立制造2A46系列滑膛炮炮管的乌克兰兵工厂也就不在基辅政权的控制之下了。而哈尔科夫也因为一度倾向独立,不再能得到基辅当局完全信任,于是乌克兰政府在基辅郊区的日托米尔坦克修理厂重新开设了制造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生产线,试图设计制造,起码改造一批全新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来。日托米尔坦克修理厂是一家乌克兰国有企业,前身是苏联141装甲车辆修理厂,2006年,更名为日托米尔维修和机械厂。2010年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成立后,更名日托米尔装甲车辆厂,专门从事装甲车辆和设备的制造、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包括BMP-1、BMP-2、BMD-1、BMD-2、GM-575 、GM-568、GM-578、BREM-2、BTR-50PK、BTR-D、BRDM-2。该企业还对柴油发动机UTD-20、5D20-240、V-2和V-6、V2-500、V-55、YaMZ-236/238/240进行大修,并制造车辆备件。

2010年,哈尔科夫的马雷舍夫工厂就拿出了T-64的“高级改进型”——T-64E,试图竞标国际军贸市场,虽然没有收获,但在2014年东乌克兰内战后,T-64E的样车被转移到了日托米尔,成为理论上性能参数最佳的T-64系列改进型坦克。

T-64E是理论上性能参数最佳的T-64改进型坦克

T-64E在原本T-64B坦克的底盘上,换装了新设计的850马力5TDE涡轮增压二冲程柴油机,功率上略优于早期型T-72B3所采用的V84柴油机,车体两侧增加了一些附加装甲,可能包括“接触”1/2爆炸式反应装甲和某种空心装甲。炮塔的改动幅度则非常大,增加了一个明显的尾舱,这种尾舱设计在苏联末期的一些原理样车上就出现了,苏联解体后又出现在了鄂木斯克制造的“黑鹰”坦克样车上,而哈尔科夫也至少出现过一辆这种样车,如果苏联不解体,或许会把自动装弹机集成到那个尾舱里,但这种设计已经随苏联一起彻底不存在了,如今有不确定的说法是俄罗斯的T-90M“突破”坦克的炮塔尾舱内有备弹,但与自动装弹机无关,而乌克兰的T-64BM的一些改进型上也有一个更小的尾舱,可能用于存放杂物。

不过T-64E的尾舱却是很有特点的,上面集成了两个遥控武器站,一个是双管23毫米机炮,一个是12.7毫米“德什卡”机枪,车长拥有一个高筒形三合一观瞄镜,可以越过炮长直接调炮,也就意味着T-64E的火控系统已经超过了一般的稳像式火控,达到了“猎-歼式”的程度。可能是因为辅助武器已经火力很强了,所以T-64E没有并列机枪。T-64E的炮塔正面覆盖有新型爆炸式反应装甲,外观与T-72B3N使用的“化石”有一些类似之处,应该是抛板式双防爆反装甲(理论上具备抵御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能力),可能是“利刃”爆反装甲的早期型号,装甲块比较大,不过后期的“利刃”都是小型装甲块。

T-64E并没有取得国际市场的订单,不过,起码有一辆类似的样车在东乌克兰内战中被“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武装所缴获,并且编入了其“人民军”的坦克部队里,不过那辆车上并没有遥控武器站,“利刃”爆反装甲也改为小型装甲块了。而另一辆T-64E则被转移到日托米尔坦克厂,在2017—2021年间进行了若干次展示,但没有赴顿巴斯地区作战的记录,虽然客观来说,该车的辅助武器对打击地方武装的简易工事可能非常有用。

 



被顿涅茨克地方武装缴获的类似T-64E的样车

俄罗斯的BMPT火力支援车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实际上,乌克兰也有类似的战车,也自称BMPT,由于采用了T-64的底盘,外界为表区分,经常称为BMPT64,不过乌克兰还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哨兵。

2017年展示的BMPT64“哨兵”火力支援车

与俄罗斯的BMPT类似,乌克兰的BMPT64的主要武器也是两门30毫米机炮和四枚反坦克导弹,30毫米机炮被乌克兰称为ZTM-2,性能与俄罗斯的2A42几乎没有差别,反坦克导弹被乌克兰称为“巴雷尔”,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与俄罗斯的“短号”性能相近,另外还有两挺7.62毫米KT2机枪,和PKT也几乎一样,还有两具30毫米KBA-117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和AGS-17也一样没区别。除了底盘是T-64而非T-72/90外,“哨兵”和BMPT的火力构成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样。不过BMPT-64的炮塔比较有意思,虽然理论上可以说是无人炮塔,但是车长和炮长的位置就在炮塔底下的两个吊篮形座位上,这不禁令人想起苏联末期乌克兰试制的“产品477A”无人炮塔坦克样车。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哨兵”的战斗全重只有33吨,比47吨的俄罗斯BMPT轻巧不少,不过除了采用T-64底盘以外,“哨兵”的装甲似乎略显单薄,只在车体正面和侧面增加了一些可能是“接触”2的爆炸式反应装甲。虽然“哨兵”的一些性能特征看上去非常适合到顿巴斯打击地方武装,但乌克兰军队也没有进行这种尝试,除了在基辅防务展上展出了几次之外,也就没了下文。

除了上述型号之外,日托米尔工厂展示过的样车作品还包括6×6和8×8通用底盘的模块化轮式装甲车族,包括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火力支援车等等,外观非常西化,设计思路堪与俄罗斯的“回旋镖”媲美,以及炮塔造型更接近T-90M,底盘更接近T-64的新型坦克工程样车等等等等。客观地说,虽然有苏联解体的打击和内战的严重消耗,乌克兰在战车设计方面的能力依旧“在线”,缺乏的是试制后的进一步批产和实用化能力。然而这一切在2022年的3月走到了头,在轰炸之下,这些或美观或奇特的战车都被摧毁,活活证明了《三体》中的名言,毁灭才是至高敬意……在依旧丛林法则横行的当今世界,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外星人的逻辑。

日托米尔工厂设计制造的乌克兰通用底盘轮式装甲车族

新型坦克工程样车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