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体育游戏上新时,今年你还买买买嘛?

2021-10-04 星期一

新浪体育

在《NBA 2K》系列游戏的中文评测区,最常见的一句话当属“我是傻X”。

这句话的意思更多的还是调侃,指明明知道购买后大概率不达预期,却还是主动跳坑的行为。


9月初,《NBA 2k22》率先发售,这款游戏在STEAM上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仅有不到一半的玩家给出了好评。


虽然差评不少,但是看起来销量依旧将很可观,大多数玩家出于对NBA的爱,捏着鼻子入手了新作。而该游戏主打的次世代版本,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玩家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

在十一假期的第一天,《FIFA22》也正式发售,著名评分汇总网站 Metacritic为PS5版综合了17家媒体的评价,给出了79分的评分。


游戏网站Game Informer的评价则暗藏深意:《FIFA 22》有着次世代的视觉效果和扎实的玩法,但没有足够令人兴奋的变化使其体验和去年区分开来。

作为FIFA游戏系列的老对手,《实况足球》系列则在今年宣布进行整合,更名为《eFootball2022》。


他们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运营,但是他们的新方向可谓出门就翻车,该游戏刚刚解锁,就遭到了差评轰炸,几千条评论中好评率都不到一成。


差评当中玩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对于画质和AI的不满,认为本作过于敷衍,没有诚意,而稀少的好评也几乎都是在为情怀买单。

在中国,体育游戏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虽然早年受种种原因影响,大家普遍玩的都是盗版游戏。


但是近年来随着线上游戏平台的崛起、以及次世代游戏机在国内的发展,买正版游戏的玩家也在逐年增多。


但是令不少玩家们感到难受的是,他们花了钱,却找不到当年玩这些游戏的快乐了。

01

一年一买,年年买,年年骂

因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外游戏平台在国内的发展,曾经只能玩盗版的玩家们有了钱也有了花钱的渠道,就选择付费购买正版游戏。


然而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玩家们发现:钱我每年都花,但是体验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


和其他游戏不太一样的是,体育游戏往往是每年随着主流赛事的开启而推出新作,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游戏往往会扎堆在秋季发售,因而他们也被玩家戏称为“年货”。


“年货”最大的更新往往只是根据现实的变动,更新一波球员所属俱乐部和能力值,具体游戏性的升级往往只是小修小改。


例如FIFA系列,上一次大幅度的更新还是在16年发售的FIFA17,引入了寒霜引擎的新作让玩家眼前一亮,而后几代游戏修改都可谓小修小补。


至于《2KNBA》系列,《2K14》几乎就将PS4的机能发挥到了极致,此后的作品也几乎都是小修小补,但是每一次挤牙膏式的小修补,玩家就要为之付出重新买一款新游戏的代价。玩家也表示了不满:这不就是个换皮游戏嘛?


事实上“换皮”的行为很难说没有,例如2K20在发售时,居然出现了一个让人一言难尽的问题:在游戏启动后,桌面底部的状态栏显示的居然是前作《NBA 2K19》的图标。

甚至有玩家讽刺道:我觉得2K公司真的不容易~太花心思了吧!几百个现役球员,居然给每个人的年龄都加了一岁诶!一个都没有漏,太良心了!


事实上,仅仅是为了更新球员和球队信息而去买一款新游戏,确实是个很不值的行为,且不说FIFA游戏方本来就会根据现实比赛中球员的状态、对游戏内对应球员作出动态调整,这种调整玩家自己就可以通过游戏内编辑或者打补丁来实现。


更重要的是,游戏制作方对游戏的更新,显然是达不到目前玩家对游戏品质的期望。


对于这个问题,游戏制作方们也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们试图推出“故事模式”来作为卖点吸引玩家,但是不管是FIFA中架空人物亨特的故事,还是2K试图打造的球场兄弟情,都无法让所有玩家买账。


至于游戏性,眼下游戏产业技术整体进入瓶颈,作为其中一环的体育游戏,也找不到什么太好的新方向吧。

02

拿钱吧你!微交易的氪金泥潭

除了游戏品质,体育游戏的内购模式也让玩家感到不满,在PS2时代,各家游戏厂商在竞争中对游戏的定价达成了一个默契,一款新游戏的标准版上市价格上限被锁定在了60美元,豪华版能定价多少大家各凭本事。


这个标准直到近年才有所松动,例如PS5的游戏定价上涨到了70美元。即将上市的FIFA22、它的PS4和PS5版本定价就已经有了区别。

且不说2005年的60美元是不是比2021年的60美元要“值钱”,这些年来,游戏开发成本的飙升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问题,如何从玩家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钱,游戏厂商们开始各出奇招。


例如比较硬核的足球游戏《足球经理》系列,他们在游戏内增加了一个内购,付费解锁游戏内编辑功能。


这个被游戏玩家称作“官方核武”的功能可以查看球员的一些隐藏属性,同时可以随意修改游戏内的几乎一切参数。


这个功能相对于游戏本身可以说不是必需的,相对于游戏本体价格也很是低廉,有需要的玩家也愿意为此买单。

但是FIFA系列和《NBA2K》根本看不上这点蚊子腿,体育游戏可能是最适合氪金抽卡的游戏种类,毕竟谁都希望能让自己的球员变得更强,得到顶级球员是游戏内玩家的刚需。


FIFA系列的UT模式也正是抓住了玩家的心思:在这个模式下,玩家需要抽卡来建立自己的球队,虽然用“肝”的方式踢比赛可以赚到一部分金币和球员卡包,但是仍然杯水车薪。


而且EA采取了双轨制的价格方式,即充钱可以兑换成“绿点”,“绿点”在游戏内唯一的作用就是购买卡包抽卡,抽出来的球员等物品可以挂到转会市场换取金币。


另外游戏方会推出各种活动来“帮助”玩家消化掉过剩的球员卡,比如“阵容创建挑战”,用不需要的球员和系统交换球员或者卡包。


同时他们还会推出各种各样的加强型卡片,如每周最佳、赛季最佳、万圣节搞怪等卡片,来满足玩家的氪金需要。


此外,在多年的运营迭代中,他们也推出了单机联赛、单机周赛、联机周赛等一套广而深的游戏系统,但是游戏的基础,还是建立在了“抽卡”之上。

FIFA UT模式会根据每周焦点赛事,设定阵容创建挑战


在这个模式中,大多数玩家会从新作发售之日的一穷二白模式起步,尽力去建设球队,完成游戏的周赛任务获得奖励,一点点扩充球队实力。而等到最后什么都有的时候,往往也是新作即将发售的时间了。


当新作上市后,多数玩家都会转战新作的UT模式,旧版UT模式几乎变成“鬼服”,而在新版中,玩家将重回一年前一穷二白的状态。


虽说系统也会根据该账号在前作的表现给予一些初始奖励,但距离打造完美阵容依旧杯水车薪。

笔者自己在FIFA18 UT模式中的毕业阵容


相比较之下,本应是这个游戏最耐玩的生涯模式部分,却迟迟得不到优化更新。FIFA20的生涯模式和FIFA16的生涯模式有多大区别很难说得清,直到去年发售的FIFA21,EA才扭扭捏捏地改变了一部分生涯模式的游戏内容。


而在今年的FIFA22中,又进行了一部分改动,不过对于老玩家来说,这种新鲜感也只能维持几个小时而已。


去年发售的《NBA2k21》,氪金点也是层出不穷,这个系列的MT模式也采取了类似手游的抽卡模式,具体运营模式和FIFA系列大同小异。


游戏媒体IGN直接评论该游戏:让人失望的是,2K看重的地方已经不再是玩家在球场上获得的乐趣,而是在球场之外的 My Career/My Team 模式中,可以从玩家的钱包中掏出多少钱来,因为不氪金就无法有畅快的游戏体验。


虽然说“充钱可以变得更强”在如今的游戏市场中变得越来越天经地义,但是作为买断制游戏,加入越来越多的氪金点的确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事情。


玩家已经为这款游戏付出了一笔钱,而游戏方却一直在试图让玩家付出更多,甚至还压抑了其他单机内容方向的优化迭代,这样的行为很难不引发玩家的不满。

03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体育游戏?

根据2K母公司TAKE-TWO公司的财报来看,《2KNBA》游戏的销量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2K17-2K20在发售11个月后销量分别突破了850万套、1000万套、1200万套、1400万套。


另外一边,近两年《FIFA20》和《FIFA21》单作销量均达到了2500万的水平。


EA在2021财年的财报中显示,FIFA Ultimate Team模式的玩家同比增长了16%,在该模式下进行的比赛场次数也同比增长了180%。


该游戏模式为EA带来的收入也非常可观,2018、2019、2020和2021四个财年统计中,这项游戏的销售额分别为11.8亿美元、13.69亿美元、14.91亿美元和16.23亿美元。


在2021财年中,EA全部收入的29%来自于该游戏模式。可以说,这个摇钱树一般的游戏模式已经成了EA公司不可或缺的存在。

从FIFA21和NBA2K21加起来近4000万的销量来看,全世界范围内,愿意为体育游戏掏腰包的人并不算少。


平心来说,这些游戏的质量并不算差,但是年复一年的重复让玩家们失去了耐心,他们只是觉得“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


明明竞争对手已经偏安一隅,明明各种顶级资源可以手到擒来。但是他们的进步,又的的确确达不到玩家的预期。


游戏,背负了一个第九艺术的名号。而体育游戏,也切切实实地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如今的FIFA和2KNBA不是我最想要的体育游戏,但是我几乎没得选。


用黑土大爷的话说:“凑合过吧,还能离咋滴?”



读完这篇文章您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您关注新浪体育

将我们设置为星标订阅

作者:千岩

编辑:武文祺

责编:朱孟

内容不错的话,点一下 在看哟~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