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统万城的秘密

2022-10-12 星期三


位于陕西靖边的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开园在即,这是文化界、文物界、旅游与城市发展领域的大事件。

「上郡」极尽所见资料,从人、城、事以及对当下之影响,撰写4篇深度文章,本文为第二篇。

特别感谢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陕西省考古院邢福来兄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邓辉,诸君编辑的《统万城建城一千六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为「上郡」提供了极为珍稀的事实资料和独到见解。


◎  作者 l  宇文恺  编辑 l  拓跋睿
本文7696字,精读约需要21分钟


✎ 唯一的匈奴都城

26岁的铁弗匈奴首领刘勃勃反叛后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国号大夏。

此后数年里,他以出众的机智和谋略大败南凉,征战后秦,更改姓氏——断然抛弃刘姓,改姓赫连,他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赫连勃勃。

6年后,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大赦天下,命当年他的救命恩人叱干阿利为大匠,发关中以北名族10万人在“朔方水之北、黑水之南”修筑新都,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统万城遗址。

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当地人一直叫“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又称为赫连城。

晚唐诗人许棠落魄潦倒,浪荡塞外,在这里写下“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夏州道中》)


1600年后,匈奴消失了,金戈铁马消失了,赫连这个姓氏也逐渐湮没,只留下这座昔年壮丽绝伦的匈奴王城,但残垣断壁包含了这个民族、这段历史太多的秘密。


赫连勃勃称帝前,这座王城就开始修建了。

昔日的朔方,今天的靖边,这是赫连勃勃的故乡,一山一水都刻在他心里,但建立都城这种大事,他还是作了详尽的考察——《晋书》说赫连勃勃“近详山川,究形胜之地”。

《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和《元和郡县志》的记录大同小异,赫连勃勃站在统万城北70公里的契吴山,感慨眼前水草:“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状丽矣!”。

1600年前,靖边远没有被沙漠侵袭,一片水草肥美的壮阔之地。史料记载统万城周边“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千里虽说有夸张,但足见周边湖泊范围之广长。

那时赫连勃勃还没有称帝,但他对自己极为自信,相信不久自己就会登上皇帝的宝座,他需要一座王城。公元413年,赫连勃勃给他的大匠——同样残忍的叱干阿利说:“开工吧。”

哪一年,公元413年统万城开建了。

赫连勃勃很清楚,朔方是秦直道——那条长安到北方匈奴活动区域的必经之路,秦朝时就是北方抗击匈奴的重要据点,这里建立都城,能充分利用秦直道,让骑兵快速作战。

5年后,10万人参与的统万城修建好了。

中国古代素来不尊重工匠,不重视技术,但关于统万城修建的一句记述,令其铭刻史书。并让叱干阿利——这个原本史上寂寂无名的匠人,千年以来,大受诟病。

叱干阿利性巧而残忍,但汉人的刀笔吏更厉害。《十六国春秋》卷66《夏录一·赫连勃勃》记载:“蒸土筑城,以锥刺之,锥入一寸即杀作人,而并筑之;刺之不入,即杀行锥者。”

如果锥子能插入一寸,就杀修筑的工匠,一并筑入墙中;如果刺不进去,就杀了检测的官员,何等的残忍!

但真使用了这种手段的话,今天的统万城遗址的墙体里应该白骨累累充盈,但事实上,里面没一根白骨。


5年,10万人,建成了一座咋样的都城?

匈奴没有文字和建筑城池的习惯,但统万城遗址成了是匈奴在世界上唯一的遗迹,它还留下了文字——《统万城铭》,胡义周父子在统万城建好之后奉命撰写的这篇铭文华丽至极:

“固以远迈於咸阳,超美于周洛,若乃广五郊之义,尊七庙之制,崇左社之规,建右稷之礼,御太一以缮明堂,模帝坐而营路寝,阊阖披霄而山亭,象魏排虚而岳峙,华林灵沼,崇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高构千寻,崇基万仞。玄栋镂榥,若腾虹之扬眉;飞檐舒咢,似翔鹏之矫翼……温宫胶葛,凉殿峥嵘,络以隋珠,綷以金镜……”

统万城“高十仞,基厚30步,上宽10步,宫墙高五仞,其坚可以厉刀斧”,形制与坚固程度,都超过秦之咸阳,东周洛阳。

统万城遗址复原效果图

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又分东城和西城。整个城池70万平方米以上,从城门名字上看,就显示出匈奴王的霸气与野心。

南门曰朝宋门,东门曰招魏门,西门曰服凉门,北门曰平朔门。

朝宋门,要南朝宋向北方大夏国称臣。
招魏门,即诏黄河以东的北魏。
服凉门,要让陇右河西臣服。
平朔门,俨然以中原正统的口气指颐少数民族。

而不要忘了,整个城池又叫统万城——“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那铸铜的大鼓、飞廉、翁仲、铜驼、龙兽等,皆用黄金装饰,列于宫殿前,凡杀工匠数千余人,以是器物莫不精丽。

统万城马面密集,城极高,攻城者易三面受敌,许多马面是空心的,内有密室,为历代建城史上唯一。


中国历史上同类城邑的记载中,统万城筑城之难、监将之酷与花费之巨为历代修城史上所少有,其坚固城墙、穷极文采与宏大规模也是同一历史时空范围所鲜见。

今天推断《统万城铭》描述不免有夸张成分,但由此可见统万城所耗人力物力之多以及大夏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乃至后来北魏主攻破统万城后都十分地感叹:“蕞尔小国,而用民如此,欲不亡得乎!”

赫连勃勃取名大夏,也意味深远。

他授意撰写的《统万城铭》,开篇就是“我皇祖大禹”。赫连勃勃以夏朝大禹皇族的后裔自居,匈奴也是华夏正宗,而且是王室后裔。

《史记·匈奴列传》开头就说,匈奴人的祖先是夏朝王族的后人,叫淳维。赫连勃勃向夏朝大禹靠拢——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牵强附会,赫连勃勃旨在赋予他皇位根基的正统,为自己民族族源历史做诠释。


✎ 原准备选址长安?

每个新王朝创建,开国君主总会把都城建设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从地点的选择、规划的制定到具体的施工,建筑的最终完成,都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因而,每个都城的建设都必然会对其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和影响。

统万城选址于朔方水河畔,决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遇到过一定阻力,先后有定都高平(今宁夏固原)、长安之提议,而且倡议者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定都长安之议。

像他历代祖先族人一样,赫连勃勃戎马天下前十几年,一直没有固定都城。413年动工之日起,统万城就在事实上一直充当着大夏政权的首都,尽管赫连勃勃一直没有公开宣布统万城就是大夏首都。


统万城建成前一年,赫连勃勃攻入长安,在灞上即皇帝位,改元昌武,大夏国力达到鼎盛,其版图“南阻秦岭,东戍浦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

这种形势下,群臣再次提议,请求定都于长安。

但这个倡议依然为勃勃拒绝,为此勃勃必须向他们说明放弃定都长安的理由。据《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云:

群臣劝都长安,勃勃曰:“朕岂不知长安累帝旧都,有山河四塞之固……东魏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数百余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

最终,他还是定都故乡朔方。


✎ “锥入杀人”,误解?夸大?

无论回溯“赫连勃勃”还是“统万城”,似乎都蒙着一层负面评价。

赫连勃勃被定调为“凶残未革,饰非距谏”,而千余年后犹自屹立于黄沙之中的统万城,似乎也就为赫连勃勃的凶残下了一个具体的注脚。这种暴君形象不只存在于官、私修撰的史书之中,也在中土佛教史籍里被夸饰成灭佛人物之一。

但梳理历史会发现,这种凶残在汉人为主流历史记述者笔下,被无限放大。

我们先说最为人诟病的、那句“以锥刺之,锥入一寸即杀作人,而并筑之;刺之不入,即杀行锥者”

如果锥子能插入一寸杀工匠,一并筑入墙中;刺不进去就杀了检测官,那今天统万城遗址的墙体里应该白骨,但后来的考古证明,城墙里不含人骨或兽骨。


同一篇史料还记载,统万城“蒸土筑城”,以示施工的严酷。

其实考古早已证实,当年统万城城土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黏土和碳酸钙,混合三合土过程中,必需烧制大量石灰,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氢氧化钙)过程中,会释出大量热气,不但温度升高,而且蒸雾迷漫。


执笔史家不谙此建筑工法,在录史时讹为“蒸土筑城”,但澄清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讹传快!

不论考古如何证明,经过历史书写及史籍不断的传抄刻写,赫连勃勃的残暴个性已与统万城的坚固难攻,随着这座屹立1600年的城堡,在人们口耳中不断流传。

“以锥刺之,锥入一寸即杀作人”或许只是建筑之初,赫连勃勃敦促工匠的一句厉辞。他很清楚,当时大夏国有强敌环伺,修筑统万城,主要还是军事目的。突出军事防卫功能,必然成为统万城最重要的的城市特色,坚固是第一要素。

梳理史料发现,赫连勃勃缔造统万城,本是荒漠之地中的孤城一座,周遭既无险关可守,亦无众城拱卫,若没有过硬的防御能力,而草率地以其作为都城,则无异于投食于虎、自寻绝路,更遑论什么控要路、威摄外敌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局思考,赫连勃勃才不惜一切“城高十仞,其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五仞”,将统万城修建为史上最为坚固的都城。

统万城之坚固壮大可见一斑,若简单以残忍凶残、虐用民众来看待赫连勃勃筑城之举,似乎过于单一。


后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灭赫连夏的战役,是在两次战争过程之后才完成的。为什么在我们见到的史书中,会这样传说记述?

参与修北魏国史《魏书》的崔浩,是亲眼见了北魏平统万城之役的。显然作为胜利者,他对赫连勃勃的盖棺定论也会随之载入史册,影响后世,这无疑加剧了赫连勃勃给人暴虐之印象。

回溯我们的历史,汉人书写的历史一直对这些少数民族帝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我们回想一下,少数民族帝国似乎总是被简单符号化。

大夏国很长一段时间,被史学家称为“百蛮大国”,宋代史学家李焘开口就说“夏州深在沙漠,本奸雄窃据之地,欲隳其城。”

正史定性为,奸雄!

唐代重修的《晋书》里将赫连勃勃定调为:“凶残未革 饰非距谏,酷害朝臣,部内嚣然,忠良卷舌”的君主。千余年后犹屹立于黄沙的统万城,仿佛也为赫连勃勃的“凶残未革”,下了一个直实而且象的注脚。

但真实,谁知道?


✎ 统万城,故城遗址上修建的?

统万城是在一块空地上建的,还是在故城遗址基础上修建的?

《水经注》记载,统万城是在西汉奢延城基础上或其近旁建造起来的,这个说法一直有,尤其是1956 年,考古工作者在统万城遗址征集到铜“驸马都尉”印、壶形印以及瓷狮等文物,并绘制出城址平面图;另一方“西部尉印”在统万城夯土层中所发现。

“现代统万城考古勘测第一人”戴应新在《大夏统万城遗址考古记》对这两方汉印断为汉代。他认为,统万城是在汉代城址基础上营建的。

然而仅从上述物证还无法认定统万城是在故城遗址基础上修建的。

西汉奢延城原址在哪,已无从考证,可以确定的是,在赫连勃勃统治大夏国时,除了统万城外,周边还能见到三交城、契吴城、太后城、黑城、吴儿城、薄骨律镇城、饮汗城、霸城、杏城、清水城、雍城、郿城、薛通城、贰城、侯尼城、鄌城、甘泉城、治城等20余城。

赫连勃勃建立夏国,曾经频繁迁徙大量人口,统万城才能建立起来,并成为这个政权的都城。统万城地区的人口文献记载有“控弦之众百有余万”的说法,恐不足为凭。


统万城研究权威侯甬坚在《夜宿统万城》一文指出,统万城的人口约有七八万人,邓辉等指出大夏国末期“统万城内的人口至少应在40000人以上”

匈牙利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教授奥拉·安德拉斯·贝拉说:“游牧民族通常不会修建永久性定居点。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统万城不仅是一个临时设防,而且是一个真正的城市。”


✎ 叫白城子?是因为外表白吗?

统万城为什么要叫白城子?

最易被接受的说法是,统万城被遗弃后的1600年来,外表逐渐风化成白色,当地人索性就叫“白城子”


但恐怕我们的理解不能仅限于此,“统万城”最初的匈奴名就叫“白城”,也意为“万国之城”。

众所周知,白色是匈奴人盛大大节庆时着装、装点马匹、帐篷甚至定居点使用的颜色。白色也是匈奴祭祀仪式的主色调,甚至欧洲的匈奴人祭祀用的贡品就是白马。

据说,欧洲匈奴王阿提拉总是骑着一匹白马。

著名的匈奴人征服喀尔巴阡盆地时就有一匹白马的传说。匈奴先向喀尔巴阡盆地当地部落敬献了一匹漂亮的白马,只为讨得立足之地后逐步扩张,直至打败了当地部落,征服了整个喀尔巴阡盆地。


还有知名的便桥之盟——东突厥颉利可汗与唐太宗李世民达成便桥之盟,双方斩杀白马立盟。

欧洲最负盛名、最广为人知的白城是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它命名来自于斯拉夫语,Bel一意为“白色”,grade是指“城堡”或“城市”。

这样的话,不排除“白城子”这个叫法有缘于匈奴崇仰白色之缘由,但“白城子”到底是缘于它表面的白色,还是民族传统,今天已不得而知了。


✎ 毁城的秘密

即便今天,我们也不要高估整个人类对和平的期望,通过战争获得权力和王位从来都是历史的主流,穷兵黩武是少数掌权者的母胎习性。人类真正和平的时期没多少年,少数民族更是如此,他们停战的情况只有两种:

一是,气候变化使部落之间意识到只有结盟才能有力打击敌人,获得周边土地。
其次,一方霸主统一了周边区域,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大夏国明显没有帝国王朝的实力。

公元427年,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杀进统万城,4年后彻底灭了大夏,这座宏大的都城寿终正寝。

雄心不亚于赫连勃勃,北魏拓跋焘一心要统一北方,就是必要拿下统万城。那时赫连勃勃已经死了,坐在大夏国皇帝椅子上的是他的儿子赫连昌。

拓跋焘很清楚统万城之固若金汤,简单采用人海战术进行强攻就能拿下,未免有太过轻视对手之嫌。

拓跋焘也是个狠人,他誓灭大夏国,为探清虚实,他竟亲自乔装入城。侦查后发现统万城池之坚固,贸然强攻之,只会无谓的牺牲,于是拓跋焘指出.“夫用兵之术,攻城最下,不得已而用之”。

面对铜墙铁壁的统万城,强攻既然行不通, 只有想方设法诱敌出战。这是中国古代兵法中常见的一种战术。但赫连昌远没有他父亲那种狼性,狼的机警、狡猾。他一走出城决战拓跋焘,就丧失了最重要的防御优势。



也有史学家认为,统万城地理位置特殊,既在北魏与西域交通的枢纽地带,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似乎注定了统万城败亡的结局。

随着统万城破,匈奴,这个曾深刻地动摇了东方农耕文明根基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根基,差点儿重写世界进程的古老游牧民族,也逐渐退出人类历史舞台。

拓跋焘率军第二次攻打统万城,夏国军队就溃败了,国君赫连昌率亲骑数百人逃奔上邽(甘肃天水市),魏世祖攻入统万城,俘虏赫连昌群弟及诸母、姊妹、妻妾、宫人数万,“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

其实大夏国二世而亡,又何止其子的无能。赫连勃勃建国之初就穷兵黩武,暴虐无道,视民如草芥,役使10万民众大兴土木兴建都城,人民岂能用户他!人心背离、财困民乏,间接导致了匈奴夏国急速败亡。


又过了2年,统万城改为统万镇。此后统万城一直是一个交通、军事要塞、重镇,但再与都城无关,与匈奴人无关。

563年后,北宋军攻占夏州,宋太宗下令迁民,统万城外廓城城垣毁灭。此后1000多年,更厉害的敌人——风沙来了,统万城城垣被埋在黄沙中。


✎ 近1600年,统万城发生了什么?

从大夏灭国到北宋毁城的500多年里,统万城以它独特的区位功能,一直在使用,这似乎也反映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战争与融合的延续。

公元617年,隋朝朔方郡梁师都——这个籍贯朔方的将领反叛,自立为帝,以统万城国都,国号梁,建元永隆。也仅仅过了11年,唐朝大军平定梁师都,统万城变成了夏州治所。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到北宋时,党项也曾以此为据点,建立了西夏政权,统万城一度成为交战双方重要的战略目标。

但近1000多年以来,统万城逐渐从历史记述中消失。

直到道光二十一年(1841),怀远知县何炳勋奉榆林知府之命,前往统万城踏勘,并将调查收获写成《复榆林徐太守松查夏统万城故址禀》,这个报告对统万城遗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保存状况如实描绘。

这是最早对统万城遗址进行实地勘察的记载,也是被风沙半掩埋后,官方首次确定了白城子就是统万城故址,沉睡于毛乌素沙漠800余年的统万城遗址才重新被人发现。

由其禀稿可知,统万城并未消失,其基本样貌依然清晰可见,且一直有人居住。由此可知,统万城作为客观实体在元明清三代依然存在,只是未再有行政建制。

千年以来,从都城到城州治所,再到一座镇子,这里生息不断,其间多少故事,可惜今天不得而知了。


在黄土中淹没时间太长,乃至后人将夏州城与宁夏相互混淆,明人很坚定并错误地认为统万城(夏州城)位于宁夏境内。更有甚者,宁夏地方志书中多记载忻都城即统万城。忻都城见于多种明代文献,但各书中的忻都城所指非一处。

成书于宣德年间的《宁夏志》,其文曰:“忻都故城,尚在,土坚好。相传以为赫连勃勃统万城,恐非是。”由此可见,忻都城即统万城在当时是一个影响较大的传说。

上世纪70年代,“现代统万城考古勘测第一人”戴应新先生奉陕西省文管会之命又多次调查该城址,并进行试掘。

仪器现场勘测的结果校正了前人步测或拉尺丈量的误差,从而绘制出精确的城址地图。从而证明《统万城铭》的有关描绘是本诸事实,洵非虚语。至于马面仓储内掘出的大量植物标本,更是当时这一带植被茂盛、环境优良的物证,证实了侯教授的疑点是正确的。

戴应新另外一个收获则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解开了所谓“蒸土筑城”的千古之谜,但城墙中筑进去修城人的尸骨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统万城距今已有1600多年,虽历经风沙沙剥蚀,但墙垣城郭仍清晰可辨,隆墩高耸外城轮廓明晰,断断续续的城坦多高出地面数十米,大夏国“崇基万仞”的宫殿遗址与伫立高耸的墩台也历历在目。



尽管多已被黄沙掩埋,但剩下的城墙依然显现出当年的神韵,仍使人体味到历史的苍凉与悲壮,感觉得到统万城的宏大规模与磅礴气势。


✎ 统万城的城史地位

一直以来,游牧民族和城郭关系不大。

司马迁称匈奴为“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而史学家班固也称他们为“逐兽随草,居处无常”。游牧人四处游牧,确实不需修建城郭。

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作为构成人类社会基本元素的城市,其发展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标志。

残垣断壁如斯,但统万城遗址依旧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少数民族都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是匈奴民族从游牧文化转向农耕文化的见证,因此统万城遗址在建筑、技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上是游牧文化转向农耕文化建筑类型及技术的组合,是边界城池的卓越典范。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杨满忠所说:“统万城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最多、最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古城。”

在宋以前,有一位叫王延德的人就是从统万城出发,朝着鄂尔多斯沙漠经宁夏、甘肃、青海过新疆到达西域的,这就是陕西北边唯一的一条丝绸之路,对于研究当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基于种种意义,对统万城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时代和文化意义,其意义远远超越了统万城历史或者匈奴文化本身的研究。

1996 年,统万城遗址被国务院完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在国家文物局重新调整后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统万城”名列其间,这标志着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贵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今天,统万城距离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已经不远。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指出:“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城市的现状,我们必须掠过历史的天际去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去了解城市更远古的结构和更原始的功能,这应成为我们城市研究的首要任务。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循这些遗迹继续追寻,沿着城市经历的种种曲折和所留下的印痕,通考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直到今天正在展现的未来。”

这或许正是统万城遗址今天珍贵意义之所在。

更多榆林深度原创内容

请关注「上郡」

点击下方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