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豆瓣欣赏别人的三分钟热度,三分钟后没了兴趣

2021-05-29 星期六

无论是学习还是健身,无论是兴趣还是工作,在“分钟”们的描述中,它们不仅不太容易坚持,还自带劝退功能。

采写 | 罗欢
编辑 | 林意欣



在互联网这一片海域中,群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从工作群到家族群,从家长群到班级群,群组的功能被无限发挥,每天的群消息能让人看花了眼。

 

而在豆瓣的每一个角落里,各种特色群组也是应有尽有。吃瓜群众熟知的“鹅组”自然不必多提,“炸厨房小组”都曾以无数黑暗料理成功出圈,“社会性死亡小组”更是数次成功打入微博热搜,引得千万网友一起用脚趾抠出第二个马里亚纳海沟……

 

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因兴趣在自己喜欢的小组里相遇,组员也都乐在其中。但很显然这个道理并不适用于“三分钟热度关爱小组”,因为在这里,大家最大的兴趣就是对什么都感兴趣,至于是否乐在其中,那就要看看这些“分钟”们能不能熬过这三分钟。


 


虽然只有三分钟热度

但贵在有自知之明

 

“分钟”是本组成员的自称,作为一个入组人数已经破万的豆瓣小组,这个小组从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对自己的三分钟热度有着清醒的认识。

 

“组内气氛低迷的时候,没有一个‘分钟’是无辜的。”从前从前,也不知道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至理名言,但偏偏风渐渐,“分钟”们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譬如,组长征集头像时,立马po出图片不是最好的回应,只有一句句“等我”道出了当时的决心。虽然几个月后组长都未必能等到图片的接力,但能肯定的是,在看到征集时的第一秒,在座的每一位应该真的激动过(吧?)。

 


而清醒者已经预感到了些什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头像不要太精致,因为三分钟做不出来”。寥寥几字尽显沉稳,犹如学生时代曾背着爸妈偷看习题答案的我们。

 

最后,果然是一张简单直接的图片被挑选出来担此大任,在并不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两张图参赛)成为最终赢家。




有趣的是,“三分钟热度关爱小组”内的画风,也对这个小组做出了完美诠释。

 

如果你想入组,千万不要对组员的热情程度抱有太大幻想,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次看帖是哪年哪月。你也不要对自己的热情程度太过自信,因为既然有想法加入这里,能不对它也三分钟热度就已经赢过了许多人。

 

 

某位“分钟”在进组之后的某一天突然顿悟,终于明白了“我们组冷就是因为大家都三分钟热度”的真理。

 


时间的长河能冲淡兴趣,也能让更多人发现这一真理。对此,真理发现者们赶紧抓紧时间发帖分享,得到了大家虽不热情但好歹有些热度的反馈。

 

毕竟这个组已经神奇到,在为数不多的几篇精华帖中,有两篇的楼主已注销账号。每刷到一个【已注销】,即可秒懂什么叫真正的“三分钟热度”。

 

不过这倒也不奇怪,因为有很多人连加入这个小组都是一时兴起,注销账户只在一瞬间,退组也宛如家常便饭。用一分钟发帖让别人挽留,转头就发现自己对豆瓣的兴趣在三分钟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很多人在三分钟热度离开后都忘了自己进过这个小组,所以我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

 

 

给出评论时,打了一半字不想打了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因为中国人“八大原谅定律”之“来都来了”的存在,说不定也有人会勉为其难地告诉你他曾有评论的想法。

 


如果你还没看清楚现实,仍对这个组的发帖量抱有一些幻想,相信你过不了多久就会明白:“新帖”一词对它组是常态,对于本组,难度不低于让90后头上长出茂盛的头发。

 


是的,这个组内的气质就是那么清醒,大家能遇上全凭缘分,明天是否还有热情和动力来组里转转那也得看缘分。

 


把“三分钟热度”吸进肺里

且自带劝退功能

 

不知道命运到底在哪一环出了差错,“三分钟热度小组”小组就是有种莫名的力量,好似让每个人都把“三分钟热度”吸进了肺里。无论是学习还是健身,无论是兴趣还是工作,在“分钟”们的描述中,它们不仅不太容易坚持,还自带劝退功能。

 

案例1:火爆的吉他


案例详情:

一个“分钟”在组内召集放弃学习吉他的组员,顺便引起了大家对“三分钟热度会不会遗传的讨论”。

  

此外,他使得此贴毫不意外地成为目前组内最高的一个帖子,已经有人开始回忆起了他已生锈的乐器,有人从中找到了购买闲置物品的可能性,还有人庆幸自己提前买了把烧火棍。

 

 

案例总结:


1.人们对于放弃学习吉他的热情确实大过于学习吉他。

2.@三分钟热度爱好者,不要因为一个乐器看起来容易学就去学,因为学起来简单,放弃更简单。


 

案例2:神秘的塔罗牌


案例详情:

一个“分钟”斥巨资买了二十副牌,给朋友们抽过卡,朋友们都觉得还挺准。但是两个月后,她已不再沉迷于塔罗牌,而是投向了八字的怀抱。此贴同样顺理成章地唤起了其他组员对尘封在抽屉里的塔罗牌的记忆,还让曾有意入坑的看客悄悄收获了财富密码。

 


 案例总结:


1.哪怕是花了钱也抵挡不住三分钟热度的消散,“斥巨资”也不行。

2.爱好可以多种多样,但封建迷信要不得。

 

案例3:丰富的社会经历


案例详情:

一个“分钟”分享了自己过往丰富的社会经历。在工作上,她敢于探索,也敢于放弃;在学习上,她敢于选择,也敢于放弃;在兴趣爱好上,她敢于实践,更敢于放弃。纵观他的人生道路,每一毫米都被贴上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的标语。

 


案例总结:


1.真正的三分钟热度,从不屑于学什么,而在于学什么都没有持之以恒的热度。

2.如此贴评论所示(见下图),本组真的很缺长帖。

 


以上种种案例都是真人演绎三分钟热度实绩,虽不是劝退贴,但拥有同等功效。与此同时,本组的劝退专区也没闲着,专业收留一个又一个退堂鼓十级选手。

 


当你想要学跳舞,纠结应不应该去办个卡时,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

 

一定会有一位优秀毕业生带着三分冷漠,三分薄情,四分漫不经心的笑容提出疑问——你都加了这个组了,你觉得还需要办卡吗?

 


当你激动地询问要不要入手switch时,别忘了这个组里的人间清醒,一句剪短有力的“本组的建议别买”会让你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如果你想带着暴富的心态寻找一份工作,千万得远离这块土地。因为你的组员只会建议你当包租婆,用剩下时间不断尝试三分钟热度。

 


而你的组长会直接建议你不停换工作,随便什么工作都行,反正你干不了多久就会辞职。

 


啊,原来这就是组长的《格局》。

 


在三分钟热度里反复挣扎


今年年初,腾讯TM&人民网研究院曾对9500年出生的年轻人的注意力分配情况进行研究,联合发布了《95后年轻人注意力洞察报告》。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95后注意力的分布、捕获、切换等方面的确有与其他代际不同的特征,也更能玩转互联网衍生出的各种新玩意儿。



身处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关注的内容领域不仅有自身需求,还可以远至千里之外。当三分钟热度遇上分散的注意力,“喜新厌旧”似乎成了必然。反正拜拜就拜拜,下一个关注点很快就会到来。

 

一打开Word文档,就觉得这个世界除了码字一切都变得有趣;一打开书本,就发现周围的事物除了学习都很有吸引力;一准备健身,就想起了心心念念的火锅和麻辣烫……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三分钟热度一定只能有三分钟收获,那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

 

前段时间,一份北大“60后”杨宝学教授的作息时间表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了网友热议,只因他的自律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单论早上521起床和2245休息这一点,就足够让这届每天晚睡晚起的年轻人自愧不如。这要是放在“三分钟热度关爱小组”,那更是灯塔的级别。

 

而这位把坚持做到极致的教授,已发表117SCI论文,还曾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榜单,申报了11项专利。

 

很多人都梦想着一夜成名,但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成功往往总要经历日复一日的重复,正如杨教授长期作息规律的生活无疑是他取得今日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成为杨教授,但与其羡慕别人能在某一领域保持热爱,为何不自己找准方向努力一把?

 

三分钟热度可以快速筛选掉不适合自己的兴趣,却也会让自己因此错过诸多机会。心理学中有个广为人知的“21天定律”,也叫21天法则,你或许能让它成为兴趣筛选的第二道机制。

 

这个定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从而养成一个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从“不自然”到“舒适”的转变,中途需要不断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直到习惯稳定期的到来。

 

等等,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如果这一万多个“分钟”都能坚持在本组签到21天,“三分钟热度关爱小组”就能成功翻盘?

 

小组活跃秘籍get√!

 



END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