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个清楚!赵婷的《无依之地》是年度杰作还是投机取巧?

2021-01-10 星期日

导语:


这是虹膜的又一个新栏目——「对撞」。


我们会针对热门影视剧或热点话题,组织两篇意见完全相反的稿件,一篇正面支持,一篇负面反对。我们并不是要刻意制造冲突,而是相反的意见本来就存在,永远存在,那我们就把双方最有代表性的意见呈现出来,这或许对大家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有帮助。


当今世界日趋两极分裂,大到国际事务,小到是否喜欢一部电影,没人能说服对方,调和变成一厢情愿,所以我们觉得,习惯和相反意见共处是当下最重要的一种个人修为。


第一个题目,是关于赵婷的年度现象级作品《无依之地》,吴泽源认为它是难得佳作,开寅却说它人云亦云,投机取巧。


正方

吴泽源


《无依之地》有一个很有趣的开场。由弗兰西斯·迈克多蒙德饰演的主人公弗恩把行李装进房车,离开因工厂关闭而凋敝的小城,踏上了「游牧」之路。

下一个镜头里,她蹲坐在荒原中,顶着风雪,眼神坚毅地盯着远方。这个镜头很容易让人想起《三块广告牌》,似乎迈克多蒙德在三年之后依然独坐于荒野,反刍并抵抗着天地的不公。
 
图片

但直到导演赵婷把镜头切至全景,我们才发现了全部的真相。眼神坚毅的弗恩只是在公路边解手。在解决完生理问题后,她立刻狼狈地穿越风雪,逃回了庇护她的那座简朴房车。


而表象与现实的反差,恰恰构成了《无依之地》的真正魅力——这部电影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简单。
 
 1   无屋,而非无家
 
影片的中文名被翻译为《无依之地》,但这译名若是被片中角色们听到,肯定会置之一笑。这些长期居住在房车中的人们虽然没有根植在土地中的居所,却并非无依无靠。就像弗恩坚持要向她曾教过的学生澄清的一样:她只是没有房子(houseless),而不是无家可归(homeless)。
 
图片

同样,用流浪汉来形容这部分人群,也不完全准确。这些人时而会将自己称作「游牧民」(nomad),因为他们并不像流浪汉一样靠乞讨为生。他们开着房车穿越美国,并在途经之处寻找各类短工来养活自己;他们只是不愿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这些人群并不是由影片主创凭空想象出来。《无依之地》改编自杰西卡·布鲁德所著的纪实作品,讲述了这个游牧群体的故事。而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前大学教授、前议员、前经理、伊战老兵都在渐渐加入。他们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图片

但影片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个群体的特点。他们并不是因为某种统一的意识形态而踏上游牧之路,他们之所以成为当代游牧者,恰恰是因为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赵婷在两部前作《哥哥教我唱的歌》与《骑士》中,曾让非职业演员亲身出镜表演,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而在《无依之地》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延续:除迈克多蒙德之外,片中的多数「游牧者」,本身就是颠沛流离的素人。这种创作方法保障了影片的真实性,也让影片所占据的空间,从画框内蔓延到了生活中。
 
 2    主动的选择,而非被动的逃避或对抗
 
在片中出镜的「游牧者」,每个人都鲜活生动。他们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流浪汉一样浑浑噩噩、缺乏主心骨。恰恰相反,他们很清楚自己想怎么活、该怎么活。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比所谓的「正常人」更有勇气直面自己。
 
琳达·梅在片中向弗恩讲述了她的故事:她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失业,完全迷失了自我,甚至还想过要自杀。在最绝望的时刻,她突然开了窍。为什么要终生为资方卖命?难道只是为了她工作三十多年来,攒下的550美元保险金?于是她决定选择游牧的生活方式,因为它不仅生活成本极低,而且能让她开拓眼界,认识来自不同背景的陌生人。
 
图片

片中的另一位高龄游牧者斯旺基,则在很久前就想清楚了自己应该去怎么活。她借着房车与皮划艇云游四处,在山谷与森林中漫游,看到了多数人终生都未曾见到的美景。她在弗恩面前回忆着自己在悬崖边与燕子共舞的瞬间,这些记忆让她即便濒临死亡,也毫无遗憾。这是一种更接近自然与本真,也更贴近自我的生活方式。
 
至于弗恩本人踏上旅程的原因,则是因为伤痛。由于居住的城市被废弃,她失去了工作,丈夫也在此不久后离世,为她印上了一道无法缝补的伤口。在旅程中,她曾接受到诸多善意:亲戚与朋友都想让她留在他们身边,而与他同龄的游牧者戴夫也频频向她释放信号,想要与她共度余生。
 
图片

换一个读鸡汤读得多一些的人,或许会去劝说弗恩:「不要沉湎在伤痛中了,你这是在逃避生活。」但对于弗恩来说,伤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无法与生活剥离的一部分。

她曾经试过与妹妹共处,但居有定所的状态和妹妹的生活圈子都让她窒息;她也主动尝试了和戴夫共处,却发现这完全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对她来说,违心接受对生活的主流认知,才是对生活与自我的真正背叛。
 
图片

于是,在兜兜转转后,弗恩再一次踏上了行程。她对亲密关系存有戒意,但她永远都对处在困境中的同类保留着善意。就像生活方式导师鲍勃·威尔斯在片中对她说的一样,帮助和服务他人,就是向自己失去的亲密之人致以敬意的最佳方式。而她也在借着这种方法寻找着生命的真相。幸福不在道路的某个点上,幸福就是道路本身。
 
 3   共情,却不滥情
 
《无依之地》无疑是认同其主人公的。但这种认同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作为影片编导,赵婷并没有想要为这种当代游牧的生活方式摇旗呐喊。

事实上,在让角色们诉说自己生活哲学的同时,她同样也呈现了这种生活方式不堪与尴尬的一面:大便基本只能在自备的水桶中解决;洗澡洗衣都很不方便;游牧者要直面严寒酷暑,时刻做好被保安赶走的准备,还要掌握各类野外求生技能……

图片

难怪当弗恩、斯旺基和琳达·梅步入高级房车,看到洗衣机与烘干机时,会发出欣喜的惊叫——她们并非对现代文明的基础便利无动于衷。
 
物质上的匮乏相对容易找到对策,精神上的孤独却很难对付。即便是聪明且具有主见的弗恩,时常也会被孤独感俘获:她嘴上说着不想去野营者集会,双脚却诚实地把自己带进了社群;她的理性很清楚,再找一段亲密关系并不能解决她的问题,却依然步入了戴夫的家中,希望这次邂逅真的能为生活提供转机。
 
而当她重逢那个曾经被她馈赠过打火机的流浪青年时,她给对方的最大忠告,也仅仅是简单的五个字:「别变得孤独」。
 
图片

没有人想变得孤独。但如果他们在权衡之后发现,孤独是他们为一种合适的生活方式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那么他们也只能接受。

他们在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无依之地》则在诚实地面对这些角色和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独特的切入角度,真诚却不滥情的态度,以及对影片素材本身丰富层次的挖掘,使得《无依之地》虽然不一定能成为自成一派的杰作,却配得上被称为闪耀在2020年的佳作。


反方

开寅


煽情动人,还是投其所好?
 
《无依之地》最让人觉得流于浅白之处,也许又是最能透露导演意图的,是它对于音乐的(放任)使用:每隔十几分钟,伴随着女主角的房车在公路上的行驶,或者她在空旷田野上的行走,便会响起电视散文纪录片式的钢琴弦乐柔和配乐。

主题意味明确突出的音乐将这位丧偶中年失业女性的孤独旅程引向了一股外在抒情的表意氛围。它甚至不属于女主角本人踏上旅程时的情绪,而更像是导演附加给影片视听整体之外的一条评论音轨。在其中,顺延着人物在绚丽的自然景色之中的状态,她的旅程被柔和又煽情的音符渲染得充满非现实般的浪漫动情。

图片

电影的配乐和非环境声响有几种不同截然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比如在大卫·林奇的影片中,我们总能隐隐地听到一阵恒定而接近于噪音的声响,它没有可明辨的主题、意味甚至是旋律,而是作为环境声音的辅助,为视听添加了另一个可被感知的维度;

再比如在泰伦斯·马力克的《圣杯骑士》中,配合着男主角纵欲无度及时行乐的场景,是与画面情感色彩完全相反的和缓带着探究未知意味的管弦乐,它将观众的感知从对画面内容的沉浸中抽离出来,开始思索体会主人公浮华外表下的真实心态;

图片
《圣杯骑士》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即突出和烘托主题,为观众的头脑输入某种创作者设定的情绪、情感甚至是观念,一如在《英雄儿女》中,当「烽烟滚滚唱英雄」歌声响起的时候,画面中出现的是青松、翠柏、目光坚定如炬的眼神和战士们手持炸药包跳入敌阵中的英雄牺牲场面。

《英雄儿女》

在内容上也许《无依之地》和《英雄儿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它们本质上却用了同一种配乐的方式渲染影片的情绪突出它的核心文本化主题。虽然这种手段和内容上的「顺拐」导致的直白浅显对于一部艺术影片来说可能是大忌,但它却和导演赵婷在其作品序列中意图达到的表述目标紧密相联。

从处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到《骑士》,再到《无依之地》,赵婷在她的影片中选择了北美底层社会生活中三个具有标志性的群体:原住民、以西部骑手为代表的在现代社会中被逐渐边缘化的乡村人群、常年在旅途中游荡的无家可归者。他们代表了美国社会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和抛弃的群体。

图片

如果说这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和第二部还带有一些原生态的生猛活力来平衡掉其社会议题的话题性,那么《无依之地》则开始单刀直入地展现人物的背景身份,社会阶层属性和其窘迫的生活状态,并毫不吝惜笔墨地将这些原本现实主义的元素进行诗意浪漫化但又停留在表面的渲染处理。指向性过度明确的音乐正是如是意图的外在化体现。

《哥哥教我唱的歌》和《骑士》形式感上的的粗粝在很长程度上得益于几位出演主角的业余演员所带来的非表演性「上镜头性」:他们自身和人物相符的气质为影片填充了大量超越人工设计之外的自然主义化细节、姿态和表情,使影片以自在流淌的状态超越了文本的话题性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生机勃勃活力。甚至可以说,正是演员的本色为片子定下了基调。

《无依之地》的本质改变在于具有丰富表演经验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加入。对于即将要指导超级英雄片的赵婷来说,和成熟有经验的演员合作是必须经历的一关。

图片

但让一个已经习惯于镜头表现的优秀专业演员,放弃精准的镜头前表现意识而适应自然主义式的流淌行动模式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而易举,特别是她该如何用不露痕迹的姿态,来填充自身和人物之间不能用通常的好莱坞表演模式填补的巨大差距,并保留赵婷前两部作品中充满感染力的自然主义气息?

应该说,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表演放在任何一部美国电影中都是出色的,但她仍然不可避免地将《无依之地》带离了自然流淌的气质,而最终塑造出一个经过内心戏剧性和故事性雕琢的人工化角色。

甚至可以说,配乐与影片内容的「顺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内在「用力过猛」的「拗」表演和配乐的内在情绪特质互相重叠,而让观众的感官失去了回响空间。

图片

这一点,如果对比《哥哥教我唱的歌》中的人物行动姿态和音乐搭配后所形成的粗旷与细腻的微妙反差,便可一目了然。

但是,《无依之地》又不是一部强剧情的影片,它本身并未提供给麦克多蒙德充分的剧情空间以展现她的表演所带来的戏剧性震撼力。

为了避免她在镜头表现中脱离导演所期待的自然主义模式太远,我们才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剪辑方式:它是节奏重复的短促状态化展示,人物的对话、行动以及渗透其中的气韵不断被剪辑师的「剪刀」斩断,似乎摄影镜头在不由自主地躲避自然主义场景中人物的话语和行为,而只有在抒情化场景中,才「敢于」面对人物的完整行动。

图片

这样的剪辑方式(也许还包括由演员表演而改变的现场镜头和场面调度方式)最终不得不将电影化的细节和人物自然主义状态化的细节悉数剔除,最终留下的仅仅是人物话语叙述中大量回溯的文本化细节。

没有了丰富的人物肢体语言和实在个性特征,每一个场景的文本核心最后都逐渐趋向于雷同,变成了一句话可以概括的中心思想:「一个被社会抛弃的底层人物被迫独自踏上旅程的痛苦与感伤」。


《哥哥教我唱的歌》中的人物魅力最终让位给寄寓在抽象人物身上的社会议题化表述。对于终将走入工业化体系的年轻导演来说,放弃自发性的情绪元素而拥抱戏剧性文本内核是无法避免的趋势。除非拥有泰伦斯·马力克一般强大的宗教信仰支撑和情感能力,否则任何导演都终将面临她或他「到底想说什么」的问题。

图片
《哥哥教我唱的歌》

充满悖论的是,越是在内心回避或者推迟回答它,作品的外在内容就会越来越趋向于采取宏观而统一的立场和通行的原则文本表述,即忽略细腻入微而又多义矛盾的情绪情感,而开始讲通俗的「大道理」。

图片

它看上去煽情动人又标新立异,但实则人云亦云还极有可能投观看者所好。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图片

对后世的影响力,它在戈达尔作品中排第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照亮了世界
从影三十年,这可能是张震对自己最狠的一次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