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演出迟到20分钟被骂,是摇滚乐变了吗?

2021-03-13 星期六

 

进入三月,转暖回春,乐队们的演出也逐渐多了起来,甚至一些四月、五一档的音乐节都开始搞起了宣发。


有演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讨论。今天我们聊聊看演出经常遇到的一件事:迟到。


这里说的不是观众看演出迟到,而是乐队的演出时间与海报或购票宣传页上标记的时间不符的问题。为什么摇滚乐的演出总是迟到?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到演出现场迟到?

 

 

迟到是否已经是一种业内常态

 

在讨论演出迟到前,让我们先看一个演出从来不迟到的案例:李志。


演出和排练不许迟到,是李志曾经给自己的团队定下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他们的演出也的确准时到基本上一分钟都不会差。因为在他的观念里,确保准时演出是职业乐队应该有的素质,也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


(李志排练室:排练就是工作)


但这个看起来合情合理,并且十分简单的道理,在实际演出中似乎做起来并不容易。如果严格地把每一次没有和海报宣传时间完全契合的情况都算作迟到,那么可能很多摇滚乐迷一年到头看的演出里80%到90%都是迟到的,只不过是大部分乐队迟到的时间一般都不会离谱到让台下的观众感到愤怒。


而另一方面是,那些并不严重的迟到,几乎已经成为了很多摇滚演出的现场常态,反倒是像李志这种每次都分毫不差开始的演出,才在这个行业里显得尤为可贵。


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应该常态化的准时演出,变成了一种值得敬佩的优点。当一个行业或者圈子全都在标榜赞扬一种原本正常的现象时,那一定有大量的“非正常”现象广泛存在,并且被默许着。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觉得迟到并不是什么大事,特别是当一场演出足够精彩时,迟到的那几分钟甚至有点等候大腕登场的意思,这时候斤斤计较一场演出是否迟到好像总是显得自己不够“摇滚”。


又或者每次提到这类问题,更多人会倾向于简单地直接否定那些迟到的乐队,用一些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等简单粗暴的借口,认为演出迟到的乐队无非就是因为不够认真、自制力差、演出前喝大酒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但乐队在演出中迟到的原因,真的就只有“耍大牌”和“喝大酒”这么简单吗?在更多人的声音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更多不同角度的答案。

 


乐队演出为什么会迟到?


3月10日,脆莓乐队在北京的演出开场迟到了20分钟,又因为演出恰好在工作日,很多乐迷都对这次迟到感到不满,并且在月亮组掀起了讨论。



这其中有些声音指出了演出迟到的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比如场地和厂牌因素。有人指出,有些乐队在演出时要参考场地主理人和主办厂牌的意见,如在演出开始前半小时,客流量还没有达到预售票的一定数额,那么演出可能会相应向后推迟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乐队很早就到达场地并且完成了调音,也不能完全自主决定演出开始的时间,只有一些有足够知名度的乐队才拥有话语权,可以自主决定演出的时间。因此不分青红皂白,把演出迟到的问题通通归于乐队,是不合理的。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十七岁少女金色心 脆莓Brickleberry - 脆莓


而另一种关于迟到的讨论,非常有趣,有人发帖指出:以前的livehouse其实是一个集喝酒、社交和看演出为一体的场所,很多乐迷是抱着一种玩乐的心态来看演出的。


早到的乐迷会在场地内喝酒聊天等待,演出结束后也会有很多人继续在路边聊天喝酒,所以很多人并不在意演出几点开始,甚至有的乐迷默认和希望演出晚一点开始,这样就可以在场地多玩一会。


但现在时代似乎变了,人们来livehouse的目的变得十分明确,就是单纯的看演出,并不想在里面消磨时间喝酒、社交。就连很多livehouse为了方便管理,也会让早到的观众先在外面排队等候,在演出快开场前半小时左右才允许观众进入。



摇滚乐演出从原来的一种地下而随意的状态,逐渐演变地更加商业而规范。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在社会分工日渐精细化的今天,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这种社会化大工厂的规则中,这个规则要求我们守时,所以我们也希望他人守时。


通俗地讲,这就是观众对脆莓迟到的抱怨:今天是工作日,明天还要上班,一场推迟20分钟的演出是让人恼火的。


所以表面上看,演出迟到只是一个乐队认真与否的态度问题,实际上还涉及到乐队、厂牌和场地之间的沟通与妥协,甚至是音乐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乐队身份和观众观演习惯的多重转变。


而对演出迟到的讨论,也许只是这些年摇滚乐的众多转变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摇滚乐,变了吗?


摇滚乐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在西方兴起,兴盛于整个6、70年代,成为当时西方众多社会思潮表达的参与者,8、90年代随着技术的革新不断出现更多新的流派和表达。在今天,它已经成为西方流行音乐中非常稳定的一个类别。



但从上世纪8、90年代摇滚乐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开始,摇滚乐在中国就充满了地下音乐的色彩,它在一种时代有色眼镜的偏见下叛逆地成长起来,积蓄了和西方摇滚乐历史体系中完全不一样的叛逆和压抑。


(崔健:一块红布)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很多摇滚明星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基本都是世俗认知中常见的“坏孩子”形象。他们可能逃学、打架、顶撞老师,但同时热爱艺术、喜欢阅读、喜欢音乐,总是感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最终远离家乡开始探索自己的摇滚时代。


对于那一代人来讲,摇滚乐是曾经被集体压抑的时代下,个人开始觉醒,追求自我,思考人生意义时的精神寄托,也正是他们身上的这股叛逆的热血,赋予了那个年代摇滚乐极负生命力的精神特质。


从台上那些留着长发、身材消瘦、面容忧郁,常常愤怒砸琴的摇滚乐队,到台下那些纵情狂欢的人群,都在摇滚乐中寻找着关于自由叛逆和自我价值的精神寄托。


与此同时,这时的摇滚乐也决绝地选择了和商业划清界限,保持纯粹地站在流行音乐的对立面。同时也欣然接受了地下音乐粗糙简单、不拘小节、甚至藏污纳垢的那一面。那是一个机会有限、混乱无序,并不完美的时代,也是很多人怀念的纯真时代。


(新裤子:野人也有爱mv)


但这些年,随着音乐产业自身不断的发展完善,还有越来越多独立音乐人的不断努力,大量的摇滚乐队开始走出地下,朝着更正规也更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职业化给音乐人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更专业的音乐制作设备和宣发团队,更多元的宣发渠道和更销售方式,甚至是更好的收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越来越精致的专辑制作,越来越专业的演出现场。


在这种改变下,很多原来地下音乐藏污纳垢的部分和一些不成文的散漫开始不再被观众接受,这种市场化的规训一方面磨掉了一些摇滚乐的棱角,让一些乐队出现了千人一面,制造网红式的尴尬;另一方面它也提高了很多乐队的音乐制作水准和现场呈现水平。


而每一次这样的变化,都必定伴随着不同年代、立场人群的讨论,会有人怀念过去的氛围,也会有人选择拥抱当下的新时代,但事实上我们都没有办法左右整个市场的时代进程,也没有任何一种改变可以用简单的好或者坏去框定。


所以当我们拿着“这样才摇滚,那样不摇滚”的尺子去衡量其他事物,当我们满足于对一些现象快速做出简单粗暴的定义时,也许应该仔细想想,真正改变的到底是什么?在这些改变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因为有时候,水花的选择,也会改变浪潮的方向。



【The end】
研究员:苏试试
脾气暴躁,神经脆弱。谨慎关注,理性留言。




我们不能停止浪漫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