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拆除?北京暂缓:有轨电车何处去?

2021-04-02 星期五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孙丽朝 路炳阳 珠海 北京报道

“珠海有轨电车线1号线很有可能保不住了,春节之后,工厂里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大家都在打探和等待消息,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珠海中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人士对《等深线》(ID:depthpaper)记者说。

事件起源于2021年2月召开的珠海两会,在这次会议上,珠海市三位政协委员联名建议珠海市委市政府,“放下包袱,面对现实,早日拆除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

接近珠海市政府人士也对《等深线》记者透露,2021年初以来,市政府与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项目供应商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大连”)就拆除1号线进行沟通。珠海市让中车大连就不拆除1号线项目给出论证,截止记者发稿时,中车大连仍未完成论证。

珠海有轨电车项目一旦拆除,就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投入运营后又被拆除的现代有轨电车项目。

珠海遇到的困局为有轨电车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疑问。有轨电车是否适合在中国大范围发展?如何让有轨电车系统发挥最大效用?有轨电车车辆生产、运营企业如何盈利……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电车技术“万国博览会”

从2012年开始,有轨电车在中国市场崛起。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城轨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内地共有18个城市开通有轨电车线路,运营总里程达485.70公里,比2012年的41公里增长10倍有余。有轨电车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占比也从2012年的2%,增长到了6.09%。

据《等深线》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有轨电车规划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城轨协会数据则显示,当前全国共有80余个城市提出有轨电车线路规划意向或已有线网规划。

但由于有轨电车项目政府审批级别较低,线网规划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项目存在不稳定性。一位城轨协会人士向《等深线》记者介绍,以南方某规划设计院跟踪的有轨电车设计市场为例,2011年~2017年6月,该公司参与规划有轨电车项目32个,进入工程许可和设计的20个,但这些项目中正式开工的只有9个。

有轨电车规划热直接传导至产业层面。由于国内部分城市盲目追求高标准和新技术,国内轨道车辆企业为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尽早占得一起之地,从2010年开始,多家主机厂开始全面引进国外有轨电车新技术体系。而国外拥有有轨电车技术的企业,也需通过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才能迈过中国市场准入门槛,中外双方在有轨电车领域合作一拍即合。

2010年,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原北车长客)和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分别与法国阿尔斯通签约合作引进生产有轨电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原南车四方)引入捷克斯柯达低地板有轨电车产品技术。

2012年开始,技术引进加速。一年内,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原北车唐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原南车株机)和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原南车浦镇)分别与德国Logo Motive公司、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签署有轨电车技术合作协议;至当年底,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601766.SH)最后一家主机厂中车大连(原北车大连)与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签订了现代有轨电车及地面供电系统技术引进合约。至此,中国拥有地铁车辆生产资质的7家主机厂全部引进了国外有轨电车技术。

这些引进技术涵盖了钢轮钢轨和胶轮导轨制式,接触网和无网供电制式,100%和70%低地板等不同制式。不同系列的技术体系,使中国一度成为世界有轨电车技术的“万国博览会”。同时在利益驱使及地方政府市场分割和保护下,这些主机厂或已经或计划,在上海、广州、南京、成都、大连、珠海近20座城市建设有轨电车生产基地,加上国内已经或拟建的地铁和轻轨生产基地,有轨电车一度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风险。

北京镜鉴

2020年12月31日,北京亦庄有轨电车T1线(以下简称“T1线”)开通试运营。但T1线规划、建设过程中常提及的“平交路口信号优先系统”并没有被启动,列车在经过路口时,要与社会车辆一样等红灯。由于T1线沿途有30余个红绿灯控制路口,导致T1线旅行时速不到13公里。因运行速度过慢,这条新开通线路不受乘客欢迎。《等深线》记者实地探访发现,T1线全程多处路段为空车行驶。

北京另一条有轨电车项目——早于T1线三年开通的西郊线,从立项到运营更是波折不断。

西郊线是北京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连接北京主城区和皇家园林密集的香山地区,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为使西郊线沿线景观统一,设计方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西郊线规划之初就确定,在经过香山、颐和园等敏感路段时,将采用无接触网的地面供电方式。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