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上9分!这国剧太猛了,看得我热血沸腾…

2021-03-04 星期四

菜市口,人来人往。


列队的士兵,押送一名死囚犯至此。


才刚站定,周围的男女老少,就都围了上来。



只见刽子手毫不含糊,抽走死囚身后的令牌,举起大刀,一刀下去,鲜血横飞…


人群里端着碗的男男女女,早就按捺不住,伸长了脖子,准备冲向前,口中还念念有词:蘸血要趁热,蘸血要趁热,这是治百病的啊!


他们将一枚枚铜板扔进军官的帽子里,才得以靠近尸体…



不一会儿,一个女人,端着一碗沾满鲜血的馒头,如获至宝,一路往回奔:我儿子有救了!我儿子有救了!


冷眼旁观这一切的,是一个瘦削、平头、蓄着胡子的男人:鲁迅。



这不足一分钟的画面,精致、紧凑、意味深长,它出现在最近央视播出的一部国产电视剧中。


这部剧猛一看,画风很主旋律,但细看下来,制作考究,手法高级,故事又燃又炸。


豆瓣评分也从开播时的8.5,一路飙升至8.9。


有网友评论:几度朗声大笑,又几度泪湿长襟,那个让人感慨万千的年代,那群神仙一样的人物啊!


这就是:《觉醒年代》



1915年9月15日,这一天看起来平平无奇,在动荡的民国史上,有太多太多日子,比这一天更惊心动魄,回肠荡气…


但就在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小事。


它仿佛投进湖中的一颗小石子,荡起的涟漪,悠长深远,影响至今。


这一天,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刊物,在上海诞生了。


它似乎没什么特别,那个年头,多少出版物匆匆问世,又匆匆消失,这一本可能也不例外…



这本不起眼的杂志,初创头两年,发行量才1000来册,后来壮大了,发行量也不到2万。


搁在今天的微信上,也就是个小号。


而那时候中国,老百姓识字率不到10%,真正能阅读它的人,并不算多。


然而,它影响空前、意义深远,它改变了中国,改变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杂志,中国的历史,因它的存在,分成了新旧两段。


这本杂志,后来有了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新青年》



在《新青年》里,当时的中国年轻人,读到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在这之前,中国人说话用白话,写文章用文言文。


从那以后,中国人写字的方式变了,读书的方式也变了…


今天你能读到这样浅显通俗的推送,也正得益于此。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在《新青年》里,人们读到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在这之前,老子有权打死儿子,儿子还得逆来顺受。


从那以后,儿子们可以站起来说:礼教吃人,救救孩子!



在《新青年》里,人们读到了从西方翻译过来的易卜生《玩偶之家》。


在这之前,女人只讲三从四德,裹小脚、不识字、盲婚哑嫁…


从那以后,女人可以不再是男人的附庸,一大批“娜拉”选择出走…



在《新青年》里,人们还读到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读到了十月革命,读到了共产主义…


《新青年》的编辑团队,堪称民国文学天团: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



没错,《觉醒年代》是一部主旋律国产剧。


观众并不反感主旋律剧,大家反感的,其实是假大空的剧情和人物形象,如果主旋律剧做到细节充沛、人物丰满,人民群众自然喜闻乐见。


比如前不久的《山海情》,就是一部主旋律佳作,引发了全民观看狂潮。


这部《觉醒年代》也是如此。


它时间跨度从1915年至1921年,以《新青年》的诞生和发展为主线,串起了那个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



对大众来说,一百年前的这些人,大多只在语文、历史课本上出现,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也都停留在一张照片、一段简介、一些片段上。


那些形象都是单薄的、刻板的。


这部剧把他们还原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的急躁,有的温和,有的沉闷,有的激进,有的爱摆谱…


他们如同璀璨的群星,闪耀在民国历史舞台上。



比如《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性格急躁,言语激进,不修边幅,大大咧咧。


人人都在谈论如何救国,他却语出惊人:这样的国,无可救药!



接着,他发表了一长串振聋发聩的言论:


爱国要有立场,袁世凯说他代表国家,那是他在混淆概念…



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那是老路,救国不能走老路,但新路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愿意去寻找…


一个革命先锋、理想主义者的形象,令人过目不忘。



比如李大钊,本分老实、宅心仁厚,看到一个女人抱着生病的孩子跪在路边乞讨,他二话不说,把孩子送医治病。


别看李大钊当编辑,身上也没钱,当掉了大衣手表,预支了稿费,才凑齐了医药费。




他对孩子爸爸说:我刚到北京,咱们交个朋友。


对方受宠若惊:我一个做苦力的,高攀不起。


李大钊却说: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他也是这些文人中,跟劳苦大众走得最近的。


他拒绝朋友介绍的官职,四处体察民情,在北大任教期间,他赚来的钱,还没捂热,就拿去给贫困学生交学费,给工人置办年货。



比如鲁迅,他是用文字打仗的斗士,但在生活中,他话不多,常常陷入沉思,又总是一语惊人。


其他编辑聊得热火朝天,他敢泼冷水:你们总喊着推广白话文,却拿不出优秀的白话文作品。



在编辑们的极力怂恿下,他开始创作小说《狂人日记》。


这一段的刻画,篇幅不长,却相当传神。


他紧缩双眉,双眼炯炯,过往所见社会之乱象,在脑中一一浮现…


手中拿捏的钢笔,仿佛一把手术刀,割开社会的毒瘤…



他一直写到瘫卧在地,满地稿纸…


最后签下“鲁迅”两个字,眼角悄悄划过一行泪…


《狂人日记》我读过好多遍,却从没认真想过,鲁迅先生创作时的状态,看到这一段时,突然被戳中,热泪盈眶…



比如胡适,年轻有为,斯文帅气,深受女生喜爱。


年仅26岁,从国外学成归来,他就敢站在北大的讲台上“大放厥词”:


国无大学,无国家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


我胡适回到中国,别无奢望,但求一张苦口,一支秃笔,现身北大迈向世界著名大学的进程。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新青年》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阵地就在北京大学。


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这中间起到关键作用。



蔡校长的就职演讲,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著名讲话,剧中也有精彩的复刻。


他的话,你细品一下:


诸君来北大求学,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诸君来北大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


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


这样的人,将来当了教员,一定会耽误学生,进入政界,一定会耽误国家,这是误人误己。


把读书当成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对知识没有敬畏之心,这现象至今依然存在,100多年前的演讲,即使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



蔡元培坐镇的北大,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校园。


他吸纳社会各界的有志之士,只要有真才实学,管他有文凭没文凭,都想办法招募到麾下。


陈独秀,没有正经文凭,但因为创办《新青年》,被蔡元培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得知陈独秀来北京,蔡元培效仿古人“三顾茅庐”“程门立雪”,邀请对方来北大担任文科学长。


要知道,蔡元培比陈独秀大了十几岁,身份地位也高得多,却愿意在北京寒冷的冬天,在陈独秀居所门口,等他起床…



不仅如此,他还力排众议,破格聘用了年轻的胡适、没有高学历的刘半农等人。



彼时的北大,大师汇集,其实细究起来,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太一样,除了新旧两派对立,就连《新青年》内部,也还有很多不同意见。


比如钱玄同曾提过废除汉字,陈独秀不同意;


比如陈独秀说《新青年》不谈政治,李大钊也不同意;



比如陈独秀认为倡导新文化,就是要和旧文化决裂,蔡元培也不同意…



但这不影响他们成为朋友。


碰上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曾经挣得面红耳赤的“新派”胡适和“复古派”辜鸿铭,也可以放下彼此成见,联手走上谈判桌,跟英国人一争高下,一手维护国格,一手维护公理。



蔡元培说:北大是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地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北大人应该有雅量,容得下不同的声音。


也因此,当时的北大,形成了一股兼容并蓄、百家争鸣的风尚。


这些大师们,只是观点思路不同,但爱国、救国之心没有分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都在苦苦摸索,为这个国家寻找出路…



老实说,这部电视剧拍得并不完美,囿于史实,编剧不敢做大刀阔斧地改写,故事性略弱一些…


但也因此,它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对历史的严谨复刻,这也让我们更真实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



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袁世凯窃国、张勋复辟、军阀混战,西方列强虎视眈眈…


剧中有一些一闪而过的串场,细节触目惊心,当时的中国,有太多的魔幻现实:


满街是乞讨的、卖孩子的穷人,富人的孩子,坐在汽车里吃三明治;



八九岁的小女孩,流着眼泪,被匆匆忙忙嫁掉;



张勋复辟时,街上的人哄抢假辫子,宛如一场闹剧…


那时的中国,民智未开,国家命运未卜…



而剧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


陈独秀、蔡元培、胡适三人,一边聊着《新青年》的发展,一边穿过老北京的胡同。


地上泥泞不堪,他们只好捡起路边砖块,一块一块铺出一条路来,提起衣裤,慢慢前行…


这一幕,和《新青年》的命运何其相似。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新青年》在短短十年间命运多舛,经历了停刊,人事更替,辗转各地,也被当权者视为眼中钉…


但无论在上海、北京、广州,无论是陈独秀“一枝独秀”,还是后来马克思主义的摇旗呐喊,每一个时期,《新青年》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新青年》的发行量,长期在数千,最多也没有超过两万。


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年读到它的,都是关心中国命运的有志青年,它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青年的心智。


也就是这些人,最后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


周恩来


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那个年代的80后、90后。


他们敢于挑战权威,反抗父辈,打破旧世界,开创一个新世界…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有勇气和担当,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脊梁骨。



在《新青年》杂志上,陈独秀有过一篇文章叫《敬告青年》,对当时的青年提出了六个要求:


第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第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第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第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第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第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00年过去了,这个要求,从未过时。


我们做到了不少,或许还有一些,做得还不够。


与君共勉。


后台回复 觉醒年代

获得观看链接





吾辈楷模,值得“在看”!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