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再,摇滚依旧:带你看《英雄不再》中涉及的摇滚乐

2021-06-28 星期一
导语:须田刚一的名作《英雄不再》一代和二代在6月10日登陆了Steam平台。对于老玩家而言,本作最直观的亮点是同步了 NS 版的中文翻译,对于配置的要求也不高,两款游戏分别售价128元,如果想在《英雄不再3》之前重温而此前又没玩过NS版本的同学,Steam版本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新玩家而言,想借此入坑《英雄不再》也非常的合适,不过在此之前,我推荐你可以先了解一下他的制作人须田刚一:有这样一位游戏制作人,不仅了解B级片的暴力美学,更懂得如何满足宅男的幻想
在上面给出的那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到,须田刚一是一位充满个性的制作人,游戏中他的个人表达无处不在,也使他的作品在整个游戏行业里都显得那么的独树一帜。而在他的自我表达里,自然少不了融入他喜爱的流行文化元素,其中摇滚乐就是重要组成部分。瞧瞧他总穿着的 Tee,也能知道他和小岛秀夫一样,都是不折不扣的 Joy Division 的粉丝。
1 / 3
今天借着《英雄不再》1&2代在 Steam 平台发售的时机,我们不再点评游戏本身的好与坏,而是带大家看看《英雄不再》中所涉及的摇滚乐——让我们从游戏出发,聊聊游戏以外的事,Let's Rock !

Helter-Skelter

杀手排名第十一位的 BOSS Helter-Skelter(在片头中就已经被特拉维斯干掉了) ,他的名字本身就是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的一首歌。这首歌首次收录在披头士乐队1968年的专辑《The Beatles》(也被称为"the White Album"白色专辑)当中。由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创作,在作品中,麦卡特尼尽可能地将一些肮脏和吵闹的声音融入到音乐中。而这首歌也被认为是影响重金属音乐发展的关键作品。在《滚石》(Rolling Stone magazine )杂志评选的“披头士100首最伟大歌曲”中,《Helter-Skelter》这首歌位列第52位。
保罗·麦卡特尼通过阅读谁人乐队(The Who)的采访中获得了启发。在采访中,皮特·汤森(Pete Townshend,乐队主唱/吉他手)形容他们在1967年发行的单曲《"I Can See for Miles》是乐队录制过最响亮、最原始、最脏的作品。所以保罗·麦卡特尼要在《Helter-Skelter》要写出更胜前者一筹的东西来,而作品在发行之后受到的诸多赞誉也证明了麦克特尼确实做到了。
在英式英语中,helter skelter指的是一种螺旋状的滑梯,是一种游乐设施。同时,它又是一种混乱的象征。保罗·麦卡特尼想通过玩helter skelter“从上滑到下”的过程形容一种混乱的感受。
而美国历史上最疯狂的超级杀人犯查尔斯 · 曼森(Charles Manson)为他的起义愿景取的名字就是“Helter Skelter”,他认为《Helter Skelter》暗示了美国的种族战争,并向“曼森家族”的成员们布道,这首歌是披头士乐队在通过他们的歌曲在向曼森传达信息。不过还有无数其他的解读版本,这只是杀人犯曼森自己的想法而已。但别忘了,《英雄不再》中的 Helter-Skelter 也是一名杀手。
历史上诸多大牌摇滚乐队也同样翻唱过这首作品,比如英国后朋克乐队苏克西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在首张专辑《The Scream》中就收录了他们翻唱版本的《Helter Skelter》
美国重金属乐队Mötley Crüe在他们第二张专辑《Shout at the Devil》中收录了他们的翻唱版本。乐队的贝斯手尼基·西克斯(Nikki Sixx)回忆说道“《Helter Skelter》这首歌吸引他们的是它的吉他和歌词,但也因为曼森谋杀案这首歌被誉为了'恶魔的象征'”。
爱尔兰摇滚乐队 U2 在第六张专辑《Rattle and Hum》中收录了他们的翻唱版本。在介绍这首歌时,乐队的主唱波诺(Bono)说道“这首歌是查尔斯曼森从披斗士那里偷来的,现在我们要把他偷回来”。
美国硬摇乐队史密斯飞船(Aerosmith)在1975年翻唱并录制了《Helter Skelter》,并收录在1991年的合集《潘多拉魔盒》(Pandora's Box)中。史密斯飞船翻唱的版本在美国摇滚歌曲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
英伦摇滚乐队绿洲(Oasis)在2000年录制了《Helter Skelter》的翻唱版本,并在《Who Feels Love?》这张单曲专辑中作为B-SIDE收录。

The Sex Pistols

要聊到性手枪乐队,我可就不困了,但最精神的还是须田刚一本人。游戏中引入了大量性手枪的元素,作为一支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朋克乐队,热爱摇滚乐的须田刚一一定从中汲取了不少养分,以至于《英雄不再》本身从骨子里就有着一股朋克精神。
在游戏中牛头街( Beef Head Street)对面的建筑上有一张巨大的海报,上面写着“No me toques lo cojones-Grasshopper”,这其实是性手枪乐队首张专辑《Never Mind the Bollocks》名字的西班牙语。toques 这个词是“别碰”的意思,lo cojones 是“我他妈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别他妈碰我”。是不是有点“Never Mind the Bollocks”(别理那些胡说八道)的味道了?而整张海报的设计,也和专辑封面如出一辙。只不过,将下方粉色乐队LOGO的地方须田换成了自己公司的名字Grasshopper。
还没聊完,注意看,性手枪这张专辑的全名是《Never Mind the Bollocks, Here's the Sex Pistols》(别理那些小痞子,这里是性手枪),而按照这个格式套用在游戏中这张海报中,就是“别他妈碰我,这里是草蜢工作室”,须田刚一不想让谁碰呢?主流游戏吗哈哈。
来聊聊《Never Mind the Bollocks》这张专辑吧。上面说这张专辑是乐队的首张专辑,实际上也是他们唯一一张录音室专辑。由维京唱片(Virgin Records)在1977年发行。发行时期,性手枪已是在滚圈名声大噪,这张专辑在发行前的预售量就高达12万5000张,发行后直接登入英国专辑排行榜第一位。它是摇滚乐史上最重要的专辑之一,在《滚石》杂志“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榜单上排名第14位。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趣闻是,众所周知,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样儿的贝斯手”席德·维瑟斯(Sid Vicious)是实则是乐队的第二任贝斯手,后来加入的。在录制这张专辑的过程中,乐队成员的内部关系也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第一任贝斯手 Glen Matlock 被誉为除了“席德时期创作的两首歌曲以外”所有歌曲的联合制作者,但实际上他只在《Anarchy in the U.K.》中录制了贝斯。两任贝斯手都有参与专辑的录制工作。这还没完,在席德加入后,大家还众所周知的是,席德·维瑟斯其实并不会弹 Bass,所以虽然专辑中出现了席德的贝斯线,但由于他的技术实在拙劣,专辑中很多歌曲其实都是由乐队的吉他手史蒂夫·琼斯(Steve Jones)帮他弹贝斯录制的。自己不会弹让乐队的成员帮忙,总觉得这乐队的这四个人有一种莫名可爱的氛围。
关于《Never Mind The Bollocks》,关于性手枪,光在这篇文章展开聊是聊不完的,只想在这里表达的是性手枪是“朋克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乐队,这张专辑也是“摇滚史上最重要的专辑”,有机会我会在《就tm爱听摇滚乐》中详细研究、畅谈一番。
继续回归到须田刚一对性手枪的爱中,在游戏中的城市 Santa Destroy 里,有一家叫做“Never Mind the Botox”的化妆品店,同样指的是这张专辑。
在游戏中的 Dark Side Mode 里,特拉维斯有一招叫作“ANARCHY IN THE GALAXY ”。这很明显指的是 The Sex Pistols 的名曲《Anarchy in the U.K》。这里再多说一句,其实Dark SideMode 的绝大多数招式的名称都来自游戏中虚构的二次元动画《Pure White Lover Bizarre Jelly》( 純白の恋人 ビザールジェリー ),是主角特拉维斯特别喜欢的作品,游戏中他总穿着这部动画的宅Tee,房间里也全是这些小姐姐们的手办。
说回摇滚乐,《Anarchy in the U.K》这首歌是性手枪乐队最经典的作品之一,“Anarchy”是“无政府状态”的意思,歌词从表面上看感觉这是一首主张“无政府主义”的歌,但实际上写这首歌的John Lydon 在后来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明确表明自己并不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在乐队的纪录片《污秽与愤怒》(The Filth and the Fury,性手枪迷们必看)中,他也聊到写出“我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I am an Antichrist”)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觉得和第一句“我是一个反基督者”(I am an anarchiste)很押韵而已。
2007年,乐队的现有成员为这首歌重新录制,原因竟然和游戏密切相关:是因为《吉他英雄3》(Guitar Hero III: Legends of Rock)要收录这首曲子的时候,发现已经找不到它的 multi-track 版本。而这首《吉他英雄3》的版本后来也被用在电影《天龙特攻队》(The A-Team)中。
Guitar Hero 3中的《Anarchy In The U.K.》
和上面说的 Helter-Skelter 一样,经典的歌曲也少不了后面大牌乐队的翻唱。其中最让我熟悉的是美国激流金属(Thrash Metal)乐队 Megadeth 中翻唱的版本。这首歌收录在他们在1988年发行的第三张专辑《So Far, So Good…》当中。乐队的主唱马大卫老师(Dave Mustaine)说他听不懂原版(Johnny Rotten)的演唱,所以他就改了他听不懂的版本,比如原版中那句“another council tenancy”改成了“and other cunt-like tendencies”,而 UK 也在歌词中改为了USA ,但歌曲名字始终还是《Anarchy in the U.K.》。在 Megadeth 的演出中,马大卫老师拒绝表演这首歌,是因为歌词涉及反基督元素,所以他认为不演可能会更好一些。
美国喜剧摇滚乐队 Green Jellÿ 在90年代初也翻唱了这首《Anarchy in the U.K.》,和 Megadeth 不一样,乐队翻唱的版本把名字都改了——《Anarchy in Bedrock》,自然而然地词也改了不少。Green Jellÿ 的翻唱版本不再跟英国较劲,而是转向了一部动画片《摩登原始人》。里面提到了 Betty、 Wilma、Mr. Slate 等动画中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动画的制作人 William Hanna 和 Joseph Barbera 虽然对 Green Jellÿ 这部嘲笑《摩登原始人》动画的态度感到生气,但这首歌曲还是被收录在了1994年《摩登原始人》的电影原声带当中。
Green Jellÿ 是一支特别有意思的乐队,作为“喜剧摇滚”(comedy rock),乐队的作品经常引入一些幼稚的幽默、戏剧表演(比如在演出的时候戴上头套)和故意的粗糙的演奏技巧。这带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讽刺。而更厉害的是,这个乐队期间存在过数百名成员,只有主唱 Bill Manspeaker 是唯一不变的成员,与其说是一个乐队,其实他们更像一个组织。并且他们和美国乐队 Tool 的关系特别好。Green Jellÿ 多数有名的成员都来自 Tool。还想要说的是,既然是“喜剧”摇滚,自然也就少不了对童话故事开刀,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只小猪》(Three Little Pigs),这首歌的 MV 全部用定格动画制作,很有意思,也放上给大家看看,里面大灰狼被史泰龙的兰博给杀了简直不能再胡逼了:
Green Jelly - Three Little Pigs MV
上文提到翻唱过披头士乐队的《Helter-Skelter》的美国重金属乐队Mötley Crüe 也翻唱过这首《Anarchy in the U.K.》,收录在他们1991年发行的合辑《Decade of Decadence》,歌词也进行了一些修改,歌词中英国换成了一些组织的名称,总之没有像性手枪那样跟英国政府较劲就是了。

Three Girl Rhumba

游戏中的年轻女忍者,杀手排名第8位的 Shinobu Jacobs,在初代中她使用的这把武士刀叫作 Three Girl Rhumba's Sword ,这其实指的是英国摇滚乐队 Wire 的作品《Three Girl Rhumba》。Wire 组建于1976年,最早是一支朋克乐队,随后转化为了后朋克风格。《Three Girl Rhumba》这首歌来自他们的首张录音室专辑《Pink Flag》。
顺带一提,二代中Shinobu的武器叫作 Jacob's Ladder ,这个梗来自1990年同名恐怖电影《异世浮生》(Jacob's Ladder),而更有趣的是,这部电影也是经典恐怖游戏《寂静岭》系列的灵感来源。
关于Wire乐队,以及这张《Pink Flag》也有必要一提。虽然《Pink Flag》在发行的时候并未登上排行榜,但它其实在摇滚乐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Wire乐队的主唱科林·纽曼(Colin Newman)又戏称自己为“你从未听说过的最著名的乐队”,国外音乐网站 Rolling Stone 在2017年发布过一篇标题叫作《Wire Reflect on 40 Years as Punk’s Ultimate Cult Band》 的文章,里面提到《Pink Flag》这张专辑激励了一代乐队,其中就包括美国先锋摇滚乐队 R.E.M。在70年代,英国的朋克们还在探索如何将野蛮扩大到最大化时,Wire乐队已经开始探索自我了,他们将音乐变得更加激进,引入合成器以及其他乐器也让他们的歌曲更加突出情绪化的旋律。这样是他们后来成为后朋克乐队的重要来源。现在,你看了这篇文章后,别人再问你都知道哪些英国后朋克乐队的时候,除了Joy Division,还可以有另一个选项了,补习吧!

No More Heroes

《英雄不再》这个标题其实都有来源,它来自英国摇滚乐队扼杀者(The Stranglers)的同名专辑《No More Heroes》。它是1977年乐队发行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游戏中的Santa Destroy 中有一张海报上写着“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heroes? ”,这实际上是乐队歌曲《No More Heroes》中的一句歌词。
《No More Heroes》歌词中提到了一些历史(还有一些名著小说的虚构)人物,比如十月革命指挥者、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小说《唐吉坷德》中的虚构人物桑丘·潘萨(Sancho Panza),匈牙利画家埃尔米尔·代·豪伊 (Elmyr de Hory)、美国喜剧演员、社会批评家莱尼·布鲁斯 (Lenny Bruce)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作为一首朋克作品,歌中提到的这些名字是The Stranglers乐队眼中的英雄。
《No More Heroes》影响的不止须田刚一,还有其他影视作品也受到了扼杀者乐队的影响。英国BBC电视剧《灰飞烟灭》(Ashes to Ashes)的第一集就用到了这首歌。顺带一提,《Ashes to Ashes》本身也是大卫·鲍伊(David Bowie)一首歌的名字。美国电视剧《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第二季第三集中也使用了这首歌。1999年美国超级英雄喜剧电影《神秘人》(Mystery Men)也用了这首歌的翻唱版本,翻唱的乐队的是暴力妖姬(Queer as Folk)。

结语:

我很难保证这里就是全部的《英雄不再》中的摇滚乐元素,更不用多说的是,对于流行文化的引入,摇滚乐只是“须田”游戏中的一小块拼图,光是音乐这一部分,就还涉及Hip-pop、流行音乐等各种类型,而再往大了说,电影、美式漫画、二次元宅文化等等在《英雄不再》这一部作品都能找到。而须田刚一又有小十部作品,这其中涉及的梗简直是多到数不过来。不过从游戏里了解影响制作人的文化作品,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学习过程。对于须田世界的探索,这篇文章仅仅只是从摇滚乐角度的一个窥探,后面还有太多太多可探索的内容,有机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我的探索成果,不为别的,就为到时候能更好的玩《英雄不再3》!
I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