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LPL纪录片,为什么诞生了那么多的“圣经”

2022-02-01 星期二


文丨阿蒙


灾难般的一年终于过去了,随着2021赛季的落幕,《LPL圣经》悄然又多出了一些新的篇章。


不知道明年去到RNG担任教练的“世一汤”朱开,会不会“觉得小明和小虎看我的眼神太微妙了,我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还是他们真的有这种感觉,他们眼神在告诉我,你是EDG来的,不会故意搞rng吧?“



又或者,当阿bin的父亲看着电视上带着RNG队标的儿子,还会不会吐槽“大龙毁一生。”


 

而离开了TES的Karsa,在比赛中再次遇上老队友369时,是否还是会觉得,对方上单,“一个赛季练一个纳尔这么难吗,先选永远是酒桶和杰斯,酒桶玩得和屎一样。”



这些“圣经”名句单独拎出来都充满了滑稽,并将加入“the shy 来了全杀了”、“把把给我整个弱势打野”、“下路一直叫我去我怎么去啊”等经典名句的步伐,成为峡谷最实用的快捷问候。


但是你有没有想象过,这些充满了浓烈的愤怒、不满与躁郁的语句,究竟是在怎样的一个场景下诞生的?


事实上,我前文提到的所有“圣经”全都出自于一部关于2021年LPL的纪录片——《不破不立》



正如它名字中传达的那样,全季一共7集,每一集都以不同战队的破而后立为主题进行拍摄。 



然而事实就是,冠军只有一个,所以不是谁都能“立”得起来的。而相比起其他战队自我安慰式的勉强支棱,网友很明显更喜欢看队内决裂的“破”。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观众看到的从来只是胜利的喜悦,我们会记得获胜瞬间Rookie与the shy在镜头前喜悦的拥抱,会记得LWX采访吐槽对手打得太烂的狂妄,更不会忘记EDG“勾叉叉勾勾”的版本答案。



那输掉比赛的那些选手呢?


在少有的,留给败者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遗憾的眼泪、一胜难求的争吵与压抑的沉默。尽管隔着屏幕,这种独属于赛场的窒息感依旧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竞技比赛,没有第二名。一步天堂,荣耀与梦想便可尽收怀中;一步地狱,只剩万人唾弃的千夫所指。


不管是论坛还是媒体,聚光灯对准的永远是获胜的勇者。唯有这些从赛季初就藏在休息室的纪录片镜头,才能让我们依稀窥见,金色的雨淋不到的角落里,是怎样一片焦土。





对于FPX的粉丝来说,光是点开《不破不立》这个动作,就需要很大的勇气。


2021年的FPX仿佛被下了降头,先是小天在赛场上紧张到呕吐,提了个新人替补结果上演了一出《bo人传》,连续两次因为双败制无缘冠军后,最终在世界赛倒在了16强。


所以FPX的片段主题与其说是破而后立 ,不如说是破了又破。



今年年初,一场关于“头盔”的风波,引爆了互联网关于Doinb的舆论。事情的起点只是一位直播间房管的不当言论,最终也只停留在粉丝之间的口水战不了了之。


我们都把这段时期FPX的连败当做是一种巧合,然而谁又真的能做得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何况,这是一个流言飞溅的时代,就算选手不看私信,恶言也一定会精准地推送到你眼前。


事实就是,关于FPX中野决裂的讨论,确实影响到了选手在赛场上的发挥。



“舆论什么的,感觉还是让自己有点太过在意了”,小天平静的对着镜头说出这句话,而屏幕对面的他们,也不知是否后悔曾经用键盘射出的那一颗颗子弹。



此时同样受到舆论困扰的,还有TES战队。


在纪录片播出的两天之后,正在征战德玛西亚杯的jackeylove借用媒体采访,向此时已经离开战队的369道歉,他表示,从没想到纪录片会造成如此大的风波,希望大家不要就此对369抱有太大的意见。



遗憾的是,现在我提起369,你们脑子里第一时间出现的一定不是他偶尔摇到“9”时的精彩操作,而是“叛逆”、“拉扯”以及“一个赛季练不会纳尔”这些出自纪录片镜头中的关键词。


2020年夺得LPL夏季赛冠军的TES,却并没有获得S11世界赛的门票。当时19岁的369,是TES年轻也是最元老的选手,在这里挥霍了4年青春的他却从未收获如愿以偿的成绩。


 

而在休息室里,他也没有获得“前辈”应有的地位,反而,在原本以zhuo作为主线叙事的剧集中,我们还是能一眼就看到他琳琅满目的“被骂集锦”。


从教练组到队友,都对他全年的状态有所不满。直到夏季赛被按在替补席为止,不管是论坛嘲讽他状态的“000”,还是主教练战马,对369的情绪终究还是爆发了。



“369,为什么每次都不愿意看中塔拆掉你再走?团战每次都想K头(抢人头)......你训练赛和正赛都表现成这样,你要好好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每次都是输完之后,你再发现你会玩。”


战马教练在输掉比赛后语无伦次的样子,也让网友突然明白,原来台上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军师们,也会紧张、焦躁。BP结束握手时,谁又知道对方藏在裤包里的哪一只手,有没有被汗浸透。



看到战马教练对369的苛责,网友们戏谑地把他称为“压力小子”,与此对比最明显的,是被称为“世界第一鸡汤”的前EDG赛训监督朱开。


2021年,朱开和flandre从LNG一起转会来到了EDG战队。一开始,朱开还会担心edg老选手对于自己一个外来者的接受程度,也就有了纪录片里关于眼神的“圣经”。



就结果论来说,引入朱开对于EDG来说,是一招精准的好棋。原本edg的教练茂凯,一直是以严肃的形象出现的,总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选手的失误。


而朱开却是一个可以在黑、红脸里自由切换的角色,如果说茂凯是严父,那朱开就是爱操劳的母亲形象。他会在选手偷懒时恨铁不成钢的大骂出口,也会在赛场中用热血的鸡汤灌满选手的脑袋。



在这两个人的搭配下,EDG的休息室虽然从来不缺激烈的讨论,但欢声笑语也总是常伴,不过这也有他们终归是赢得多输得少的原因。


其他战队就没这么幸运了,在现在已改名WBG的老SN这边,他们遇到了除舆论与教练组之外最难解决的问题,选手协调。


失去了核心辅助兼队长蛇蛇SwordArt的SN,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首当其冲的就是年轻气盛的AD选手huanfeng,失去了担任“父亲”角色的蛇蛇,huanfeng便成了一个自闭又自大的刺猬。



不管是教练还是其他队友的教训,huanfeng都会下意识地顶回去,这可能是因为他自己说的不合群,也可能是因为缺乏一以贯之的信任。


“我们团队整体的联动下降了,游戏时联动整个团队结构的那个声音没有了。体现在Bin身上是,以前总有一个声音在指挥他,当那个人不在的时候,就完了。”中单angle也无奈的坦诚,蛇蛇的离开对于sn来说是致命的。


对于刚刚成年的bin,更是如此。他像是一根长矛,初露锋芒且一往无前。而在蛇蛇离队后接棒指挥的sofm,很显然就是坚硬却难以改变的盾。



Sofm不能理解bin一股脑想要秀操作的“犯病”,而bin有时也不理解sofm思路清奇的“土匪打法”。


而在huanfeng看来,sofm为了运营而一直避战的打法,就是一个字“怂”。


“没有一个教练希望自己的队伍是这样赢的,但是没有人能改变sofm,我真的做梦都想(改变他)”,SN的教练Dian对于sofm的强硬更是十分头疼。


老队员的矛盾与接踵而至的失败,让新人辅助On一度想要放弃比赛。输得多了,就连怎么赢都不知道了。



就是这样,五个人接连崩溃的SN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世界赛。但这样的故事,在LPL的历史里太多太多不足为奇,这里始终只有一个冠军。


《不破不立》一共7集,只有第一集的结尾是真正的happy ending,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追梦路上,遗憾与落寞总归是多于喜悦的。


纪录片用短短50分钟便企图讲述一支十多人的战队一年多的心酸血泪,实在是有点勉强。而在镜头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时间里,又有多少没被记录下的眼泪与争吵。






确实,这50分钟太短,以至于对镜头的装载做太了多的取舍。不少网友认为,《不破不立》进行的这些裁剪,间接地成为了带动网络暴言的节奏风暴。


FPX相关剧集播出后,网上出现了一大堆关于上单选手Nuguri的批评声。在片中,Nuguri一整年都从未成功融入团队,不仅从始至终与其他队员存在沟通问题,而且自身竞技状态也不好。



甚至在韩国论坛,也存在着大量相关的讨论。网友拿出了同样来到LPL第一年的EDG下路选手viper进行对比,两人一年后的中文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但最终的真相真的是如此吗?回顾FPX这一年的队内语音,Nuguri并不总是一言不发,虽然不太标准,但他依旧会用磕磕绊绊的几句中文与队友及时沟通。


而在FPX自己官方发表的纪录片中,也有他认真学习中文的身影。



这便是纪录片的局限所在了。虽然纪录片追求的始终是记录真实,但它终究必须要有一个主题。剪辑与导演会为了这个共同的方向而对基于事实的片段进行选取,再加上一些镜头情绪的渲染,很容易就可以引导观众的思维方向。


但这其实是一个千古难题,歌颂胜利者十分容易,但要如何才能公正地记录败者的血、汗与泪?


纵观国内的电竞纪录片,要么就是被批太过平淡,全是客套话;要么就是被吐槽放大矛盾、恶意剪辑。


豆瓣《不破不立》评论区


而国外,早年间有以荷兰WCG为主题的《超越游戏》以及DOTA2相关《心竞技》作为优秀代表作品,但他们的视角也都只是放在选手个人身上,并没有大篇幅地描写战队情绪。


《不破不立》虽然并不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但也又一次扩宽了路人观众对于电子竞技战队背后的深度认知。


可无论如何,它都仅仅是一个经过了后期剪辑的部分事实节目,为了追求戏剧性,肯定是做出了大量情绪渲染的。



不管导演有没有刻意引导节奏的心,剪辑有没有选取特定片段,我们看到的都不会是事实本身,而是片段集锦。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出了选手的一千种面部微表情。


也因此,就一部二次加工作品中呈现的内容,而对一位选手乃至是一支战队进行攻击,就显得更不可取了。


这些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观众从来都没有探寻到镜头背后的能力。如何承担起由剪辑画面引起的舆论责任,还依旧是国内电竞纪录片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END-



往期推荐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