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23没有情人节档了?

2023-02-15 星期三


2023,情人节档消失了。

首先,这当然是一个极特殊的档期存在,因为时间上常常和春节紧邻,被凭空砍掉的次数并不算少。过去12年,情人节档实际上也只兑现了一半——

2012《爱》;
2014《北京爱情故事》;
2016《高跟鞋先生》《奔爱》;
2017《爱乐之城》《合约南女》《疯岳撬佳人》;
2019《一吻定情》;
2022《十年一品温如言》《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不要忘记我爱你》。

但今年的「消失」,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2023情人节不是没有新片,《不能流泪的悲伤》《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两部,哪怕卖相明显不佳,预售票房依然有一个保底。


▲ 数据来自灯塔专业版


时间上看,今年情人节在春节后三周左右,不存在档期冲突。


存货上看,陈飞宇、周也主演的《倒数说爱你》,刘浩存、宋威龙主演的《念念相忘》一直拖着尚未定档,还有此前在平遥亮相的《温柔壳》,都明显比前面那两部更有市场吸引力。


这消失,是一次偶然?还是某种变化的前兆?



一个进步


整体而言,我愿视这次「消失的情人节」,为中国电影一个不大不小的进步。

我们简单捋一捋就会很清楚——

首先,去年情人节档三部爱情电影联手口碑大扑(尤其是《十年一品温如言》灾难的2.8分),对这个档期的印象打击和形象破坏,可谓是毁灭性的。

这或许并不会影响情人节档的票房下限,但稍有野心的新片,一定会掂量再三。

其次,待映的爱情电影,或许普遍信心不足。

爱情与喜剧两大类型,受众广泛但质量拉胯,早已渐成共识,从几部相对热门的爱情电影迟迟不定档来看,片方的犹豫与纠结可能真实存在。

那么,缺乏底气的前提下,观众缘不佳的情人节档,确实不是个好的选择。



最后,急功近利的爱情电影,或许将迎来一波退潮

比谁字数更长、表达更矫情的片名,粗制滥造的剧本,榨无可榨的IP,拉低演员观众缘的表演……

票房高低,和质量无关,一切只关乎于演员和IP的知名度。于是可以这么说——

爱情烂片过去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对中国电影信誉的点滴损耗。

日久积累,量变总要成质变。或许,变化就在眼前?

一方面,已知待映的爱情电影,并不算多。除了前面提及的三部,还有今天刚刚定档5月20号的《这么多年》。

更多如明天公映的那两部,包括过去几年,票房在千万档次的,才是国产爱情电影庞大的金字塔底座。

它们成本不高,质量更不高,但沾了类型和演员的光,往往回本不难。

如果这个庞大的底座,可以在今明两年大幅削弱,或者找到更适合它们的位置(比如线上),那么这个情人节档的消失,就一定是中国电影进步的开始。



更进一步来看,对中国电影行业,这也意味着——


创作资源,将更多向中上层集中;而机会,将只会留给真正热爱的投资人与创作者。


抱着「捞一笔就跑」等快钱思维的中小电影公司,会渐渐难以为继,并最终被淘汰出这个市场。商业价值之外,电影的艺术价值一定会成为立项之前的重要参考。


某种程度上,这个消失的情人节档,除了帮爱情电影清清「垃圾库存」,或许也是中国电影经过这几年寒冬与疫情两大酷刑之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新开始。


而我得承认——


在爱情电影随便拍拍,去年依然能有千万票房保底的现实下,这个变化的速度,还是快过了我们对这个行业的预期。


希望,不会被打脸。



一个遗憾


一个小小的遗憾。

即,对复苏中的中国电影来说,一个潜力不小的迷你档期,就这么被浪费掉了。

或许没多少人真的会为一个情人节档的空窗而惋惜,事实上,它的影响也的确算不上多大,但我想表达的是——

我们的档期思路,或许需要再打开一点。

首先,中国电影定档的核心逻辑,就是节假日

这是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铁律。具体到爱情电影,大多以迷你档期为主,比如情人节、520、七夕节和双十一等,大一点的,还有跨年。

但反过来,只需要简单查询就能看到,高票房的爱情电影,往往都不在这几个档期。按时间排序,挑几个例子——

《失恋33天》是11月8号,《致青春》是4月26号,《北京遇上西雅图》是3月21号。

这三部电影都是普通档期,票房不俗,且至少都是十年前的老片了。这大概说明了这么几个事实——

第一,节假日上片,的确是过去这几年才形成的档期逻辑;
第二,过于依赖节假日,是当下中国电影底气不足的表现;
第三,某个档期只适合某一类电影的看法,很可能站不住脚。

那么,在节假日为王的大前提下,我想说的就很清楚了——

爱情电影那几个迷你档期,其他类型,就不能试一试吗?

不同于大档期,中小档期的消费,预售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还是节假日当天的实时购买。

随着观众正在日益习惯「节假日看电影」这件事,情人节这天,难道观众会愿意买票的,就只能是爱情电影吗?

具体到这次,比如定于2月25号公映的《拨浪鼓咚咚响》,温情向的口碑佳片,何尝不能去情人节一试?

毕竟,情人节、520、七夕和跨年这类节假日,观众选择一部电影,或许仪式感要大于对电影本体的要求,那么在这个基础上——

一部温情的、幽默的、触动人心的、真诚创作的好电影,凭什么不能比那些敷衍了事的爱情烂片,拿到一个更好的成绩呢?



这个问题,或许不会一开始就有一个正向而确凿的答案。但反正是票房预期不高的小成本,而节假日的购买欲望就摆在那里,不去试一试,终究还是有些遗憾的。

况且,随着爱情烂片的退潮,未来那些迷你档期,也总要有其他类型的电影去填充的。

希望这一个小小的遗憾,能为后续的进步与变化,带来一点点积极的参考价值。


结语


随着外片公映回归正常,与国产片开启大量清货模式,2023,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电影从内到外向前迈进的转折之年。

档期,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

但它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因为它解决的,是一个我们讨论了多年却不见好转的顽疾——

扎堆。

从这个角度,这个情人节档的消失,或许是利大于弊的。



近期精选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