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为什么不适合环球影城?

2022-05-13 星期五

什么样的游戏IP适合主题公园?



文 |北瓜
编辑 | 张友发

走进环球影城的大门,刚刚迈过华丽的好莱坞大街,还没来得及在纸醉金迷中沉沦,一个熟悉的建筑便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王者荣耀》水晶基地。一个cos成“杨玉环”的演员正驻足基地前与游客合影。略显尴尬的是,排队合影的人好像还没有单独拍“杨玉环”的人多,仿佛这场合作的一个缩影——看看热闹,兴趣寥寥。


4月8日,北京环球影城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王者荣耀英雄盛会”限时主题活动,而那一天,也是《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在国内上映的日子。在此之前,环球影城还取消了一直以来颇受好评的哈利·波特城堡灯光秀。
 
拥抱本土文化不丢人,只看选择的对象是否合适。在日本拥抱任天堂的环球影城,在中国选择了腾讯。看似都是巨头,但个中差异还需细细品味,披萨君亲临现场体验了这场“英雄盛会”,也感受到了盛装之下IP气质的乏力。
 
尴尬的《王者荣耀》
 
从官方发布的信息当中可以获悉,此次联动实际上只有两项主要活动——花车巡游+英雄coser合影,外带一些限定周边和传统小吃。
 
下午13:30,披萨君准时来到“王者荣耀英雄巡游”的起点,周围围观的观众目测不过两三百人左右,而当日入园人数却有将近11000人。即便和环球影城自有IP的“环球大巡游”相比,围观人数都远远不及。随便问了问周围驻足的路人,几乎没有人表示是专门为了《王者荣耀》入园游玩的,大部分人只是“好奇”“感觉人多凑个热闹”。

上图为“王者荣耀英雄巡游”时驻足观众,下图为“环球大巡游”时驻足观众
 
演出倒是有专门的设计。cos成王者荣耀英雄的演员们,不只是和观众打打招呼就作罢,还有小小的故事线隐含其中,主要讲述了“武则天”遭到“司空震”的背叛,最终在“李白”等人的围剿下成功击碎“司空震”阴谋的故事。


花车一天两场,活动范围仅在好莱坞大街附近,观众需要掐准时间前来才能一睹“盛会”。而王者英雄合影则是全天持续,每半小时会更换一位演员,在水晶基地与游客们保持约两米的距离合影,姿势固定,也没法像“网红威震天”一样有多少语言上的趣味互动。

排队合影的队伍一直维持在三四个人左右,比起园区内动辄排队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项目简直不足挂齿,和园区内其他需要排队合影的IP形象“功夫熊猫”“怪物史瑞克”相比,队伍也要短得多。
 
很明显,《王者荣耀》联名活动的吸引力远不如园内自有项目。
 
原因是多方面的,IP结合程度较浅首当其冲。每当谈及主题乐园的本土化,大阪环球影城一定是逃不开的正面案例。2021年3月,斥资600亿日元建设的“超级任天堂世界”园区开张,并迅速成为了大阪环球影城的招牌。


即便不与这样的“独立园区”相比较,大阪环球影城与其他日本IP的季节性合作沉浸度也要高得多。以今年7月即将上线的《海贼王》联动为例,大阪环球影城将把园区内原有的“好莱坞梦想”过山车改造为“海贼王X好莱坞梦想之旅”特别主题过山车,加入《海贼王》最新的电影、声音效果和背景音乐。

活动期间,还将开设一家特别的主题餐厅——“桑吉的海盗餐厅”,并设有现场表演。同时,观众还可以看到一场长达75分钟的“海贼王高级秀”,由草帽海贼团成员出演,将是一个全新的原创故事,并配有烟花等特效演出。


比较之下,本来看起来还算精致的花车遭到了降维打击。在缺乏实际游乐设施与沉浸式互动环节的情况下,对游客的吸引力总是十分有限的。比如北京环球影城的另一大本土化园区——功夫熊猫园区,从开园到现在都是人气低谷,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游玩项目相对于其他园区而言太低龄化,趣味有限。
 
另外,《王者荣耀》本身与环球影城也存在着一定的受众错位。疫情因素使得京外游客的数量锐减,而这恰恰是《王者荣耀》的受众大本营。据Mob研究院《2020“下沉市场”图鉴》显示,《王者荣耀》在二线及二线以下城市的用户占比为78.8%,是下沉市场最受欢迎的手游TOP3。


学生党也是《王者荣耀》用户的主力人群,但目前京内大学普遍并未开学或封校,高达500元的平日票价和700多元的节假日票价对于学生党来说也难有多次消费的空间。
 
尽管用户基数傲视群雄,但“会玩《王者荣耀》”显然不等同于“会为了《王者荣耀》去主题乐园”,一款游戏究竟能多大程度产生品牌粘性,让用户真正成为IP的粉丝,值得思考。
 
缺乏气质的腾讯
 
问题从来不只出现在《王者荣耀》身上,事实上,未来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腾讯游戏进入环球影城。
 
2021年2月,腾讯互娱就宣布与北京环球度假区达成合作,从2022年起将腾讯游戏IP加入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季节性活动中,包括《王者荣耀》、《天涯明月刀》、《QQ飞车》、《欢乐斗地主》等。
 
试想一下,如果灯红酒绿的好莱坞大街旁有人在cos《欢乐斗地主》,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受用户欢迎的游戏很多,但明显不是每一个都能够称之为IP,都适合拿来做实景娱乐。不论迪士尼、环球还是任天堂,旗下的IP既有时间跨度也有丰富的内容矩阵,更有自身独到的气质,这是构成IP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而腾讯旗下的游戏,在公共视野里一直走的是“复制+超越”的路径,其在基因中就不具备独到的气质。据晚点LatePost报道,一位接近腾讯战略部的人士曾说,“游戏是腾讯的业务里高度追求确定性的。它所有的机制、组织都为这种确定性服务。”确定性意味着稳定的收益和可预期的回报,即研发或代理一个有过成功先例的游戏。
 
在这样的基因下,尽管腾讯有相当数量的游戏能成为“国民级”游戏,但其创新性有限的共性,还是阻碍了IP的进一步建立。即便随着时间的积累,每款游戏都在不断沉淀自身的故事性和世界观,但至少到目前这个阶段,成功仍然有限。
 
就以《王者荣耀》为例,甫一上线时对端游MOBA类游戏的移植显而易见,英雄设定借用了不少历史人物的名头,后续也引发了一系列“王者荣耀让青少年误读历史”的公关危机。

直到近几年,《王者荣耀》开始重视世界观的完善,并将英雄设定逐渐去历史化,走向架空。但如今在IP授权中,主要方式还是以单个英雄或单个阵营英雄为主,比如“唐朝长安系”“长城守卫军”等。不同阵营之间的“关公战秦琼”式尴尬仍未完全消解。


在不断融入传统文化的大体思路下,《王者荣耀》达成了不少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地方文旅合作。这一类合作更具有互补性,因为传统文化需要寻找年轻化表达,而《王者荣耀》也需要传统性以背书。但在《环球影城》当中,一个架构仍存缺陷的IP试图为更独特且完整的IP“救火”,则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而中国本土的实景娱乐业,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和探索,不论是否在游戏领域,一直也没能在IP方面找到更好的答案。根据头豹研究院《2019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市场研究》显示,不同于国外的主题公园大多依赖IP开发,国内的头部主题公园除华强方特的《熊出没》之外,基本上都没走靠IP吸引游客的路子。而华强方特的主题公园也是主打下沉市场,受众年龄层也较小。

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环球影城迈出第一步,固然是一种勇气,但同在游戏领域中,或许也有更具IP气质的选项。

比如上个月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指导发起的“2021十大年度国家IP评选”中,游戏领域票数排名前三的均为来自米哈游的《原神》《崩坏学园3》和《未定事件簿》,而腾讯的《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只分列第四和第七。
 
这就是“玩家数”和“粉丝数”相异的最直观体现,包括米哈游在内的“上海四小龙”以及一系列新生代游戏公司,都开始更加注重研究自身的IP气质,重视长期的IP运营。尽管用户更加圈层化,但若是比较“为了IP去主题公园”的动力,显然是这样的游戏更大。
 
看着围在“杨玉环”外围,将她当作“风景”记录在手机里也不愿排两分钟的队去要一张合影的人们,我感觉到,这场“王者盛会”美在皮而不在骨。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