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病毒学家:奥密克戎伤害轻是疫苗的功劳

2022-11-25 星期五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今年一连经历了4波新冠疫情,柏林夏利特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德罗斯腾(Christian Drosten)认为,这恰恰是疫情结束大流行(Pandemie)的信号,因为每一波都不稳定,很快受到阻拦,人际传播指数R值降到了1以下,即每个病毒携带者再传染的不到一人。

接受德国《时代周报》采访时,德罗斯腾说,对病毒而言,这一情形大为不妙;对人类却是一个好消息。病毒不太可能通过几番变种再来摆布人类命运。目前在德国主要流行两个变种,BF.7和BQ.1.1。前者同BA.5很相似,针对它,德国大部分居民已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了很好的保护。如果后者占上风,今年冬天则可能再次经受考验。即便如此,德罗斯腾相信,病毒不会带来很大危害,“在进化过程中,它无法返回原地,它有点被定格锁住了,只能做些优化调整,我敢说,不久的将来,它的毒性也将减少。”

德罗斯腾认为,病毒为摆脱这一境况,继续生存,只能通过在可能的地方大量繁殖,以“革命”的方式重返人类并造成伤害。他说,目前他最感到忧虑的地方是中国。“传染多的地方,也是病毒发展最好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可能不久后是中国。全球的免疫情况分布很清楚,工业国家接种疫苗达到免疫,贫穷国家通过多次感染达到免疫。但中国不是这个情况。我不能排除在中国病毒出现零星进化的现象。可能不会立刻发生,也可能很长时间内不发生,但病毒就在角落里存在着。这样的话,现在的变种将疫情带入流行病(Epidemie)阶段”。

德罗斯腾:习近平完全清楚,他不能让病毒放任传播,在这样做之前,中国老百姓必须达到我们这里的接种疫苗水平。

德罗斯腾:习近平完全清楚,他不能让病毒放任传播,在这样做之前,中国老百姓必须达到我们这里的接种疫苗水平。

中国放开前必须达到欧洲接种疫苗的水平

在出现了奥密克戎变种之后,许多接种了疫苗的人也被感染。有些人就此得出印象,疫苗效力不大。德罗斯腾反驳说,必须特别明确指出,疫苗绝对能够保护不致重症以及死亡,这对奥密克戎也一样,并且这种保护效力是持久性的。

他进一步强调,“奥密克戎不造成严重伤害的说法,是极大谬误。奥密克戎浪潮没有造成很大伤害,不是因为这一病毒毒性降低,而是接种疫苗的缘故。有关这一点,我们在香港看到,很多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死于奥密克戎BA.1。接着人们采取了严厉措施,迅速阻断传播链。”
德罗斯腾接下来谈到中国抗疫政策的两难之处,他说,“习近平完全清楚,他不能让病毒放任传播,在这样做之前,中国老百姓必须达到我们这里的接种疫苗水平。”

奥密克戎没有造成严重伤害是疫苗的功劳

奥密克戎没有造成严重伤害是疫苗的功劳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有多大?

德罗斯腾说,这类风险将越来越小。一种新病毒攻击成年人,后者免疫系统会产生无法预测的免疫反应,我们在新冠后遗症病人那里看到这种情况。但到了局部流行传染阶段,病毒首先将攻击儿童,儿童的免疫反应同成年人不一样。新冠病毒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来自卡塔尔的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的人,将在一年半之内不再被同一变种感染,6至7个月内不会被另一变种感染。成年人传染的概率将持续降低。

由于政治分野,同中国的合作会越来越少

由于政治分野,同中国的合作会越来越少

同中国的合作今后会越来越难

采访最后谈到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记者说,新冠疫情开始时,中国方面很快分解出Sars-Cov-2的序列,并发布在科学交流平台。但随着政治阵营的建立和巩固,各国科学家还能否正常交流?
德罗斯腾对此给予了悲观的回答。他以俄罗斯为例说,“我们与莫斯科的一家研究机构进行了多年的合作。他们采集野生动物、昆虫以及人体样本,我们则在数据分析时给予支持,这样,我们对俄罗斯传染病毒的概况有所掌握,但现在,这块呈现出空白。在预防全球流行病方面,同中国展开这种形式的合作,今后会越来越难。”

  • 今年上海、成都等大都市封城的惨痛经历令人记忆犹新。10月中,中国国家卫健委表示未来要尽量避免为防疫实施“全域”封控。地方政府取而代之的说法包括 “静态管理”、“闭环管理”、“全域静默”、“非必要不外出”等。而一旦出现感染,社区、楼宇仍会被封控,居民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紧急情况下甚至曾酿成人道悲剧。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封城改“静默”

    今年上海、成都等大都市封城的惨痛经历令人记忆犹新。10月中,中国国家卫健委表示未来要尽量避免为防疫实施“全域”封控。地方政府取而代之的说法包括 “静态管理”、“闭环管理”、“全域静默”、“非必要不外出”等。而一旦出现感染,社区、楼宇仍会被封控,居民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紧急情况下甚至曾酿成人道悲剧。

  • 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中共20大开幕前夕,一名彭姓男子在北京四通桥挂出上述标语后被捕。事件引起国际关注,之后中国多个城市公厕等隐蔽公共场所出现抄写口号,海外中国留学生也以公开集会、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多种方式呼应这一抗议行动。在响应者看来,过度防疫管控是独裁专制的一种表现方式。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四通桥抗议与回响

    "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中共20大开幕前夕,一名彭姓男子在北京四通桥挂出上述标语后被捕。事件引起国际关注,之后中国多个城市公厕等隐蔽公共场所出现抄写口号,海外中国留学生也以公开集会、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多种方式呼应这一抗议行动。在响应者看来,过度防疫管控是独裁专制的一种表现方式。

  • 在全球最大的iPhone制造厂郑州富士康,10月下旬,因防疫隔离带来的混乱,大批工人在恐慌下逃离厂区,甚至徒步返乡,造成生产停顿。苹果公司本月已降低了对iPhone14出货量的预测。此后有中国媒体报道,为维持生产,河南省一些地方政府只好动员退役军人和基层干部到郑州富士康工厂工作。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隔离恐慌致员工逃离、生产停摆

    在全球最大的iPhone制造厂郑州富士康,10月下旬,因防疫隔离带来的混乱,大批工人在恐慌下逃离厂区(图),甚至徒步返乡,造成生产停顿。苹果公司本月已降低了对iPhone14出货量的预测。此后有中国媒体报道,为维持生产,河南省一些地方政府只好动员退役军人和基层干部到郑州富士康工厂工作。

  • 不仅大公司,大量涉及居民生计的小企业和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行业也濒临困境。10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低于原本已保守的预期。出口下滑,新的银行放贷骤减,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低迷。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3%,无法实现5.5%的目标。青年人口失业率高达20%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经济复苏前景渺茫

    不仅大公司,大量涉及居民生计的小企业和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行业也濒临困境。10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低于原本已保守的预期。出口下滑,新的银行放贷骤减,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低迷。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3%,无法实现5.5%的目标。青年人口失业率高达20%。

  • 今年4月以来中国各地大中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可谓劳民伤财,耗费了庞大的医疗和财政资源。一些地方政府明显已无力承担这一无底洞般的巨大开支,开始变免费为自费。9月以来,贵州、四川、甘肃和广东的一些地区已宣布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收费。另一些城市减少了检测网点。由于进入一些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时需要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意味着民众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财力。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地方财政不堪重负

    今年4月以来中国各地大中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可谓劳民伤财,耗费了庞大的医疗和财政资源。一些地方政府明显已无力承担这一无底洞般的巨大开支,开始变免费为自费。9月以来,贵州、四川、甘肃和广东的一些地区已宣布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收费。另一些城市减少了检测网点。由于进入一些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时需要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意味着民众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财力。

  • 11月11日,中国官方公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包括缩短隔离时间、不再追踪“次密接”、取消中风险区、取消入境航班熔断等。此举被解读为放松防疫的信号,一度引起股市高涨。但防控措施放松的时间表和调整的标准仍不得而知。香港大学医学院病毒学家金冬雁对德国之声表示,新的措施“并不是要真的放开,不是要取消动态清零,而是把已经证明无效的一些措施删掉”。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20条措施指向何方?

    11月11日,中国官方公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包括缩短隔离时间、不再追踪“次密接”、取消中风险区、取消入境航班熔断等。此举被解读为放松防疫的信号,一度引起股市高涨。但防控措施放松的时间表和调整的标准仍不得而知。香港大学医学院病毒学家金冬雁对德国之声表示,新的措施“并不是要真的放开,不是要取消动态清零,而是把已经证明无效的一些措施删掉”。

  •  “20条”推出后,一些地方开始调整管控措施。河北省石家庄率先宣布取消全员强制核酸检测,开始关闭一些常态化检测点,进出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也不再查验核酸。但几天之后,关闭的一些免费核酸点又恢复运行,一周后甚至再度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其它一些城市也出现令人无所适从的政策反复。人们对松绑的期待再度落空。此前中共二十大上强调的依然是坚持“动态清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既有防疫路线。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放松复收紧

    “20条”推出后,一些地方开始调整管控措施。河北省石家庄率先宣布取消全员强制核酸检测,开始关闭一些常态化检测点,进出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也不再查验核酸。但几天之后,关闭的一些免费核酸点又恢复运行,一周后甚至再度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其它一些城市也出现令人无所适从的政策反复。人们对松绑的期待再度落空。此前中共二十大上强调的依然是坚持“动态清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既有防疫路线。


(根据Zeit等报道)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