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票江湖: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2021-06-28 星期一
▲ 地产、建筑等传统行业,所需资金量大,周转时间长,更加依赖商票。(人民视觉/图)


全文共3356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商票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资金难的问题,但近年来,一些企业资金压力增加,将商票变成了一种灰色地带的融资工具。


  • “一般是地产、建筑等传统行业,新兴电商领域相对比较少。地产等行业资金量大,周转时间长,更加依赖商票。”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责任编辑|冯叶


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散户王灵,嗅到了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

2020年4月,他注意到商业承兑汇票(以下简称“商票”)市场出现较高利率,开始尝试购入商票。

商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付款人为企业,承兑时间最长为一年。拿到商票后,持票人可以提前从银行贴现,也就是将票据变现。但提前贴现,需要向银行支付利息。与此同时,商票也可以在正规的商业票据平台流通转让。

但商票不允许个人购买,王灵特意注册了一家公司,并通过该公司在第三方商票交易平台购入3张某头部房地产企业的商票。每张票面价格10万元,实际均价7万多元。

王灵购入时,距离承兑日期还剩11个月。商票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在他接手之前,这些商票已在一个月内流转过多次。

2021年年初,本该到期兑付的商票延期了一个月,最终王灵还是从银行全额兑付了30万元。这笔商票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达到33%,同期余额宝的七天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

最近,一些地产商票开始出现延期兑付问题。

商票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资金难的问题,但近年来,一些企业资金压力增加,将商票变成了一种灰色地带的融资工具。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投资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

1

击鼓传花


一直以来,商票并非主流。在票据市场,主角是银行承兑汇票。与商票依靠企业承兑不同,银行承兑汇票凭借的是银行信誉,由银行进行承兑,可靠性更强,基本不存在延期兑付或者拒不兑付的问题。

近年来,商票渐渐成为一门备受追捧的投资,虽然银行承兑汇票依然比重更大。

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0年商票签发金额为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7%,商票签发金额占比为16.39%,较上年提升1.55个百分点;商票贴现金额为1.03万亿元,增长9.85%,占比为7.68%。

商票市场中,央企、国企以及上市公司的信誉度要比地方性企业高,商票在市场上流通的能力也较强,更加受到市场认可。

“央企、国企天然就具有好企业的标签。”在一家专门投资商票的公司工作的张斌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你可能都不明白它一年挣多少钱,资产负债率是多少,它可能也是亏的,但它就是好企业。”

张斌认为“好企业”的标准就是能否按时兑付。在商票市场中,企业商票的流转价格由市场定价,但到期后能否获得票面价格,决定投资成败。对于同一家企业来说,不同地区,不同子公司,在市面上流通的价格都各不相同。

张斌表示,作为持票人,自己也会评估风险,只要还没到期,就可以低价转给理财客户,也可以给到同行或者给到其他机构。“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过程,这中间的价格高高低低都是很正常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就跟打白条一样”


过去,商票用于支付供应商的款项,缓解企业账期压力。但如今对于部分企业来说,银行授信难,市场发债成本偏高,通过商票进行融资,成为一个新选择。

在业内,用于融资的商票被称为融资票,没有具体对应的项目合同,用于真正结算具体项目的被称为贸易票或流通票。

“用商票融资,第一速度快,第二足够多,第三成本没那么高。”张斌介绍,企业做融资票就是不断开票,然后卖掉,因为不是真实的交易,“就跟打白条一样”。

至于如何区分贸易票还是融资票,张斌说,融资票大部分是批量发行,除了票号有顺序差别,金额和承兑时间等元素都一致,“一家头部房地产企业曾在合肥发行了大量10万元以及50万元面值的商票,合计有几千张”。

不过,在商票流通市场上,贸易票受到的认可度比融资票高,市场价格也更高。

哪些行业更喜欢发行商票?

“一般是地产、建筑等传统行业,新兴电商领域相对比较少。地产等行业资金量大,周转时间长,更加依赖商票。”张斌说。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2020年,TOP19房企的总体商票承兑余额达到3355.74亿元,同比增长36.59%,占全国商票承兑总量的9.27%。

另据华西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各项应付款占比一般在10%—20%,但近年来随着其他融资渠道收紧,各项应付款占比有逐步走高的趋势。

2021年以来,在“三道红线”和融资难的压力下,部分房企资金问题依然严峻,开始出现延期兑付。

在另一家商票投资公司任职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公司和客户手中有一千多万元商票,来自同一家头部房企,但到期了未能兑付。与此同时,其他部分房企也陆续出现了延期兑付的情况。

和存在真实交易的贸易票相比,融资票更容易出现兑付问题,因其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遇到问题时,持票方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一位长期研究票据的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融资票的大量出现实际上背离了商票出现的初衷,但目前商票发行是企业自发的市场行为,“只能靠市场自行判断存在的风险”。

3

灰色地带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王灵一样幸运,延期一个月仍能成功承兑。

赵明在东莞从事铝制品加工生意,他的下游大多是大型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下游向他支付账款时,经常使用商票,而不是现金,“一个月1500万左右的交易中,大概有500万—800万是商票”。

前段时间,赵明公司有一笔大的转账支出,财务拿着一千多万元的商票去银行提前贴现,发现根本承兑不出来,“下游企业在银行没有抵押物也没有保证金”。

“大家都在收商票,你不收,不可能。”对于赵明来说,他并没有选择,下游企业议价权比较高,收商票也成为了惯例。即使合同里标明了是现金交易,但最后往往还是会拿到商票,如果非要现金,对方则表示要扣几个点的利息。

除了下游企业经常为上游企业开出商票,银行也乐见企业开商票。赵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东莞有一家银行为了完成吸储任务,曾和他联系过,希望他能存入一部分抵押款,然后给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开商票。

这样一来,银行能够完成存款任务,赵明的公司能够缓冲资金压力,还能从这笔抵押款中收到不少利息。银行评估后,建议赵明存入700万元左右的抵押款。赵明算了算,“每年的利息大概将近40万元”。

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下游公司的商票经常无法贴现或到期承兑,赵明对商票有了抵触情绪,便拒绝了银行的邀约,“我还是选择给自己上游企业(原材料)现金”。

赵明表示,他们与下游公司之间一般是6个月账期,到期后,下游公司一般还会再给他开6个月的商票。这也意味着,通常一年才能拿到钱,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拿到商票后,如果企业提前到银行贴现,还需要支付银行一定的利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又是一笔损失。

为了更好地规范票据市场,整治行业乱象,上海票据交易所于2016年12月8日成立,但上海票据交易所更多还是承担信息披露的任务。

但商票如何统一管理以及信用如何认定,至今仍没有结论。

2021年5月,浙江台州学院副教授卢立伟在一篇关于票据的论文中写道,商业银行对商票的评级更多采取的是内部评级方式,银行机构之间,尤其是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评级能力差距较大,而且银行间缺少必要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卢立伟进一步解释,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评级机构联系来看,商业银行虽有其客户商票的内部评级情况,但不对外公布。

和银行承兑汇票相比,商票一直没有上报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对于逾期或者有违规行为的企业,仍然无法体现在企业的征信报告中。

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只对商业承兑汇票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的企业,有相关处罚措施。根据中国《票据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处以压票、拖延支付期限内每日票据金额0.7‰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肖小和曾撰文表示,中国更加重视银行信用,且一定程度上银行信用几乎等同于国有信用,因此票据信用对银行信用的依赖性过强,造成票据市场品种结构不合理,呈现银行承兑汇票占绝对主导、商业承兑汇票发展受制约的不均衡特征。

上述票据专家坦言,商票发行是企业自发的市场行为,对于商票的总量、市场结构、签发等方面,没有哪家银行或是部门进行约束和管理,一般都是出现延期兑付或是拒不兑付等情况时,才走法律途径解决。

2021年5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纾困的问题,并表示研究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以减轻企业占款压力。

(应受访者要求,王灵、张斌、赵明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