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2.86,初揭秘(加料重发版)

2023-09-01 星期五

各位上午好!

话说,昨天发的这篇抢跑,终于可以配图了……

原因很简单,

几个小时以前,曹老师自己发推,把图给放出来了。


——请品鉴:


那么咱们就照惯例,重发一个免费版本,顺便把图补进去,另外加点料吧(多谢昨天慷慨支援咱烧烤经费的一千多位朋友!)


长话短说,here we go~




先说说中和测定跑分的情况。


——请品鉴:

↑ 以上是打过三针疫苗后感染过一次XBB*的受试者(这里的XBB*绝大多数是EG.5.1在感染后一个月(中和抗体峰值期间)左右抽血,然后用这些血清做假病毒中和测定,结果:

  • BA.2.86的NT50(50%中和滴度)在检出下限周围徘徊……27份血浆当中的19份直接低于检出限;

  • 作为对比,如果以XBB.1.5为背景板的话,同样的血浆,针对XBB.1.5的NT50,要针对BA.2.86的高出两倍多。


当然了,这一方面是因为,针对上述宿主免疫背景,BA.2.86的逃逸能力比XBB.1.5更厉害,

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XBB自然感染的免疫原性拉胯(被原罪效应拖了后腿)……相关延伸阅读:《曹老师:“非常聪明的一步棋”》


那么,如果有多次Omicron既往感染史,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

下面换一批受试者血浆~


——请再品鉴:

↑ 以上改用了打完三针疫苗后,先后感染BA.5*和XBB*的受试者(这里的BA.5*绝大多数是BF.7.14,XBB*则绝大多数是EG.5.1),在他们第二次感染后一个月左右抽血,后用这些血浆做假病毒和测定,结果

  • 针对BA.2.86的NT50值,只有针对背景板XBB.1.5的三分之一左右

  • 不过呢,XBB家族也有免疫逃逸高手……比如HK.3的NT50值,就跟BA.2.86差不多。


——曹老师原话:

↑ 翻译翻译:“BA.2.86的免疫逃逸能力甚至超过了EG.5,跟那些FLip差不多


而上图跟BA.2.86打成平手的HK.3,就是曹老师所谓的“FLip variants”之一。


HK.3=EG.5.1.1.3=XBB.1.9.2.5.1.1.3,就是这些受试者当初感染的EG.5.1的直系后代,比EG.5.1额外多出了刺突蛋白突变L455F和F456L,详见《曹老师:“非常聪明的一步棋”》


但需要注意,上面所谓的差不多,只是平均数值上的差不多。

如果细看的话,差别还是挺大的。


具体而言,有一个奇妙的现象……


——请仔细品鉴:

↑ 上图那俩箭头是咱随手加的,仅作示意,各位仔细看箭头附近的那些连接线就行……

总之,一部分受试者血浆对HK.3的中和活性非常拉胯,但对BA.2.86的中和活性相对还行,而另一部分受试者血浆对HK.3相对更敏感,但对BA.2.86又跳水了……


不过这其实也不奇怪,HK.3和BA.2.86 RBD结构域的关键免疫逃逸增益突变不一样,

HK.3主要靠的是上面提到的L455F和F456L组合,也就是目前热门的“FLip”组合,

而BA.2.86则主要靠的是跟之前所有毒株大相径庭,并且来历可能有点玄幻的480-486 loop(卖个关子,这一点以后慢慢八卦),


每个变异株在对应这两者发生逃逸效果的抗原表位不一样,针对的抗体库也就不一样。


——具体请品鉴:

↑ 或者用这张图更能说明问题……解释一下:

  • 上图横轴针对刺突蛋白不同抗原表位的中和抗体,分为了5个class(class 1/4、class 2等)、应的(F3、A1、A2等,以及针对每个抗原簇的各种(横轴下边BD5x开头的那一大堆

  • 上图纵轴则是各个变异株。

  • 上图某个点的颜色越红,则说明某个单抗在某个抗原表位上针对某个变异株的中和滴度越拉胯……如果横着红成一片了,就说明这款变异株免疫逃逸神功大成了。


所以一图秒懂:

HK.3(纵轴倒数第二行)的免疫逃逸,主要靠的是Class 1,抗原簇A1和A2那一坨深红色;

而BA.2.86(最后一行)的免疫逃逸,则靠的是Class 1到5连绵不绝的一片红,但偏偏抗原簇A1那里,HK.3最红的地方,BA.2.86没那么红。


或者换个角度,看看抗原距离。


病毒学研究经常会用到“抗原地图”(antigenic cartography)这个工具,

它的作用,是定量衡量各个变异株和血清抗体相互之间的抗原距离。

(延伸阅读:《论,吹气球》


具体来说,抗原地图上的距离,是由变异株交叉免疫保护来表征的,

变异株(或血清)之间的距离每增加一格,就相当于两者之间的中和活性下降两倍


——请品鉴:

↑ 小鼠试验的结果:

  • BA.2.86到原始株的抗原距离,大约是12格左右;

  • BA.2.86分别到SARS1或BQ.1.1的抗原距离,大约是8格左右;

  • BA.2.86分别到BA.1、BA.2或BA.5的抗原距离,大约是6格左右;

  • BA.2.86到XBB.1.5的抗原距离,大约是5格左右。


作为对比:

  • 原始株分别到SARS1、BA.1、BA.2或BA.5的抗原距离,大约在5格到7格的范围内;

  • 原始株到XBB.1.5的抗原距离,差不多11格;

  • BA.1到XBB.1.5的抗原距离,大约是5格左右;

  • SARS1到XBB.1.5的抗原距离,大约是9格左右。


——或者用曹老师的原话来说:

↑ 翻译翻译:“利用刺突蛋白mRNA接种小鼠血清的假病毒中和测定结果和抗原地图工具,我们发现BA.2.86距离原始株、BA.2、BA.5和XBB.1.5的抗原距离都很明显,这意味着XBB抗原暴露产生的抗体没法有效识别并中和BA.2.86”。


嘿嘿,这气球越吹越大啦~


最后,放两个小号定心丸吧:

  • BA.2.86在HEK293T细胞系的假病毒试验结果,感染效率大约只有XBB.1.5的40%左右(不过需要注意,这里的感染效率指的是一个细胞感染另外一个细胞的能力,不一定能直接外推人传人的传染性);

  • 单抗类药物并没有全部阵亡,SA55仍然坚挺住了。


——定心丸配图两张,请品鉴:


顺便加个料。

曹老师在推上说,因为BA.2.86在HEK293T细胞系的假病毒试验中感染效率拉胯,所以真实世界的传染性有可能受影响——这说法一眼就不对劲儿……


假病毒模型测出来的细胞感染效率,

显然没法直接外推出宿主间传播速度~

(况且这里用的还是ACE2过表达、同时又缺少TMPRSS2的293T细胞系)


但曹老师也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这是咋回事儿呢?


小道消息:

已经有其他组分离出了BA.2.86活病毒~

但这个临床分离株,有点类似于当初BA.1刚刚分离成功时的尴尬情况……


所以这个谓“传染性受影响”,

差不多就是当初针对BA.1的那种思路吧。


——可惜翻车了:


以上!

各位明天见啦~





欢 迎关 注

公众号大号(停机保号ing):

公众号小小号(待机ing):

知乎 & 微博同名:

小红书号:9692063824



外 快 专 区
知识星球
https://t.zsxq.com/07c3Cnty5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