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那么多有趣店招吸引人推门而入…招牌绘写师揭秘“城市表情”

2022-02-23 星期三

如果说建筑是吸引人们阅读城市、感悟城市的一本敞开的书,那么建筑立面上的店招店牌或许就是那句让人惊艳的开头。只看一眼,便勾起了兴趣,让人想要深入了解、一探究竟。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及街区“微更新”的推进,“城市需要怎样的店招”这一话题引起诸多关注。

经过一番思辨与探讨,社会已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店招店牌不仅仅是商家揽客或表达个性的方式,同样是彰显城市活力、街道魅力的因素之一,不宜“千篇一律”,而是应该在遵守一定规范的基础上展现多样性。

换言之,就是要让更多创意力量投入这项工作,让大家通过设计、书写店招店牌,表达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赵多是一位招牌绘写职人,在东京学艺、现居上海。在他看来,上海是一座具有各种可能性的城市,为不同的店铺、商家绘写招牌,就好比是在创作不同的“城市表情”。这是一个追寻美与个性的过程,充满欢乐。


赵多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有意思的店招,吸引人推门而入

你会不会因为一个好看的店招而对一家店产生兴趣?会不会因为店门、橱窗上有趣的标语和图画而推开店门,走进去瞧瞧?

在这个点评发达、全民探店的时代,店铺的“颜值”和装修装饰细节中透露出的审美品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其的初印象。一个特别的店招和门头,堪称是吸引人们“种草”的“利器”。

上海城市文化观察者、平面设计师姜庆共注意到奉贤路上的一家咖啡店,也是因为那独特的店门——门上所写的中英文字由上世纪30年代起被广泛使用在剧院招牌上的Broadway字体和老上海美术字组合,黑色衬底配合哑光金箔,低调、耐看,别具格调,与一旁历史悠久的美琪大戏院整体的风格相得益彰。

长期关注上海街道、弄堂、建筑、工业遗迹、商铺等处文字设计与表现形式的姜庆共,一下子被咖啡店店门上的字吸引了。彼时,他正在筹备街头文字摄影集《字游上海》,他想,一定要找到这个创作者聊一聊。

姜庆共不知道的是,当时他托人寻找的那个创作者,其实“认识”他。

2019年,旅居日本5年、学习手工招牌绘制( Sign Painting)的湛江人赵多来到上海,开了一家名为“淮海图文”的工作室。一听这个名字,有人便联想到街边随处可见的招牌店。赵多也是这么想的。他说,回国后发现国内有很多做招牌的店都叫XX图文,简单直接、很接地气,而他当时刚好住在淮海路上,就顺理成章地起了“淮海图文”的名字。

淮海图文的业务并不复杂,主要是为店牌提供招牌设计和绘写服务,传递商业信息吸引消费者。同时,也可为客户定制字体,服务于店内的各种信息传达需要。然而,上世纪90年代至今,印刷技术的发达与电脑软件的愈发普及,早已让传统的手工招牌绘写显得落寞,世界上很多职业招牌绘写人要么改行,要么选择“与时俱进”学习电脑招牌制作。在我国,仍掌握着这项技艺并以此为职业的人,更加少。


赵多在店铺内绘写。  受访者供图

但赵多对招牌绘写情有独钟,“我希望能在这个电脑刻字的世代,给一些店铺提供多一种选项。”奉贤路咖啡馆格外出片的店门装饰字,就出自他手。

某一天,赵多偶然间读到了《上海字记》。这本书以上海一百年间的印刷品实物组成视觉线索,为传统书法之后汉字书写和设计的痕迹、脉络,构建了一份系统的、客观的、清晰的基础档案。书中400多幅图例向读者呈现了20世纪上海的教育、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种种记忆。


《上海字记》

每天与字打交道的赵多如获至宝,一度把书放在案头,有空就翻看、研究。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姜庆共。

2020年,因字结缘的两人终于见上了面。内行相见,聊的都是专业内容,比如各种字体的特点、哪些字体适合在哪些场所和语境下使用、色彩如何搭配使用、如何更好地传递信息等。外人听来,好比是“加密语言”。

2021年4月,《字游上海》出版,同期在徐汇艺术馆举办了一场“上海招牌”展。展出的作品中,有的简洁大气,有的繁复华丽,有的俏皮可爱,代表着不同趣味。赵多的作品也应邀参展。


“上海招牌”展。  

在姜庆共看来,以赵多为代表的招牌绘写师与其他字体设计师、店主、美术爱好者等参展者,给上海的招牌书写和设计带来了更为灵动的一面,有望为城市留下更多奇妙的“文字地景”。

塑造街区风格与气质

通过街头店招,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风格与气质。

日本历史名城京都,常见一些富有禅意的招牌,规格不大、画面呈现的效果也不会过于饱满,适当的留白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亚洲金融之都香港,密密麻麻的彩色霓虹招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透露出浓厚的商业气息和风风火火的拼劲。


京都的店招。


香港的店招。

上海又是什么样?

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事实上,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也不应囿于某种单一的风格和形式。南京路步行街与衡复风貌保护区各美其美,老城厢与CBD、商业主街与“小而美”后街各有千秋,多元共存才是人们乐于看到的、真实的街头面貌。

有意思的店铺特别多,也是赵多对上海的印象。在沪几年,淮海图文的合作邀约越来越多,赵多变得越来越忙。原因也很简单——上海的街头品牌、独立店铺渴望一些更具设计感和独创性的元素作为店铺的门面,轻易可获取、可复制的电脑字体承载不了这份需求。


赵多作品。  受访者供图

一些围绕着复古潮流生活方式的业态,如美式理发店、阿美咔叽服装店、中古家具店,以及咖啡馆、餐厅、酒吧是淮海图文的主要客户群体。接单后,赵多会充分了解客户需求,随后根据应用场景、空间大小、可读距离等,琢磨字体、比例、肥瘦、高矮、色彩等细节。先画出纸样,随后向相关部门登记备案后,再在墙面、木板、玻璃板、亚力克板或不同金属板上绘制。具体绘制的时间则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赵多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渐渐地,赵多风格独特、具有强烈质感的作品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有的店主受到了其他店主的推荐,有的店主则是路过时一眼相中,专门打听消息后找来的。

某天,记者在步行时,短短几分钟内竟多次偶遇了赵多的作品。先是看到茂名南路上潮流理发店的橱窗,随后认出巨鹿路上复古服装店的招牌,行至陕西南路咖啡店又遇见了赵多为其定制的字体。


店门上的字体为赵多为其定制。吴越 摄

红火的生意却让赵多产生了担忧:客户大多来自上海市中心区域,若是一个小区域内过于密集地出现自己绘写的店招,会不会影响街区招牌的丰富性?

顾客审美走向趋同、店家期望通过简单“复制”来延续他人的成功经验、店铺个性被一定程度抹杀……这些都与赵多的创作初衷相悖,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为此,赵多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尽量避免在同一个街区、同一条街道上与太多间店铺合作。“首先我自己在情感上就过不去,因为与每一间店铺的合作都投注了独一无二的感情和心力,不想‘背叛’这份感情;其次,我也希望这间店铺的形象风格在这条街上是独一无二的,能与其他风格的店铺一起丰富整个街区。”


赵多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好手艺不会因技术进步而被淘汰

眼下,“手工制作”和“匠人精神”备受推崇,手工绘写的招牌是否更金贵?

赵多认为,不应简单地将“手工制作”认定为高级,借助现代科技创造出来的优品同样值得欣赏。相反,对于过度营销“手工感”的产品则更应当谨慎——手工制作不意味着粗制滥造,“真正厉害的手艺,不会因为任何别的技术进步而被淘汰,它能一直在擂台上,并且不停地进步”。

对字体设计的严谨和对技艺精进的孜孜追求,源自赵多在日本学习时的感悟,也体现在他的一些非商业作品上。

近期,位于虹口区的今潮8弄印物所店内正在举办赵多作品展,展览名称即赵多对自己的定位——绘写招牌的人。除了从上海和全国各地的合作店铺中借来的招牌实物,人们还能在展览中看到绘制在卡纸上的涂鸦式的内容。


展览牌。  吴越 摄

这是他额外的个人练习。“在纸上绘写,反而比在墙上更难。”赵多说:“画在墙上的文字和图画都有底稿,如果不小心画错,还能用油漆覆盖后重来。但纸上创作不一样,规划构图要一气呵成,错一笔就毁了,容错率低,也更见功夫。”


赵多介绍纸上绘写。  吴越 摄

空闲的时间,赵多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比如黑胶唱片、机车、工装服饰等,虚构一些店铺,并为这些店铺创作招牌和招贴画。


画面中的“三兄弟咖啡”即为赵多虚构的店铺。  吴越 摄

因为在日本研习的是美式复古招牌绘写,赵多这些年绝大多数都是用英文字母进行创作,但眼尖的人会发现,展览现场还有一些精美的中文字作品。

赵多说,阅读《上海字记》后,他更是感觉到“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不同年代的印刷品实物中存在着大量精品,赵多在学习这些字体结构和书写技巧的同时,也为当年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商业表达所着迷。比如“开门营业”“今日休息”“内有空调”“楼上雅座”“美观卫生”等。


中文字作品。吴越 摄

时至今日,这些表达也许已经过时,但赵多相信,经过构思设计的文字本身会成为空间内的一种装饰甚至艺术品,或是勾起人们的回忆,或是让人会心一笑。

运用中文方块字创作的赵多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文字、图像与语境所融合,给人带去惊喜。

例如,在繁体字“咖啡厅”的“厅”字上做个小变化,形成一种正在冒烟的视觉效果,让人看一眼就联想到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为面馆绘制的招牌,则将每个中文字的个别笔画艺术化,给人以“筷子夹着滑溜溜的面条”的视觉联想。


中文字作品,引发人们的联想。  受访者供图

谈到创作理念和创作过程,赵多总是格外兴奋,介绍得很多。但聊起别的就会发现,他的业余生活其实非常简单,很少外出吃喝,也很少逛街。大把的时间都用来练习基本功和创作,偶尔去福州路的文具店买心仪的纸,或是在劳防用品店买手套和头盔用于日常作业。日常的穿着比较街头嘻哈风,最大的记忆点是牛仔裤和外套上总有星星点点的油漆印。


展览现场还有一个摄影展,展示了招牌绘写师的工作日常,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和画笔。  姚瑶供图

“招牌文化”传播文字魅力

“哇,我上报纸了!”

去年5月,朋友传来照片后,赵多惊喜地发现,自己登上了一张比利时弗拉芒语报纸。

故事缘起于社交网络上的一次征集。当时,一位名叫Jasmine的招牌绘写师偶遇了一位90岁高龄的德国招牌绘写师老爷爷,说起如今在全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年轻人对这份事业十分热衷,传承着这项技艺。从不上网的老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并对后辈们的作品表示感兴趣。为此,Jasmine在社交网络上发起了一项活动,号召大家以老人的名字Jef Palmans为素材进行创作,由她收集后统一印刷,作为礼物送给老人。

活动发布后,迅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积极响应,赵多也当即决定,要给老人送上一份来自上海的问候。

在作品中,赵多写了这样一句话:Hey there Jef Palmans, We still paintin'letters(意为Jef你好,我们还在从事这份工作)。


比利时媒体的报道。受访者供图

后来,比利时媒体报道了这个暖心的故事,赵多与作品的合影也被选中刊登。

对赵多来说,上报纸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作为社群的一分子参与了对前辈的致敬,也让世界上其他招牌绘写师知道,在中国、在上海也有这样一位同伴。

采访中,赵多几次提到“社群”。的确,具有天然观赏属性的招牌,本身就是某种社群文化的体现。一块独具巧思的招牌,或许就能吸引人们推开一扇门、开启一段对话,促成一次合作、结下一段友谊。

在招牌文化更为盛行的国外,社群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手绘招牌画家与字体艺术家的年度聚会Letterheads活动。据媒体报道,最早的Letterheads活动源自1975年的美国丹佛市,招牌字体艺术家们抛开同行相忌的藩篱与秘密,每年在不同城市展开交流工艺技法的聚会。


2019 年 Letterheads 东京站报道。  图源:Seki/HYPEBEAST

2019年,赵多在东京参加了当年的Letterheads聚会,共有200名来自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招牌写手、书法家、字体爱好者到场。大家聚在主办方租来的场地,先是观摩展览作品,随后便自由组合、相互交流切磋,最后还会搞一次城市巡游。值得一提的是,聚会有个互写城市名的传统,比如我为你写一个“Tokyo(东京)”,你为我写一个“Barcelona(巴塞罗那)”,写完彼此互换、作为留念。

搬来上海后,赵多畅想着未来也能在这里举办一次Letterheads聚会,让大家欣赏这座城市丰富的招牌文化与独特的城市风貌。疫情之下,这个想法暂无法实现,赵多便通过另一种形式传播着文字的魅力。


上海招牌绘写工作坊。受访者供图

前不久,赵多在今潮8弄的展览空间里办了一次工作坊,参加者有插画师、字体设计师等,都是对文字和设计感兴趣的年轻人。虽然场地空间有限,一次只能容纳七八人,但赵多觉得正好。

“工作坊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职业招牌绘写师,而是希望和大家分享我对文字构造的理解,让大家体验到不同的笔带来的不同书写感受。同样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练习和琢磨,学会拆解不同字体,发掘更多元的美。”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