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的焦虑,能在《小舍得》中找到出口吗?

2021-04-21 星期三


《小舍得》好像比预想中爆得更晚一些。


从第一集一不小心就擦枪走火的团圆饭,到两个孩子只有一个名额的课外辅导班,《小舍得》的议题从家庭一步一步走到了教育本身,剧情也随着教育话题的展开,更新到了全剧的四分之一,属于《小舍得》的热度也终于来了。


田雨岚是第一个出圈的人——从圆周率到辅导班,她步步紧逼,嘴里永远念叨着为了孩子,但实际上却处处都在弥补自己内心的需求,把孩子的成绩和自己的自尊心划等号。这样的家长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在少数。


和田雨岚一起出现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名词:鸡娃、英牛、奥牛、蝌蚪......如今的小学校园,好像已经成为了“动物森友会”。这些看似陌生的名词已经像互联网黑话一样,流行于小学生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成为专有指代名词。尤其是“鸡娃”,已经成为微信状态中的一个选项,成为爸爸妈妈们生活中的常态。


《小舍得》,蒋欣饰演田雨岚


当"鸡娃"成为时代情绪


“海淀妈妈”“顺义妈妈”“荤鸡”“素鸡”,这些代名词都在指向一种情绪,就是“鸡娃”。教育焦虑已经波及到了任何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关口不再仅仅是高考,而是下移到了每一场升学考试,甚至是每一场随堂测验。


夏欢欢是一名小学5年级学生,她所在班级全班30人只有4位同学没有补课,学校班主任极力维护着孩子们的快乐成长环境,贯彻着教育大纲的要求和进度,然而校外的辅导班却严格按照成绩排名,并根据成绩排班。


校内校外的教育方式差距就是南俪、田雨岚等家长们不得不开始内卷的原因之一。有了对比,就会有伤害,即便是南俪、夏君山这样一贯秉持快乐教育的家长,也会被大环境影响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上。


《小舍得》,南俪、田雨岚关于课外辅导班的对话


南俪和夏君山是一步一步被推着走到想要“鸡娃”的队伍中的,他们从不主动对比,也从没有因为成绩的事情为难过女儿欢欢,但是当这种大环境波及到了夏欢欢的情绪时,家长们就不得不开始思考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了。


当所谓的快乐教育带来的快乐,已经不能弥补夏欢欢的情感需求时,那好成绩带来的成就感,能给夏欢欢带来什么呢?这是南俪和夏君山开始想要改变的开始。


走进补习班,开始咨询课程,伴随着一套课程销售口中的养娃秘籍,一起进入南俪和夏君山脑海里的是另一条教育的道路,他们逐渐“田雨岚化”的同时也对自己原本的教育理念产生怀疑,到底是夏欢欢的成绩重要,还是快乐重要?或者他们也在找寻一种快乐和成绩并存的方式。


《小舍得》,南俪夏君山一家


尽管从政策上,国家已经多次减负、减压,提倡素质教育,但就像田雨岚在剧中分享经验的时说的,“明面儿上是哪家中学都不让公开考试,但只要他们想挑尖子生,那有的是办法。”课堂气氛的轻松愉快只是毛毛雨,课后才是孩子们的主战场。


《小舍得》将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现状展现出来,将当下家长眼中所谓的“牛娃”放在大众面前来审阅,小升初到底需不需要这样的“牛娃”?家长的“鸡娃”情绪由何而来,又要如何消解?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但所有人又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就这样输在起跑线上。


这就是“小舍得”的矛盾点所在——在教育环节,家长们要舍弃什么,才能得到什么?孩子们需要舍弃什么,又能得到什么?这道关于“舍得”的选择题,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当“鸡娃”成为一种时代情绪,好像就是在给这道名为“舍得”的选择题提供统一标准答案——只有激励才是对的,放松就是错误。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教育的选择应该被定义吗?这是《小舍得》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


《小舍得》,宋佳饰演南俪、蒋欣饰演田雨岚

“活孩子”的家长们


“子悠快抑郁了吧”冲上高位热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际关系也是教育题材永恒的议题。与《小欢喜》中方一凡、乔英子等拥有独立思想的青少年不同,《小舍得》中的孩子是处在被动且弱势的一方的,他们的表达往往不会得到重视,尤其是在田雨岚这样的家长面前。


《小欢喜》里的季扬扬尚有胆量和爸爸对抗,但《小舍得》里的颜子悠却只能在田雨岚的高压下生活。为什么田雨岚会是一个“活儿子”的人?编剧给了她内心一个最无法改变的理由——自卑。


从原生家庭来看,生父是一个酒鬼,最终也因为酒精而亡,母亲带着她嫁给了从鬼门关走过两遭的南建龙,因为母亲的婚姻,她才有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根本。然而,偏偏母亲的再婚又有一个不光彩的过程。


《小舍得》,田雨岚颜鹏一家


田雨岚的母亲看似人畜无害,但是在面临大的难题时,仍会为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争取,虽然使用的办法无非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和吹吹枕边风。田雨岚心疼母亲,可偏偏老公又是个不争气的太子爷,她觉得唯一能让自己妈妈挺直腰板炫耀的就只有一个优秀的孩子了,而这个孩子就是颜子悠。


也是由于丈夫不作为,田雨岚一家仍然在啃老,她鄙夷这种行为,但又不得不接受公婆接济。在“拿人手软”的大环境下,田雨岚不得不穿上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婆婆给她买的)去卖笑脸,用自己可以教育好儿子来证明她在婆家的价值。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田雨岚给颜子悠的压力,既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也来自于她自己的生存环境,孩子承受了两代长辈共同的影响和期待。


《小舍得》,田雨岚和颜鹏、颜子悠及颜鹏爸爸、妈妈


没有人听得见子悠想当生物学家的呐喊,家长们只看到家里最中间的置物柜上,少了一个奥数奖杯。


无视孩子的诉求,是大部分中国式家长的通病,那句“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就是给孩子最大的压力。田雨岚和颜子悠之间已经超出了教育本身,而是亲子关系的严重不对等。在田雨岚的观念里,孩子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可以给自己争口气的工具人。


和夏欢欢的敢做敢言相比,颜子悠只会顺从、沉默,他不敢质疑外公是不是还喜欢自己,只能接受着来自父母对于长辈们的评价。脱离了家长们的时间,颜子悠和欢欢是好朋友,也会主动开解,但在长辈们面前,他几乎和欢欢没有交流。


《小舍得》在田雨岚和子悠这对母子关系的刻画上尤为生动,不少观众感慨说,“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我妈来了,我妈真的来了。”这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深度捆绑也给孩子带来了性格上的影响,而颜子悠的遭遇也是在告诉皇帝家长们,孩子虽小,也是独立自由的个体,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小舍得》,田雨岚、颜鹏、颜子悠


教育的碰撞


除家长之外,剧中两位校内校外的老师也在不断进行碰撞,学校里的张老师和校外辅导班的钟老师,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


张老师主张轻松教育,更在意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他们的能力。无论是和家长沟通,还是与学生沟通,她都会在意维护家长和孩子的自尊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可以给排名第一的米桃补习英语,也愿意帮助最后一名的夏欢欢竞选班干部。


钟老师也不是一个坏老师,只是他更喜欢学习好的同学,更在意孩子的天分。对于智商140的米桃赞赏有加,从不吝惜夸赞;对于颜子悠这样人工培养出来的“牛娃”也会指出问题所在,比如分析颜子悠奥数试卷时,他明显也更在意的是天赋,并非孩子是否刻苦。


对应的两组家庭也是如此,南俪、夏君山和张老师一条线,钟老师虽然和田雨岚关系紧张,但实则都是按照分数来评判孩子的教育理念,这两种教育模式在《小舍得》中激烈碰撞着。


《小舍得》,张老师、钟老师


除此之外,家长是否应该承担起子女的教育,也是一种探讨。


田雨岚的笔记记得比颜子悠还要详细,子悠学奥数,她也一样不落地学,并且可以辅导功课;米桃的妈妈没有办法辅导,一切都交给孩子,但也会说在他们老家绝对不会下午3~4点就放学,学校承担了大部分的教育责任;南俪则处在中间,原本完全信任学校,但随着家长加入辅导后,孩子成绩还是不理想,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补习班。


教育责任应该划分给哪一方?应该如何配合?家庭和学校的联动教育已经成为了常态,以往那些所谓的拼爹拼妈就能有前途和未来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当下更多的情况是,父母人到中年,开始为了孩子再拼一把。


《小舍得》,田雨岚为了颜子悠,在金牌班公开道歉


一个课外辅导机构的金牌班,从领导到家长,再到赞助,最后还要去更高部门托关系找名额才能把孩子送进去,一大家子的奔波也透露着一种无奈。


《小舍得》并不是在单纯地贩卖焦虑,而是在用平和的语气去告诉观众,现实生活中就存在着矛盾,那些轻松和平的表象是所有人期待的,也是不现实的。


面对有娃家庭,《小舍得》是反思;面对那些还没有结婚生子,或者孩子还没有踏入升学阶段的观众来说,《小舍得》提供了一个详细又残酷的合理预设。


《小舍得》,张国立饰演帮亲外孙女、继外孙托关系进金牌班、竞赛班的外公南建龙


推荐阅读

主笔专栏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缉魂 76天  送你一朵小红花 紧急救援

郑渊洁 琼瑶  金基德 王小帅 尔冬升 胡杏儿 姚安娜 

 刘诗诗  刘浩存 热依扎 杨祐宁 王骁 杨天真 丁辉

虾米音乐关停 乘风破浪的姐姐2  老奇葩们  

阳光之下 上阳赋 大秦赋 有翡 天官赐福 紧急公关

追光吧哥哥 你好生活  令人心动的offer2 演员请就位2

2021偶像市场观察  2021训练生市场观察 娱乐圈打工学霸  

北京文化观察 TVB颁奖礼 饭圈应援观察  制片人生存实录

 #难听#  跨年晚会观察《沐浴之神》版权方 易小星

中国编剧为何被逼到绝路   海南岛电影节奇遇记  

中国女孩在皮克斯  春节档电影前瞻  吉祥如意  春节档头炮

 住在密室里的人 明星会在恋综谈恋爱吗 中国视效大片

唐人街探案3  你好李焕英 刺杀小说家 哪吒重生 人潮汹涌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也就是说,需要大家

将[娱理]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算法就能

提升我们和你们之间的联系啦

亲爱的你

就能更及时地收到我们的信息啦

↓↓↓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