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今年平遥影展的真正赢家?

2021-10-19 星期二
 

昨天,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公布了主竞赛获奖名单。《宇宙探索编辑部》拿下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永安镇故事集》拿下「最佳导演」,《羽毛》拿下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影片」。




今年作为媒体,卧虎藏龙单元共计看了22部影片,也有幸参与了由「麻雀放映」组织的媒体场刊。

他们邀请了15位媒体人、影评人参与评分,参考戛纳场刊的方式,最高分4分,最低分0分。
 
藏龙单元即华语片部分,最高分《宇宙探索编辑部》,达到了3.8分其次《永安镇故事集》3.7分

卧虎单元即外语片部分,最高分《童一个世界》3.1分其次《羽毛》《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3.0分
 

同时,他们也请每一位场刊成员选出自己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华语片部分,基本全部在《宇宙探索编辑部》和《永安镇故事集》两部片之中。


集中看片,有许多感触。

平遥国际电影展五年来作为国内的影节影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新兴力量,在外语片部分以“非西方”电影为选片标准,保持着较高的首映率;而在华语片部分又有新锐呈现频频带来热烈讨论。

可以说,主竞赛单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全球的电影创作者的某种集体特质和趋势。


《白色大厦》剧照

女性视角
 
在魏书钧的《永安镇故事集》中,借由编剧之口,揶揄了自己前一部作品受到了女性主义批评而选择拍一个娜拉出走式的故事。
 
如果我们把《永安镇故事集》的叙事逻辑划分为三个层次,那么表层即是电影本身的讲述的故事:《生活的涟漪》剧组来到永安镇,为拍摄做准备;中层则是现实的照影:编剧饰演编剧、制片人饰演制片人;深层则是通过前两层创作者所表达的某种自我。
 
那么在第一层中,影片的三个章节里有两个采用了女性角色作为主体;在第二层中,导演和编剧在探讨这个小镇究竟是否存在女性觉醒;第三层中,则是一种更加细致的女性关怀。

不论是处于哺乳期的餐馆老板娘小顾(黄米依 饰)或回到家乡的著名演员陈晨(杨子姗 饰),她们的社会身份和情感状态都能够得到极大的体认。

《永安镇故事集》剧照

华语片部分,分别拿下费穆荣誉「评审荣誉」和「特别表扬」的《水边维纳斯》和《再见,乐园》两部作品也是非常鲜明的女性题材

前者刻画了九十年代家族中几代女性的群像,后者则通过三段口述,回归自己的私人记忆。

《水边维纳斯》剧照

外语片部分,女性主义的创作倾向则更加明显且集中。

《安帕罗》《妈,我回来了》《羽毛》三部影片在剧作设定上有着十分的相似,《安帕罗》《妈,我回来了》都讲述了单亲母亲寻找/解救因为军队而“被失踪”的儿子的故事。
 
《安帕罗》剧照

《羽毛》拿下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影片」,丈夫“消失”,视角转向带着三个孩子的沉默妻子,面对经济上的压力如何维持生活。

它们共同讨论了女性在面对男性的缺位后的行动。

《羽毛》剧照

《蕾哈娜的抗争》《火之夜》《童一个世界》则是三部以女性视角切入社会议题的作品。《蕾哈娜的抗争》以充满力量感的表演方式和非常简洁、凌厉的剪辑节奏关照当下女性面临的共同处境;

拿下罗西里尼荣誉「评审荣誉」的《火之夜》则是一场隐秘的女性成长史,将故事设置一座处在性剥削、被家中男性放弃的村庄。童年就要为自己挖好一个藏身之处,并等待着成为真正“女性”、被带走的那一天。

《火之夜》剧照

现实主义
 
后疫情时代,电影更加地承载了某种社会性和行动性。
 
《安帕罗》《妈,我回来了》《火之夜》聚焦战争,动荡的生活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

《童一个世界》聚焦霸凌,导演在VCR中介绍她们曾花费五年时间做田野调查,使用类似《索尔之子》的低机位、浅焦、手持镜头,以学校的操场譬喻社会。

《童一个世界》剧照

《蕾哈娜的抗争》聚焦性侵,《如能行走》书写难民故事,《台风逃跑计划》构建了一个菲律宾台风过境后的废墟世界,《白色大厦》《羽毛》《佩德罗》分别来自柬埔寨、埃及、印度,以一个家庭或一个个体为切口,呈现底层边缘人的生活。

《佩德罗》剧照

现实主义同时也反映在另一个维度,即在地域性上落得更深。

摄影机的视角从城市转向乡土,大量的小镇故事和方言频繁地出现在银幕上,同时也探讨着人群与小镇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
 
《再见,乐园》剧照

但非常有趣的是,现实主义之中也夹杂着非常明显的自我记忆、情感探索与魔幻笔法。

《羽毛》中,丈夫在一场失败的魔术中变成一只鸡,羽毛还能变回为他的手表;《台风逃跑计划》中也充斥着看似莫名的桥段,诸如突然蜂拥而来的孩子们、变成圣母玛利亚的女孩、顶棚上趴着的狮子和楼下狂欢的人群。

这些方式,反而是一种描绘现实的绝佳手段。


电影轻语

“元电影”的尝试、摄影机的在场、虚构与现实之间的模糊边界,也是一种明显的方向。
 
华语片部分的两个重要影片,《永安镇故事集》延续了《野马分鬃》拍“拍电影”的框架,敏锐地捕捉了电影拍摄片场的人物心理状态和行业的形态,并在其中加入了许多精准的讽刺;

《宇宙探索编辑部》则是预设了摄影机的在场,以“伪纪录片”的形式跟随主角完成一趟探寻之旅。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外语片部分,拿下罗西里尼荣誉「特别表扬」的《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则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男孩与女孩的错遇与剧组拍摄影片的进程。

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电影之神”降临,通过胶片的显影,他们终于发现并确认了对方。

同时,这部影片也使用了许多非常规手法。例如大量的第三人称旁边、冲击性的字幕、画幅的实验,还有在银幕上倒数、让观众们一起闭眼的可爱设计。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剧照

以上这三部片是很多媒体人、影评人心中的最佳。

当然,还有《小奏鸣曲》讲述了一个“拍电影”的故事;《蟹王传说》通过电影穿越时空,交汇一段爱情。

但不得忽视的是,这三部影片其实共享了一种带给观众的体验,即轻松、晓畅,有时令人捧腹,有时让人感到可爱,但穿插在其中的,又令人感受到一种或是人生的况味。


许多媒体朋友戏称,在一众第三世界的苦难中,它们显得格外“友好”。

其实,这样的友好也是珍贵的,它们代表着创作者的一种姿态,即看似不羁,似乎在主动地消解某种严肃性,但实则非常真诚。
 
对处于当下社会环境下的人们,这样的作品才会具有动人的力量。

又一年的喧嚣结束了,但青年作者和新锐影片面向大众的征程才刚刚开启。比起电影节的红毯聚光灯,那是真正令人期待又充满残酷的现实。电影节的竞争可以落幕,但通往市场发行的竞争永远不会真的落幕。

到底谁才会是真正的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