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狂销600万册的《钝感力》,竟是厌女言论大合集?

2021-06-24 星期四

“我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她的嗅觉十分厉害……不用说,她对香水的气味也十分敏感,气味稍有不同,她马上就能知道。故而她丈夫有了外遇,她也能马上察觉,据说还曾闹得不可开交。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假使这位女性的嗅觉不那么敏感,她的家庭不也就能和睦相处、平安无事了吗?

 

如果不是视频博主@蜡笔油一Rabbyui 的一条“烂书排雷”视频,很少有人能想到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中竟有如此“迷惑发言”。



在当当成功/励志畅销榜上,这本书高居第二名,简介显示央视新闻、《奇葩说》鼎力推荐,马东、蔡康永、杨天真、王俊凯推荐书目。就在不久前的《五十公里桃花坞》开业典礼上,多位嘉宾推荐并讨论了这本书。在意见领袖、明星媒体的合力助推下,《钝感力》在当当上收获了34万评论,保守估计全网销量近百万。



然而,@蜡笔油一Rabbyui 在花了一周读了两遍之后,发现了其中多处厌女内容,以及对女性居高临下的“刻板印象”。比如,“不管怎么说,女性都是喜欢被人追求的生物,就算多少有些不中意,但是在对方不厌其烦的邀请和竭尽全力的追求下,还是逐渐地被对方打开了心扉,或许还会开始喜欢”,又或者“让女性卸下伪装,正是男性的重要任务”。



用心更为“险恶”的是,渡边淳一用两章篇幅专门写所谓“女性的强大”,把女性的“不怕寒冷,不怕出血和疼痛”形容为“造物主单独赋予女性的能力”。至于男性,“在传宗接代这件事上,从做爱到射精这个过程一结束,男人的本质作用就完成了。”


不怪@蜡笔油一Rabbyui 在视频中数次咆哮狂怒。因为她读的是日本原版,相比之下,中文版翻译留有多出“美化”的痕迹。


比如,渡边淳一的原文是:往往稍微感觉到有一点拘束,女性就经常会开始装模作样。中文翻译是:当有些拘束,就常会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而书中提到要运用“钝感力”来对待那些“对年轻女同事动手动脚,作出好像性骚扰的举动”,被中文版淡化处理成了:上司的性骚扰……如果其本人有所注意或有人以适当方式指出的话,其实都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



在视频中,@蜡笔油一Rabbyui 一遍遍向渡边淳一“喊话”:求求你一定不要再去写男女情爱了,还顺便吐槽了失乐园中将出轨美化为真爱的“恶臭”三观评论区有网友提出了异议认为“没有必要拉踩虚构作品进行道德审判然而对于钝感力这样一本非虚构作品@蜡笔油一Rabbyui 这样的女性主义角度批判却无可厚非,因为书中的男性凝视是对女性读者的公然冒犯。


@蜡笔油一Rabbyui并不是第一个指出《钝感力》“恶心全体女性”的读者。在日本,早在2010年上野千鹤子就在《厌女》一书中嘲讽渡边淳一:这种“钝感力”也是他魅力的一种吗?



在国内,无论是微信读书还是得到上,读者在读到上述厌女言论时都满头问号,纷纷表示:“渡边淳一脑子瓦特了???”在微信读书上,这本书因为20.3%的推荐值被标记为“烂书一本”。在一般都是全部好评的当当上,这本书也收获了大量差评。



当然,大部分差评不是针对厌女内容,而是此类鸡汤书的通病:五百字就能论述清楚的观点,硬生生扩充成三百多页,堪称注水届的战斗机!世间万事都可以用“钝感力”来解释,至于如何培养钝感力?恕不奉告。


《钝感力》之所以全球狂销600万册,一半原因在于“钝感力”这个聪明的概念,为诸事烦心不如干脆佛系的现代人“鸵鸟心态”找到了完美说辞,一半来自于著名作家进军鸡汤界的“降维打击”,至于其中夹带的种种“私货”,读者要么匆匆翻阅的过程中根本没被注意,要么阅读中眉头一皱被轻易放过,丝毫未影响这本书的畅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读者群体对于成功励志类书籍有多“钝感”,只要提出一个不明觉厉的概念,抢占了一句“金句”作书名,为作者找一堆唬人的头衔,不管写得如何,有无逻辑,论点都是我朋友如何如何,都会有人争相买单。



在当当“成功/励志排行榜”上,我们还看到了一本《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这本书刚出版时,就有火眼金睛的豆瓣用户发现封面和书名(甚至包括英文书名)都照搬一本2019年出版的台湾出版的美国作者的图书。



日文原版的书名明明是《早晨一小时:早晨的作息时间改变一切》,出版方却直接借用了“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这个概念,可以算得上是鸡汤书界的“内卷化”了。出版4个月来,疑似侵权的行为并未妨碍这本书销量近10万册。


连渡边淳一都亲自下场,足见成功励志类书籍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日本作者更是善于制造“钝感力”“杂谈力”“语汇力”“断舍离”之类的概念,并成功实现“文化出口”,可以和美式心灵鸡汤分庭抗礼。


在2020年当当成功/励志 畅销榜上,前10名中除了刘同的《一个人就一个人》,其他都被日本、美国作者包揽。2013年出版的《断舍离》仍高居榜首,《钝感力》位列第八。



这一类型的新书断档也说明了市场的逐渐萎缩。在北京开卷的《2020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中,心理自助图书销量同比下降了33.24%。当然,这主要因为《口才三绝》《墨菲定律》《鬼谷子》等“短视频定制书”的虚火过去了。



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仅《口才三绝》这套“抖音爆款”就狂销了700万册,相比之下,《断舍离》8年才突破200万册。在短视频下沉市场,日本人的“鸡汤魔法”似乎失效了,更符合本土国情的口才、做人教程俘获了更多读者。


最后,我们写这篇文章并非是为了呼吁抵制《钝感力》这本书,而是希望越来越多读者对性别歧视言论不再“钝感”,名人在荐书之前最好能够亲自读过,为自己的影响力负责。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线上课程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