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的封面上为什么总有诡异的眼睛?

2021-08-13 星期五

一个月前,我们曾经关注过张哲瀚ins推荐《烟与镜》,直接把它推到畅销榜首的事。近日,这件事有了后续。对于自己的书成为中国畅销书,尼尔·盖曼在推特上表示不可思议但非常高兴。对于张哲瀚粉丝安利的《山河令》,尼尔·盖曼也欣然表示“我会去看”。


这场破了次元壁的梦幻联动让粉丝群体和娱乐媒体激动不已。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尼尔·盖曼的另一段发言。当粉丝向他汇报“张老师推荐的《坟场之书》登上当当小说榜第一!豆瓣实时热门书影音第一!Kindle销售飙升榜第一!”时,尼尔·盖曼除了表示“This is really sweet”之外,还用小括号加了一句吐槽“我依然觉得这是《坟场之书》最诡异的封面”。



只要看一眼那个“粉红毛绒大眼萌十字架”,就能明白尼尔·盖曼何出此言。他应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十字架还可以如此“萌化”,虽然这可能是对本书“黑色童话”的一种完美诠释,也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


当我们搜索读客版尼尔·盖曼的其他作品时,发现《易碎品》的封面中也有一双眼睛,绿色蛋壳中的怪兽令人不寒而栗。如果联想到大山诚一郎备受诟病的“门后的眼睛”封面,我们会发现读客似乎格外钟爱眼睛这个“超级符号”。



一想到此,我们索性穷根究底,盘点了一下读客有多少种封面采用了眼睛符号。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读客有至少40种图书封面中都出现了眼睛,且大多数都是设计的核心元素。由此观之,为十字架装上一双萌萌哒眼睛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几年前,我们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所有写非洲的书封面都是一棵树?》,提到一位博主贴出了一张36本书的封面拼图,这些关于非洲的书虽然风格各异,但奇怪的是“所有书封面上都要么有一棵非洲金合欢,要么是橘红色落日中的大草原做背景,要么两者都有。”



作者在向多家出版社艺术总监请教之后,得到的答案是:西方设计师不愿去了解除了美国以外的世界,不总会花时间用自己的理解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更愿意沿用以前的老封面。而且,市场营销部门想规避市场风险,也是这种封面流行的原因。换言之,这些封面既是“地域刻板印象”的结果,反过来也一遍遍涂抹加深了对于非洲的刻板印象。


当然,“大眼睛”封面没有这么简单,而是信奉“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读客在营销策划方面精准考量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这40本“大眼睛”封面简单分类,就会发现其中有半数都是推理悬疑恐怖惊悚类小说,或者是读客希望往这个方向包装的小说。对于这类作品来说,门后的眼、锁眼中的眼、漩涡中的眼、刀子上的眼、多重增生的眼……都是最为简单粗暴但又摄人心魄,令人既害怕又欲罢不能的经典符号,虽然被吐槽俗套狗血,但在抓人眼球方面却足够有效。



这曾是八九十年代地摊文学的惯用招数,后来审美整体提升,走文艺清新路线的出版社已经不屑用之。反而是读客依然坚持走俗艳夸张、符号直给的通俗路线。


虽然《绝对不在场证明》豆瓣排名第一的短评是:五星全给大山老师,因为我知道这个封面应该卖不出去多少本,但销量却证明了封面并不会阻止大山老师粉丝的双手,却会把更多路人吸引过来。


除了大山诚一郎,读客版松本清张也有两本书采用了眼睛元素,《眼之壁》封面上直接是一只红眼球的真实人眼,《卖马的女人》反而采用了美漫般的凌厉画风。经过这两个封面的“重新包装”,几十年前的社会派宗师成了某个当代三流通俗小说家。


99读书人出品的松本清张短经典


如果对比一下99读书人的松本清张短经典系列就会发现,它与读客版可谓是天差地别,也体现了出版方希望传递的松本清张的不同面,而读客的封面完全剥离了他身上的日本风味,将其“降维”为一位普通推理作家。


各国版本《送奶工》封面

对于读客来说,眼睛这一元素还扮演着将严肃小说“通俗化”的关键角色。作为一本获得布克奖等多项大奖的先锋派意识流小说,各国封面都在突出文本的迷人特质,读客却在《送奶工》的封面上安上了一只大大的眼睛,试图与女性读者进行“眼神交流”,以建立情感连接。然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不断句的文风、喃喃自语的描写还是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想要“一个通宵读完”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还有朱利安·巴恩斯的《亚瑟与乔治》,虽然从封面到推荐语都在按推理小说的风格去打造,然而对于抱此阅读期待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则为未免“过于沉闷且哆嗦”。



华杉曾经在微博上透露:读客年会上受表彰的《火光之色》策划和封面设计,是读客法国版权的突破之作。想必读客对这本半年内销量35万册,登顶法国畅销榜的书充满期待。然而,从当当网的评论数来看,这套“天上再见三部曲”的销量表现平平。


将国外畅销书系数引入国内的算盘虽然打得精明,但除了肯·福莱特等寥寥几人外,很多外国作者都会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尤其是朱利安·巴恩斯、皮耶尔·勒迈特、A. S. 拜厄特样的纯文学作家,单靠博出位的封面很难改变这一现状,读客也并非万能。

当然,除了“眼睛版”封面之外,我们还发现了故意隐去眼睛的封面,大家也可以欣赏下读客“反其道而行之”的设计创意。其中,《发条女孩》《雷切帝国2》《荒潮》《重启蒙娜丽莎》等几部科幻小说都用了相似的赛博朋克风封面,读客似乎完全不忌讳对于同一种元素的一遍遍复用,也许在读客看来:类型标签要大于作品本身



去年,就在读客“三个圈”版《鲁迅全集》横空出世时,我们曾经分析过为何读客如此钟情“三个圈”——“三个圈”可以说把整个封面都做成了腰封,三个空白圆圈就是为了填写宣传语而存在,真正践行了“设计为功能服务”的理念。


除此之外,“三个圈”也可以在“公版书大作战”中闯出一条生路,快速占领读者心智。



尽管争议不断,但读客对于“超级符号”始终如一的执着令人钦佩。随着80%的图书销售发生在线上,读客封面在书店陈列中“聚众吸睛”的优势正在日益减弱。不过,即便在电商页面中,“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封面也可以快速跳脱出来。


只要在微博搜索“读客 封面”,就会发现吐槽之声绵绵不绝,能够做到每本书的封面都让人“一言难尽”,也算是读客的“独门绝学”。然而,为什么封面“奇丑无比”的读客总能够拿到重磅作家的版权?或许背后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读者的无声支持。


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能一眼看出作品内容、元素、风格的封面才是好的封面。在畅销书市场,传递信息才是封面的第一使命,美感都要为之让位。更何况,在这个网红店铺开遍大街小巷的时代,读客的封面或许正好长在了大众的审美点上。







▽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喜悦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