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龙哥买房的时候还是单身,感情也没好到非他不可,只是觉得万一要结婚,万一要在这个城市落户,总得有个小房子吧。于是就跟同事约了去看房,看了三五套。由于当时没有车,看房的范围就框死在唯一一趟公交车的沿线,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没想过以后会换工作,会买车,会越走越远,也没想过换房子。
我和同事去看了两套安置小区,同事买了一套亲戚家的安置房,知根知底不怕不能过户或者毁约。我们又看了长河、玉兰和紫X城,最后因为紫的房价最低,我觉得就是这吧,谈到价格才叫龙哥来看。
龙哥第一次到售楼处,我们选好了楼层,讲了价,算完首付,出来的时候他很为难,说家里恐怕拿不出那么多钱,有点超预算。我不高兴了,觉得如果这么小的房子都买不了,就不必再谈下去了,感情到最后还得有个安身立命的根基啊。
后来老公去老家筹钱,他家出了12万,我们又借了2万,首付17万,买下了总价57万的小房子,面积78,套内60左右。
期房,两年后交房。
买了房就有了期待,我对着户型图反反复复的构思以后家里的布局。那时候对房子面积没有概念,户型图又有些失真,本想着门口那个拐角以后隔起来做个小房间,万一来人还能睡,结果交房时才发现那边小到只能放下一个鞋柜。
没拿房之前我们去探过几次工地,看着一期的绿化和石材的外墙,畅想着以后也能住在环境优美的小区里,完全不懂房子越到后期绿化和用料越缩水的套路。最后一次去探房我们已经领证了,肚子里怀着娃,我们一口气爬上了19楼,看到了还是水泥结构的纯毛坯,那时候不止电梯没好,楼梯都没好,下楼的时候有个一米多高的落差,我们得从上面跳到平地上,结果回到职工宿舍就发现有点先兆流血,去医院看了吃了好久的黄体酮保胎。那时候是第一次买房,也是第一次准备生娃,一切都是无知而懵懂的。
等到交房了,我们才知道生活的艰难,虽然在两边老家办了婚礼,礼金都是双方父母收的,公婆给了五千买首饰的钱,也拿去还买房时借的外债了。等待交房这两年的收入,一半用来还了房贷,一半用来还欠款,等到拿房交了各种税费,我们已经是一贫如洗了。
然而拿了房必须得装修,那时候宸宸已经出生了,公婆过来帮忙照顾孩子,一家人挤在30平左右的宿舍里,穿过悠长的走廊,进门就是洗手间,两个铁架床并起来的双人床睡我们一家三口,布帘外边一个淘宝买的原木色双人床给公婆,贴墙放着两个桌子,一个是宿舍原配的灰色铁腿桌子,一个是垃圾箱里捡回胶合板钉的小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奶瓶奶粉杯盘碗碟,如此满满当当恐怕不能谦称“家”徒四壁了。阳台被改造成了厨房,一个电磁炉一个电饭锅就是全部家电了,好在宿舍配了空调电视和网络,算是满足了我们一家五口人的基本需求。
然而最难熬的是梅雨季,宿舍在一楼,污水倒灌到阳台的地漏,我们把阳台的水管用发泡料堵死了。卫生间又开始反污水,一个礼拜通了两次,每次200元,还是不能杜绝隐患,这时候听说楼上的房顶也开始漏水,原来四楼的污水淹到了三楼二楼,再下去就淹到一楼了。这时候内忧外患,面对难忍的污秽,搬家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开始马不停蹄的装修,拆结构的时候叫了龙哥的几个同学,几个人一锤一锤的敲掉了厨房那边的墙,希望能引入一些光线。我抱着宸宸在走廊里听着,砸墙声那么响怀里的孩子居然不哭不闹的睡着了。
谢天谢地,我公公在老家做过泥瓦匠,家里的瓦工都是他做的,他和龙哥铲墙抹灰,贴砖拼花,甚至我公公还找了个拜把子兄弟在客厅和餐厅贴了花砖。为了省钱,橱柜和卫生间的地柜都是用瓷砖砌起来的,又结实又防水。那时候龙哥还是普通的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两班倒,他白天上班晚上去帮忙,晚上上班白天就不休息,如此不眠不休,装修进步很快。

到了做木工的阶段,龙哥在网上找了柜子的样式,设计了橱柜,餐边柜,衣柜和阳台上顶天立地的鞋柜,还是为了省钱,他坚持自己打柜子,借了气钉枪,一把电锯,还买了一些工具和配件,买了环保等级最高的板子,想着大干一场,却没想到光板子就运了好几天。
吃亏还是因为没经验,板子运到楼下才发现尺寸太大进不了电梯,只能手抬到19楼,每层楼之间楼梯有个转角,需要把板子翻个面倒手才能过去,每块板38个转角,台阶上留下了龙哥和我公公的汗水。
那段时间,房子里充满了木头和胶水的焦糊味。

当我们搬家入住的时候,房子还没完全好。门订晚了,虽然房间分开了,还是用布帘隔开,入住的第一晚,我婆婆特意跑到我们屋里,说一起住了这么久,一下子分开还有点不习惯呢。家里不止没装房门,所有的柜门也没装,东西摆进去了,人也住进来了,但是除了买个沙发和床,我们是真的没钱了。

以后的家具家电是一点点添置的,每月发工资了就买一件。先买套餐桌椅,一家人总得吃饭;装上窗帘,别让外人窥见我们的窘迫;装上房门柜门,家里终于像点样子了;买个洗衣机,就选最便宜力度又大;正好赶上天凉了,冰箱不买菜也不会坏了,这两三千暂时可以省下了。于是我们到过年那天才买了电视,本想着看春晚却因为网络没弄好春晚也没看成。但是我们一家人在新家度过了特别幸福的春节,我和龙哥给宸宸包了红包,还给他买了旺旺大礼包,他坐在沙发上瞪大眼睛看我们忙来忙去。
直到第二年夏天,我们才买了最后一个大件——冰箱。冰箱到家了我指挥着龙哥一会把他放门口,一会把他放餐桌旁,最后乔好了位置把冰箱安置在沙发和餐桌中间。于是一切收拾妥当,我们的小家就此定型。

住久了才觉得小房子是真小,南北不通透,除了主卧和客厅阳台采光很好,暗厨暗卫连公婆住的小房间都是暗的。厨房只能容纳一个人,再进去一个人帮忙就转不开身了。客厅的大茶几早被我们扔掉了,孩子长大后需要活动空间,一个爬行垫比大茶几实用多了。家里越来越满,我入坑了极简,最开始我扔东西公婆还有微词,看着龙哥这么支持,看着家里空间多了更方便他们也就不说什么了。

在小房子里的日子顺风顺水,全家人心情也舒畅很多。宸宸慢慢长大,我和龙哥都换了工作,收入增加债务清零的同时,烦恼一样也没少,日子总是捉襟见肘,贫困与我们如影随形。后来我们想转公积金贷款,商代银行规定要先还后贷,我借遍娘家亲戚没借到一分钱,却从同学朋友手中一星期凑足了30万,那次真是明白了什么叫亲人之间的薄凉,不止亲戚,还有父母。
最后换房的契机,是新工作的同事人手N套房,而我和龙哥一起上班一个卫生间根本不够用。我们看了几十套,包括安置房,老小区,偏远的,买不起的,冲动之下在同小区定了第二套房,本以为付了首付万无一失,没想到首付上升到60%,我们要么还清小房子的贷款,要么多拿几十万首付,要么承担违约责任损失定金。最后我们卖了龙哥老家一套安zhi房,还清了小房子的贷款,一月新房满二顺利过户,我们算是暂时保住了小房子。
但是我们还欠着许多外债,朋友的,同学的,支付宝借呗的,最难的是龙哥老板的20万。因为背了这个债,2020年龙哥(折算加班)上了420天班,还不算疫情被迫休息的一个月。他经常工作到一两点,或者两三点接到一个电话去干到五六点第二天连轴转。年底拿奖金的时候老板给少了,龙哥去争取,老板说产量高是两个班做出来的,你一个人还能跟两班吗?看到龙哥那么委屈,我很心疼。本想着小房子不卖,等宸宸长大了把他领到房子里告诉他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你爷爷和爸爸的烈烈功勋,却没想到这次我们是真的扛不下去了。房子,到底没有人重要。
从下定决心到卖掉小房子,花了6个月,谈了5、6家,每次磨价格的时候都特别心痛。买家都会说我家装修的不好,确实,刚入住我就发现了,小房间门口的地砖不平;柜子缝隙超大而且胶水涂到外面了;家具分批买的色差也很大风格完全不搭;玻璃柜门的颜色很丑我们一直想改也一直没办法...而且户型确实是硬伤,这么小的房子,有一半都是暗的。但是纵然有千般不好,这是我们第一个家,这里洒满了龙哥父子俩的汗水,又充满了宸宸长大的欢笑。好几次没成交都是因为我们舍不得,舍不得降价,也舍不得我们的小家。
最后我们把小房子卖给了一个女孩子,她父母给她买作婚前财产。一家人彬彬有礼,朴实且诚恳,他们认可我们一家三口,我们也认可他们。于是叮嘱他们买房后不要在走廊堆放杂物,不要惊扰邻居,我们交房下楼在地下室遇到了隔壁邻居,他们说一起住了几年关系都蛮好,问我们搬到哪里了,我们说还在同小区,以后却很少再见了。后来还遇到过一次原来楼下的老头,老爷子身体还好,跟我们寒暄几句说好久不见呐。那时候的邻居真好,有好吃的水果会送给我们,楼下的老头钓了鲫鱼特意咚咚咚的敲门送上来,我们推辞不要,他把装鱼的箱盖打开急着推给我们:看,都是活鱼,新鲜着呐,长荡湖钓的野生的,市场上买不着的。
我们舍不得那套小房子,也舍不得这么好的老邻居。
然而还是没钱难倒英雄汉,小房子卖了,希望它的新主人能善待它。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倾注了心血和爱的第一套小房子,我们的第一个小家。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