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民心——美军在阿富汗的心理战及其对大型夺岛行动的启示

2021-11-11 星期四

汪川/文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2021年6-8月,阿富汗政权在短短3个月内变天,美国辛辛苦苦经营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美军在阿富汗的战略管理值得复盘探讨,而心理战作为阿富汗反叛乱作战的核心部分,更是值得研究,帮助我们找出“赢得人心”的真正规律,为夺占太平洋某大型岛屿之后的稳定阶段的行动提供参考。
因此,本文的重点不是心理战的战术手段、部队建设、武器装备和产品内容这些建设心理战作战要素的基本内容,而主要在于战略战役级的讨论,以便揭示事务的本质。
“赢得人心”从作战计划制定阶段开始
美军最早一版的联合心理作战条令颁布于1987年2月,这意味着在阿富汗战役开始前,心理战要素必然已经进入联合作战计划流程。根据流程安排,在制定联合作战计划时,心理战参谋参加信息作战计划小组,在联合作战计划组中发挥作用。
平民伤亡是联合作战计划中关于信息作战的一个重要焦点。美军认为,海湾战争、波斯尼亚、科索沃的战争经验表明,敌人会使用平民作为掩护,操纵人员伤亡以及附带损伤的统计数据打宣传战。恐怖组织在这一点上更为极端,他们会故意把恐怖分子、正规军混入宗教、教育、人道主义、医疗以及和平政治等组织的人员和设施中,为增加对方的打击难度和制造舆论战抓手创造条件。
因此,避免平民伤亡对于一个师出有名的军队来讲会成为重点考虑的政治要素。同时,阿富汗战争开始前,负责战争实施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参联会主席希尔顿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强调不能因这场战争疏远了整个阿拉伯世界,要将战争的破坏性控制在最低限度,以便让这个国家在战后能够迅速重建,移交给一个强大而稳定的阿富汗政府。
中央司令部在制定战争计划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的就是规定可以接受的间接破坏的水平是处于高中低水平中的哪一级?这一决定取决于众多的因素,包括该地区的平民数量、宗教设施数量、医院、临近地区的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机构以及地区人口数量。
中央司令部的决定是战争必须保证低水平的间接破坏。这意味着每当想要打击一个会造成中等水平间接破坏或高等破坏的目标时,必须要国防部长批准,非常耗时,要对目标清单再度分析,进行“减痛”处理,例如对不放弃的目标,改变打击手段,打击时间等等,减少附带损害,甚至放弃对目标的打击。
在战争过程中,曾经有一次美军发现疑似有毛拉·奥马尔本人的车队,在重点人物打击清单中,他是仅次于本拉登的重要人物。这次作战行动中,CIA和中央司令部司令亲自协调,最后因为害怕误伤平民没有下手。
因此在联合打击计划制定时,心理战参谋可能无法建议某个事物成为打击目标,但会建议某个事物不能成为打击目标或者成为减痛打击目标,这无疑会给计划参谋和作战参谋增加难度,“……这个目标不能打击,这个目标必须要换一种方式来打击,怎么实现战术目的你不管,换哪种打击方式你不懂,那你是来捣乱的吗?”
但战争的政治性必然要求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平衡,对太平洋某大型岛屿的进攻、占领与有效治理的构想而言,这同样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虽然美军基于战争要求低水平破坏严格执行了对打击目标的管理,但误击平民和与友军的事情仍时有发生。自2001年10月战争发起至12月常规作战阶段结束以来,美联社的独立调查显示,阿富汗的平民伤亡为500-600人,塔利班则声称有1500人,阿拉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半岛电视台则估计数目高达6000人。美军自身确定的至少有10次空中误击平民和友军,其中两次击中同一个红十字会建筑,一次误击差点打死后来成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任总统的卡尔扎伊。
在一次大规模的常规战役中,如果只有10次误击可以说控制得非常好了,美军甚至为了避免误击,放走了塔利班首领毛拉奥马尔。这样的数据给不了对手太多口实,然而之后将近20年的驻军,多做多错,美军的形象变得败坏起来。
 
阿富汗战争常规作战阶段的联合心理战
根据美国的信息作战条令,信息作战最通俗的解释是包括旨在干扰敌方信息与信息系统并同时保护我方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各项行动。
心理战作为信息作战当中的其中一个要素,应当与信息作战的其他要素进行协同,其他要素包括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心理战、军事欺骗和作战安全的核心能力,以及特定的支援能力和相关能力,例如民事事务、公共事务,甚至包括反情报和火力打击。
从解放军与美军的话语体系比较来看,美军的信息作战大概相当于解放军的三战——“心理战、法律战和舆论战”,网电部门(通信、机要保密和电子战),情报侦察部门(情报与反情报)、作战和火力部门(围绕信息节点的火力打击)等相关部门的综合。
心理战要素需要与上述作战要素进行协同,例如对同一个电台频段的使用,心理战分队需要借助该频段进行广播,而电子战部门可能需要干扰该频段以破坏地方的通信。
心理战部队的表现是否平庸?
由于塔利班信息系统的量少而简陋,在阿富汗战争的常规作战阶段中,心理战要素和上述信息作战要素基本没有什么协同需求和困难。阿富汗战争常规作战阶段的作战样式主要是战略空袭,特种作战、以及特种部队主导的与北方联盟地面部队协同的战术级空地一体战,主要分为北线和南线攻势两个战役方向。
根据美国信息作战在全作战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心理战成为信息作战的主导要素主要发挥于两个阶段,一是在常规作战开始时为夺取主动权发挥支持作用,二是主要作战任务结束后的稳定行动阶段发挥支持作用。
根据目前的史料表明,支援北部攻势的美军第四心理战大队是在地面武装已经攻占了北部重镇马扎里沙里夫才开进该城市稳定民心,此时攻城阶段完全结束,乌兹别克族军阀杜斯塔姆的军队在美军支持下已经占领了市区,俘虏了大批塔利班武装之后。攻城阶段并没有心理战部队的身影,似乎没有为攻城战役开始时为夺取主动权发挥支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军的编制体制中,心理战部队是特种部队的一种,美军现役和后备役的心理战大队一度完全归属于特种部队司令部领导,这也能够揭示为什么美军不出动其他地面部队,而心理战部队却迅速贴近一线战场。但常识中,武装到牙齿的各色特种部队与印象当中不开枪不开炮,通过喊话,发传单,搞小广播这种带有一丝喜剧感的作战方式的心理战部队归属于同一个部门仍然觉得有点不搭调。
事实上,心理战部队在特种作战中发挥的协同作用在阿富汗战争中远超想象,成为常规作战阶段联合心理战的主要样式。
北部攻势中的心理战
阿富汗战争开始后,美军特种部队引导空中打击支持下的乌兹别克族军阀杜斯塔姆在北部重镇马沙利耶夫战线上进展顺利。
2001年11月10日,北方联盟基本控制了马扎里沙里夫城,只剩下一幢工业大楼里还有800余名塔利班士兵和“基地”分子负隅顽抗。塔利班成员希望投降,但“基地”分子则坚决反对,还打死了前来劝降的北方联盟代表。大楼内藏有数十吨炸药,一旦敌人选择“自爆”,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灾难。
杜斯塔姆请美军特种部队通信专家找出合适的无线电通话频率,对残敌喊话,“……我只需要请美国人发射一束‘死亡射线’你们藏身的这栋楼就会飞上天,何必执迷不悟呢,放弃武器,选择回家吧!”
特种部队向大楼门口处的碉堡发射激光束,引导美军战机投掷制导炸弹。攻击过后,楼内的塔利班不再犹豫,他们打死顽固“基地”分子,然后走出大楼投降。这是特种部队未曾计划的协同盟军实施的心理战,虽然并非由专业的心理战部队实施,但效果很好。
南部攻势中的心理战
南部战线的美军特种部队在塔利班老巢南部重镇坎大哈进行战斗空降,行动过程中对夺取跑道和伞降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录像,不久之后五角大楼就发布了一些模糊的夜视行动录像,希望以此证明美军可以在阿富汗境内的任何地点开展行动,给塔利班一个强有力的心理暗示,这次行动无疑包含了心理战的目的。
笔者认为,这次录像并非由特种部队的战斗分队来实施,应是由心理战分队成员来拍摄的,因为美军的心理战部队是具备空战资质的,在这次战斗空降行动中,心理战人员与战斗人员一同进行了空降。由此,心理战部队舞文弄墨的刻板形象应该完全得以修正。
南部攻势中的瓦解敌军行动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关于“瓦解敌军”的条目写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敌斗争的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主要是:配合军事打击,对敌展开政治攻势,实行宽待俘虏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从政治上、组织上分化敌军,动摇敌人军心、争取敌军官兵反战、怠战、停止抵抗,直至缴械投降,以达到破坏和瓦解敌军战斗力的目的。
由此表明,“瓦解敌军”完全属于心理战的范畴,又融合了情报部门的策反工作。阿富汗常规战役中南部攻势中的瓦解敌军行动就是美军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以及反塔精英人物组织实施的。
在阿富汗南部,美国试图扶持两个人发挥领导作用。其中一个是独脚名将阿卜杜勒ˑ哈克,此人出身于贾拉拉巴德一个显赫家族,在抗苏战争中负有盛名。其作为前国王扎希尔的特使,于2001年9月21日带领100多人从巴基斯坦秘密进入塔利班控制的南部地区,与被视为温和派的普什图族长老会晤,试图建立阿富汗“第三个山头”,分化塔利班政权。但被塔利班发觉后遭到突袭,被捕后遭到枪决。
突围中,哈克曾打卫星电话向美军求救。美军迅速提供了空中突击支援,但拒绝提供空降支援,无法助其突围。塔利班表示,哈克就擒时带着多部卫星电话,还有一些“重要文件”和大批美钞。文件中,包括了一些答应结盟、一起推翻塔利班政权的人物名单,包括部落领袖和塔利班中的温和派,显示了这是一场目的明确,但是极具风险瓦解敌军行动。
2001年10月9日,美英军队对塔利班进行军事打击的第二天,源自普什图部落显赫家族的卡尔扎伊单枪匹马从巴基斯坦入境阿富汗(一说率领部分亲信),到坎大哈附近的普什图部落中做类似的统战工作,与阿卜杜勒ˑ哈克失败的命运不同,卡尔扎伊成功集结反塔力量后与美军特种部队汇合,接受了美军空投装备和补给支持,途中遭遇最大的风险反而是美军的空中打击差点把这批友军一锅端掉,在特战队员的保护下,卡尔扎伊虚惊一场。
兵临坎大哈城后,在美军威势和反塔武装的心理攻势下,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决定向卡尔扎伊手下的普什图族部落领导人纳吉布拉投降。卡尔扎伊在南部攻势中的表现成了日后担任阿富汗总统的重要政治资本。
无论北线还是南线攻势中,反塔武装的战斗力事实上都很一般,但是在美军支持下,其领导人瓦解敌军的能力十分优秀,尤其是卡尔扎伊的活动,可以看成是美军特种部队护送心理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渗透进入战线后方,迅速实现瓦解敌军和占领军事重镇的案例,是特种作战与心理战的又一创造性组合。
反叛乱中的心理战/军事信息支援行动
从常规作战到反叛乱
根据美国信息作战在全作战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心理战成为信息作战的主导要素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战后重建和稳定行动阶段。
然而,在制定阿富汗作战计划时,美军就明确了,需要采取小规模的军事介入;要想赢得民心就必须淡化军事介入,如果派遣更多的士兵,就会引起民众反感,也会成为自杀性爆炸袭击容易得手的目标。然而,美国针对阿富汗的重建却一再增兵,走入了不想走上的那条路。这是因为2001年末,常规作战阶段结束,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主力被歼灭,残部逃窜入巴基斯坦。美军认为大局已定,重建工作主要交由新成立的阿富汗政府和军队来进行。美军的战略重心迅速调整为为入侵伊拉克做准备,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
然而,2002年新成立的阿富汗中央政府政治派系内斗严重,地方各级政府贪污腐败,新成立的阿富汗国民军经费和人员捉襟见肘,民族问题突出,美国的财政援助被政治分肥,基层社会得不到什么实惠,巨大的治理和安全真空形成,塔利班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死灰复燃,并趁虚而入,在各地区建立“影子政府”,在作战的同时争夺民众的支持。
鉴于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尚未形成战斗力,美军终于实现了失败的自我预言,美国和北约盟军的大量地面部队进入阿富汗,一方面对复苏的塔利班进行强力清缴,一方面参加“赢得人心”的重建,这就是反叛乱战争。
2009年,驻阿富汗美军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将军在阿富汗《科米萨夫的初步评估》 报告中指出:“我认为,我们必须与人民进行更密切的互动,把注意力集中于能够带来稳定的作战行动上,同时保护他们免受叛乱分子的胁迫、腐败和暴力。”
2009年10月出版的美军JP3-24《反叛乱作战》条令指出:反叛乱(counter insurgency COIN)是指综合运用军事、民事等各种手段打击叛乱并消除引发叛乱的核心矛盾的行为。新条令加大了信息行动,尤其是心理战行动相关内容的论述。民众成为反叛乱的重心,心理战行动顺理成章成为反叛乱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结果直接影响东道国民众对反叛乱行动合法性的认可,决定战争最终成败。
从心理战到军事信息支援行动
由于心理战这个名词听起来某种“威胁或者进攻”的含意,对于国内和国际受众都十分敏感,2010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批准了在武装力量中以“军事信息支持行动”这一术语来取代“心理战行动”这一术语的建议,2010年7月,历经修订的心理战条令更新为军事信息支援行动条令。
为了从更高的层面整合力量,“赢得民心”,2010年3月,美国从国家层面和军队及外交系统等层面提出“战略传播”的概念。美国国防部对战略传播的定义为:美国政府采取的以了解和接触关键受众为重点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与所有国家力量手段同步协调运用相关项目、计划、倡导的主题思想、信息和产品,创造、巩固或保护有利于美国政府利益、政策和目标的条件。
反叛乱中的信息作战成效
2006年,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活动日益增多,大有卷土重来之势。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尚未能承担全国防务,奥巴马担任总统之后,制定了针对塔利班的阿富汗——巴基斯坦战略,并且启用了被媒体誉为拯救了伊拉克战争的彼得雷乌斯将军。彼得雷乌斯将军素以研究反叛乱战争知名,在驻伊拉克美军司令任职期间推行了反叛乱战略,成功在伊拉克安巴尔省取得了民众支持,与美军一起打击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号称“安巴尔的觉醒”,反叛乱战略应用到伊拉克全境后,安全事件数据明显降低。彼得雷乌斯以军功累至中央司令部司令,高职低配为驻阿美军司令,被奥巴马寄予厚望。
彼得雷乌斯在伊拉克的成功促使了美军联合心理战条令和反叛乱作战条令的升级,再回过头来解决阿富汗的问题。这似乎印证了早在2001年10月,布鲁金斯提供了一份关于阿富汗战争中的信息作战方面的报告,这份报告从根本上预测了如果美国不能在阿富汗成功使用有效的信息作战战略,那么美国最终将失败。
关于反叛乱中的信息作战/心理战的成效,中国人耳熟能详。三国时期,刘备兵败夷陵,蜀军主力损失殆尽,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之后,主少国疑,孙吴挑动之下,南方四郡骤然反叛,蜀汉筹备数年之后,才有力量平叛,此正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提到,马谡主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三国演义中的剧情中,诸葛亮深以为然。但演义与史实截然不同的是,既无所谓七擒孟获的发生,平定南方的战役的过程和结果也表明,心战效能并不如想象的容易。战役过程中,蜀汉军队甚至可以说是兵战为主,诸葛亮三路大军南下,根据史料记载,南征西路军统帅李恢“军功居多”。由此可见,蜀汉对南部叛乱地区采取了极其强硬的军事和治理手段,包括强兵平叛,诛杀叛乱主力,人口迁徙,征税加税等,除了一直任用多位有能力的将领长期强化对南方的统治之外,还以政治利益交换当地豪强支持,以获取物资和人力,虚弱南方的同时,加强对北伐中原的支持。如此手段,似乎威服和利益交换,比恩服要多得多。即便如此,叛乱仍反复发生,除了南部镇守诸将多次平叛之外,延熙三年(240年),向宠率军平定汉嘉地区的蛮夷叛乱时阵亡,此人正是《出师表》中提到的将军向宠,如此优秀将领居然阵亡,可见反叛乱战争之难。
诸葛亮平定南方的事实表明,反叛乱绝非赢得人心那么简单。
彼得雷乌斯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在主张要赢得人心的同时,大军压境。依据“阿富汗—巴基斯坦”战略,美军驻阿人数达到历史上的高峰10万人左右,此外还有私人防务承包商10万人左右,再加上彼得雷乌斯绕过阿富汗中央政府大量招揽和支持阿富汗地方豪强武装,同时巴基斯坦应美国要求派出10余万兵力向北部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推进,数十万联军南北铁壁合围,目的是挤压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巴阿边境三不管地带的游击战纵深,彻底捣毁他们的根据地。
“阿富—巴”战略推行到第二个年度,2011年5月,在距伊斯兰堡约40英里处的阿伯塔巴德市,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本·拉登。这就是兵战为主,当然,信息作战也在推进。所谓人心,最基础的无外乎三个方面,安全、物质与精神。
从安全上,大军围剿,歼灭塔利班的有生力量,将塔利班的势力范围压缩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更加有限的边境地区,在可能的情况下严密监视和封锁边境地区,将更广大的远离南部边境省份的地区与塔利班的影响隔离开来,为民众创造国内安全条件,从而珍视现在的联军和政府治理。
从经济上,保持大力援助阿富汗政府和重点项目,组建由主要由民事专家组成的省重建队派驻到基层帮助阿富汗民众脱贫,从而提升联军和政府形象,以及脱离塔利班的走私经济。
从意识形态上,针对塔利班将美军塑造成外来侵略者和伊斯兰毁灭者的信息作战方略,开展反制措施。例如第173空降旅战斗队策划和进行的温和的伊斯兰之声活动。活动挑选35名阿富汗交流者到约旦安曼参加为期10天的强化宗教学习、辩论和旅游讨论会,并且得到约旦国王的亲自接见,然后让他们在斋月的最后10天到沙特阿拉伯麦加,进行比较简单的麦加朝圣。这些朝圣者归来之后声望大增,又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其言行举止必将有助于改善美国在当地阿富汗民众中的形象。这次活动预算只有10万美元,但政治资源的耗费明显并不简单,体现了美国对信息作战的内部重视程度、全球视野以及支持这种豪华作战的实力。
“赢得民心”的心理战当然会有效果,但却非一日之功,整体长期效能历来难以评估,可能是一笔糊涂账。
美国退役中校丹尼尔·戴维斯曾指出:美国军方领导层毫不含糊地寻求复制那些据信在伊拉克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策略,并将其应用到阿富汗。这些基本策略中最重要的是“保护人民”,许多人仍然认为,这个策略是我们2007 年在伊拉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不过,伊拉克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这个策略在阿富汗也从未发挥作用。
2017年,美国出版了一本新书《被遗忘的前哨》,作者是获得艾美奖的记者杰克·塔珀,2020年,该书改编为电影《前哨》上映,书中描述了从2006年春到2009年秋, 美军在毗邻巴基斯坦的阿富汗努里斯坦省从设立前哨到放弃前哨的战斗历程。前哨最初由第10山地师某连建立,后由组织过“温和伊斯兰之声”的173空降旅某连接防,此时开始推行反叛乱战略,推动重建促进当地人合作,减少敌对行为,173旅期满撤离后,步1师某连接防,由于毗邻的巴基斯坦边境输入大批塔利班新锐力量,173旅过去所推行并行之有效的反叛乱进程很快被颠覆,战斗重新激化,前哨最终关闭。
美军为了获得村民的支持,促使他们疏远反政府武装,给村民架桥修路通水通电,建筑机械和原材料由外部运来,但雇附近村民施工,从出售建材、分包施工项目和打工中分享收益,并最终享受到通车通水通电的好处。但是美军签了合同投了钱以后,并不清楚工程到底干了多少,进展最好的一些项目也会在即将竣工时被塔利班毁掉,然后这个过程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更荒谬的是,美军从当地人中招募新兵参加阿富汗国民军,担任项目保安,分发武器弹药。然而发钱的时候会来很多人,需要人手时大部分人消失找不到,分发出去的武器弹药经常被转到塔利班手中。
关于美军在这一拉锯地区的“赢得人心”的工作,村民的生存哲学就是两边不得罪,村民对美军说的很清楚,我们知道你们终究会走,但塔利班可不会走。除了骑墙,村民在电影中的形象就是要钱,讹钱。村民通过在基地打工的阿富汗水电工和阿富汗国民军士兵,都知道美军的撤离计划,趁着美军要走加紧讹诈。无奈之下,美军也是遇事果断出钱,息事宁人。
甚至袭击美军的塔利班很多都是附近村民,塔利班袭击美军时,基本都有附近村民参与,通常的袭击是每天例行打几枪就跑路,美军很清楚有村民跟着塔利班参加袭击,但上级命令不许进村扫荡村民激化矛盾,再说每次袭击规模不大,袭击者水平和数量都很低,没什么实质损失,因此美军也习以为常了。
生活源于艺术,这部电影充分反应了美军反叛乱战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大局限性,以及重建过程中完全无法解决的腐败问题,从而使得“赢得民心”成为了昙花一现。
2011年9月,驻阿富汗美军前总司令彼得雷乌斯“功成身退”,宣誓就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2012年之后,驻阿国际联军数量逐步下降,到2014年底,只留下一万人左右的支持性部队,防务全面移交给已经成军的35万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2006年,塔利班领导人警告美国驻阿富汗大使诺依曼:“你们拥有钟表,我们拥有时间”。随着美军的大部撤离,在边境地区蛰伏的塔利班重新迎来了机会。
占领阵地需要步兵,赢得人心同样需要“步兵”,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饱受腐败和战斗力低下等问题困扰,此外还有十分严重的内部民族矛盾,根本无法指望其下到基层与塔利班一寸一寸的争夺领地和扩大影响,而有限的精锐空军和阿富汗特种部队只能四处救火,勉强维持局面。如果由美军来执行反叛乱战争,还可以依托其庞大的资源和一定程度有效的战略管理来实施,美军一撤,那么由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实施的反叛乱战略基本可以理解为对农村地区的全面放弃,要知道其连常规战斗都基本无法取胜,信息作战更是无从谈起。军警系统无能为力,文官系统腐败和无能,阿富汗前政府中央与地方、政治派系的割裂与利益冲突更是令人发指,没有一套在阿富汗特殊社会和地缘条件下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和执行系统,赢得民心变成了阿富汗前政府根本无法奢望的目标。
2021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将在9.11之前全部撤离阿富汗,一场漫长的战争熬到了最后,终于急不可耐地将底牌草草揭出,犯了兵家大忌。塔利班在2个月后发动全国性战略反攻,不到3个月的时间重新夺取政权。
启 示
美军在阿富汗的反叛乱作战效果是一笔糊涂账,但其作战思想和技战术流程却仍有着充分的参考价值。英国学者高英和保罗指出,战略传播的根本问题,如目前所设想的,是战略的缺失。大多数情况下,战略传播(战略传播者)被引入时已为时过晚,或层次太低,以至于无法对战略起到影响或支持的作用。这无疑是说,因为中国抓住了9.11之后的战略机遇期迅速崛起,美国必须尽快把竞争的目标朝向亚洲,朝向中国。2010年始,从地缘上,美国开始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从作战概念上,美国陆续推出针对大国间高技术战争的空海一体战等作战概念。从技术体系上,美国推出企图拉开与中国技术代差的第三次抵消战略。战略转向,意味着资源的转向。
奥巴马总统指望彼得雷乌斯将军的反叛乱战略能在短短两三年内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来支持战略转向,实在是低估了战争的难度,在很多时候,战争可以由美国选择开始,但不能由美国选择结束。虽然主导阿富汗反叛乱战争的彼得雷乌斯趁着击毙本拉登的战绩,体面地升任中央情报局局长,但当他在地图上看着漫长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乃至伊朗的边界线,再对照边境上根本无法封锁的茫茫山脉时就应该知道,美军从这场战争里不体面地退出只是时间问题。兵战无望,心战又岂能创造奇迹?
由此看来,大规模渡海登岛夺占太平洋某大型岛屿的计划和实施阶段,心理战要素需要更多的话语权和行动能力,以有力支持常规作战。对夺占岛屿之后的反叛乱作战,也要有长期注入资源的物质和心理准备,绝不能做出三五年之内就能获得全面稳定的考量,要知道该岛近代以来的统治者消化人心往前数分别花了20年,50年,50年。但是,毕竟这里与阿富汗的地缘条件完全不同,这也决定了大规模常规作战之后的反叛乱行动也许并不如想象中艰难。
 
参考资料:
1、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编译,《阿富汗战争的经验教训:战斗、情报、部队转型和国家建设》
2、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编译,《阿富汗战争中的特种作战》
3、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编译,《美军联合作战筹划手册》
4、马修J.杨杜拉,《温和的伊斯兰之声》,《信息战杂志》 2011年3月刊
5、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编译,丹尼尔·戴维斯,《玩忽职守:美军高官失信使阿富汗战争大打折扣》
6、(美)杰克·塔珀,李娟译,《被遗忘的前哨》,2017,长江文艺出版社
7、(美)迈克·德龙、诺亚·卢克曼,张春波,潘守永译,《我在指挥中央司令部》,2006,东方出版社

(平台编辑:黄潇潇)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