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一些写了N年公众号的老(过)朋(来)友(人),抛出了这个辩题!
请他们根据其中一方,展开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各方立论,借此机会,我们也想邀请这篇文章的读(辩)者(友)在评论区展开一次自由辩论! 那么:
“为什么我劝年轻人做公众号”
VS
“为什么我劝年轻人不要做公众号”
你站哪边?
劝做方1辩
自媒体人 馒头大师
首先,无论做与不做,我都不想“劝”——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爱干嘛就干嘛。
其次,如果说我自己的孩子想尝试下新媒体(当然她现在还小),我会建议她不妨先试试微信公号。
1. 微信公号目前依旧是所有内容创作平台中粉丝黏性最强,最有忠诚度,最容易形成个人IP的平台。
2. 文字是长期优秀表达输出的基础。包括视频制作,出一个爆款不难,但要长期输出,好脚本和好文案是非常关键的。而微信公号给了这样一个锻炼和检验的机会。
3. 视频,漫画,直播,也可以以微信公号(视频号)为载体先练手——当然,分发到其他平台一鸡多吃也很方便。
4. 虽然微信公号文章现在也打乱了时间线和引入了推荐机制,但整体相对而言,它目前还是一个“流量分发”干涉最小的平台,这也就意味着大家看到你总体还是因为你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而不是平台想让大家看到你进而可能会给你造成你自己很行的错觉。
5. 以上都是从兴趣和锻炼出发的,如果要以赚钱或短期内成名为目的,我也不知道哪个平台更好——任何一个平台和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需要能力+机遇。如果你说你有一系列大胆的博眼球的操作手法,那我看也刑。
劝不做方1辩
自媒体人 六神磊磊
我劝大家暂时什么都不要做。身边做垮了借钱的好多。形势不明朗,要做也做一,不要做十,一定不要梭哈。
现在用余华的书名打比方,要兄弟,要活着,不要细雨中呼喊,不要十八岁出门远行。目前感觉比较适合读书,积攒能量。别人在周期里没了你还活着,你就赢了一半人。
现在表达的成本比较高,受众比较窄扁,对多元的东西接受度低,表达出来也不是你,除非你存心做坏事。所以不要现在表达。
现在适合暗中观察。
劝做方2辩
“吴怼怼”创始人 吴怼怼
旗帜鲜明地劝年轻人要做公众号。
劝不做方2辩
“小声比比” 主理人 梓泉
我不建议年轻人做公众号,主要原因是:你是年轻人的话,先想想,身边的年轻人还看公众号吗?大概比例有多少?
劝做方3辩
“桃红梨白”创始人 葛怡然
时间好快,转眼公众号已经10周年了,复盘每一个10年,都是一个完整的节点。我做公众号8年了,从2014年夏天的第一篇文章到2022年,自己都没有想到,被公众号改变了职业规划甚至人生走向。
虽然现在公众号被称作古典自媒体,但身边如果有年轻人问到要不要做公众号,我的答案依然是:做。
原因有好几个方面。
首先,在整个微信生态里,公众号依然是最不可缺的部分。微信目前依然是用户最多最活跃的社交平台,只要有朋友圈在,就会有人看和转发公众号,现在视频号和公众号连结,也是一个新的机会。
其次,公众号是碎片化时代里相对完整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进入短视频时代,但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极度碎片化,很难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想法和逻辑,在算法之下,碎片化进一步放大,用户接触内容全面进入“投喂模式”,短视频看完,确实能获得天性上的愉悦,但很难说有多少“营养”,但公众号不同,每篇几千字的文章相对还是有一定的完整思考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完整的逻辑在,是一个深度思考过程,现在能花10分钟阅读完一篇文章的用户,太值得好好珍惜了,而且是用户主动选择打开的。
第三,商业价值高。
从商业角度来说,同样100万粉丝的账号,公众号的广告刊例是远高于同样粉丝量级的短视频账号,从这个数据看,它依然是个高价值的平台。站在品牌方的角度,可以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卖货占有市场,但一些品牌调性的深度输出上,短视频无法替代图文。
第四,公众号的文案能力在任何平台都适用。
我们可以看到,能做好公众号的,其实也能做好其他平台,只要她愿意转型而且精力允许的话。现在很多平台比如小红书,抖音,快手,只要你拿起手机,拍一拍日常每个人都能发一发,但其中很多跑出来的账号,文案能力都是很强的,这是核心的持续竞争力。像前段时间b站爆款的《二舅》视频,主要就是文案写的好,让人有共鸣。公众号所考验的文案能力和坚持能力,在任何平台都是稀缺的。
第五,为什么怀疑公众号?
做不做公众号?现在做公众号确实有难度,“起号”很难(其实现在每个平台“起号”都很难),但在视频号打通以后,这个问题好像有了新的答案,现在一天涨粉几万的公众号还有不少。如果看好微信“生态”,看重微信用户,那公众号还是要做下去。
劝不做方3辩
网易文创高级总监 闻烜
泻药,年轻人还是不要做公众号。
劝做方4辩
“爱范儿”主编 刘学文
我的医生朋友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劝不做方4辩
巨土文化CEO 池骋
我认为年轻人都应该有公众号,也要会写公众号,但是不要做公众号。
劝做方5辩
“毕导”创始人 毕导
尽管这是一个视频的时代,还坚持在公众号上写图文难免让人感觉有些老土。但文字是复杂的,文字拥有视频表达不出的力量。
劝不做方5辩
自媒体人 雷斯林
首先我觉得我依然还是年轻人,所以就不给年轻人啥建议了。
我觉得新媒体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新媒体还是可以来做的,但公众号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起步地。
一方面,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新注册的公众号已经没有留言功能了。
另一方面,你发视频吃喝玩乐都可以成为题材,但对于一个新人,公众号如果你发吃喝玩乐,多半没啥人会看。
公众号依然是沉淀流量的好地方,比如你在其他地方得到人喜欢,把人沉淀到公众号里,这里才是你最私域最属于你的地方。
但从公众号的流量池里获取流量,不如看看视频号或者小红书。
劝做方6辩
光速时光CEO 曾航
开微信公众号,本质上是参加了一次没有考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你可以这样理解,最终跑出来的很多作者,都是很有文字天赋的。他们很多也同时出书,可能是在微信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跑出来的新一代韩寒或者郭敬明。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存在什么流量红利结束,除非你是做营销号的。只要你依然有才华,你的内容极具天赋,你足够勤奋经常写内容,每年还是会有新的公众号跑出来。只不过这个竞争,比当年要更激烈一点。
所以我推荐大家在这个时点去继续开那种低成本、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坚持写,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好,因为热爱。不推荐大家在这个时点去做需要重投入的机构号。
劝不做方6辩
“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 雷磊
我方辩题是,劝年轻人不要做公众号了。
劝做方7辩
“弹妹Anti”主编 一款雷雷
“弹妹Anti”主编 一款雷雷
公众号10年,越来越多的老师们会劝年轻人放弃公众号。
劝不做方7辩
“乙方别开枪是我”主理人 圆圆
我觉得我应该是这里最贴近题目里说得那种“年轻人”的一个。
劝做方8辩
“房间内的粉色大象”负责人 张璐
“房间内的粉色大象”负责人 张璐
公众号出现已经十年了,当然很难再像初生时一样,一片蓝海,只要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内容,就可以飞速涨粉。我记得2016年左右,我负责从零开始运营一个知名作家的公众号。如果保持日更,可以在6个月左右,没有强运营的情况下,涨粉50万,这在当时,也只能算一个中规中矩的成绩。
劝做方9辩
“高能E蓓子”创始人 E姐
做啊,当然要做。
虽然现在做公众号属于红海中的“难破船”,不赚钱,但锻炼一下写作能力也是很好的嘛。
再不济,遇到职场PUA或者渣男/渣女的时候还有个小阵地帮自己维个权。
p.s.
辩论不等于采访,论点也不等于完整或真实的观点。
因此,这些论点可能看似不正经但却是内心所想,也可能不是内心所想但听着好玩有趣。
总之,如有冒犯,纯属娱乐。
毕竟过来人的话,年轻人应该一句也不会听。
策划/采访 | 张洁 松露
校对 | 小八


关于新榜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中国平安、腾讯、字节跳动、京东、宝洁、雅诗兰黛、欧莱雅、联合利华、迪士尼等500强,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金狮国际广告影片奖”、“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卓越增长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

关于新榜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中国平安、腾讯、字节跳动、京东、宝洁、雅诗兰黛、欧莱雅、联合利华、迪士尼等500强,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金狮国际广告影片奖”、“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卓越增长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