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和剩菜保持距离的我们

2022-03-27 星期日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同时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Karen

看到“女子长期吃隔夜菜重度贫血晕倒”的热搜后,我马上将原微博转发到我们家三口人的微信群。

 《以家人之名》剧照

我家的冰箱里常年有很多大大小小覆盖着保鲜膜的餐碟,有的菜就算看腻了也还是吃不完。妈妈不愿意吃剩菜,但是掌勺的爸爸却总是在饭点为它们加热。当微波炉响起“滴滴”声的时候,餐碟变得烫手,密密麻麻的水珠布满保鲜膜内侧。掀开它的瞬间,白色的热气迅速飘散,香味也逐渐传开,营造刚出锅的假象,但过去的记忆提醒我们,眼前的菜仍是剩菜。

剩菜得以频繁出现,不仅是因为我们三口人的饭量小且不忍浪费食物——用爸爸的话说就是“去买2块钱的干豆腐人家都嫌少不愿意卖,别人家买5、6块钱的都不一定够吃”,也和他对做饭感到厌倦有关。爸爸总是不知道早饭、午饭和晚饭该吃什么,对他来说但凡能吃的东西、能想到的烹饪方式都已穷尽,就算用排列组合的方式也解决不了这个世纪性难题,家乡这个小县城所处的地理环境,更限制了我们在饮食方面的选择和想象力,所以剩菜自然就成了节省脑细胞的好选择。

想来做饭这件事也挺麻烦的:买菜的时候要考虑价格和新鲜程度;前期备菜要处理到位,是去皮剔骨,是切块切丁,还是用一堆名字相近又不相同的调料腌上一会儿;烹饪方式要结合时间上的预算做决定,炖鸡汤要熬上许久,而炒个蘑菇只需五分钟;还要满足家人的特殊要求,比如喝中药的时候就不能吃海鲜,脸上长痘则避开辣椒。对饭菜的评价也会产生不曾预料的影响,只是随口一说“今天做的不好吃”却可能成为一场家庭战争的导火索,而源头或许就是炒菜时手一抖,多放了一点盐。

 《孤独的美食家》剧照

爸爸负责做饭,妈妈负责洗碗,所以做饭就是他在家里的工作。当一件事和工作搭边,它就会逐渐变得单一、枯燥和无聊,从而变成一种负担,引发负面情绪。但在家庭里,每个人都比在职场中更加各司其职,所以没有类似辞职这一说。就算“跳槽”到别人家去也还是这些工作,有时候甚至都没有选择的权利。

爸爸年纪也大了,缺乏好奇心和折腾的劲,导致多年来鲜少有新菜品出现在我们家餐桌上,妈妈有时候也抱怨“天天吃这些东西,都吃恶心了”。就算现在网上有很多教做菜的图文和视频,但他从来不看。有次我和他说想吃西班牙海鲜饭,还把视频教程发给他。他满口答应,可是最后做出来的饭与原版却毫不相关,因为他根本就没看那视频,全凭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这就像上学的时候老师让写命题作文,但他把题目改了。

 《小欢喜》剧照

妈妈随后在群里发言:“说得对,我们以后都别吃剩菜了”。为什么是“我们”?我转念想了想,确实,带自制午饭去公司的我也是吃剩菜的一员。

准备工作日的午餐常常让我充满期待和动力,这种积极从进入超市起便开始涌动。琳琅满目的生鲜产品给予我足够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制于爸爸对于三餐的想法。打折菜更是令我疯狂剁手,和各位叔叔阿姨拼速度也让我乐此不疲。回到住处后把冰箱塞满的那一刻,我空荡荡的心也被填满了。在厨房里,我变身为烹饪的艺术家和实验者。组合食材与调料的自由、食物质地和颜色的变化、锅里“咕噜”和“滋啦”的声响、菜品出锅时的欣喜和期待都让一顿饭从无到有的过程成为创造和治愈。

 《小森林 夏秋篇》剧照

吃自己制作的食物是上班的一种慰藉,也使午餐时间变成每天十分期待的时段。取出微波炉加热好的午餐盒,打开覆满水珠的盒盖,迅速飘散的是白色热气,我的脸上则浮现出笑意。通过这种方式,我既省了钱,又避开了不健康的外卖,还践行了自己的想法,也不必把办公室社交搬到饭桌上。只是前一天晚上还绿油油的菜叶已变成橄榄色,土豆块的口感也非常糟糕。强行使刚出锅的菜变成剩菜似乎有些残忍,一冷一热之间,它失去了应有的灵魂。可在大城市里,又能有多少人能趁着午休回家吃一口现做的热乎饭菜呢?更何况还有很多人连午休都没有。

有的同事在感叹完“好香”以后,会凑近看我的餐盒来揭开谜底。他们也会一边绞尽脑汁地点外卖,一边羡慕能够每天自己做工作餐的人。而我羡慕的,是把父母或伴侣做好的饭菜带过来的人。

没想到一个在十八线小县城饱受生活无趣之苦的中年男子,和一个在一线城市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青年女子,在吃剩菜这件事上相遇了。被剩菜渗透生活的他们向对方挥挥手,然后按照各自一上一下的人生轨迹继续向前走,顺便希望自己以后不会因为吃剩菜而上热搜。







排版:踢踢 / 审核:同同

三联人物故事征稿

投稿要求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征稿说明】


投稿方式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稿件示例
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