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竟真有歼10双发大改

2021-11-06 星期六

虹摄库尔斯克
摄影、旅游、各国博物馆趣闻~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前期头条:

隐身舰载机刚面世,美海军就已迈向六代机,难道又被代差碾压?

印度大驱交付!早年模型太糙,真船比模型还缩水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91岁的顾诵芬,是特殊的“90后”,作为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他航空报国70年,亲手“捧出”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初教6、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歼8Ⅱ……他同时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开创者,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

图片:顾诵芬院士。

而在随后对顾诵芬院士的报道中,眼尖的朋友会发现在一个镜头中,顾诵芬院士的背后是一张奇特的战斗机线图。
这种战斗机酷似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1.44技术验证机,该机是米高扬设计局对第五代战斗机项目的最后冲刺!该机采用非常规的三角翼、双垂尾的鸭式气动布局和可调式S型进气道,机体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可降低红外特征的技术,机身表面和进气道内也采用了吸波涂层。
那么米格1.44怎么会出现在中国呢?


图片:顾诵芬院士纪录片中出现的酷似米格1.44技术验证机线图。

上了年纪的军迷朋友一定还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大家讨论地最多的有一个构型——歼-10双发大改,甚至包括局座也曾经提到过这个机型。
而在所谓的舰载机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人提出用歼-10双发进行设计新一代的舰载机。
从纪录片的画面显示,顾诵芬院士此时参加的并不是沈飞的机型设计讨论会,而是成飞的项目,其背后的战机线图虽然酷似米格-1.44,但是楔形腹部进气口的设计与米格-1.44的“平头”进气口并不相同,显然这是我国自己的一个项目。


图片:米格1.44战斗机,注意看腹部进气道的设计,与顾诵芬院士后面的图纸并不相同。

歼-10战斗机作为我国第一种国产高性能战斗机,被称为“争气机”。
但是歼-10战斗机是一种单发中型战斗机,作战性能难以与双发重型机相媲美,而研制下一代重型战斗机的任务也非常紧迫。作为一个刚刚跨进高性能战斗机设计门槛的国家,在歼-10战斗机基础上进行扩大化设计也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法。
比如我们的歼-8战斗机就是在吃透米格-21战斗机的基础上,进行双发化而设计成功的。国际上这种案例也不少,比如达索公司的幻影-4000战斗机作为法国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采用幻影-2000放大成双发的思路开展 研制的。

图片:歼-8战斗机就是米格-21的双发放大型。

图片:幻影-4000战斗机是幻影-2000战斗机的双发放大。

所以,从歼-10的总体设计基础上,发展双发放大型,在技术路径上是可行的。另外,由于要考虑到航母舰载机的问题,如果能够在歼-10基础上研制双发型号,也能够满足海军舰载机的双发安全性问题。
综合这些信息,在19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开展歼-10战斗机的双发改进是可以理解的,起码有这方面的考虑。同时,这也可以作为当年正在研制的歼-20战斗机的备选方案,一旦跨度较大的歼-20战斗机出现研制问题,则以这个方案进行替补,起码能够拿到国产重型战斗机,基本满足空海军的需求。



图片:很多老军迷都还记得这些歼-10双发大改的CG效果图。

在本世纪初,大量军事杂志曾经探讨过歼-10双发放大型的问题,并出现了不少CG效果图,现在回过头来,当年做这些CG的杂志美编、军迷朋友们,事实上确实把准的航空发展的一条脉络。
只是到最后,我们的歼-20战斗机横空出世,让歼-10双发大改不用承担重任,这才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对我军来说也是幸事!
这次通过对顾诵芬院士事迹的报道,让我们可以窥视到当年做出航空发展决策的不易,也是中国航空历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图片:从歼-10到歼-20,中间的歼-10双发大改其实已经在图纸上绘制了出来。


原创不易
喜欢这篇文章就打赏吧!      


喜欢我的科普就赞赏吧!
你的赞赏是我创作最好的支持!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