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前的年轻人,如何荒野求生?

2021-11-17 星期三

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近些年,风靡全球的野外探险节目一档又一档,从贝爷的《荒野求生》系列、德爷的《单挑荒野》《原始求生记》《荒野独居》,到韩国的《丛林法则》系列,个个都收视不错,口碑爆棚。
 
在这些探险地中,拥有千姿百态自然景观的中国,也成了中外探险家的必访之地。

贝爷和德爷等人都曾先后来过我国的山川莽林,拍摄过相关的荒野求生节目。但这些节目大都噱头大于实质,失去了探险节目应有的硬核气质。
 
而最近,一档由腾讯视频、五洲传播中心、探索频道联合制作的首档红色之路探险体验纪录片《勇敢者的征程》正在播出,和以往野外探险生存节目的猎奇属性不同,这次,探险者们将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行,去体验中国革命史上的五处险境。


红军万里长征中的夹金山、乌江、东北抗联苦战的雪原、红色娘子军坚守的琼崖、岭南密林中的东江纵队营救点,这五处革命先辈抛洒热血的红色地标,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只是拥有独特自然风景的旅游打卡地,但这档探险纪录片却带我们一起回望历史,追溯一个世纪前的年轻人在这里留下的不寻常足迹。
 
节目组邀请了钟汉良、窦骁、张馨予、焉栩嘉等人作为探险者,与探索频道著名探险节目主持人、新西兰探险家乔西·詹姆斯一起,爬雪山、过雪原、吃树皮、饮雪水,重走战争年代革命志士的艰苦征程,挑战人类生存极限。
 
在严酷的自然考验下,他们能否求生成功?又会收获怎样的故事?

01 雪山上的信念
 
节目中的第一个挑战是翻越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生命禁区——夹金山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当地有民谣这样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想要徒步翻越这样一座大雪山,难度可想而知。


参与此次探险的钟汉良和新西兰探险家乔西·詹姆斯在出发前显然没充分预估行程的难度,他们一路说说笑笑来到了当年红军出发前驻足的小村子。

像当年的红军一样,他们靠着藏民们提供的简易装备,和一碗御寒的辣椒水便匆忙上路。


翻越夹金山,缺氧和高原反应成了他们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本想一口气登顶的两人爬到2500米高度时就不得不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无奈只能放缓行程。


重新调整节奏后出发,他们又遇到了另一重考验——严寒

1935年,红军来到这里时,夹金山的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战士们来不及准备御寒衣物,很多人穿着单衣,草鞋,甚至短裤就冲向山顶,因为低温和呼吸困难,许多战士一旦坐下卧倒就再也起不来了。

到达3500米时,空气更加稀薄,两人行动已非常迟缓,而此时他们经过的地方,平均每隔1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在这里长眠。


在高原,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和方向感的迷失,是致命的难题。钟汉良和乔西一度在茫茫雪地中迷路,举步维艰,但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一旦停下来,就意味着永远“驻足”在这里。

据统计,红军在长征途中共翻越了18座雪山,将近五分之一的战士牺牲在翻越雪山的路上。他们或死于寒冷、或死于疲劳、或死于饥饿……


当探险者们以近乎崇敬的心情完成这段旅程时,他们不仅是在重走先辈路,某种程度上,也与先辈们实现了精神的共鸣。

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下能够翻过雪山,考验的不只是体能,更是意志力。正如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乔西所说的“他们当年是勇敢的战士,能够一天登顶夹金山,依靠他们所带的装备,去抵御多变的天气和重重困难,这是一场难以想象的征程。


02 乌江上的斗智斗勇

除了夹金山,乔西和钟汉良还挑战了长征征程中另一个艰难任务——强渡乌江。

位于贵州境内的乌江地势险峻,江面波涛汹涌,被称为“天险”。经过湘江大战,红军到达这里时,只剩3万余人。而此时,面对敌军的围剿,党中央果断地作出了“强渡乌江,继续北上行军”的决议。


乔西和钟汉良出发前去往的猴场会议纪念馆便是这一重要决议的诞生地。这次会议也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次日凌晨,是党史上唯一一次“跨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乔西和钟汉良便是从这里出发,前往渡江。为了更深度更真实地还原红军渡江时,敌军围追堵截的窘境,节目组特意邀请了一位职业老兵作为“敌人”,追踪他们的形迹。


本来平静的江面,被坐着快艇来回逡巡的“敌人”紧盯,渡江的难度由此升级。他们先是试图通过游泳渡过江面,但不远处“敌人”的逼近使他们不得不退回渡口。


第二次,他们试图利用问村民借到的竹子做成的小竹筏渡江,但这次他们依然被紧随其后的“敌人”再次赶回岸边,而更糟糕的是,“敌人”还烧毁了他们的竹筏。


最后,他们选择再次冒险,重新造好竹筏,跟“敌人”玩了个小计谋,最终,顺利登上对岸。乔西和钟汉良的三次渡江其实正还原了历史上红军三次强渡乌江的艰难过程。

当然,历史上的三次渡江远比如今的模拟情形要惊险得多,第一次泅渡的尝试,第二次竹筏偷渡的巧妙,第三次强渡的决心,无不在体现红军战士面对处于绝对优势的敌人时,依然不屈不挠的精神。


03  两代青年人的跨时空共情

两集探险实录,虽然行程上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不可同日而语,但依然看得人热血沸腾。节目全程通过穿越时空的交叉叙事和充满感染力的旁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和温度


正如片中所言:“回首长征,我们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英雄主义。”

100年前,一批出生于1890年后和1900年后的青年人在革命和战争交叠的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走上保家卫国、为民族求解放的道路。

这一批“90后”“00后”怀着满腔的热血离开家乡,踏上未知的征程,他们坚信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定能辟出一道亮光,带领这个积难深重的国家走出困境。

为此,他们将自己的足迹印刻在山川河水间,鲜血抛洒在祖国大地上。如今,他们真的改变了这个国家,改变了这个时代。


今天的“90后”“00后”,有可奔的明天,有安稳的生活,距离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似乎有些遥远,但这部探险片带领我们,穿过历史的层层阻隔,与100年前的青年人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奇妙共情。

一个世纪前的青年人,正穿着单薄衣物,背着简易的行囊,踏着雪山草地,缓缓前行……这些曾在课本上出现过的遥远场景,如今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就连作为重走亲历者的钟汉良,也在完成征程后感叹:“敌人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啊。”因为胜利,永远属于那些为希望而战的勇敢者!

这也是这档探险节目如此值得一看的原因。它用探险和历史结合的方式,让那些遥远的英雄借助这一段段征程,不断从历史中复活,和当下的年轻人来了场猝不及防的相逢,给人以热血激励。


从呈现野外生存挑战难度的层面来说,它和以往的野外探险节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极其有限的装备穿越雪山、雪原,克服低温缺氧、食物短缺,甚至还有追击者加入。

而在历史叙事层面,节目用老照片,文献资料,和实地造访等方式指引着探险者们真切地感受历史中信念的强大力量,也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了这段艰难征程,更深层次地与历史共情。


此外,从影像风格上,节目组运用了一系列航拍运动镜头,加之电影级别的快节奏剪辑,超燃配乐和画面质感,堪比好莱坞大片。

而这样国际化的影像品质当然离不开优质的团队,节目的两位摄影师中,有一位就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的拍摄者王振,他在2017年拿下过有“中国户外界奥斯卡”之称的金犀牛奖。

 
这档节目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一次充满真实感的历史回望,让我们有机会透过屏幕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重新审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沿着先辈的足迹,更无畏地面向未来。

看过如此多同质化的欧美探险片,楼主不得不说,终于来了一部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宝藏探险片,它没有套路,没有噱头,全程高燃,直指历史深处的秘辛。

看完第二集,已经忍不住在线催更。之后探险者们还会有怎样的冒险?收获怎样的故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