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界车手眼中的中国赛车

2022-05-21 星期六
▲李磊承办运营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并任赛事副总指挥  图 / 徐海洋
一个体育记者突然转行做车手,还加入职业厂商队跑了完整几个赛季的,太少见了。因为赛车太花钱,他做赛事传播、做体育明星经纪人、办赛事,几年下来,跑动范围大大超过了一个车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徐梅 发自北京
编辑 / 周建平[email protected]




我和李磊相识于多年前,那时候我们都是体育记者。他上班没多久就买了一辆车,那会儿小年轻拥有私家车的还不多见。李磊深得朋友喜欢,因为他很慷慨,谁跟他借车他都借。我搭过他的车,从天坛东门体育馆路到石景山体育馆,去现场采访CBA男篮比赛。


体育记者这行有点像分田到户,好项目就是一块好田地,出稿子多,出差出国的机会也多。2003年李磊放弃了篮球去跟赛车,当时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赛车一直是一个边缘小项,少有人关注。


更令人惊奇的是,做了几年记者之后——用体育记者的行话说就是“跑(采访报道)了几年赛车”之后,他居然真的跑去开赛车了。


2008年6月17日,著名拉力赛车手徐浪在俄罗斯参加“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时意外身亡,时年仅32岁。徐浪去世将满一周年的时候,作为徐浪的生前好友,李磊跟两个资深赛车记者一起策划了“徐浪杯”车手媒体邀请赛。“当时两位老记者说咱们各自写篇稿子纪念徐浪吧!我提议做场赛事,因为徐浪最喜欢比赛,那时候觉得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办一个比赛,让赛车继续飞驰!”


第一届“徐浪杯”比赛也设置了记者竞速环节,李磊开车的时候,达喀尔车手周勇在点评大家的比赛时说,“李老师,你开车跟其他记者不太一样!”


“怎么不一样?”


“有点专业赛车手的感觉!”


一句话入了心,他就疯魔了。


他马上跑去考了拉力赛车执照。考赛照只用了三天,但此后五六年,他都在四处“搞钱”,为了养活自己这个奢侈的爱好。


国内跑职业比赛的赛车手里有几类人:有的有时间、没什么钱却喜欢赛车,就找机会先进入行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参加比赛,靠参赛和参加厂商活动谋生;有的有青春,家境优渥,父母投资他们参与赛车;还有的有资本,这种老板车手比较多,不一定年轻,但有企业有事业基础,甚至家里真有矿,愿意为自己的爱好一掷千金;当然还有一个著名的作家车手韩寒,赛车一度被他视为职业,把版税都砸了进去。


一个体育记者突然转行做车手,还加入职业厂商队跑了完整几个赛季的,太少见了。


他竟然做得很不错,拿过2015赛季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两个分站赛的车手冠军。因为赛车太花钱,他做赛事传播、做体育明星经纪人、办赛事,几年下来,跑动范围大大超过了一个车手。


以下是他的自述:





2002年我开始接触赛车,站在场边看比赛、采访参赛车手,就觉得非常爽。而且当时就惊叹没有一个体育项目能像它有这么多的产业支撑:那么多资金雄厚的品牌主机厂(整车厂商);还有数量庞大的零部件厂商,包括轮胎厂商、避震、轮毂、改装、维修、机油、汽油;目不暇接的赛车周边产品,包括赛车服装、赛车装备、通讯设施、赛车电脑、数据业务、影视娱乐等;还有民用领域,导航、音响、车衣、内饰、运输……太多了。


投身其中,尤其是你自己还可以自如地驾控赛车在赛道飞驰的时候,感觉自己的人生突然“嗨了”!


▲李磊在拉力赛采访中    图 / 王欣


我是先有机动车驾驶证,开了几年车以后再学的赛车。但随着这十几年来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很多年轻小赛车手往往是先有赛照后考驾照的。因为两个体系不一样,考公安部门发的普通驾照需要年满18周岁。但未成年人是可以开赛车的,经过中汽摩联考核并取证以后就可以参赛,在封闭安全的赛道里开特定的经过安全改装的车型。


人们谈到赛车,第一印象是危险,其实赛车没有想象的危险。人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而不是车本身。经过专业培训的赛车手,拥有控制车辆极限驾驶的心理和技能,这是最基础的安全保障。其次,经过了安全的轻量化改装和结构改装,使得赛车在碰撞时能用车身结构和悬挂系统去吸能,保障车手避免遭受大的冲击,同时保障车辆在翻滚和挤压的时候,驾驶舱结构不会轻易变形,从而保证车手的安全。


汽车赛事从赛道和赛制分,基本分两大块:一个就是场地赛(on road),另一个是拉力赛(off road)。周冠宇开的方程式赛车属于on road,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加速性能和绝对速度最快的汽车赛事之一。


韩寒在2004年是先参与的off road赛事之一——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但他最先拿到的是CCC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如今赛事改名为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这个房车是轿车,不是那种可以睡觉做饭的房车)两个组别的年度满贯,随后又夺取了拉力锦标赛两个组别的年度满贯,截至目前国内顶级车手里也只有他获此殊荣。我2009年考的也是拉力/越野赛照。


韩寒很勤奋也很聪明,且悟性极高,他开赛车绝对不是玩票的,在徐浪和刘曹冬相继去世之后,他就接过了中国赛车的领军人物大旗。2007年韩寒拿到CCC年度车手总冠军,2009年他夺得了CRC的年度车手总冠军。他不靠赛车谋生,跟一些赛车圈富豪比,那时候都还算不上有钱人。作为国内顶级车手,他有几年是同时在跑CCC和CRC两大赛事。一项赛事里,车队一年给他的出场费加冠军奖金大概也就是100万,同时两项赛事拿冠军,也就是200万左右。


赛车圈子里成绩像点样的车手,大概率都不缺钱,缺钱玩不了车。但不是说有钱就能成为顶尖车手,钱只是一个基础条件。


我入坑后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缺钱。我其实从2008年开始就在尝试做体育经纪人,也把潘晓婷、莫慧兰等体育明星朋友先后带入了赛车圈,带明星出席赛事和汽车品牌活动。2013-2014年我成为潘晓婷的经纪人,也是她的赛车启蒙师父。那段时间,我和她一起筹划商业转型,为她制定人设标签和未来的商业策略,在陪她全世界飞的同时还负责推广传播。潘晓婷对车的感觉非常好,又有台球世界冠军的镇定和极强领悟力,所以一出道就技惊四座。她在一个重要的商业品牌活动中,一举PK掉了林志颖和四届F1车手冠军维特尔,惊艳全场。


周冠宇正式踏上F1赛道,这无疑是中国赛车的一个里程碑。而他在处子秀便跻身前十,为中国人在世界最顶级的赛车场上夺得了历史性的一个积分,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但我个人认为,相对于中国目前的赛车文化和赛车市场,他是超前的,中国赛车还没到爆发的温度,靠一个周冠宇也不太可能改变大形势。而且,他的成长和成功,也不是国内的环境能培育出来的。


如果从投资孩子学赛车是为了将来赚钱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学赛车完全是坑爹的,太花钱了,太花钱了,没有底你知道吗?韩寒算是最懂赛车手的导演,《飞驰人生》里有一段沈腾和尹正找腾格尔扮演的大哥募资的戏,有点夸张,但是那种找人找钱的感受抓得非常真实。包括徐浪、韩寒在内的很多顶级车手、车队和俱乐部,也都经历过那种想尽办法、甚至欲哭无泪的阶段。


车手都是这样,全世界都嘲笑你的时候,因为你爱那种沸腾的人生,你总还要再坚持。我当年也是,创业挣到钱之后,马上不惜成本往赛车上砸,为了成绩什么都想用好的,结果一百多万很快就花光了。用于比赛的资金花完之后,只能坐回办公室,继续带领团队写方案、竞标、做活动、做经纪赚钱。


▲李磊和领航员在比赛期间  图 / 受访者提供




2009年我开始参加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这个国家级顶级专业赛事。就像韩寒说的,“拿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挑战人家吃饭的饭碗,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刚开始取得一点成绩时特别快乐,但是很快就陷入瓶颈,特别受挫。那会儿我其实还在媒体,就会蹭一些比赛,记者参赛也是个噱头。不过媒体同行写得最多的是,“这一次李磊会不会又退赛……”


我不是故意要把自己搞成一个笑话。我没有钱,没有好装备、没有好车,甚至都练不起车。拉力赛练车不是像咱们老百姓找块空地就行,一出去就是一个团队,从维修到封路到通讯到整备。哪怕只有一个车手练车,保障团队小到三五个人,大到十几个人。


进入专业赛事之后,随便一个人都比你强。一比赛,肾上腺分泌,眼睛都杀红了,总想跑得更快点,结果跑十场比赛,退赛八九场,把人家车撞得乱七八糟也赔不起,很丢人的。


媒体朋友写稿老觉得我是心态不好,我跟他们说,你们没有跑过比赛,压根儿不懂。赛车比赛心态放到后面,技术是在最前面的。技术是什么?是你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的投入,你已经把你的状态发挥到最好了,这时候才拼的是心态。连技术都不够扎实的时候,拼什么心态,哪有心态可言?


2015-2017赛季我代表铃木中国拉力车队,出征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夺得2015年CRC张掖站、武义站N2(国际两驱组)分站车手冠军和车队冠军。算是有了一点成绩吧,但我很诚实地说,我对赛车才刚入门。


▲李磊(右)在多伦拉力赛上    图 / 胡子


对路书的理解、对车辆调校的理解、对轮胎的选择、和领航员的沟通、对赛事规则的理解,以及跟车队维修、跟电脑工程师的沟通都是很细腻的,有太多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要学习积累,不是说你握着方向盘就能开好的,所以一个车手要成长,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了。


赛车也是一个高度商业的运动,一个成熟的车手必须有商业头脑,要会跟媒体交朋友,会沟通、会找话题,甚至会爆料。还要跟行业里各个层面的人搞好关系,耐心积累资源和人脉。就像李娜单飞了之后,什么都要自己打理一样。尤其这种非奥项目,非常依赖自身资源和经纪公司资源,越全面全能,商业化才可能越好。 




赛车真的是充满魅力的运动,会让人很上瘾,更让无数人前赴后继。韩寒总结得非常经典,这是在控制与失控之间找极限的艺术。它不像别的体育运动,它的容错率非常低,失误的代价很大。


离合、加油、刹车、转向、加减档,开赛车跟开普通车一样,都是这五个动作,但是两者在这最基本的动作中体验完全不同。你开车起步给过“全油”吗?不会的,不可能一脚踩到地板把油门踩死的,驾校教的是缓缓地加油对吧?再说刹车,你也不可能一脚刹车踩到人要站起来对吧?我第一次接触赛车的时候就被这种极限体验震撼到了,极限下刹车会怎么样?你人会怎么样?而且你认为刹车和油门都瞬间踩到底了,其实并没有。赛车是要把车用到极限的,所以学赛车首先要颠覆民用驾车的某些肌肉记忆和认知盲区,才能让技术再上一个台阶。就像骑一匹烈马一样,慢慢学会掌控,寻找人车合一。


在赛车和控车的时候,原来根本不会留意半秒到一秒钟的时间,现在可能一秒钟可以做三四个动作,感觉时间被拉长了。而且在CRC赛场上,高手之间的拼争,哪怕一公里只慢一秒,都不是一个段位的水平了。因为一个赛段几十公里,就会慢几十秒,“吃土都吃不到。”有一句话说,“车外的人心潮澎湃,车里的人心静如水。”外面的人看着一辆车风驰电掣过弯的时候,车里的人可能是行云流水,点刹、松油、补油、离合、跟趾、方向、挡位、手刹,毫秒间做了很多细腻的调整,才会使赛车以顺畅的姿态飞驰而过。


还有一点,其实车手不只简单地拼极限速度,我们最爽的状态不是开到几百公里的时速,而是说砂石弯道可能人家40公里进弯,我能开到60公里,顶尖高手100公里过。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在限制中尽量摸高极限,在弯道里怎么更顺畅更快,更晚的刹车点、更早的出弯点、更高的尾速、更准的出弯时机……


▲李磊在2019第六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CEVR赛事期间带领明星车手徒步勘察赛道  图 / 白宇




我入行太晚了,在竞技道路上的天赋和能力也很有限,我能为赛车做的肯定不是成绩。后来我成立公司、办比赛,也是希望能够继续推动这个行业。2014年我和伙伴们承办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CEVR,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纯电动汽车的专业评测赛事,比第一届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还要早了三个月,到2021年已经办了八届。尽管2022年疫情和经济环境依然严峻,我们还是为2022第九届赛事做好了一切筹备工作。


外人可能是因为周冠宇才关注到国内赛车圈的,实际上这几年,国内赛车环境和车手进步都很大。我有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师弟们,家里有实力,可以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全情投入训练和比赛,所以进步神速。现在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比我们十多年前简直好太多了,培训的手段、赛车改装和调校、教练的理念和水平,都不一样了。在柏油赛道上,现在我可能都跑不过刚入门的小车手了。


中国赛车从1985年港京赛开始到现在,已经进入第37个年头,但持有国字头赛车运动执照的车手,包括场地、拉力、飘移、卡丁以及摩托车都算在一起,也只有一万多名,少得可怜。而中国司机有多少?据公安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4.7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39亿人。也就是说,中国持赛照车手和司机占比,只有万分之二。而赛车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车手和司机占比可以达到2%-3%。从数据上看,中国的赛车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而且赛车虽然小众和垂直,但也是个庞大的体系。赛车行业除了车手,还有维修、裁判、赛事工作人员、媒体、工程师,然后车队运营方、赛事组织者,细分出很多领域,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优秀而专业的人才。


周冠宇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很多利好,也可能成为中国赛车运动的加速器,吸引更多孩子和家庭接触赛车。但中国赛车市场要爆发,首先需要中国体育市场的燃爆。现在大家是开始重视体育了,但是体育市场的份额还不大。赛车又是体育市场金字塔尖的一个项目,很贵,很多家长的认知又有误区,认为赛车就是飙车、很危险。无论是社会观念的转变,还是相关行业和经济的提升,都需要时间。赛车运动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它和中国经济、法规政策、汽车工业、体育产业、国民消费水平都息息相关,也是这些指标的水位线。只有大环境好了,中国赛车运动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但依旧任重而道远。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