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普职分流,不是取消中职教育

2022-04-27 星期三
▲ 2021年12月1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职教中心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3483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从“分流”到“分类”,再到“协调”,这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不得不说,这是对“协调”发展的片面化的理解。

    2021年,普职招生比为64.92%∶35.08%,普职在校生比66.51%∶33.49%。当前,普职比已经是6.5∶3.5了。可就是如此,依旧存在“分流恐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


  • 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熊丙奇

责任编辑|吴筱羽


职业教育法2022年4月20日修订通过,将自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首次“大修”。据报道,草案二审稿已经删掉了原法中“分流”的规定,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实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类发展”。而在最终版本中,进一步修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从“分流”到“分类”,再到“协调”,这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普职分流的强制意味越来越弱,这让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减轻义务教育“内卷”。


不得不说,这是对“协调”发展的片面化的理解,从“分流”到“协调”发展,这是对发展职业教育进行新的顶层设计,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普高(即普通高中)招生,减少中职(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而是要通过推进普职融通,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地位,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平等发展。


只有给受教育者提供多元成才选择,才能真正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


取消普职分流、把职业教育明确为类型教育,这是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两大亮点。进行如此修订,意味着对取消普职分流、把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转变为类型教育,已经达成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中考后的普职“分流”变“分层”,这是刺激义务教育“内卷”的重要原因。不少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中职,因此想尽办法提高孩子的分数,考进普高。显然,如果继续坚持普职分流模式,不管分流比例是多大,都会令全社会仍然焦虑。调整分流模式,势在必行。


1

教育长期扮演“分层”角色


近年来,社会一直有声音建议提高普高录取率,甚至“取消中职、普及普高、推迟分流”,把普高纳入义务教育。但不论是提高普高录取率,还是取消中职,都不可能真正缓解家长的焦虑,而且,也不符合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规律。


先看提高普高录取率。社会舆论对普职相当(即普职比5∶5)很有意见,质疑只有一半学生上普高,导致家长十分焦虑、义务教育“内卷化”。而真实情况是,过去10年来,普职比是在不断提高的。虽然教育部门要求要坚持普职相当,但普职比已经不是5∶5。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普职招生比为57.62%∶42.38%,普职在校生比为60.04%∶39.96%。也就是说,普职比已经为6∶4左右。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教育数据,2021年,普职招生比为64.92%∶35.08%,普职在校生比66.51%∶33.49%。当前,普职比已经是6.5∶3.5了。可就是如此,依旧存在“分流恐慌”。


那么,进一步提高普高录取率,到70%、80%,能消除焦虑吗?只要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哪怕就20%学生进中职,家长也会焦虑。而导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把职业教育作为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教育”,教育扮演着“分层”角色。


而取消中职,推迟普职分流,貌似可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但进一步分析则会发现也很难。首先,如果职业教育还是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那高中毕业后,学生和家长还是不愿意被分流到高职(即高等职业学校)。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是“从幼儿园开始准备中考”,而是“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另外,针对高考后分流存在的问题,是不是要进一步推迟高考后分流,普及大学教育,在本科后再分流呢?事实上,已经有人提出这方面建议。而其必然会带来更严重的学历高消费以及教育内卷化。


其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受教育者的能力是不同的,进入初中,尤其是高中阶段,受教育者会存在分化,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上普高,就是在普职比5∶5的情况下,每年普通高考,750分满分,都有相当数量的普高学生只考一两百分,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只有一百多分的并不鲜见。让不适合读普高的学生都读普高,只是满足了家长的“面子”需求,但却会让这些孩子学习困难,同时会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社会需求脱节。


2022年3月24日,贵州遵义,播州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专业部教师带着学生在羊肚菌实训基地学习。 (视觉中国/图)


2

以融通方式发展职业教育


从全世界范围看,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只是开展的方式不同。德国实行的是分流模式,而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实行的是普职融合模式。要把职业教育建设为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实现普职协调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模式。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提出,职业教育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职业教育法修订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要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关键在于必须推进普职融通,否则,“分类”之后,由于职业教育地位不高,还是可能会被视为“分层”。比如,为发展类型教育,从2019年起新建了一批职业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可是,职业本科院校却被学生、家长视为是比普通本科低一等的院校。


如何推进普职融通?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结合开展劳动教育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而不是轻视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劳动教育,并组织、引导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等提供条件和支持。


在高中教育阶段,从国情出发,实现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协调发展,需要从现在的“分流模式”,改革为“融通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把所有高中都建设为既有普高(学术)课程,又有中职(技职)课程的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多样化办学,实行学分制教学,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普高课程与技职课程。在高中毕业后选择普通高考或者职教高考。这也就解决了中考后的分流问题——所有学生都进综合高中;又解决了中职教育问题——以融通方式开展技职教育;还整体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原来的普高学生也选择部分技职课程,原来的中职学生,也可以选普高课程了。


3

融通模式成败的关键


综合高中能否办好,取决于两方面。其一,对技职教育的投入与技职课程的质量。办好职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更高的投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因为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先进的实习实训场地设备,开展产教融合等,而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却是低于对普通院校的投入的。


其二,建立并完善职教高考制度。要把职教高考建设为普通高考平等的高考,关键在于哪些高校采用职教高考招生,如果只有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通过职教高考招生,那么,职教高考的地位就会低于普通高考。要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就不应该只是高职院校、职业本科开展职业教育,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以及综合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专业,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这些院校、专业都应该通过职教高考招生,由此引导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职教高考的认知,如果职教高考能重视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那将会推进整体基础教育走出当前的唯分数、唯升学困境。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这无疑拓宽了职教高考招生的高校范围,为职教学生拓宽了成长空间。


从根本上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源于成才选择单一、评价体系单一——高分进好的高中学校。因此,只有拓宽学生成才选择,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能缓解焦虑,走出“内卷”。希望职业教育法的实施,能推进打破普职“分流”变“分层”的单一模式,构建新的教育发展生态。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其他人都在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