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三中全会将会释放什么信号? – DW – 2024年6月7日

2024-06-09 星期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报》发表评论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窘境,北京的当权者们非常清楚。他们也很清楚,三中全会上他们必须为此提出对策。这篇题为《自由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评论写道:

"中国领导层又在采取他们屡试不爽的老办法。当局又在大手笔花钱,今年五月,他们出台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市场提振计划,而这项计划选择在七月三中全会之前出台,也绝非偶然。就在几天前,中国又为其芯片工业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该行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领域之一。同样是在五月,当局又发行了价值14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刺激经济发展。在房地产领域,政府一直给外界营造任由市场发挥调节功能的印象,但现在政府还是出手干预了。地方政府也采取了行动。在经济和金融中心上海,第一次购房者将可以享受低首付和低利息的待遇,此举是为了刺激当地疲软的房地产市场。

政府还计划让国有企业收购滞销的住宅,并将它们改造成公共住宅。中央银行为此准备了410亿美元用于相应的低息贷款。为了实现上述各项措施,政府总共将投入超过2200亿美元资金。当局的经济提振一揽子措施,可以说规模相当庞大。当然其首要目的,就是要帮助中国获得全球技术霸主地位。得益于政府投入的大量资金,中国的芯片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建国一百周年纪念日。届时,中国希望能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评论指出,中国领导层深知,要想实现地缘政治领域的野心,国内的稳定至关重要。为此目的,对内的高压政策将有增无减。

"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将其触角伸展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所有机构都被要求设立党支部。不断有报道的称,重要领域的员工被收回护照,以防工程师和IT专家流失境外。很多年轻人也在高调讨论是否要移民国外。所有这一切,可能只是城市精英阶层的想法,在广大农村,共产党宣扬的民族主义仍大有市场。但是,承担经济和技术进步重任的,恰恰是这些城市阶层。而没有自由和创造空间,这种进步则是很难取得的。党只能在这一矛盾中踯躅前行,改革的前景依旧暗淡。

有鉴于此,中国的未来不仅仅同该国是否会推动经济政策改革密切相关,中国能否成为经济中心,个人自由能否得到保障也至关重要。虽然美国的政策常常遭到诟病,但美国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够对东西方几代人产生影响,显然并不是偶然的。"

中国不断为其高压政策加码之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又一次成功举行了民主选举。《科隆评论报》就此写道:

"印度选民再一次证实了民主在该国拥有坚实的基础。恰恰是很多贫困的底层选民没有被民族主义者所误导,而是将选票投给了可以替代莫迪的政治力量。选民的力量不容低估。正当邻国中国不断为其高压政策层层加码之际,人口数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的印度却展示了另外一番景象。这一切说明,民主和法治也完全适用于人口众多的新兴国家。"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