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电影票价翻4倍 这届北影节不只有红毯 依然有黄牛

2021-10-01 星期五

比如2019年惊艳戛纳电影节的《燃烧女子的肖像》,在这次北影节展映中,原价80元,黄牛票翻了不止4倍。而纪录片《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2021年9月30日傍晚场始终有余座。

在孟磊看来,部分影迷的狂热也助长了黄牛的气势。孟磊加入了几个抢票群,有些影迷为一些热门票“冲昏了头脑”,在一个群里,有群友为了买到一场电影的连座,不惜喊出加价100元、200元。

“我觉得这就不理智了。”孟磊说,他自己是不会买黄牛票的,而且遇到黄牛会点举报。“它(黄牛)本来就是一个灰色地带,或者说就是违法地带,它不应该存在。”

“比黄牛更恶劣的是骗子。”孟磊注意到,有影迷吐槽,从其他人手里平价买来影票,到了电影院才发现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无法取票,也就是说,这张票的取票码被多次转手,已经被取出。在孟磊看来,这比付了钱对方不给票还恶劣,既骗钱又骗感情。

不过转票群和电影节的豆瓣小组里,还有不少人由于工作等原因,在折价出售展映的电影票。零零散散的群和小组成为暗网,黄牛也好,骗子也罢,关于电影节展映票务的是是非非已经绵延20年。

早在1998年,一期《电影评介》就提到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片被票贩子嫌弃。到今年,美国《综艺》杂志关注到上影节电影票被黄牛党热炒的现象,一些电影票被炒到原价20倍以上,个别电影票价格高达550美元(约合3500元人民币)。北影节的黄牛问题同样由来已久。

黄牛和骗子之所以觊觎上狂热的影迷,也是因为老片市场供不应求,无处放映。2019年由于疫情,北影节线下展映片单直接从以往的两三百部锐减到80部左右,而今年,虽迟但到的北影节展映片数又有所增加。“报复性观影”也出现在电影节时。

一位天津影迷Bella告诉笔者,今年北影节他特别从天津来北京,最多一天看了3场电影,在北京住了一晚,总共买了11场电影的票。

他说:“现在除了几个特定的城市,其他地方都很少展映老片,有些需要分级的片子也不会公映,也就趁着电影节才能看到。”

光买票花了上千元,再加上往来京津的交通费、住宿费,Bella却“不心疼”:“一年也就是看这一次,而且就算不去,平时在电影院也不少花钱,就是这两年疫情片子少了。”

另外,目前北影节、上影节的购票系统都不允许退票、换场。为了抵御黄牛也为了减少二手票流转的各种麻烦,有影迷干脆自己行动做平台,比如微信小程序“影展交流”。

这个小程序的制作者是自称“重度影迷”的Tom。他人在上海,主业码农,从2005年开始,几乎一年不落地看上影节,甚至北上北京、南下台北,看北影节和金马影展,国内影展他每年每届都要买上20多张票,但遇上急事看不了,换票、转票、黄牛等等问题让他和不少影迷都感到很不方便。

于是到2018年,他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写成这个小程序:“没有做过推广,就是放到几个影迷群里,访问量一下就上来了。”

现在,这个小程序的运维由他和七八位志愿者团队共同完成,录入了每年国内大大小小的影展片单。影迷可以自行上传转票信息,但如果有加价等行为,会被标记和禁用。总用户数大约3万到5万人。“使用比较频繁的也就1万人左右,主要是电影节期间流量会比较大。”

从Tom的经验来看,热门影片抢票难是随着80后特别是90后观影人群的成长而出现的,金马影展的热门影片同样需要抢。他也特别理解为什么一些影迷一定要看老片。

对他来说,今年北影节的片单就很“炸裂”:“《穆赫兰道》是我做梦都想看大银幕的片子。”在Tom看来,影院的视听体验会直接催化情感。

他说:“(之前)都是看的资源,肯定想在大银幕上看,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有一年上影节看《橡皮头》,大银幕的感觉实在和看碟片太不一样了。”

孟磊也认为,电影是银幕的艺术。一些经典电影,只有走到电影院,在影迷共同观影的氛围下,电影的视听魅力才会达到顶点。

9月17日晚展映的《楢山节考》现场,片尾母子雪中生死分别的片段,让一位成年男子在影院内放声痛哭。

但转票、黄牛等问题也成为电影节观影的阻碍。

“我觉得其实如果官方做好这一块的话,比如可以开启退票,再附加一个官方的退换票小程序,这些黄牛什么都不会有了,而且也给个人出票方便。”孟磊认为。

目前,釜山电影节和金马影展都有官方志愿者搭建的转、赠票平台,金马影展允许收取手续费的退换票。

关于本届北影节展映票务的相关问题,笔者致电北影节展映部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组委会婉拒了采访请求。

(编辑:黄玉璐 校对:颜京宁)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