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到5.2,一代国综顶流彻底垮掉
2022-03-10 星期四
周杰伦、金秀贤、王石、刘强东、张召忠、李彦宏、任志强、施一公……开播收视率一度超过神综《非诚勿扰》,影响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造星与撕逼大行其道的大娱乐时代,竟有一档益智综艺(似乎)成功杀出重围。与当年火热形成对比的是,节目至今没有评分,评论人数不足300……《好声音》《爸爸2》《花少》和《奔兄》之中,《最强大脑》凭借一己之力扛下与浙江台、芒果台的收视对线。选手,是当时《最强大脑》的绝对护城河,也是后来再也没法越过的一座座高峰。
原来,人眼真的能在几分钟内捕捉到45000个色块中那一个色块的微小变化。17秒记忆一副扑克牌,15分钟记忆360个图像,一小时记忆2280个数字……
鲍橒,围棋盲棋第一人,节目中以一人蒙眼完成“蜂巢迷宫”挑战直接拿到满分晋级。凭天生的方向感和记忆力,在127个六边形组建的蜂巢中蒙眼找到正确逃生路径,同时集齐所有指令牌,出了迷宫要说出指令牌在迷宫里的初始位置(当时在哪个格子找到的)。用设计者(北师大脑科研究院)的话来说——能完成的人“亿里挑一”。最后这位,相信没看过节目的人,或多或少也在当时的热搜轰炸下听说过他。
观察一杯水,并在短时间内从520杯同质同量同水源的水中找到观察过的那杯。又陆续诞生“绝对音感”少年,年过古稀的“圆周率狂人”,甚至是被诊断为二级智力残疾的中国“雨人”周玮……制作团队大部分沿用《非诚勿扰》班底,讲故事方式也大同小异。不限职业、年龄、学历,只要觉得自己够强,都可以上来比拼。每一位选手展示完自己的能力后,场上的科学家团队(以“Dr.魏”魏坤琳为代表)都会对其进行科普和解说。并在此前提下,淘汰一些能力出奇,却不适合参赛的选手。
这样基于科学理论,而非一味博眼球的选拔也从侧面证实了《最强大脑》的理性与客观。
不同于同期选秀、真人秀的“娱乐至死”,当时算是一股清流。
选手背后的故事以及场上每个人的个性、精神都在比赛中保留下来。老人日常背诵圆周率,是想挽回尊严,证明自己“还有用”。
见证“雨人”周玮的极限心算能力,评委反思了自己幼时对特殊人群的嘲笑,呼吁社会多给这类群体关注和重视。在国际对战赛中,水哥对上日本选手,甚至放弃提前观察准备。
彼时的《最强大脑》,无论是内容还是立意,同领域都无出其右。《最强大脑》最初灵感来自德国一档类似节目,原版当初只制作一期便停止,因为“难度太大”。第三季郭敬明与魏坤琳的一场撕逼大戏直接空降热搜,话题绵延数年。撤掉科普与赛后追访,艺人取代“科学评审”,定制挑战项目改成统一出题的入围选拔……“最强”,初期的内容为王被强行转变为娱乐化的炒作与催熟。“大脑”,则从发掘民间高手到批量进口清北状元、隐形网红。
Sir不否认,节目试图扩充“流行”的范围,拉低“科学”的门槛。只是这些陈旧的招数逐渐稀释着它最独特的底色,泯然众人矣。一位选手在参赛时被怀疑作弊,为保收视率和节目组串通提前漏题。事态发酵,队长鲍橒发微博@节目组直接硬刚,在一群选手的对峙声中,制作人先前的采访以及和评审的绯闻被顺道揭发。
第三季就有网友质疑节目“过度娱乐化”,制片人如此回复:跟随父亲李勇上台挑战,爸爸说,我的儿子要站在我的肩膀上挑战所有人。孩子对未来一片茫然,父亲望子成龙的高压早将他的自我榨尽。和外国选手比赛那天,中场一个失误,直接让李云龙精神崩溃,嚎啕大哭。
父亲从观众席中站起身,冲儿子大吼,想要制止他的失态。连Sir都感到害怕,如此病态的胜负欲和对成功的追逐,湮没教育本应有的宽容与理性。他失败的那一瞬间,队友们流露出来的不是安慰和关切,而是质疑与不可置信。
失误一次便会被大众打上标签,千夫所指——“翻车、塌房、垮掉”。它急于将单纯的脑力、智力、记忆力等能力,与宽泛的世俗成功挂钩。原配冲出酒店,打开车门,拖着刚磕了药的小李滚出车。她边拉扯,边咆哮:贱人,你,贱人(这句话既是对小李说,也是对小三说)。原配愤怒之后,是伤心,她控制不住流泪:你怎么能这么对我,你TM到底是谁(你还是原来的你吗)。小李显然还没醒过来,他只会不停重复,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解释(是的,我已不是原来的我)。整个过程,不过1分53秒,每一句都言之有物,每一句都在深入,迅速了结一段关系。女方知道回不去了,所以要了一大笔赔偿;男方内疚,但不想回去,他舍得任何赔偿。
老马丁用一段“狗血”呈现了成功学蓬勃永恒的吸引力,也戳穿这与魔鬼交易换来的成功背后,人性的千疮百孔。这个社会的任何梦想、情感、道德正在被“成功”重新定义。

Sir电影 爱电影的人,一直关注我
414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