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德國不妨師夷長技以制夷

2022-05-01 星期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 拜羅伊特出版的《北巴伐利亞信使報》以"受到威脅的模式"爲題,刊發評論指出,長期以來,德國經濟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廉價的俄羅斯能源以及與中國深度嵌合的產業鏈之上。而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的劇變,以往的這種成功模式正受到巨大威脅。

"烏克蘭戰爭讓政界、商界以及社會各界都一下子認識到,我們德國是多麽依賴俄羅斯侵略者的能源與原材料。而作爲德國經濟支柱的汽車產業,則高度依賴中國。這個國家不久後將越發成爲西方的體制性對手。"

"對於大衆、奔馳、寶馬而言,中國不僅僅是極其重要的市場。這些德國龍頭企業也高度依賴這個專制大國的供貨,比如稀土、石墨、鋁材。因此,許多德國經濟掌舵人現在擔心北京今後的走向,這是非常合理的。畢竟,很少有國家像德國這樣從全球貿易自由化以及全球化經濟分工中獲得了如此多的收益。"

"作爲最主要的出口國之一,德國的富足很大程度上取決與國際秩序的穩定以及正常運轉的經貿關係。但種種跡象表明,中美爭霸將會繼續激化,甚至在軍事層面。假如西方和中國陷入相互加碼制裁的循環,許多德國企業就會受到致命打擊。而且,和經濟侏儒俄羅斯相比,中國經濟將具有大得多的衝擊力。"

文章接著指出,要想擺脫這種困境,德國不妨向中國對手學習。"北京的經濟雙循環戰略經歷了深思熟慮。中國當局的目標是建立一套具有兩條支柱的經濟體系,分別依托於强勁的國内消費與富有競爭力的出口產業。鑒於越來越大的貿易衝突風險,降低對出口貿易的依賴性同樣對德國也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上海封城 全世界遭連累

上海封城 全世界遭連累

蘇黎世出版的瑞士《金融經濟報》以"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爲題,刊發了哈佛大學宏觀經濟學教授Kenneth Rogoff撰寫的客席評論。作者認爲,中國多個城市的防疫封控措施短期内會導致全球供應鏈紊亂,并且在中長期内推高美國的通貨膨脹、拉低歐洲的需求。

"通常,疫情導致的此類損失可以通過更低的能源價格來得到彌補。可是烏克蘭戰爭的結束還遙遙無期,不論用哪種計算模型,全球糧食價格、能源價格都會繼續走高。"

文章指出,如果美聯儲繼續加息來試圖抑制通貨膨脹,就會導致美國經濟衰退,進而壓低全球的進口需求,在金融市場上引發混亂。而在歐洲,戰爭引發的衰退將極大地打擊全球市場的信心。

"中國經濟降溫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所以沒有發生硬著陸,還要歸功於有力的宏觀調控以及一定的運氣。不過,如果中國政府貫徹了錯誤的防疫策略,那麽即便是再謹慎的宏觀調控手段也挽救不了大局。目前,大部分亞洲國家已經揮別了清零防疫策略,逐步轉向與病毒共存的常態化防疫策略。但是中國卻沒有這麽做,反而正在耗費鉅資將市中心的空置辦公樓改造成隔離中心。"

作者不無揶揄地寫道,也許中國當局正在通過這種方式試圖化解房地產危機,又或許在為將來的未知病毒做準備。"但更可能的是,中國試圖阻隔這種越來越具傳染性的病毒,無異於堂吉訶德大戰風車,隔離中心將會變成巨大的浪費,封城措施最終也會毫無效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