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七年的时间,草东没有派对终于推出了第二张专辑《瓦合》。 从首张专辑《丑奴儿》到《瓦合》的曲折时光里,乐队获得金曲奖肯定,在世界各地展开巡回。 然而,他们也在疫情来临的几年间屡屡受挫: 原本要在小巨蛋举办的演唱会数度延期,最终仍旧抱憾取消;鼓手蔡忆凡猝然离世,更为乐队带来难以想象的沉重与煎熬。 而前段时间,贝斯手杨世暄仍然无法迈过心里的槛,暂时退出乐队的幕前演出,也正因如此,5 月 20 号发布的《瓦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前的今天,历经成员更迭与风格变换的草东没有派对进行了复出后的首场演出。当时的共演乐队「莫名其妙的一天」,正是由凡凡司职鼓手。 而现在,草东没有派对带着《瓦合》回归,既带着泛黄的老旧痕迹,也有些许重生的意味。 《瓦合》:欲望与谎言的矛盾体 「瓦合」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意指儒者宽容大度,甘愿如圭玉毁掉棱角一般而与瓦砾相合。 然而在《史记·儒林列传序》所记载的「驱瓦合谪戍」中,「瓦合」又成为了苟且凑集却聚而不齐的乌合之众。 作为乐迷们翘首以待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草东没有派对在标题便酝酿起值得玩味的谜题。 不过英文标题「The Clod」却早已将谜底昭然若揭:在《丑奴儿》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们终究无法成为宽容大度的儒者,拾起自己作为残砖碎瓦的宿命。 自嘲仍然是草东没有派对的底色,但相比于前作中《烂泥》和《勇敢的人》等歌曲对外界社会的剖白,《瓦合》更多地围绕着欲望与谎言展开内心世界的挣扎。 在 2020 年,草东第一次在线上展开了交互式直播《系统测试》,由观众的选择决定故事的走向。最终,人们按下的选项通向了并不愉快的结局,让人怅然若失。 专辑 Intro《苦难精算师》正来源于《系统测试》的第一段配乐。对于剧中的角色而言,他们的人生只是被「苦难精算师」们设计过的谎言;但回到现实世界,我们的命运又能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染缸」是人们对社会常见的譬喻,但《缸》还把「Pool」当作英文名,将人生比作在名为「染缸」的泳池中展开的欲望竞技。人们赔掉信仰、遗忘梦想、对自己撒谎,但却发现终点线上赫然写着死亡。 然而砸了染缸、毁掉竞技场之后,等待人们的又是「仍不知身在何方」的虚无——因为人类就是充满欲望又被欲望驱使的动物。歌曲结尾响起《苦难精算师》中的吉他乐句,人生也在为欲望编织的谎言中循环往复。 《空》同样讲述着欲望的主题:「空间是一格半 / 谁也出不去 / 几寸也不满意」,不断膨胀的欲望也不过是因为「太空虚」。 在欲望世界里,谎言才是准入法则。「在成人之前 / 真想先成为自己」,直接道出要成为「人」必须扼杀自我、对自己说谎的悲哀:「在世界毁灭之前 / 真想先毁灭自己」又展现出无法抹消自我、无法以「人」的方式融入世界的痛苦。 歌曲尾段的唱词「真理就是没真理」,更是虚无主义者对真理不存在的置信。草东没有派对《空》《人洞山》则以复杂的曲式表达着更为深邃的主题——「山里面生了块疤 / 疤里面住了个人 / 人里面破了个洞」,「山」就像是外部的世界,「人」就栖居在不被外界承认的暗疮之中;而破了的「洞」装着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希望」。 无法实现的「希望」既是「人」所寄托的心愿,又是造成痛苦的诱因。歌曲后半段所唱的「人与山隔了个洞」,正寓意着自我与外界之间难以跨越的巨大鸿沟,「人」以为自己能够入世却又无法入世,只能靠「洞」中塑造的错觉才能活下去。 《人洞山》揭示了谎言不仅是欲望世界的准入法则,更是生存法则,离开谎言的人根本就活不下去。而同样的概念也出现在后续的诸多曲目中。 《白日梦》所描写的互相牵制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谎言。为了让谎言成为真实,只能用另一个谎言来自我慰藉,但却仍然无法获得自由——所谓「白日梦」不过如此。 即便发现撑不下去,身处自由困境中的人们却仍然选择「嘲笑着悲伤再为彼此编一个梦」,抹杀掉消极的情绪,才能换取活下去的动力。这与《空》对自我消亡的探讨不谋而合。 《床》则用英文标题「Lie」一语双关,道出这首歌与谎言的关联。「仔细搜索着自己的身体试着找出一道合理的伤 / 却还是得说谎」,也与《白日梦》靠谎言撑下去的生活别无二致。 明亮的合成器 Arp、清脆的木吉他扫弦是「窗外的光」,也是还是得说的谎;但虚构出的明亮仍然无法掩盖内心真实的灰暗,歌曲也在最后迎来情绪的爆发。 谎言永远成为不了真相,而真相则更加赤裸。《八》一上来便道出现实:「喝得再醉 / 太阳还是出来啦」,最后只得「把梦都留在昨天泡的那家网咖」;而《老张》中以为抹上泥巴便能成为「他们」、取笑自己的行径,既可悲又可笑。草东没有派对《老张》 直面真相或许能够理解人生的虚无,但却未必能接受这种虚无。 《芽》以象征生命的新芽为标题,但「埋葬」却成为歌词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在挣扎着的每一刻,其实都在内心埋下一颗绝望的种子,在不知觉间已漫山遍野,让生命走向「宁愿放过自己」的终曲。 尽管如此,在这首挽歌式的告白中,创作者仍以「请别留下我 / 也留下你」的温柔口吻,留下了仅存的一丝暖意。 而另一部分人选择与虚无共处——《但》从安静的民谣味道转向猛烈的朋克曲风与戏谑的 Ska 元素,以强烈的转折为专辑作结。 「关系变成没关系 / 问题是没问题」的结论与「真理就是没真理」如出一辙,但人物的动线却从「那谁想听」变成了「于是我们继续」,从与世界格格不入转向某种程度的妥协。 在结尾草东卸下沉重的声音,以轻柔的吉他弹唱着「你离开了这里 / 于是我们不再年轻」,或许这才是导致转变的原因。愿他们在怀念逝者的声音里,也能够得到一些释怀吧。 乐队风格的转变 除了主题的转向之外,《瓦合》的音乐风格也从《丑奴儿》标志性的「草东」味开始转变。 乐队初代鼓手黄士玮回归,金曲奖混音师周已敦与电子新秀温娜担纲制作,无论乐队本身还是专辑制作方面都是全新的阵容。 专辑中仍有草东过往风格的遗产——《床》、《八》与《老张》三首在专辑中紧挨着的曲目更像是《丑奴儿》时期的延续。 舞曲为基底的律动、爽口的吉他 riff、抬高八度演唱的激荡旋律,无不是人们最熟悉的草东的样貌,「交个朋友吧」、「哭给你们笑吧」也让人们想起《大风吹》等歌曲的经典词句。 然而这些年间,模仿草东的乐队不计其数,甚至比本尊学得还像。朋友分享听完《床》的感受,就像是「草东在参加草东模仿大赛」,虽然荒唐但又非常贴切。 但好在乐队并未一味重复自我,转而寻求突破,融入了更多元的音乐元素—— 专辑对内在黑暗的探索,表现出愈加沉重的声响:《苦难精算师》结合 Grunge、Dance-Punk 与后摇元素,后半段更混入堪比金属乐的躁动乐句。 《空》混用 A 自然小调、 E 和声小调与 A 和声小调带来异域色彩,以后朋克式的辛辣 riff 入歌。 《但》不仅有朋克的生猛,沿袭《如常》的雷鬼律动,间奏的另类摇滚线条则让人想起 Muse 的《Hysteria》,让人为之一振。 《白日梦》则凸显出强烈的后摇色彩,用空弦音构筑的和弦搭配,编织出谎言虚幻却又让人依恋的梦;相比《丑奴儿》更直率的摇滚声响,《瓦合》对混响效果的使用更为考究,空间感更加强烈,也与「谎言」的主题更为贴切。 《白日梦》在后半段以六连音作为过渡,由 3/4 拍变成 4/4 拍,在节拍上做出变化;而《人洞山》则更趋复杂:从开头的 5/4 拍到「洞里是满满的」时的 6/4 拍,再到间奏时变成 3/4 拍。 而在接下来的段落中,吉他仍然演奏着和 3/4 拍相同的段落,鼓却打起 4/4 拍的节奏,以节奏的冲突彰显「人」、「洞」、「山」的复杂关系,展现出数学摇滚的风貌。 《芽》则罕见地仅以木吉他和人声演绎,间奏中指弹风格的段落也相当动听,在绝望之中仍然保留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作为专辑内为数不多从未公开过的新歌,《缸》更能展现现阶段草东的音乐面貌:Disco 风格的鼓点和反拍的节奏自然是草东的拿手好戏,但歌曲却一路推进到炸裂的摇滚段落。在唱到「缸内有梦想 / 缸底有烂帐」,鼓手黄士玮打起爵士味道的 Swing 鼓点,简单但颇具玩味。 这首歌的词曲结构也非常有趣:歌曲采用了相同的主副歌,但却不再依赖高低八度的大开大合去推动歌曲的进行,而是在唱法和编曲上做调整,更延伸出「食色性也」与「砸了染缸」两个段落,情绪上也更为丰富。 而相比《丑奴儿》以林耕佑主唱、其他成员和声的演唱方式,在《瓦合》中,吉他手詹为筑与贝斯手杨世暄都有担任主唱的段落出现,合唱的部分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人声上的表现相当丰富。 也许整张《瓦合》的风格并没有那么统一,听下来好像也不及《丑奴儿》曲曲都无缝切换的酣畅,但却也和「瓦合」这个标题格外相衬。而这些多元风格的尝试,无不将草东没有派对与一众「草东系」的模仿乐队拉开距离,展现着他们在音乐上更多的可能性。 小 结 《丑奴儿》横空出世的 2016 年,正是「丧文化」最为流行的年代,台湾的年轻一代将自己称作「鲁蛇」(音译自英文「loser」),也是一种不满现状却又无力改变的自嘲。 与世代浪潮一脉相承的声音,使得草东没有派对一跃成为鲁蛇世代的代言人,但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一种偶然。 主唱林耕佑曾在采访中说:「媒体和大众对鲁蛇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没有很了解,也没有很想去了解,至少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有时候看到一些跟我们无关的人或是媒体刻意针对年轻人塑造出一个形象,这些硬给人贴上标签的部分是我比较不认同的。」 于是在某种程度上,「瓦合」二字既是自嘲精神的延续,也带着打破大众造神的意味。 尽管如此,草东仍然是一代人重要的精神寄托—— 在七年的岁月蹉跎中,无数乐迷都抱着演出视频与 Bootleg 录音一遍又一遍地聆听,更有乐迷凭着这些并不清晰的声音做出了 Cover 版本,甚至有些歌他们连名字都不知道…… 这足以说明这支乐队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 正如他们在《丑奴儿》的文案中所描述的愿景一般——「期盼人们依旧能意识到作为一个『人』不该遗忘的本质」;也正如他们前不久宣布的新巡演主题「人责」所代表的意义——「始于人,终于责」。 在时代的洪流中,草东始终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没有遗忘身为「人」的本质,也始终在为真实的「人」歌唱。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愿意等待草东、等待《瓦合》的原因。 《瓦合》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乐迷们漫长的等待——深邃的创作与思考、风格上的蜕变,都让我们看到草东没有派对并未从此沉寂,而是又往前更进一步,带来难得的惊喜。 而更珍贵的,莫过于在难以逾越的伤痛过后,这群不再年轻的人仍然能继续前行。 不管草东的下一张作品还会让我们等多久,至少在此刻,我们可以大声宣告—— 草东没有派对,终于回来了。 (完)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您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在文末点亮【在看】,并请将哎呀音乐设为【星标】(因微信公众号改版,避免接收不到推送消息)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在哪里都是流浪,愿你坚持自己的梦想。本文作者:百里 / 编辑:金大珊👇哎呀音乐长期征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原文地址:点击 (xxx)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