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张再创作海报,又见中国电影之光

2023-01-07 星期六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随着 “第五代” 导演与电影人的作品实践,曾有过电影的一段灵光时刻。一座设在破败古建筑里的文化馆的众人群像,似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余味深长的中国关系社会的一个剪影;没有炫目的武打动作,却在粗的黄土与极致的写意中托出一个震荡人心的侠义世界;在道德与宗教的高原苍穹下,盗马贼与藏区的神性景观共生;一个为了应付无聊会议被发明出的替代人类的智能机器人,逐渐起了叛乱原身念头的科幻电影……


这分别是几部八九十年代中国老电影《背靠背,脸对脸》、《双旗镇刀客》、《盗马贼》、《错位》或许它们现今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却都被誉为电影史上的神作,并不大肆喧哗却不过时,反而在今天年轻一代发现它们的光华时,获得新的解读,体会出别样的意味。


设计师黄海长期以来一直在酝酿一个计划——为老电影重新设计海报,两年前他正式将其启动,第一批共挑选了 11 部中国老电影,他邀请了十位年轻设计师、插画师,分别从新的视角为这些电影再次创作海报,黄海将这个项目命名为 ”又见“ 计划。



“又见”计划推出的11张电影海报



“又见”,有着两层意味,第一层是站在今天再度回看中国电影,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老电影“我希望让新生代能看见中国好的电影,时间不重要,当下不重要,因为好的创作都是在这片土地上滋养出来的,希望有一天,这些好的作品可以滋养不同年代的人”,黄海这样讲到他做这个项目的初衷。


又、见二字合为一体是 “观” 字,观的动作蕴含着对电影投去观察的目光,观赏并从中察觉。这一层含义源自黄海对电影的情愫与认知,他爱电影,因为电影不是一个潮流的产物,而是可以进入你的精神世界。“它会进入你的神经,在你的精神里面发芽,一个角色、一个片段或者一个情境,可能会支撑你一辈子”,黄海认为自己正是电影艺术的受益者,因此他想让更多年轻人共同分享电影艺术创造的财富。



上图:电影《双旗镇刀客》片段

下图: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片段



海报正是一个接口,是电影的脸与沟通的桥梁。曾经这些优秀作品,当下年轻人打开它们的欲望或者说途径并不充足,新一代设计师用新的语言重制海报,或许可以为当下的观众营造一扇打开海报身后的一个个电影世界的门。一张高度浓缩着电影信息的海报,或是印刻一个经典场景、一种情绪,或者引发一个供人思索的谜题。


“又见” 计划首次推出的 11 张电影海报,均来自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经典电影,作为中国的老牌电影制片厂,西影厂创造了大量匠心独运之作,在西影厂的授权与支持下,黄海选择了 11 部电影:张艺谋导演作品《红高粱》,刘镇伟导演《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及《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陈凯歌导演作品《孩子王》,吴天明导演作品《没有航标的河流》及其另一部广为人知的作品《老井》,田壮壮导演的《盗马贼》,何平导演的《双旗镇刀客》,以及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错位》、《背靠背,脸对脸》。



上图:电影《孩子王》片段

下图:电影《老井》片段



对于片单中的很多影片,十位设计师在与黄海合作《又见》项目之前了解并不甚多,《红高粱》海报的设计师 sheep 讲到:“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看《红高粱》,给我一种很原始的超出理性认知的感官体验,它很直接但又很神秘,还带有一丝神话色彩。”



电影《红高粱》片段



黄建新导演在八、九十年代分别以 “先锋三部曲” 与 “城市三部曲” 的出世,为中国电影带来基于讽刺与滑稽基调的敏锐的社会观察特质,此次 “城市三部曲” 之一《背靠背,脸对脸》海报设计师昔酒之前对几部电影有所耳闻,借 “又见” 项目第一次进行了观看,他觉得:“都很有意思,用讽刺幽默的语调展现社会现象和人的社会关系,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了复古的意味。”



电影《背靠背,脸对脸》片段



吴天明导演在八十年代以西影厂厂长的身份,掀起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界第一轮 “新思维运动”,带动了诸多中国新潮电影受到国内外的瞩目。他于 1983 年导演的作品《没有航标的河流》在自然山水的广阔优美中深沉的刻画现实的人民生活,此次海报设计师刘敬说到自己对于电影的感受:“让我想到一句诗 ‘江南江北廖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在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面前,漂泊着以筏为家,面对无限的风浪和生死,他内心的火都没有磨灭,虽然河流上没有航标,但心中有便足矣。”



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片段



设计师观看影片后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有所触动的作品进行海报创作,自 2020 年项目启动,项目一共持续了两年时间,其中设计师的绘画、设计时间有一年之久。“我希望看到更多新生代活跃起来,同时我也担心当下过于追求 ‘快’ 的这种风潮。创作是需要时间的,可以说 ’快’ 是创作的人。”黄海给了设计师们很大的自由度,可以在慢下来的状态中进行创作。在设计过程里,黄海也尊重每位设计师自己的创作理念与风格系统,不作过多细节上的干涉:“希望他们用自己喜爱的东西,把自己的本能和擅长的方式发挥到极致。”



上图:电影《双旗镇刀客》片段

下图:电影《错位》片段



十一幅重制海报作品在构图、场景选择、画面风格、制作方法上与电影原版海报相比都产生了显著差异。从 80 年代至今,设计行业的生态也产生了诸多变化,那时的电影海报设计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行业,而是由电影美术师或美工来完成,当代新一代设计师在设计体系的训练与海内外开放的视野中,消化不同的文化内容形成自己的创作语言,以当代语言构建一个老电影的新入口。


《红高粱》的海报上风浪中起伏的红高粱掩映着血色日头,与红衣九儿、烧酒作坊前的拱门出没在这巨大的人生起伏中。因为 “这里的人都是这片高粱孕育的”,sheep 这样谈到设计构思,“影片中许多高粱的镜头有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风把高粱压弯,它们的曲度互相交织,像无数山丘也像海浪一样,太阳、九儿、拱门从中孕育而出,代表天地人。”



《红高粱》电影海报

《红高粱》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sheep



《盗马贼》海报以细密的笔线、对称的结构,构建人-神-自然物的纵深关系,还原苍茫雪原上生命的活力、挣扎与归宿。设计师张赟认为通过海报的重新绘制,更加深刻理解了主人公的心境。“牛马鸣叫,鹰击长空,喇嘛诵经,藏人引吭,祭山神飘的纸,烛光,圣水,以及天葬台上腾空盘旋的秃鹫”,构成了画面中各元素的互动,画面中间的红色光柱暗示罗布尔中枪后一行血迹直通向天葬台,而罗布尔合起双手做祈福状,“表达临近死亡时渴望灵魂升天的心境”。 



《盗马贼》电影海报

《盗马贼》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张赟



《双旗镇刀客》海报设计师蔡旋选择了电影中的经典场景,以水墨表现一个剑拔弩张的生死攸关时刻,“这部西部感很浓厚的武侠电影,纯粹得像一只极其粗的手。通过海报的设计过程,比较新的感受是更多关注其对主角成长的刻画,以及它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



《双旗镇刀客》电影海报

《双旗镇刀客》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蔡旋



黄建新导演的 “先锋三部曲” 中有两部出现在此次片单中,《黑炮事件》的海报上,赵工与汉斯两位工程师已被两边越来越膨胀的鬼怪包围,这是设计师文那对于电影的直观感受,也是对于电影核心强烈的视觉隐喻;设计师朱严琪在《错位》海报上铺陈了繁复无尽、排山倒海的文件与会议场景,被两只大手牢牢攥住的赵书信与智能机器人替身难分你我,眼镜的空白暗示了判断力的迷茫。



《黑炮事件》电影海报

《黑炮事件》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文那


《错位》电影海报

《错位》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朱严琪



海报的设计过程同样是一个世界观构建的过程,达到由一个画面牵动出一个完整的影片世界的作用。《背靠背,脸对脸》的海报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人物,在一堆暖壶、茶杯的描画中,使人立刻想起这是电影中典型场景的一角,就在众人七嘴八舌的会议背后。看似平静的水杯画面,隐藏着复杂而暗流涌动的情节变化。


昔酒在反复观看电影时注意到电影中茶杯与人物关系的隐藏设计:“电影镜头中不时强调人物的杯子,一次会议中电影主角王双立使用了一款上世纪的爆款青龙云纹带盖茶杯,主角组中唯独他用这一款时,不得不说有点儿望 ‘自’ 成龙的意味。马馆长用的是大红花搪瓷茶缸,在他倒茶的特写里,我们能看到一位从乡下调入文化馆的人的生活痕迹。……” 就结果看来,这些细节几乎都是恰当的比喻了人和人的政治关系,“而在电影的一幕中,很多杯子聚集在了一起”,昔酒以这个画面为基础,放弃了从人物出发构图的想法,画了新的草图,把人和杯子的对应关系强化出来。


《背靠背,脸对脸》的海报用铅笔起稿,用水彩层层绘制,《大话西游》的海报则是在布纹卡纸上用岩彩打底,然后水彩上色。这组重制海报肺制作中,一个明显特点是全部进行了重新绘制,使用包括水墨、水彩、彩铅、铅笔、油彩、岩彩、针管笔、电脑制图等各种媒介,其中有一半作品是由手绘完成的,并留有大尺幅原版手稿,这是黄海与插画师、艺术家们达成的先行条件,也是黄海的一个执念——在他看来海报只在电子设备中存在是永远不够的,必须有纸质实体在人们面前打开去观看,黄海这样理解海报与观众的关系。 



电影重制手绘海报的手绘过程



同时,新的设计中对原版电影海报或正片中的片名字体、导演信息字体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应用于新的画面。字体设计是海报设计中的一大要素,黄海始终认为中国的平面设计中,汉字的设计是我们独有的、可以有极大美学发挥的一项内容,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汉字的神韵千变万化、容纳时空维度与情感之流。这批电影当时的字体都为手写或经过美术设计,黄海与设计师们对其进行保留,希望将汉字的美感跨越时代再次传达出来,并与新的视觉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没有航标的河流》电影海报

《没有航标的河流》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刘敬



《背靠背,脸对脸》海报以简洁写实的表现手法靠近电影的白描语言,《没有航标的河流》与《双旗镇刀客》海报均使用了水墨元素,前者以轻巧的竹筏之下涌动的墨色暗喻人生航路的汹涌,后者以黑白墨色中加一抹赤红勾勒色彩浓郁的侠之对峙。



《背靠背,脸对脸》电影海报

《背靠背,脸对脸》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昔酒



水墨在松弛中的流动反而塑造极具力度的表现力,无论是《没有航标的河流》写实与写意的交织,还是《错位》高度概念化的生活场景与人物关系,八九十年代的这批电影吸收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电影手法与艺术逻辑进行大胆探索,与此同时,在电影语言与哲学传达上,中国自身的美学体系内化在其中,透出其表外。


对于海报设计来说,同样是一种观念与语言上的靠近。对于东方性,黄海认为 “中国人的自由是云游与神游,有内观与外观,对于世界的理解有层层递进的迂回。”这种精神性对于设计颇有帮助,设计师通过反复琢磨电影的皮与肉、物与灵,最后提炼出一个核心价值传递给观众。“东方人是典型的太极思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又互相对立。当你带着这种思维去思考世界上所有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定有一个点可以达到平衡”。



《老井》电影海报

《老井》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楼云



于是我们看到在《老井》的重制海报中,设计师楼云选择了一个从下向上仰视井口的视角,在它的周围是无数双村民的手,尽管影片中持续发生着家庭、传统观念、历史与现实、地域边界等的冲突,但在一个共同目标之下人们同力而为,实现了一种社会平衡。


可以说《老井》的海报选择的是一种命运的呼吸之声,也是电影留给人的回味。放弃直白的灌输,选择以留白与余味表现一个叙事的内在流动,是中国艺术中常见的手法,在多张海报的设计如《红高粱》、《没有航标的河流》等中也均有体现。


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依托,在八九十年代同样令人兴奋。《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小说作品;电影《孩子王》同样改编自阿城同名小说,设计师月白重置了电影首尾 “老杆儿” 与放牛娃的对视场景,水彩与彩铅绘制的温馨的色调中渗透了人物在不同身份立场上的感触,人、牛、荒草与枯木,以及处蔓延的浓烟,在这个瞬间形成五味杂陈的动态交流。



《孩子王》电影海报

《孩子王》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月白



基于名著《西游记》的人物基础改编演绎的《大话西游》系列影片,融合了魔幻与寓言,其中的爱恨离别为众多观众所寄托情感,设计师早稻为《大话西游》两部电影重新绘制了海报,在风起云涌的环境渲染中表达人物的追寻与抉择。早稻对于电影的理解也尤为看重其中爱的逻辑:“是前世也是今生,但不是未来。相遇其实已经遗憾了,我们终要跟自己握不住的东西说再见。”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电影海报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早稻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电影海报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电影重制手绘海报 创作者:早稻



轻巧对沉重的重新表达,温暖色彩对惆怅与失落的再度解读,简约的提取锤炼对粗粝的风格糅合——阅读这批海报的设计如阅读设计师们以当下的生命体验伸出的透明触角,它们与沉淀了数十年的电影相遇,其中不乏跨越时间的初次相遇,由此创造出混合着回味与新鲜感的图像世界。


11 件重制海报作品的手绘稿等资料具备展览、出版等多种形式的可能,但黄海最希望的还是更多人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去了解这些电影,观看这些闪烁着神光的时间片段。他计划将 “又见” 项目持续做下去,希望每年都能推出一组老电影的海报新制。


在电影门类繁多,工业化日益精密的今天,电影的魅力依旧在于每个人都能从中观看到辉映自己的信息价值,而在浪潮之后,经过时间的洗涤当我们再次回看它们,发现竟然打开了截然不同的感受,这是每个人自己的成长路径,也是电影艺术透过时间存在的力量。“我觉得创作有的时候是在不同观众未来的成长道路上等待他”,黄海这样表达创作与观众的关系,他也希望更多人深入理解中国的土地、历史所养育出的思想体系,创作出更多从根源生长出来的设计。



撰文:Liz Han

编辑:陈嘉文

编排:Alareiks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