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面的历史
青青高槐叶,采缀付中橱。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
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时春初,风景和暖,吃冷淘一盘,香菜茵陈之类,甚为芳洁”。
“冬月量造汤饼及黍臛,夏月冷淘、粉粥”。
“俸面新且细,溲牢如玉墩,随刀落银镂,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
足见时人对这一面食的推崇。
“明末,京城市肆著名者……顺承美大街刘家冷淘面。”
冷面的讲究
各地冷冷的“面俗”
参考资料:
丹若:《延吉冷面:沁人心脾的舌尖邂逅》,载《百科知识》,2020年第24期。
王琳:《凉面:冷淘银缕沁心脾》,载《食品与健康》,2017年第7期。
周礼:《女皇蒸凉面》,载《烹调知识·原创版》,2016年第11期。
何君林:《阆中热凉面》,载《饮食科学》,2014年第1期。
《杜甫与槐叶凉面》,载《川菜》,2008年第10期。
盛仙文:《夏令美食数凉面》,载《烹调知识》,2006年第6期。
“果粒历史”限时特惠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享89元/年会员续费 168元/年新会员优购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